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潮消費熱,一家美妝店估值10億,誰能投出下一個泡泡瑪特?

2021-01-21 豹變官方號

「核心提示」2020年新國潮消費快速崛起,資本不斷加碼,各個細分賽道裡的新玩家層出不窮,泡泡瑪特、完美日記上市將這一切推向了高潮。新國潮「淘金熱」之下,一些成立幾個月的消費品企業被風投機構哄搶,估值泡泡不斷被吹大。

作者| 李卓

編輯|邢昀

2020年是消費之年,新國貨消費品崛起。

越來越多的人喝著元氣森林、喜茶,用著完美日記、花西子的彩妝,吃著各種國產網紅食品,玩著泡泡瑪特,逛著名創優品。

中國製造不再是「洋品牌」的代工廠,而是成為了中國新興品牌持續冒出的最大紅利之一。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品牌商有了直面消費者的通道,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並不盲從知名國際品牌,追求獨立、個性,喜歡嘗鮮,顏值高於一切,給國貨消費品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疫情之下電商滲透率進一步增強,藉助著新渠道的窗口優勢,國貨消費品成為2020年最大的投資風口之一。

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裡,完美日記、泡泡瑪特先後上市,後者甚至以千億港幣市值超過一些腰部網際網路平臺企業。

錢是聰明的,自然會流到那些可以賺錢的賽道上。一級市場裡,在其他行業融資難的情形下,很多成立幾個月或者剛一年的消費品企業被風投機構哄搶,估值甚至能到十億級別。

賣方市場,手慢無

2020年12月中旬,林紓從一家主投偏後期TMT項目的PE機構離職,加入了一家新成立的美元基金,轉身投入消費品投資大潮中。

和行業裡其他投資人一樣,林紓非常勤奮,短短15天裡看了20個項目,其中2個項目發了TS(投資條款清單)。相比過去的工作節奏,他覺得這個效率已經很高了,但很多項目剛聊完就被競爭對手截了胡。

林紓上周剛剛挖到有一個非常「水下「的消費品項目。所謂「水下」是指這家公司沒有做過PR(公關工作),沒有對外發過聲,也沒有找過FA(融資顧問)。不過,最終的結果是「手慢,無」。

新國潮消費熱,讓風口越來越少的市場看到機會,消費品賽道仿佛回到了一個「賣方市場」。

少女風國貨彩妝品牌「花知曉」2020年7月獲得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投資。據豹變了解,這個品牌出來融資第一周就拿到了TS。

一家面向泛二次元少女生活方式的線下集合店十二光年,主要售賣「JK、Lo裙和漢服」三坑服飾和其他潮玩。據某FA從業者對豹變透露,公司天使輪融資僅僅花了5天便完成,投資方為蜂巧資本,投後估值2億。

黎旭是一家家族基金辦公室的投資經理,他所在的機構之前主要做LP,2020年也開始做起了消費品公司的直接投資。因為機構資金充裕,老闆的心態也很開放,對估值不是很看重,在談項目的時候幾乎不壓價。

但即便這樣,黎旭2020年僅有的兩個在內部過會的項目,最終都被其他機構搶了投資份額。

在跟豹變交談中,黎旭把被搶的原因歸結於頂級機構的競爭。募資寒冬,紅杉、高瓴這樣的頭部機構發的基金頻頻超募,資金端充足和項目的稀缺,導致頭部機構不惜溢價搶項目。而紅杉又以「賭賽道,不賭賽手」的投資原則出名,基本上會把這條賽道上已經出來的選手都投一遍。

一方面,高估值會把其他機構阻攔在外,另一方面充足的資金也讓被投公司有甩開其他競爭對手的籌碼。

此外,很多原先並不關注消費品的投資機構也加入了這場盛宴。北極光創投的合伙人林路曾對外公開表示,「未來十年沒有理由不投消費」,而北極光創投本是更偏重硬科技的投資機構。

