-
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研究報告預測——
近日,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極端天氣,北半球多地持續被熱浪襲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不便。對此,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與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聯合編制的一份報告也表明,持續的氣候變化將給亞太地區國家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如果不採取積極措施,到本世紀末,亞洲大陸的氣溫預計將大幅升高。 據這份題為《處於危險中的地區:亞太地區氣候變化的人文因素》的報告稱,亞太地區部分國家可能會面臨更加炎熱的氣候。
-
研究稱全球變暖可致地球傾斜角度改變
《新科學家》雜誌網站8月20日報導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地球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變暖對地軸傾斜角度的影響遠比人們過去預想的要嚴重
-
美國推交互式地圖解密全球變暖後海平面上升趨勢
【PConline 資訊】全球變暖對於人類生活環境有著深刻影響,為了讓人們加深對全球變暖不利影響的認識,美國推出一個交互式地圖,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地理近日推出顯示全球氣溫升高如何導致海平面逐步上升的交互式地圖。。。
-
全球變暖!研究稱本世紀末部分城市氣溫或升高8攝氏度
全球變暖!研究稱本世紀末部分城市氣溫或升高8攝氏度2017-05-31 10:03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1日報導,荷蘭環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警告,在全球氣候變暖和各地城市能源消耗加大的雙重衝擊下,2100年世界上一些城市的氣溫可能升高8℃。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英媒稱,科研人員警告說,2017年全球海洋水溫上升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月28日報導,一組中國專家的研究發現,2017年海洋上層2000米的水溫遠遠超過此前最熱的2015年。這一發表在中國《大氣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表明,海洋2017年比2015年升溫的熱量是中國年均發電量的699倍。研究作者成裡京和朱江寫道:「人類活動所導致的長期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
全球變暖 城市更熱
據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英國氣象局的一項新分析表明,全球變暖使氣溫升高的現象,在城市地區比鄉村地區嚴重得多,城市居民將經歷更多的炎熱夏日。 由於城市裡人工熱源多,汙染嚴重,建築物和公路儲存熱量的能力強,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郊區,形成「城市熱島效應」。
-
智能技術如何應對全球變暖
我們看到,人類對於海洋溫度測量的技術進步了,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這是一個好消息,可同時也向我們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由於海洋覆蓋了全球五分之三的面積,新發現意味著我們先前對全球變暖的估計太低了。此外,還有報導稱,在一個經過仔細測量的地方,正在導致冰蓋和冰川解體的水下融化發生的速度,遠快於理論預測的速度。這可能也說明,當前我們對於海平面上升的預測模型也是有問題的。
-
英國研究報告稱發展核能並不能抑制全球變暖
但是,核能是否真的能顯著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抑制全球變暖?人們始終心存疑慮。不幸的是,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近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該小組還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核電站的普及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核武器擴散。
-
珍曉推科普「第38期」全球變暖
這種保溫作用曾稱為花房效應,現稱溫室效應。後來發現,大氣成分中只有少數被稱為輻射活性氣體的(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滷代烴等)才有溫室效應,這些大氣成分統稱為溫室氣體。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百科全書》全球變暖特指工業革命以來,在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的背景下,全球陸地和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的現象。伴隨著全球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相應變化。這些變化與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
-
有報告稱,我將成全球變暖最大受害國,到2050年 上海可能會被淹沒?
不久前,英國《衛報》一位資深環境記者稱,如果人們不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有效控制的話,到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度,「像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有被海水淹沒的危險」。 這份將發表在4月份英國《環境與城市化》雜誌上的報告稱,全世界共有6.34億人生活在海拔10米以下的地區,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如果全球氣溫升高趨勢不被有效控制的話,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將更頻繁地受到颶風、地陷、海岸線侵蝕和海水倒灌等災害的影響。報告作者之一、英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的麥克格蘭納汗博士說:「如果你居住在這樣的地區,那你真的要認真對待海平面上升這樣的問題了。」
-
全球變暖,中國氣候或回到3000年前?
近幾十年來,全球環保最嚴重的,不得不提的問題,恐怕就是全球變暖了。數據也一直是支持這些結論,比如喜馬拉雅山冰川消退,長草,北極冰蓋融化,甲烷氣體釋放等,南極氣溫達到20攝氏度。珠峰長草那麼,全球變暖,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會不會網上說的洪水泛濫,或者如同電影《2012》,或者《後天》?
