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實探網紅美妝店Harmay話梅,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鈦媒體APP

成堆擺放的小樣區物品@鈦媒體實拍

憑藉著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等特點,線下美妝集合店們俘獲了萬千少女的心,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種草無數。「Harmay 話梅」即為這一賽道的典型玩家。

HARMAY話梅從淘寶店起家,2017年開始轉戰線下,如今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和中國香港擁有5家門店。2019年底HARMAY話梅完成A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投後估值近5億人民幣。今年9月,完成了鐘鼎資本、黑蟻資本也對其進行了股權投資。而HARMAY話梅的最新估值,則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據投中網報導,一位知名機構投資人透露,HARMAY話梅目前對外融資的報價是一家店估值10億元,粗略推算,坐擁5家門店的HARMAY話梅目前估值高達50億元。

儘管這一估值數據並未得到官方認證,但即便是新興的美妝集合店乘上了新消費的風口,單店估值10億元也太讓人吃驚。「HARMAY話梅」憑什麼如此被看好?近日,鈦媒體編輯也來到「HARMAY話梅」北京三裡屯店一探究竟。

一、實探「HARMAY話梅」北京三裡屯店

也許是因為探店當天是工作日的下午,話梅三裡屯店裡並未見到排隊長龍。不過店中來消費的年輕人們的確不少。

一進店內,是滿滿的後現代工業風,「黑、白、灰」為主色調,給人一種高端、潮酷的感覺。

店內不只有女孩,也有陪女朋友來逛的男生

話梅三裡屯店分為上下兩層,由別具設計感的旋轉樓梯連接。一樓為環形吧檯,供消費者美妝試用、挑選美妝護膚小樣;二樓除了左右兩邊各自四排的大牌正裝區外,還有五個專區,分別為護膚、美容儀器、旅行裝專區、香水專區、及拍攝打卡區。

倉儲式貨架,放置著各類大牌護膚產品@鈦媒體實拍

HARMAY話梅的貨架中,美妝產品不按品牌而是按種類排列。粗略看去品類多樣齊全,不僅有sk2、臘梅、雅詩蘭黛等國際大牌,也涉及科顏氏、IPSA、珂潤等相對平價的品牌;有祖馬龍的香氛、也有3CE的眼影盤等爆款美妝單品,連網紅保健品牌Swisse也在其列。據悉,目前該店的SKU大概有4000多,上新頻率大概一個月200多個。

鈦媒體編輯觀察發現,HARMAY話梅內陳列的大牌美妝,標價明顯低於官網價,但與日上等免稅店的價格相比,還是明顯高一截。

部分護膚產品標價@鈦媒體實拍

不過,來逛話梅的女孩們,大多並不是為了大牌正裝產品——除了香芬區幾個女孩在樂此不疲地試用香水外,大家的最終目標都一致:一樓的護膚及美妝小樣專區。

二、護膚美妝的「小樣」生意,捧紅新式美妝店?

HARMAY話梅的小樣區,可以說是其區別於其他美妝集合店的顯著特色,也是最受年輕女孩們歡迎的地方。

不確定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捨不得購買上千塊的大牌正裝護膚品?花幾十塊,也能購買同款大牌小樣……小樣區的展臺前,聚集了無數抱有類似想法的女孩們,更有消費者直接抱著掃貨的心態來購物,排隊在鈦媒體編輯身後的一位年輕的女性,就一邊挑選著小樣,一邊打電話給朋友,詢問還要幫忙代買哪些產品。

儘管護膚和美妝小樣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2018年美國的小樣市場銷售額就有12億美元(據NPD Group發布的報告),但在國內,小樣多是作為正裝產品的附贈品,贈送給消費者。在話梅之前,鮮少有商場或品牌正式售賣小樣產品。

但消費者對於護膚及美妝產品小樣的需求卻一直存在。一方面,對於護膚品,僅僅在專櫃試用,消費者是無法判斷功效如何、是否適合自己的;另一方面,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美妝產品,但美妝產品品類、色號繁多,加之商品圖片顯示存在的色差問題,也讓線上消費者陷入糾結和不確定,為購買美妝產品增加了決策成本。

