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汽車PPT造車兩年後,28歲董事長的夢想還在紙上

2020-12-06 騰訊網

遊俠量產車上市時間再次被延後,作為年僅28歲的新任董事長來說,造車似乎並沒有PPT描繪的那樣一蹴而就。

頭圖來自Raymond Depardon

【AI財經社原創,《財經天下》周刊出品】

文 韓佩 編輯 祝同

上海浦江的一處工業園區,遊俠汽車就坐落在這裡。這個被封「PPT造車」而為人所知的公司,因為2015年的那場「遊俠X1」概念車的發布會,幾乎耗光了所有輿論對他們的好感。

與這個著名的標籤相比,公司外側沒有明顯的標識,辦公樓一旁的牆體上,一個遊俠的「Y」型LOGO暗示著它的主人。這家公司在過去兩年如他們所在的辦公室一樣低調,幾乎查詢不到太多的公開報導。

遊俠汽車的註冊主體為「上海修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但當年引起輿論紛爭的創始人黃修源已經退至團隊幕後,新主人是衛俊,一個比黃修源還要小三歲的,出生於1989年,曾經浸淫在電氣行業的年輕人。

衛俊比照片上要看起來年輕一些,他喜歡穿純色襯衫,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關於遊俠汽車的照片,他頗為熱情,指著牆上的汽車內飾設計方案,問來訪者喜歡哪個——截至目前,當年第一個發布概念車、踏入網際網路造車行業的遊俠團隊,三年過後,他們的大多數想法仍然停留在圖紙上。

點擊播放 GIF 0.2M

拆解特斯拉

兩年前,正是因為遊俠汽車的更像是停留在圖紙上的概念,這個公司成為網際網路汽車圈子裡的眾矢之的。

2015年7月,黃修源帶著自己五十人左右的團隊發布了一款外形酷炫、概念新穎但卻像極了特斯拉的概念車,隨後在知乎上,這輛國內的首款亮相的純電概念車被扒了個底兒朝天。不少人用詳細的圖文對比來證明不管是底盤、輪轂、還是後懸架都幾乎和特斯拉一模一樣。

有人開玩笑,遊俠可以進軍汽車改裝業。

創始人黃修源也未能倖免,加之其此前多次創業的經歷,不少人認為,這輛用PPT造的車,只是為了騙取投資。輿論風暴席捲了這家公司,「連續創業者黃修源」在此之後似乎也持續陷入了陰影,AI財經社兩次致電黃修源,他都婉拒了採訪。

「修源在那個時間節點承受的壓力確實還蠻大壓力的。所以到後續他也很少接受採訪,因為他覺得談的更多的是之前一些不太好的回憶,無非就是再次強化告訴他,你那個時間點做的東西是失敗的。」一個遊俠團隊的早期員工劉磊(化名)對AI財經社表示,他於2014年7月加入遊俠,至今仍堅守在這家公司。

關於當時底盤、抄襲、PPT造車的一系列疑問,劉磊向AI財經社做了復盤。

朝陽下的特斯拉電動汽車。@視覺中國

他解釋稱,遊俠X當時拆了一輛特斯拉,因此在技術方向、產品設計原型上都是「對標」Model s的,至於底盤,由於遊俠的電機不能做到那麼小,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其他一些殘存特斯拉LOGO的地方則是因為不想投入精力去重做。

「車機系統、三電方案,電池包以及動力結構方案、整車工業設計,可能當時應該是整個團隊投入最大的一些東西。」劉磊表示。經AI財經社查詢專利顯示,遊俠名下確實申請了許多專利,但多集中於車機系統和電池包。

根據劉磊回憶,在做demo的時候,遊俠的工程師把特斯拉的電池蓋等一些結構件直接裝到遊俠車上,這些零件上均有特斯拉的LOGO。但如果專門去開模打上遊俠LOGO,對他們來說成本太貴,而且沒必要。他透露,遊俠X1的概念車前後差不多花了三千萬。

遊俠創始人黃修源也曾針對一系列的造車問題在知乎專欄中做過解釋,《遊俠造車的故事》記錄了這個團隊482天裡的所有努力,但這些並不具備說服力。

一位知乎用戶在回答中對比指出,座椅、懸掛、輪轂均和特斯拉有著極度的相似,他還教用戶如何通過輪轂來判斷遊俠是否使用了特斯拉的底盤——他曾是特斯拉中國的前十名員工之一。

