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曉推科普「第38期」全球變暖

2020-10-11 珍曉推科普

全球變暖

global warming

定義:由於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從而使全球尺度上氣溫升高的現象。

學科:地理學_氣候學

相關名詞:全球變化 溫室氣體 氣候變化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1824年,法國科學家約瑟夫·傅立葉(Joseph Fourier)首次提出大氣層對地球有保溫作用的觀點。這種保溫作用曾稱為花房效應,現稱溫室效應。後來發現,大氣成分中只有少數被稱為輻射活性氣體的(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滷代烴等)才有溫室效應,這些大氣成分統稱為溫室氣體。

伴隨著全球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相應變化。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全球變暖特指工業革命以來,在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的背景下,全球陸地和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的現象。伴隨著全球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相應變化。這些變化與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氣候變化2013:自然科學基礎》報告,全球變暖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到2011年,人為二氧化碳排放使其在大氣中的含量比1750年增加了40%,而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85℃左右。近百年來,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了約18釐米。這一變化看似微不足道,但美國環境保護署估算,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1米,全球將有10億人口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500萬公頃土地遭到破壞,一些大城市(如紐約、倫敦、曼谷、東京、威尼斯、上海等)將受到海水侵蝕。

儘管引起全球變暖的原因非常複雜,全球變暖歸因也有「太陽活動主導」和「自然變率主導」等觀點,但從目前的科學證據和主流觀點來看,人類活動被認為是近百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知識科普」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個更可怕?
    【知識科普】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個這樣的一個選擇題的答案可能大家都還比較模糊,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假如地球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上加50攝氏度,為全球變暖的天氣;減50攝氏度為全球變冷的天氣,大家一定會選擇後者,因為全球變暖溫度過高
  • 珍曉推科普「第65期」原子彈爆炸後為什麼會生成蘑菇雲?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依靠那股上衝時的巨大能量,地面的石頭、碎片、粉塵等物質顆粒被推到高空形成了蘑菇莖。而熱氣團在上升過程中由於同周圍低溫的空氣接觸,溫度逐漸降到與周圍氣體的溫度一致,便向水平方向擴散,從而形成蘑菇頂。這樣,一個完整的蘑菇雲便形成了。
  • 珍曉推科普「第41期」薛丁格的什麼貓?
    從科普的角度說,薛丁格的貓通過展示自身的怪誕,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量子概念很難與宏觀直覺對應起來,如果用視覺常識來理解量子概念,可能產生諸多誤解困惑。為了將這隻名貓說清楚,筆者選取了與這隻貓相關的五個常見爭論點,(基於學術界主流認識)略加辨析。
  • 珍曉推科普「第46期」揭秘「海底草原」的微生境
    海草床,是除紅樹林和珊瑚礁之外最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也是全球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對象之一,被稱作「海底草原」。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陳彬研究員帶領的海洋保護生態學研究團隊在海草床生境的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
  • 珍曉推科普「第44期」碳定年法
  • 珍曉推科普「第63期」核裂變
  • 珍曉推科普「第56期」生物安全
  • 珍曉推科普「第45期」火星上曾有過河流嗎?
    網狀河谷主要在火星南部古老的諾亞紀地體上,而較年輕的北部平原則難覓其蹤跡,由此可以推斷這些網狀河谷非常古老,至少有38億年的形成歷史。
  • 珍曉推科普「第54期」如何肉眼識別夜空中的人造衛星?
    說到在夜空中看到的人造衛星,必須提到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東方紅一號衛星,它是我國第一顆成功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運載東方紅一號的長徵一號火箭的第三級會跟衛星一起入軌,如果能找到火箭,就能找到東方紅一號了。
  • 珍曉推科普「第60期」解讀諾獎:黑洞的秘密
  • 「世界一初戀」2期決定!「Hybrid Child」動畫企劃中!
    沒錯,由中村春菊老師繪製的BL漫畫「Hybrid Child」將被動畫化了!並且同樣由她擔任漫畫版繪製的「世界一初戀」在第一期動畫完結之後,其第二期也製作決定了!   「世界一初戀」動畫:donghua.178.com/donghua_info/1520.html
  • 第38期 | 海龜湯【400人喪命】真實事件
    對於參與者的問題,出題者只能回答「是」,「否」,或者「與故事無關」。參與者需在有限的線索中推理事件的始末,還原故事的原貌。海龜湯是一個非常考驗腦洞和智商的遊戲,趕緊和朋友們玩起來吧。答案可能不止一個。出題者先看湯底,再回答提問者的問題。其實自己玩也是很不錯的,只是難度不小。
  • 是什麼導致了6000萬年前的全球氣候變暖?
    這種極為特殊的形成過程,也帶來了壯觀的巨型石柱景觀,最終成為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北愛爾蘭巨人堤道」與「蘇格蘭芬格爾洞穴」。 400萬年之後,第二股巨大的地幔巖石脈衝再次襲來,又一次掀起了冰島羽流。巖漿在海床下膨脹,將格陵蘭島與歐洲大陸之間的廣闊海底層層墊高,最終形成了一座連接蘇格蘭與格陵蘭島的臨時大陸橋。
  • 全球變暖如何應對?科學家這樣說
    日前,在2019年院士專家義烏行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地理與氣候學家秦大河帶來了主題為「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普報告,作為我國第一個徒步穿越南極大陸的人,秦大河對冰川和氣候有著深入研究,通過詳細數據、科普視頻等形式,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全球氣候變暖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應對方法。
  • 珍曉推科普「第61期」解讀諾獎: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這些研究成果顯著提升了基因編輯的效率,這兩位科學家也榮登《時代》周刊「201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 珍曉推科普「第57期」為什麼地球上的山峰不會一直升高?
  • 為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終於對羊下手了!
    答案很簡單,而且與你我有關: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估計很多人又會思考,氣候變化和羊有個P關係。然而關係確實就是在屁上,因為羊通過打嗝、放屁排出的甲烷,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簡單來說就是讓羊少排點甲烷,利用羊與羊之間甲烷排放水平的差異,以及差異會傳遞給下一代的特性,將「優良基因」傳遞下去,最後培育出排放甲烷少的「新」羊。而這項研究其實已經展開有一段時間了,由農業研究公司AgResearch的科學家Suzanne Rowe領導。
  • 抖音「造音行動」寫下音樂市場新玩法
    在第五期的「造音行動」裡,席捲而來,霸榜了抖音音樂飆升榜TOP1 足足一周的時間,橫掃各類創作bgm。 時間線進入到第六期,劉大壯的《我很好》席捲而來,熱度攀升之迅猛,效率之高速。與前面被選中的五首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了解,該歌曲demo期,「造音行動」的運營就介入從挑選、參與製作到宣發、同出品的全過程,完全從0開始推廣。
  • 是全球變暖?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是全球變暖?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 彩票市場進入了「小冰河期」
    既有讓許多物種滅絕的大冰河期,也有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的小冰河期。小冰河期雖然不會造成物種滅絕的嚴重災難,但氣候惡劣造成災年,不僅對人類形成威脅,甚至會造成朝代更替。 就像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但人類最終會戰勝疫情。而經濟經過短暫波動後,也終究會向前繼續發展。 小冰河期相當於太陽系的冬季。在這個時期中,並非沒有春、夏、秋三季,只是氣溫會低於正常年份,因此冬季會更冷也更長一些。 彩票市場似乎從2014年起就進入了一個「小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