而如若在購買之前,先低價購入小樣產品進行試用,則可以低成本解決用戶的這一選擇難題。於是,便滋生了線上購買護膚及美妝小樣這一生意,消費者大多通過值得信任的代購、或者淘寶、天貓店鋪進行購買。在淘寶搜「正品小樣」,各式小樣產品琳琅滿目。

淘寶截圖

除了試用價值,小樣產品與正裝產品相比,也更具性價比。比如鈦媒體編輯曾購買的蘭蔻水份緣舒緩日霜15ml中樣,在電商平臺大概定價為45-60元;而該款面霜容量為50ml的正裝產品,電商折扣價格一般也要350以上,官網定價更是達到595元。

淘寶截圖

花1/3的價格,享同款大牌產品的使用體驗,對於追求精緻又囊中羞澀的豬豬女孩兒們,大牌小樣真是天賜福音。

鈦媒體探店發現,上述蘭蔻的這款面霜產品15ml小樣在HARMAY話梅的小樣區也有售賣,標價為65元。雖然價格略高於電商價,但是和正裝價格相比,可就太香了。

儘管價格低,但事實上,小樣有著比正裝更「誘人」的高毛利,據業內人數透露,小樣的毛利率可以達到正裝的2倍。HARMAY話梅合伙人鞠春茂此前在接受36氪採訪時也表示,小樣一方面增加了客單價,另一方面降低了新顧客的門檻。對店鋪來說,也是通過高低毛利產品的組合來拉高整體毛利率的方式。

SK2大紅瓶面霜15ml小樣 163元/IPSA兩件套旅行裝 99元 @鈦媒體實拍

但售賣小樣這一方式,在備受追捧的同時,也受到質疑。一些小樣產品本來就是非賣品,卻在HARMAY被明碼標價,因此也有人質疑話梅店內小樣的來源。

據鞠春茂今年7月在接受採訪時所透露,HARMAY話梅並未拿到大牌的授權,店中大牌美妝護膚品主要來自於專櫃和貿易商,而目前已獲得授權的200+品牌,全是中小品牌。

事實上,小樣因為產量有限,因此相比正裝產品,更加考驗貨源的穩定性。而未能拿到大牌授權,這對如何保證HARMAY產品的穩定供應提出了挑戰。

鈦媒體編輯探店期間,就有顧客詢問店員雅詩蘭黛小棕瓶精華的試用裝,結果收到的回答是:「小棕瓶的小樣已經售罄,何時到貨無法確定。目前僅剩正裝產品。」

鞠春茂曾表示,大牌產品對於HARMAY話梅的主要作用是引流,中小品牌才是拉升利潤空間的產品。但若爆款產品不能及時補貨,長此以往,必然會傷害消費者的到店積極性。

對HARMAY話梅店來說,供應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三、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在疫情強烈衝擊線下消費的2020年,線下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卻火了,這無疑讓人重新思考線下消費的價值。

正如《打造消費天堂》中所闡述:「相較單一的售賣貨物,商超專櫃存在的意義更多在於觀看、觸摸和體驗各種各樣的商品,這一舉動讓購物成為一種休閒。」

與HARMAY話梅相對的,是傳統美妝集合店的頹勢。萬寧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在北京大規模撤店,屈臣氏財報則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的收益總額88.05億港幣,下降30%,同比減少62%。

與「HARMAY話梅」同為線下美妝集合店,「H.E.A.T喜燃」的創始人Gary認為,傳統零售是以銷售來驅動的,而當下崛起的零售新物種,更多是以服務和體驗來驅動的。

根據路透社《2019,中國美妝新面孔》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儘管美妝線上消費增速迅猛,但86%的化妝品消費者更喜歡沉浸式的親身購物體驗,並將實體零售作為購物首選。

而有調查顯示,Z世代的社交需求更為強烈,更偏向於有逼格、有個性的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購物時,也更加注重參與感和互動性,擁有某件爆款或邂逅於某個實體網紅店,是他們尋找社交同好的方式。

正如喜茶、奈雪的爆火,一個很大原因是抓住了年輕人的社交需求,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社交貨幣。HARMAY話梅潮流有逼格的工業風裝修風格、注重互動體驗的場景式營銷,也使得話梅成為了年輕人女孩們紛紛打卡的網紅之地,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的種草、探店筆記比比皆是。