另一位自媒體受邀去參觀了遊俠工廠,在他的記錄中,那輛在發布會上展示的車身上,一些零部件能夠明顯的看到特斯拉的標識,比如在遊俠電池組的頭部,即有兩個電池包堆疊的部分。然而,黃修源曾公開表示,電池包是遊俠團隊自己開發的。

事實上,發布會之後,遊俠原本計劃9月請媒體去公司評審交流,但看到網上如潮的質疑,最終作罷。

點擊播放 GIF 0.2M

易主之後

輿論延續至2015年下旬,西拓工業的衛俊接盤了遊俠汽車,並宣稱要將遊俠造車落地,那一年,衛俊26歲。一位和衛俊有過短暫接觸的創業者表示,衛俊看起來似乎很專業,他對汽車行業有著自己的思路和理解。

2017年10月,衛俊正式加入遊俠兩周年,但遊俠汽車依然沒有看到影子。

今年5月遊俠汽車和湖州吳興區政府籤署了合作協議,預計投資115億在吳興區建設超級工廠。AI財經社按照遊俠汽車在湖州註冊的地址去實地查看,但在當地並未找到工廠。隨後,AI財經社致電當地管委會證實了遊俠汽車確實在當地有建廠合作,對方稱「已經逐漸已經有項目進來」。

據衛俊透露,目前遊俠汽車在揚州、合肥分別擁有兩個模具廠,在湖州的工廠也分為試製廠和量產工廠,前者是基於一個破產企業的產線重新改造,後者則處於土地平整和地基打造階段。

根據衛俊的說法,量產工廠預計在今年年底正式動工,一年左右工期,而遊俠X1的量產和交付,則被延期至2019年。

遊俠X1試製車實拍(遊俠汽車供圖)

除了辦公室的圖紙之外,遊俠團隊真正有的是今年由日本外包團隊生產的8臺測試車輛,這個數字最終會被擴大至30輛。不過,遺憾的是,採訪當天AI財經社仍未能見到該公司內的試製車,遊俠方面的答覆是,「公司即將要搬家,工程團隊將車運去新地址了。」

聽聞沒有新車的消息,也沒有更多的諜照,遊俠粉絲群裡一位用戶吐槽說,「說了2017年上市,現在又推到2019年,概念車從14年概念,到現在還在概念。」

但如今提起這些事情,劉磊和衛俊談及更多的,是覺得外界對於當時的遊俠團隊「太過苛刻」。「大家是在用一個量產車的標準去衡量那款概念車了。」衛俊說道,遊俠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當時提出了那個創意和想法,至於落地,不是黃修源和團隊在那個階段該考慮的事情。

讓衛俊願意為此買單的,是當初遊俠X1的設計和理念。儘管百公裡加速、風阻這些是一堆模擬出來的數據。

根據黃修源專欄和劉磊的描述中得知,遊俠的設計以及車機系統佔據了遊俠團隊的很大一部分心血。衛俊表示,他接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裁掉了車機團隊,「當時那個人員架構太不合理,車機團隊佔了近3分之一的比例。」他說,「我還曾開修源玩笑,你到底是造車還是造車機?」

今年9月28號,衛俊接手之後的遊俠量產車終於有了一個標誌性的進展,他們與博世、富田電機等20家國際頂級零部件供應商籤署了遊俠X120萬臺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兩年後遊俠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衛俊成了燈光下的主角,「當年修源吹過的牛,我現在要負責來把它實現。」衛俊對AI財經社說道。

點擊播放 GIF 0.2M

融資遊戲

量產是唯一證實遊俠團隊沒有吹牛的辦法,但前提是大筆資金。但這看起來是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因為那場著名的發布會在外界看來正是為了融資。

據衛俊透露,2015年那場發布會之後,為了讓遊俠繼續,黃修源也曾找過騰訊投資部和IDG,試圖進行一筆2500萬美金的融資。在此之前,遊俠的天使輪投資多來自黃的朋友。

根據衛俊的說法,遊俠目前正在進行B輪融資,計劃募資25億人民幣左右。在此之前公司已經完成了A輪,目前儲備資金約16億。衛俊表示,造車計劃完全實現預計還要投入100億多億資金。「量產期大概需要花50多個億資金,擴張期大概還需要有50來億的資金,大概就兩個8億美金。」衛俊對AI財經社說道。