更多玩家入場,面臨著更為稀缺的項目,也有人選擇離場。

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因為被搶了不少看中的消費品項目,轉而關注企業服務賽道。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投資部的投資總監告訴豹變,雖然有一支消費品的基金在手裡,但面對越來越難搶的項目,可能還是會回歸關注硬科技和企業服務。

成立一年估值過十億

和難搶匹配的,還有「貴」。

在上個月,成立只有五年的線下連鎖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完成新一輪融資,據36Kr報導,H Capital、Coatue為該輪投資者,本輪投後估值至少10億美元。

一名接近投資方的人士透露給豹變,這輪融資並沒有對外開放,就是找了幾個原來接觸過的機構,在市場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就完成了。

和Manner幾乎同一時間完成融資的,還有線上誕生的即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據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2020年雙十一永璞實現銷售額2100萬元,位居天貓咖啡液類目第一,全年銷售額破億元。

永璞的競爭對手三頓半成名更早,在2020年3月份完成了A++輪融資,投後估值1.2億美元。據豹變了解,三頓半2020年收入在4億元以上,目前對外融資談的估值價格都在40億左右,以消費品行業的主流估值方法PS估值法來看,這個估值不可謂不貴。

在消費品這個賽道裡,品牌需要足夠長的時間進行沉澱。但有些成立一年的消費品公司,估值也可以超過10億元人民幣。

黎旭透露,2020年4月成立的一家護膚品公司,到下半年在線上賣了2億的銷售額,一家頭部投資機構直接給了20億的估值。而這家新興護膚品公司的創始人是95後。另外一家主打膳食補充品的公司被金沙江創投給了10億人民幣的估值,這家公司成立時間是2019年10月。

消費品的估值被吹高也和行業特性有關。相對於早期需要持續燒錢的網際網路平臺來說,很多消費品品類並不是零和博弈,只要產品能做出差異化來就有相應的受眾。

黎旭舉了個例子:「完美日記賣得再好,也沒有減損雅詩蘭黛的銷量。」在消費品這個賽道裡,大多數品類的現金流很好,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就能跑起來。

總體而言,消費品企業每輪的融資額都不會太高。但市場上的資金卻足夠多。

疫情以來,由於全球主要經濟體持續「放水」,貨幣流動性快速增加,資產價格翻倍。二級市場上消費板塊備受追捧,很多藍籌股的市值也漲到了天際,二級市場的溢價進一步提高,資產價格傳遞到一級市場,一級市場的頭部項目也被「搶破了頭」。

頭部項目一直被搶是常態,只不過消費品並不是一個可以形成天然壟斷的賽道和行業,所以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乃至第十名都有機會拿到錢。Ubras在2020年9月融資過億元,內衣品牌蕉內、內外也都完成融資。

對於有些品類,估值已經不能用常用方法。一位FA從業者表示,線下美妝集合店話梅HARMAY在開第一個店時就估值一個億,開到第五家店時,對外報價一家店估值10億元。

消費品賽道,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高估值已經是一個常態。

投出下一個完美日記、泡泡瑪特

兩個月前,成立不到四年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登陸納斯達克,市值達到120億美元。一個月前,潮玩品牌商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最新市值為1051億港幣。

事實上,在整個2020年,二級市場大消費行業的公司都受到投資者追捧。農夫山泉2020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過7000億港幣,並讓其實控人鍾睒睒一度成為了新任亞洲首富。

上市時間更短的完美日記和泡泡瑪特被當作標杆。

2016年創立的完美日記,是消費品賽道的明星項目,不到2年時間估值增長20倍,投資機構爭搶想投進去。到上市前,完美日記共經歷了五輪融資,背後匯集了真格基金、高瓴資本、高榕資本、紅杉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