小紅書上關於話梅的探店筆記

鈦媒體在探店期間,也遇到一位正在拍攝探店短視頻的年輕小姐姐。(不過小姐姐的探店裝備,可比鈦媒體編輯的落伍iPhone 8 專業多了)

店內顧客正在拍攝探店視頻@鈦媒體實拍

但即便如此,單店10億元的估值,未免有些高的嚇人。

同為面向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店、線下新零售的領軍代表,新茶飲品牌喜茶在今年3月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後,估值超160億;相對應的,喜茶當時已有400多家直營店,算下來,單店估值大概4000萬。

雖然拿喜茶作為對比項,並不太恰當,但也能讓我們從這數字的反差中,對單店10億有了實際感知。

鈦媒體編輯就這一估值問題,向某一級市場研究員方媛(化名)請教,不過在方媛看來,估值的高低不好評判,但至少從側面反映了這家企業和團隊的稀缺性。

而洞見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秋源俊二則認為,不應該按照零售企業模型來對HARMAY話梅進行估值,而是應該用流量模型來看待它。

在秋源俊二看來,線下實體店不僅讓品牌近距離觸達消費者,也是一個吸引用戶流量的入口。HARMAY話梅依靠其品牌調性所聚集的,是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年輕女性,這一群體在消費能力上的潛力是巨大的,而在聚集了巨大的高質量用戶後,如何對其進行線上線下的流量變現,則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就HARMAY話梅的目前布局來看,其的確不僅僅是在做線下美妝零售。

HARMAY話梅線上店早在2008年就已成立,經過12年發展,如今已經打通各平臺線上商城,除淘寶創始店、天貓旗艦店外,還擁有微信小程序 「話梅黑市」。

話梅如今也在深入供應鏈,打造自己的品牌,並進行跨界聯名活動。2020年7月,還與時裝設計師Masha Ma推出聯名款T恤、褲裝、時尚挎包及購物袋等,所有商品都在HARMAY線下門店進行銷售。

HARMAY話梅還在用微信、小紅書、微博等多渠道布局,結合社交媒體傳播,最大程度挖掘門店的利用潛力。比如發起#尋找話梅少年#活動,鼓勵Z世代分享創意穿搭潮圖,並邀請其來到HARMAY話梅線下實體店拍攝寫真。HARMAY話梅的公眾號也聚集了眾多話梅的粉絲,折扣信息都會在公眾號公布,閱讀量和評論數也很可觀。

事實上,喜茶、奈雪等新消費品牌也可用同樣的視角進行看待,但不同的是,喜茶與HARMAY話梅其所處的發展階段。

2020年7月HARMAY話梅曾對外公布,最早開的三家門店都已盈利。「當一個品牌剛剛跑通單店模型,即將開始快速複製擴張時候,投資人會願意給很高的預期;而如果已經擴張到了一定程度,未來增長天花板已隱約可見,那估值預期自然會相應降低。」秋源俊二這樣告訴鈦媒體。

雖然如此,但坐擁五家門店的HARMAY話梅,與同行相比,開店速度其實是墊底的。

12月24日,美妝集合店H.E.A.T喜燃品牌旗艦店在南京德基廣場地下一層揭幕。這也是H.E.A.T喜燃自2020年7月開設首店以來的第八家門店。

而2020年元旦才起步的WOW COLOUR,如今已經開了近300家店,KK集團旗下的THE COLORIST調色師自去年10月落地首店後,目前也已在全國開出約150家。

對HARMAY話梅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趙虹宇)

