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
global warming
定義:由於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從而使全球尺度上氣溫升高的現象。
學科:地理學_氣候學
相關名詞:全球變化 溫室氣體 氣候變化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1824年,法國科學家約瑟夫·傅立葉(Joseph Fourier)首次提出大氣層對地球有保溫作用的觀點。這種保溫作用曾稱為花房效應,現稱溫室效應。後來發現,大氣成分中只有少數被稱為輻射活性氣體的(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滷代烴等)才有溫室效應,這些大氣成分統稱為溫室氣體。
伴隨著全球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相應變化。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百科全書》
全球變暖特指工業革命以來,在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的背景下,全球陸地和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的現象。伴隨著全球變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發生了相應變化。這些變化與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氣候變化2013:自然科學基礎》報告,全球變暖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到2011年,人為二氧化碳排放使其在大氣中的含量比1750年增加了40%,而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85℃左右。近百年來,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了約18釐米。這一變化看似微不足道,但美國環境保護署估算,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1米,全球將有10億人口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500萬公頃土地遭到破壞,一些大城市(如紐約、倫敦、曼谷、東京、威尼斯、上海等)將受到海水侵蝕。
儘管引起全球變暖的原因非常複雜,全球變暖歸因也有「太陽活動主導」和「自然變率主導」等觀點,但從目前的科學證據和主流觀點來看,人類活動被認為是近百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