投中網曾在一篇報導中測算,真格基金投資完美日記的帳面回報收入是14億美金,而真格的投資額不到2000萬美元。

這樣的超額回報極其誘人,資本試圖複製完美日記。在新消費領域,大家更願意從早期開始抓住機會。

利還是其次,名更重要。

對於很多新興的投資機構來說,抓住紅利期出一個大案子,然後再去募資容易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興投資機構黑蟻資本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連投泡泡瑪特,一期、二期人民幣基金均投資泡泡瑪特。這家機構才成立三年。

好的投資會是一個正向循環:泡泡瑪特的實控人王寧成為了黑蟻資本二期人民幣基金的LP。

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已經搭建完成,消費品、硬科技、醫療健康和企業服務成為為數不多還有增量市場的機會。

專注於消費品賽道的投資人胡一可對豹變表示,相比於科技,消費品項目更容易看懂,線下鋪店的看單店模型,主做線上的看天貓銷量。天貓雙十一品牌排行榜就是最好的融資路演材料。

更容易看懂,對中小機構來說,就更有可能出頭。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過,泡泡瑪特和完美日記先後上市之後,很多中小投資機構開始意識到消費品已不再是那個需要細緻打磨、耐心建設渠道的行業了。

過去做消費品是資金密集型,有門檻的。消費者能夠接觸到消費品的機會是數量有限的商超和小賣部貨架,消費品品牌方需要投入足夠密集的人力和財力,才能鋪滿貨架。而「鋪滿」意味著一種「半壟斷」的狀態,競爭對手需要花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錢才能替代。

老品牌如娃哈哈、農夫山泉通用的做法就是把錢砸到電視臺做廣告,把精力放在商超渠道經營上。

但現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渠道和媒介發生了新的變化,完美日記靠著小紅書和微信公號積累了大量的初始用戶,靠著天貓、小程序電商和李佳琦帶貨完成了銷售。這在過去的消費品行業是無法想像的。

以彩妝為例,過去如果想做一個新品牌需要進商場鋪專櫃,交進場費也不一定能夠開起來,要匹配商場的調性,還要考慮商場覆蓋居民的消費能力,國產彩妝品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只有瑪麗黛佳、毛戈平。

而在電商滲透率足夠高的今天,光有名有姓的新國貨彩妝品牌就有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等。相對來說,生意的門檻大大降低。胡一可強調,在2017年有100萬就可以做一個彩妝品牌,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上牌桌的機會。

消費品的窗口向大多數創業者開啟的原因是渠道的離散化。

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等平臺電商是一個渠道,抖音快手直播是渠道,小紅書是渠道,微信群也是渠道。由於這些平臺都是月活幾億的應用,所以只要在一個渠道吃透,就能做到幾億的流水。渠道越離散,那麼頭部品牌的統治力就沒有那麼強。大量的長尾品牌商就仍舊有機會。

離散化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營銷費用高企。有從業人士表示,這些短期銷售迅速過億的品牌方,錢都花在了電商平臺的流量投放、線下點位的獲取、營銷團隊的組建上。以完美日記為例,其2019年的營銷費用佔營收比為41.3%。

反倒是代工廠、代理商、物流、包裝等產業鏈上的「乙方」,正在悶聲賺錢。已提交招股書的悅刻電子菸,雖然產品具有天生的成癮性和極高的復購率,其淨利潤率也僅有5%。而省級代理商和經銷商在前期幫助新興消費品品牌拓建渠道有功,幾乎是躺著賺錢。

整體來說,消費品不是一個具有壟斷性的行業,大多數品類的市場格局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集中的趨勢。