對於錢,衛俊說他並不擔心,並給AI財經社列出了一批投資者名單,並表示「支持我的機構和各家集團公司,都是我這些年的兄弟和朋友,二次創業之後,我們倍感壓力。」

但在遊俠汽車的註冊主體「上海修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名單中並找不到衛俊所提供公司的名字。AI財經社向衛俊求證,他回復稱,遊俠已經搭建了VIE,未來將在海外上市,1年前就通過合夥企業持有進來。關於股東,這十來家新增股東都是此前西拓的股東,是產業資本,不是財務性股東。並且其表示,公司未上市前,並不希望對外披露。

根據企業工商變更顯示,從2016年衛俊正式注資進入之後,上海修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先後進行過6次股權變更,但在最後顯示的十家投資者中,這些公司的股權信息都相對簡單,股東多為衛俊、李想(修源網絡科技監事)或遊俠早期投資人魏建國,且成立時間較短。

衛俊解釋說,西拓旗下合夥投資企業就有二十多家,湖州的某支主基金就有50億的規模。

這個年輕人的背景也十分神秘。關於西拓工業集團,在網上能夠搜到的信息寥寥無幾。衛俊回應稱,西拓工業由於主要是B端業務所以信息較少,目前主營業務包括天然氣、電網建設等,此外,該集團旗下還下設了兩個投資基金。

查詢工商信息顯示,衛俊作為法人和股東的企業有11家,其分別是北京金山門工業電器設備有限公司、西安綠德潤誠循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北京西拓信達資產管理投資有限公司以及遊俠系公司。

由於從未對外公開,遊俠的真實融資情況並不為外界所知。AI財經社致電衛俊所提供的股東名單中的幾家公司,大多不予回應。但其中一家投資公司,上海新華絲路基金的負責人告訴AI財經社,投資遊俠確有其事,至於金額並不方便透露。衛俊曾稱,該公司投了圈子裡單筆最多的錢給遊俠。

採訪中,衛俊多次強調,他和黃修源完全是兩種不同氣場和風格的人,黃的高調,帶給了曾帶給了這個企業鋪天蓋地的質疑。而從衛的說法來看,不管是錢、供應鏈、產線,遊俠都在默默地攢著一口氣。

AI財經社記者追問到錢和融資的事情,衛俊回復稱,「只要是我執掌下的遊俠,永遠不會天天嚷嚷這些事兒。對外,我只想談產品和規劃。」對於行業裡高調的宣傳和融資聲量,衛俊表示反感,他說自己想不通為什麼融到了哪家的錢值得炫耀,在他看來,融資是起點不是終點。

也許是曾經的高調讓遊俠吃夠了虧,衛俊再次向AI財經社強調,遊俠要保持低調,踏踏實實幹活,不許到處炫耀吹牛,「千裡之行,才走第一步」。

但遊俠汽車的未來,依然是未知數。

AI財經社:遊俠汽車現在的進展到底是怎樣的?

衛俊:湖州的工廠正在建設當中,試製廠會先建好,這是在當地一個破產企業工廠的基礎上改造的。量產的工廠正處於土地平整階段,正式動工會在12月底。建設周期大概一年左右,另外,調試需要五六個月。

AI財經社:現在試製和未來準備量產的,和當初發布會上的概念款有什麼區別?

衛俊:現在計劃的量產的遊俠X1是在當年發布會概念車的基礎上進行的,但並不是推倒重來,會在工程層面,比如懸掛、車身工程、內飾設計這些層面進行調整和優化。內外飾現在是寶馬出來的團隊在做,方案可能還會調整的。

AI財經社:但當時很多人質疑概念車就是從特斯拉改造而來的,包括底盤、工程設計之類的?

衛俊:我認為在我眼裡不要緊,很多人說底盤,因為做一臺完整的概念車,包括輪子怎麼做,其實它就是這麼做的,具體的底盤性能開發,是在量產供應車的範疇,它需要再開發,這都是後期要考慮的事情。怎麼實現工程,就是花錢僱人幹的活,大不了你自己不行,全包出去,總有人幫你幹好,比如底盤、剎車、制動,都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方向,方向搞錯了,那真的是什麼都錯了,我認為方向比速度重要,而這是修源這個團隊做的最好的。

AI財經社:抄襲的負面沒有影響投資判斷嗎?