-
曾稱全球變暖是騙局的川普會如何應對美國極寒天氣?
據外媒報導,本周,美國東部地區發生了極寒天氣,對此,曾公開表態過全球變暖是一場騙局的川普總統表達了他「獨特」的見解--「在東部,今年新年可能是歷史上最冷的一年。或許我們能利用一些我們國家的全球變暖,而不是其他國家,這將能節省下數兆美元。多穿一點吧!」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這種過程加上影響北極地區增暖的其它現象,包括極區外大氣向極地的熱量和水汽輸送、泛極地區域凍土融化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冰川融化土地裸露吸收更多熱量,北極圈森林火災不斷等等,綜合導致過去40年裡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今年更是有研究稱,南北極的變暖速度實際都已達到了地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這種過程加上影響北極地區增暖的其它現象,包括極區外大氣向極地的熱量和水汽輸送、泛極地區域凍土融化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冰川融化土地裸露吸收更多熱量,北極圈森林火災不斷等等,綜合導致過去40年裡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今年更是有研究稱,南北極的變暖速度實際都已達到了地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
專家稱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將多方面影響日常生活
專家稱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將多方面影響日常生活 「氣候變暖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在會上開門見山。她指出,最近三十年中的每個十年都比1850年以來之前的任何一個十年溫暖。 巢清塵援引聯合國相關機構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說,相對於198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在2016年至2035年將升高0.3度至0.7度,預計到21世紀末溫度上升可能超過2度。
-
川普:「全球變暖」是大騙局
道理很簡單,因為廣告的發布年代是1962年,當時的人們不關心全球變暖,當年人們擔心的是「全球變冷」。那時的老百姓們被告知:從1945年-1968年北半球平均地面溫度已經下降了0.28攝氏度,照這個趨勢下去,到21世紀地球將進入下一個冰川期。接下來令人擔憂的是,農業系統將崩潰,由此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將是災難性的。
-
用數據說話 川普全球變暖的觀點錯在哪裡?
發表於:2017-07-10 09:44:45 作者:行琛來源:無所不能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全球變暖否定者,他關於氣候變化的言論及行動均引起了全球各國人民的廣泛爭議。早在2012年,川普就發推稱「全球變暖是中國人編造出來的為了使美國的製造業不具有競爭力」,他後來又在接受採訪時稱全球變暖是中國人編出來的「hoax(騙局)」。甚至在競選演講中公開表明「It’sfreezing, we need some global warming!(冷死哥了,我們需要一些全球變暖!)」
-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將帶來極端天氣
日前,據外媒報導,《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有關氣候變暖的研究報告,據該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可能使未來的天氣變得更加惡化,並且其惡化幅度將會超出我們的想像。研究人員發現,目前能預知的全球變暖會導致颶風、熱浪和其它天氣事件,不過隨著未來全球變暖程度加劇,此後還會帶來更加極端,更加嚴重的天氣事件。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正在逐漸變暖,這可能會使熱浪增加80%,潮溼事件增加50%。這比以往的預測要高出50%。
-
美國研究稱氣候變暖威脅南極企鵝生存
新華網華盛頓4月11日電 (記者任海軍)美國研究人員11日公布報告稱,由於氣候變暖導致南極企鵝主要食物之一磷蝦的密度下降,在南極半島和鄰近的斯科舍海,阿德利企鵝和帽帶企鵝數量近年來急劇減少。報告說,南極半島和斯科舍海的平均溫度自20世紀中葉以來上升了5到6攝氏度,而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了不到0.74攝氏度。磷蝦主要以南極冰藻等浮遊植物為食,是南極食物鏈的重要基礎,為包括企鵝在內的諸多南極動物提供食物來源。由於南極磷蝦資源豐富,它也被譽為「世界未來的食品庫」。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迄今為止,美國對暖化全球排放的氣體是最多的。根據美國環保署2018年的報告,2016年,包括發電在內的美國化石燃料燃燒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剛剛超過58億噸。其他過程,如燃料的非能源利用、鋼鐵生產、水泥生產和垃圾焚燒,將美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提高到70億噸。森林砍伐也是大氣中過量二氧化碳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根據杜克大學發表的研究,森林砍伐是第二大人為導致二氧化碳變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