這種特性也導致新貴頻繁出現。

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容易實現快速增長的品牌也面臨著更新的品牌出現。唯有持續提供足夠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成為百年消費品。而對於想要複製完美日記投資神話的資本來說,可能也需要付出更久的耐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鈦媒體實探網紅美妝店Harmay話梅,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2019年底HARMAY話梅完成A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投後估值近5億人民幣。今年9月,完成了鐘鼎資本、黑蟻資本也對其進行了股權投資。而HARMAY話梅的最新估值,則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據投中網報導,一位知名機構投資人透露,HARMAY話梅目前對外融資的報價是一家店估值10億元,粗略推算,坐擁5家門店的HARMAY話梅目前估值高達50億元。
  • 港股打新 | 泡泡瑪特(09992)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盲盒第一股...
    此次泡泡瑪特預計一手中籤率在10%左右,中籤水平較低,預計申購100手以上能穩中1手。指標七:估值水平評分(胖貓評分5分/10分)按全球發售完成後31.5元-38.5元元的招股價,可得上市總市值約435.1億港元-531.9億港元,按2019年4.5億利潤看,泡泡瑪特靜態市盈率(PE)約96.6倍-118倍,估值水平較高。泡泡瑪特在潮玩圈內沒有合適對標參照物,相比最新輪融資估值翻了1.5倍。
  • 泡泡瑪特的生意能做多久?
    不過幾十元的買賣乘以大大的基數,也足夠把一家公司送上市。 兒童節當晚,國內首席盲盒品牌——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為其聯席保薦人。這是自去年4月從新三板摘牌後,泡泡瑪特再度走向IPO門前。
  • 京東健康、藍月亮、泡泡瑪特撞車!誰才是真正的黑馬?
    基石再厲害發這麼貴,二級市場誰敢接盤?中籤就砸手裡的貨。近期物業板塊整體回調,目前仍未見底,所以兩隻物業均未申購。每年年底都是新股發行高峰期,這也是本年港股打新最後的一波新股潮,目前打新熱度急速下降,打新熱門板塊二級市場也持續回調,目前能夠參與的標的也是越來越少,好在期待已久的藍月亮、泡泡瑪特、京東健康均已通過聆訊。
  • 泡泡瑪特和Molly,誰成就了誰?
    用這句話來形容泡泡瑪特與Molly兩者的關係,無疑十分恰當。泡泡瑪特遇到Molly之前,僅是一家發展了5年連年虧損賣潮玩的連鎖店,而彼時的Molly,也就是一個在小圈子稍被追捧的「Art Toy」。萬萬沒想到,兩者相遇後,同樣是花費了5年的時間,就橫掃全中國、成為了一家營收近17億、淨利潤高達4.51億,並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長的「印鈔機」。
  • 12月商業地產大事件:泡泡瑪特上市,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
    NEIGHBORHOOD中國首店開業   12月4日,日本潮流品牌NEIGHBORHOOD首次進軍海外市場,在上海新天地時尚I 開出中國第一家品牌專門店,門店通過深淺不同的灰色來構成,打造出極富層次感及極簡風格的潮牌基地。
  • 泡泡瑪特:33歲、年入16億 賣盲盒發家的夫妻店
    同時,這還是一家夫妻店,副總裁楊濤為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寧的配偶。招股書顯示,王寧持股56.33%。作為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會親自在微博上討論Molly娃娃的話題,甚至最開始,就是他在微博上向大家徵集喜歡的話題,才挖掘出了Molly娃娃這個潛力股。
  • 那你還沒看懂泡泡瑪特
    而盲盒型潮玩代表泡泡瑪特,在創立多年後,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從一家「雜貨鋪」,成為了「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15家新上榜獨角獸之一」。2019年雙11,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交易額達到8212萬元,超過了樂高、LineFriends等大眾熟知的玩具品牌,登頂雙十一玩具類目。
  • 泡泡瑪特,年輕人戒不掉的精神按摩
    如果把泡泡瑪特和其他一家玩具店開在一起,或許隔壁響起的,是此起彼伏的小朋友哭鬧,夾雜著家長勸說「乖,咱不買」的聲音。但是在泡泡瑪特,永遠只有成年人「開衝」的喧囂。在微博上,有關泡泡瑪特和盲盒的話題,閱讀量過億,討論量高達數十萬。
  • 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盲盒生意是怎樣榨乾你的錢包?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潮流玩具是新時代的產物,是網際網路下的快消玩法的載體,同時具有零售和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的基因。