衛俊:你們所關心的是車能不能造出來,我們心裡很清楚這個車怎麼造的,能不能造出來,怎麼造,花多少錢,工廠怎麼建,產線怎麼弄我們心裡很清楚。不需要你跟我講,在我眼裡這些都不是風險。對我而言,我需要一個好的產品團隊和產品經理,尤其是對產品定義有靈感的人,這是我唯一的訴求。

遊俠汽車內飾圖。(遊俠汽車供圖)

AI財經社:按照現在這個進度,之前2018年的量產計劃能夠達到嗎?

衛俊:達不到的。其實這個之前大家都吹牛了,只是大家都想搶這個時間節點,只能說是小批量交付,但小批量的製造其實意義不大。2019年6月可能會有第一批車出來,前三千臺都會先打折給內部員工測試調整小細節問題,前期我們就要考慮的充分一點,後面的狀況就少一點。

整個汽車生產的工藝中,大部分零件其實都不是造車公司生產的,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的採購,這些零部件裡面,我認為傳統車這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供應量都是有保證的,但新興造車部分的需求是沒保證的。比如電池、電芯,好電池公司很少,電機、變速箱高性能的,產量也低的,某個供應商的產能決定了你整體,這就是木桶理論。

AI財經社:那過去的兩年遊俠到底做了些什麼?

衛俊:招攬全球化的隊伍、供應鏈的建設、以及建廠。一級供應鏈大概有300多家,包括研發、製造到量產、交付甚至還有後端的銷售營銷體系和經營體系。我來了四個月以後就開始準備工廠試製,2016年4月就開始準備建工廠的事情,到2017年4月份然後建在湖州,我們談了好多地方,也挑了好多地方。

AI財經社:建廠和量產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遊俠現在的資金規劃是什麼樣的?

衛俊:汽車如果要做完大概還要100億的資金還要多一點點,量產期大概需要花50多個億資金,擴張期大概還需要有50來億的資金。大概就兩個8億美金,能把產品像特斯拉一樣,一線城市的體驗店建一圈,然後充電站建一圈,售後體系我們現在用的跟特斯拉是同一家服務商。前面這50個億的投資估計可能還有兩三個月就籌集完了。

AI財經社:遊俠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哪裡?

衛俊:融資。股東有投入,我自己也有投入,前面一年多的時間燒的都是我們自己的錢。現在大大小小的股東有十幾家了,都是通過我自己之前的人脈資源來募集的。A+輪有一個股東就投了十個億給我們,我相信在國內圈子裡應該算是單筆資金最大的股東。我們正在準備B輪融資,之前都沒有對外公布,目前股東有大大小小十幾家,天使輪吳欣鴻、黃一孟投資的收回了一部分。我打算等五六十億錢都到帳了以後再宣布一筆大的,我們不需要通過融資證明自己。

AI財經社:從車和性能上來講,車有什麼優勢嗎?

衛俊:我希望做高端產品,所以我的產品基本上配的全是高端,基本上一身名牌。我的電汽日韓,跟特斯拉經常不相上下,基本上他用什麼我就用什麼,底盤也是這樣的,新造車公司國內的底盤系統真正按照國際化開發的就我們和蔚來的ES8,我敢這樣說,好的開發得一億多近兩億。制動系統基本上用博世、鋼鐵混合車身。運動型內飾,高速、低速跟車,配備八個攝像頭,續航裡程也提升到了500公裡,基本上完美。

(周伊雪對本文亦有貢獻)

韓佩,AI財經社出行報導記者。人美活好,文思敏捷不拖稿。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倡導高密度寫作,回歸價值閱讀