相關焦點

  • 新國潮消費熱,一家美妝店估值10億,誰能投出下一個泡泡瑪特?
    新國潮「淘金熱」之下,一些成立幾個月的消費品企業被風投機構哄搶,估值泡泡不斷被吹大。作者| 李卓編輯|邢昀2020年是消費之年,新國貨消費品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喝著元氣森林、喜茶,用著完美日記、花西子的彩妝,吃著各種國產網紅食品,玩著泡泡瑪特,逛著名創優品。
  • 新一代美妝集合店 關注焦點是什麼
    店布局  「美妝集合店」並不算新鮮事物,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品牌可能是絲芙蘭、屈臣氏、萬寧等。一直以來,美妝集合店以其高SKU、一站式購物和精細化運營備受消費者青睞。無論是品牌、產品品類,還是價格區間,都有豐富的選擇,還能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美妝試用體驗,消費者得以一次性買齊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而無需輾轉於各個品牌的專櫃。  如果你對所在城市的商圈、街角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包括H.E.A.T  喜燃、HARMAY 話梅、KKV  在內的中國美妝集合店正以燎原之勢不斷湧現。
  • 【實探】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商城貼滿...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
  • 新生代美妝零售登場,購物中心舊愛換新顏
    在老牌勁旅的奮力自救之下,美妝行業的另外一側卻煥發出了新氣象,一批面向年輕客群的新美妝零售店以及美妝品牌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入駐商場,並在網絡上各種種草的載體上野火燎原一般的霸屏。近日,「HAYDON黑洞」在武漢楚河漢街首店開業引發的排隊人潮,不過是這股潮流的一個縮影。伴隨著老牌美妝零售的撤店、縮編,美妝零售新生代正在商場中隱隱呈現出了替代趨勢。
  • 深度| 估值10億英鎊,為何Charlotte Tilbuty能成為「香餑餑」?
    2018年,該品牌獲得法國投資公司Eurazeo旗下消費品投資部門Eurazeo Brands高達6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據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交易中Pat McGrath Labs品牌估值超過10億美元。
  • 深度|估值10億英鎊,為何Charlotte Tilbuty能成為「香餑餑」?
    Labs品牌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但網紅美妝要可持續地發展,就不得不進入真正的工業化、專業化和資本化競爭階段美妝巨頭瞄準的是其背後的年輕消費者。另一方面,雖然網紅美妝品牌面臨快速過氣的危險,其主要目的其實在於提前卡位年輕消費者,了解其消費喜好。在國內市場,「歐萊雅們」也被個性化本土美妝品牌搶了風頭。
  • Rihanna個人美妝品牌Fenty Beauty 被估值170億美元
    最近,Rihanna的個人美妝品牌FENTY BEAUTY 被LDN fashion網站估值,結果估值高達170億美元,讓不少人感到驚喜。個人美妝品牌FENTY BEAUTY的母集團為LOUIS VUITTON 時尚集團LVMH,這個品牌兩方各佔有,Rihanna佔50%,LVMH佔有50%。以前Rihanna唱歌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差點破產,不過因為做了美妝品牌如今個人名下資產6億美元,成為了樂壇最富的歌手之一。
  • 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商城...
    來源:e公司【實探】突發,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店主:都在查這一標籤!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
  • 三年開出130餘家店,SN'SUKI如何打造「全球美妝爆款連鎖」?
    三年開出130餘家店,SN'SUKI如何打造「全球美妝爆款連鎖」? 2016年,幾個年輕人在長沙的一條「網紅」街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人生,SN'SUKI正式誕生。
  • 男網紅也開始走「娘化」之路,美國媒體發文調侃:美妝男性將重新...
    近日,有網友爆料,聲稱美國某網發文稱:中國的美妝男正重新定義該國性別美學,一時間讓很多網友氣憤不已,確實在中國娛樂圈的娘化現象已經很嚴重,就像好多網紅男的,為了吸引粉絲關注,在直播的時候教大家化妝,並且輕輕鬆鬆的作用百萬粉絲,男的教女的去化妝,例如美國那邊報導稱男的教女的如何把眼睛化妝看起來很大。