  • 泡泡瑪特的「詩與遠方」和「苟且現實」
    作者| 超新星財經編輯| Ray近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披露,泡泡瑪特通過聆訊,上市在即,此次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3億美元。一同披露的,還有泡泡瑪特的最新招股說明書。02 潮玩盲盒,小眾破圈難不管是從公司業績,還是市場口碑來看,泡泡瑪特的潮玩盲盒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發展在業內也居於領先地位。但當泡泡瑪特試圖上市,並即將成為一家公眾公司之後,潮玩盲盒領域吸引了資本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其中也不乏質疑聲。
  • 泡泡瑪特60億估值=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
    文|消費界 佐伊導讀:11月22日晚間,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的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流玩具和時尚消費產業,也是跨過「人均1萬美元」門檻後,中國文創產業蓬勃興起的一部分。來咖智庫CEO王春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用長遠的角度去看泡泡瑪特的市值和估值,不應該局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
  • 盲盒大王泡泡瑪特將上市:成於小眾 「破圈」承壓
    同日,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一年多前,泡泡瑪特因產品的盲盒玩法具有上癮性質等因素,成為外界關注的中心。一年多後,泡泡瑪特現象級IP產品Molly的營收佔比正在減少,而下一個王牌IP仍未出現。儘管如此,泡泡瑪特的業績增長依然驚人。
  • DIMOO太空旅行系列盲盒上新 泡泡瑪特與你共遊太空
    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夢,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在充滿奇遇與冒險的太空,探尋宇宙的奧妙無窮。3月7日,POP MART泡泡瑪特就推出了DIMOO太空旅行系列,由嚮往太空的小男孩DIMOO帶領大家前往太空,開啟一段神秘的旅程!
  • 泡泡瑪特將成「盲盒第一股」,存貨周轉天數升至126天
    原創 林芝 柒財經 收錄於話題#關注61#泡泡瑪特1#盲盒經濟1柒財經獲悉,潮玩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遞交招股5個月後,於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或將於12月中下旬掛牌上市,募資規模預計2億至3億美元。
  • 「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成立10年來,泡泡瑪特已經歷了9輪融資。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4月,泡泡瑪特剛完成Pre-IPO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前,市值20億。如今,其估值已經達到25億美元。成功上市後,泡泡瑪特又將創造玩具界的「神話」。
  • 華興資本包凡:泡泡瑪特王寧身上有冷靜的韌勁,F1賽車讓我明白極限...
    2020年初華興投資泡泡瑪特,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於港交所上市,市值突破1000億,33歲創始人王寧身家500億。包凡評價王寧時說:「王寧是一個思路非常清晰的人,話不多,但是你能感覺到這個人身上有一股韌勁在。」(文末有包凡對王寧和泡泡瑪特商業模式的詳細評價)下文整理自包凡公開場合的談話,包括專訪、演講、自述等,將從投資人以及創業者的角度給更多人以啟示。
  • 從喜茶到泡泡瑪特,拆解85後致富秘籍
    新興遊戲廠商米哈遊、莉莉絲冒頭出圈,2016年底成立的完美日記、2012年成立的泡泡瑪特先後上市,2012年成立的喜茶估值160億人民幣,2013年成立的小紅書估值50億美金。
  • 泡泡瑪特成為盲盒第一股,創意很棒但IP是命門
    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甚至多年虧損的玩具企業變身潮玩巨頭,在外界看來,這一切的轉變都來源於小小的盲盒。從2016年籤下香港潮玩設計師王信明,成為後者設計的Molly系列潮玩獨家代理,幾乎可以算是為泡泡瑪特的成功之路開了個好頭,但隨後從日本扭蛋機中衍生出來的盲盒,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談IP壁壘:只靠花錢無法再造「周杰倫」
    從泡泡瑪特的快速崛起,我們看到了肯定的答案。12月11日,「潮玩文化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格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至77.2港元,當天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