你的流量和時間值得更多尊重

相關焦點

  • 畫上句號的造車夢——2020年停擺的汽車品牌
    在這個汽車產業的變革階段,所有的企業都在負重前行。2020年已經過去,不少車企的造車夢在這一年畫上了句號。但總結2020年車企的不同命運,用託爾斯泰的話說可謂是: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失敗。華晨汽車破產,祁玉民被調查華晨汽車是2020年隕落的車企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
  • 網際網路造車走出PPT 概念車到量產至少三四年
    本報記者 董禹含   網際網路造車近日又迎來新「爆點」。宣布造車兩年四個月後,樂視拿出了首款概念樣車,並在發布會的舞臺上大玩「無人駕駛」,讓不少粉絲都激動了一把:網際網路造車不再是停留在PPT上的設想了。   不僅是樂視一家,網際網路造車大潮中的不少企業都進步神速,有的拿出概念車,有的直接亮相北京車展。
  • 法拉第未來籌劃上市 造車新勢力繼續"為夢想窒息"
    SPAC是空殼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資金,通常在兩年內收購一個運營實體。SPAC已經成為公司(特別是汽車科技初創公司)進入股市的快捷途徑。事實證明,SPAC受到尋求呼應特斯拉高估值投資者的歡迎。
  • 華為造車得要領,不服也得服
    如今跨界造車已經都不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阿里巴巴的全智能新新能源SUV榮威 ;樂視的純電動超跑遊俠X1也預計2018年正式亮相;格力的銀隆新能源汽車;百度聯合江淮汽車的自動駕駛車輛;京東無人貨車EV8。如今華為也來湊這個熱鬧了。有媒體消息曝出,稱華為目前的首款電動汽車已經處於研製的最後階段,只差攻克無人駕駛技術了。
  • 透視郭臺銘造車衝動:聯手做局打造「平價特斯拉」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富士康要造車,這並不是什麼新聞。但要怎樣造、造什麼樣的車?在2014年的最後一天,這個懸念似乎有了結果。「富士康入股和諧之後,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中國的特斯拉」,在富士康成為其二股東,並宣布共同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後,在香港上市的和諧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道出了「新和諧汽車」的未來目標。
  • 造車新勢力嵐圖汽車:凡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朋友在微信上找小編抱怨,希望我能給她推薦推薦。每天還在為生活奔波的我,看了之後真是羨慕嫉妒恨,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凡爾賽炫富。作為多年朋友,就算咬牙切齒還是要給她推薦一款靠譜電動汽車嵐圖。提起嵐圖汽車,造車實力說是明目張胆的凡爾賽也不為過,從發布嵐圖汽車品牌戰略到首款概念車,前後不過120多天的時間,在12月份還將首發一款高端智能電動SUV,堪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裡面的一匹黑馬。在百度上更是引起熱議,關於嵐圖的知道問答就達6萬多條,火了的嵐圖確實有凡爾賽的資本。
  • 華為不造車,為什麼「有效期」是三年?
    不造車,是近年來華為高層對外的「統一口徑」。2015年,華為開始加碼車聯網時,時任集團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就曾在一個汽車行業的論壇上堅決否認,華為有進入汽車製造業的計劃。數年如一日,類似的公開否認造車次數已難以統計。
  • 百度聯手吉利造車 科技巨頭掀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在2019年7月3日舉辦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共同宣布,吉利與百度將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AI技術在汽車、出行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會現場,李彥宏與李書福圍繞吉利汽車首款雲智能SUV—博越PRO進行互動。
  • 我們不需要科學狂人,亦不需要PPT造車
    「網際網路造車」、「PPT造車」亦是這個浮躁時代的一曲短暫喧囂。文 / 《汽車人》評論員 劉葳漪11月28日中午,因「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而引起廣泛爭議的科研人員賀建奎現身香港,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發表演講。
  • 百度定義造車新時代,ARK三大基金同時加倉
    如今一談到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但在各類專業性的研究和測評榜單中,特斯拉從來都不是領導者般的存在。 2 從「造車新勢力」到「造車新物種」 不止百度,每一個有技術夢想的科技公司都有一個「造車夢」。 賈伯斯就經常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要打造一款汽車」。