  • 夾縫生存,蘇寧美妝Q4季度銷售增長205%,增長邏輯是什麼?
    在行業兩位數增長的情況,蘇寧美妝卻取得三位數的高增長,其中的邏輯是什麼?線上線下同步,與時俱進 2020年線下渠道出現新模式,美妝集合店依靠空間美學和小眾品牌吸引眼球。蘇寧敏銳洞察到這裡面的機會,在北京、重慶、長沙、南京、廈門落地了蘇寧極物集合店,新開的蘇寧極物集合店,匯聚了超百個一線大牌美妝,近2000個SKU,涵蓋基礎護理、面膜、香水、洗護等9大品類,從歐美大牌、日韓小眾到國潮新銳,一應俱全。蘇寧極物集合店迎合年輕消費者喜歡特立獨行、更鮮豔顏色的需求和愛好,與年輕消費者的生活觀點相吻合。
  • 網紅+直播+電商+美妝|我是大美人App告訴你集齊這幾大元素有多美 ?
    網紅擴大了流量來源,直播提高的是轉化率,而社群則是增加了用戶粘性。本質沒變,玩法變了。前不久,上海快樂訊副總經理,我是大美人APP創始團隊成員胡智翔在一刻talks中分享了我是大美人App的運營模式。  近兩年發展迅速的美妝行業,如果結合了網紅、直播、電商,將會發生什麼?
  • 2020年新開的這些跨界體驗店,憑什麼成為城市網紅打卡點?
    HARMAY話梅旗艦店 美妝品牌HARMAY話梅跨界開「菜市場」該門店以「菜市場」為靈感,將生鮮水果與時尚美妝融合,打造更具共鳴的購物場景。
  • 褪去流量外衣,網紅自創美妝品牌是否是門「好生意」?
    網紅做美妝品牌不再是小眾現象,反而是一種不容忽視的趨勢,成為新媒體時代的特殊產物。 網紅與粉絲和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的互動,也成為宣傳品牌和提升品牌活躍度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當前這個「網紅經濟」時代,網紅已經成為一種高性價比的品牌推廣模式,尤其是與時尚緊密貼合的美妝圈,更是成為網紅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自創美妝品牌依託網紅們積累起來的超高人氣和流量在社交軟體進行宣傳,藉助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搶佔市場,在短時間內實現銷售額的劇烈增長。
  • 專科畢業,90後小夥身家40億,喜茶憑什麼估值160億?
    從2012年創立至今,喜茶已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家門店,估值超過160億。短短1年的時間,喜茶估值就暴漲八成,其創始人聶雲宸29歲身家40.92億元,而這這一切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茶行業競爭激烈,當時臺灣的奶茶品牌貢茶已經打開了中國的奶蓋茶市場,後有茶顏悅色等一路追趕爭奪。但聶雲宸依舊能夠帶領喜茶衝出一番天地,寫下屬於他的傳奇。
  • H.E.A.T喜燃美妝集合店全國首店落戶廣州正佳廣場
    聯商網消息:7月3日,H.E.A.T喜燃美妝集合店全國首店落戶廣州正佳廣場。據企查查信息顯示,H.E.A.T喜燃隸屬廣州意燃日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今年3月5日,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人代表為施啟偉。
  • 8歲兒童博主年賺1.8億,頂級網紅賺錢憑什麼?
    與往年相比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被國內創作者借鑑?我們今天仔細盤了盤。 2019,這十大創作者最撈金 先來看這張榜單,收入排名前10的博主中,遊戲博主佔5席,兒童博主佔2席,體育、喜劇和美妝博主各佔1席,遊戲內容依然強勢吸金。
  • 網紅美妝品牌The Ordinary要「倒閉」,是雅詩蘭黛的鍋?
    從昨日晚間到今天(10月10日),這個消息一直盤踞在微博熱搜榜上。「倒閉」的消息,是The Ordinary的創始人兼CEO Brandon Truaxe親自「宣布」的。美妝界清流「The Ordinary」就算沒用過The Ordinary的產品,你可能也已經在各大美妝博主那裡,和這個性冷淡風格包裝的護膚品牌混了個眼熟了。這個2013年成立於多倫多的加拿大本土小眾護膚品牌,目前只在5個國家擁有20多家門店,另外還有18家正在建設中。
  • 美妝店全部關門 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華強北有美妝從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然而,1月5日,屬於華強北美妝人的至暗之日來了,曼哈、萬美、遠望、明通商城內美妝店幾乎全部關門了。
  • 揭秘「宇宙第一網紅」創業史:三年狂賺9億美元,登上福布斯榜
    劃重點: 01 最近,美國美容巨頭Coty用了以六億美元收購了Kylie Jenner的個人彩妝品牌Kylie Cosmetics 和Kylie Skin百分之五十的股權,Kylie Jenner也成功將自己的個人品牌套現成六億美元現金,成為全球最會賺錢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