  •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是什麼樣子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尤其是我國近些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扶持,為造車新勢力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土壤。然而,隨著行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理性的回歸,再加上近兩年中國車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就連實力雄厚的傳統車企很多都在艱難中前行,更別說」新生「——造車新勢力的處境。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造車新勢力是否是曇花一現,它們的現狀如何?
  • 科創板成造車新勢力福音?奇點、博郡準備搶先登陸
    對於處於資本寒冬中的造車新勢力,科創板無異於「福音」。這意味著,它們將有機會如特斯拉一樣,在還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上市狂奔。由於具有強大包容性的科創板重點鼓勵的幾大行業中就包括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曾有諸多造車新勢力如奇點汽車、威馬汽車等傳達出「進軍科創板」的訊號。儘管目前還沒有任何造車新勢力進行申報,但第一電動獲悉,奇點汽車和博郡汽車正在為此作準備。
  • 蔚來造車的「衝擊波」 |汽車評價
    如果說特斯拉的出現,加快了整個汽車行業的變革,那麼已經持續躍居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第一的蔚來,又給處於變革中的汽車行業帶來了怎樣的衝擊波呢? 與此同時,隨著蔚來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不斷上漲,技術升級迭代速度快,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國內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代名詞。 在汽車朝向智能化、數位化的發展浪潮下,電動車作為最大的受益者,在智能科技上定然不能落後。蔚來不僅實現了全新的人機互動理念,讓產品直觀易用,而且在領航輔助(NOP)、電池靈活升級等服務上不斷創新。
  • 戴森放棄造車後打算研發下一代電池技術
    戴森放棄造車後打算研發下一代電池技術 中新汽車 發表於 2020-12-02 15:21:30 儘管放棄了造車項目,但戴森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
  • 何小鵬一年造車記
    這個期盼也是這段話的重點——「我覺得我肯定會贏,嘿嘿,謝謝李斌的禮物」。何小鵬還在這句話上加了括號。李學凌也過來插一腳。在何小鵬的「應戰帖」朋友圈寫下這番評論。何小鵬近期「回懟」了上述言論,「我不同意李學凌的觀點......想把這樣一些車既做成低成本,又有一定的品質,維修又做好,又能夠把渠道做好,又能夠把規模做好,要考慮線下渠道的建設難度。拼多多他們都是線上」。同為造車新軍,何小鵬也時不時呼籲蔚來等小夥伴互相取暖。
  • 網際網路造車風起,百度阿里華為入局能提供和獲得什麼
    百度造車的直接影響是,股價迅速攀升。自去年12月15日首次傳出造車消息後,百度股價一路飆升,一個月內上漲67%。對於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比眼前的股價更重要的是,對於未來新賽道的佔據。網際網路行業20年高速發展至今,商業模式仍在廣告、遊戲、電商三個領域徘徊,行業需要突破。汽車是他們看好的一個新方向,這也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
  • 法拉第未來,「圈錢」造車,還是造車「圈錢」?
    連一臺量產車都沒下線的車企,它可能要上市了! 文/張一 三個月前,關於法拉第未來有一個不小的新聞,就是這家連一臺量產車都沒造出來的車企,正嘗試在美股掛牌,它可能要上市了!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_易車網
    今年8月德國《經濟周刊》在報導中稱,「2020年是歐洲新能源汽車的轉折點」。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表示,歐洲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車市場。而如今擔憂更是變成了現實。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和市場比重為何能反超中國?這還有賴歐洲「蘿蔔加大棒」的政策。蘿蔔是指補貼,這對於電動車來說極為關鍵。
  • 賈躍亭沒有夢想 法拉第未來還有未來嗎?
    馬斯克的中國之行結束後,賈躍亭猶如發現了新大陸,馬不停蹄地趕往美國,他是去考察特斯拉的,回來後,更加堅定了造車的信念。在當時幾乎所有高管都反對的情況下,他言辭激烈,表示「即使樂視造汽車會萬劫不復,我也義無反顧」。   兩年後,「舊汽車人」丁磊駕駛著LeSEE概念車緩緩駛向舞臺,站在一旁的賈躍亭熱淚盈眶,哽咽失聲。   此時的賈躍亭,固然瘋狂、偏執,但沒有人懷疑他對造車夢的熱忱,而他最大的夢想便是超越特斯拉。
  • 華為嘴上說不造車,野心卻比造車大得很!
    如何理解「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其實就是:華為不造車,只做零部件供應商;華為不做傳統供應商們已經搞得很好的東西,只做智能汽車相關的增量業務。 在CDC智能座艙平臺上,華為將基於智慧型手機麒麟晶片+鴻蒙OS,打造智能座艙平臺,除了提供娛樂服務之外,在未來自動駕駛實現後,會有更多的乘客服務和安全服務。 在VDC整車控制平臺上,,華為將開發一個MCU,以及一個整車控制作業系統,並將這個整車控制作業系統開放給車企,讓車企基於VDC平臺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整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