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太陽系」克卜勒1625被發現,其上或存在宜居行星

2020-12-05 奇點使者

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另一個「太陽系」——克卜勒-1625。它位於天鵝座之中,是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的距離。最早發現它的,是知名天文學家伽利略。作為一顆視星等級為14的恆星,克卜勒-1625和太陽非常類似。克卜勒-1625的半徑大約為太陽的1.8倍,質量和太陽幾乎是一樣的,這也是人類發現一個非常類似太陽系的星系,它的發現對於人類研究系外行星系統非常有幫助。

要知道,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尤其是不斷的尋找系外行星,希望可以找到一顆和地球類似,和太陽系類似的星系,這也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誕生的原因。

天文科學家在探測研究克卜勒-1625的時候,發現了一顆衛星,我們把它稱為克卜勒1625 b-i,這是一顆圍繞天然氣巨星運動的星體,研究人員通過了解克卜勒1625 b-i的運動軌跡,形成與演化,來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克卜勒1625恆星系統就非常有借鑑意義了,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天文科學家認為克卜勒1625恆星擁有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而且根據最新的研究表面,很有可能天然氣巨星繞另一天然氣巨星運行,而這克卜勒1625 b-i就是一個證據,我們都知道適合生命,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要具備很多因素。

首先,它要位於宜居帶,同時還要是一顆類地行星,行星上的大氣層,氧氣,水,磁場都是必不可少的,自從克卜勒開始觀察宇宙空間後,已經先後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其中進過篩選發現很多恆星系統有類似太陽系的結構。

這裡面還有和地球非常類似的行星,根據探測數據表明,這些類地行星中有些擁有海洋,而且溫度還非常適宜,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但是它們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都是幾百甚至上千光年,按照人類現在最快飛行器的速度,人類想要到達這些行星上需要上萬年時間,而人類的壽命只有區區百年,所以這些宇宙科學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理論,我們並不能實際驗證。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現代科學處於大爆發階段,很多新理論,新科學都在不斷湧現,因此人類已經開始徵服太陽系,包括其中八大行星,許許多多的衛星都有人類的探測器光臨,如果人類的科技水平在進一步,相信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就可以親自踏足這些星球了。

相關焦點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評價,認知「克卜勒-22b」是尋找地外宜居星球的「裡程碑」。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全文)
    新華社發地球以外,何處宜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確認的首顆宜居帶系外行星——克卜勒-22b!
    美國航天局總部「克卜勒」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表示,「克卜勒-22b」的發現「是我們在發現地球孿生兄弟過程中的個重要裡程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據英國媒體的報導,科學家已經開始製作一個系統的「宜居星球指南」,把迄今為止發現的適合未來人類移居的星球分門別類。據悉,現如今人類發現47顆行星和衛星可能符合人類移居條件。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這些潛在的宜居行星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其公轉的恆星和太陽具有相近的溫度和年齡;二是行星距離該恆星距離與地球到太陽距離相當,即在宜居帶上。在宜居帶上並不代表該行星宜居,但存在宜居的可能性。具體來說,宜居帶就是圍繞恆星軌道的帶狀區域,這個區域內的行星,其大氣壓強和獲得的熱量能夠支撐液態水存在,因此被稱為宜居帶。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這些潛在的宜居行星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其公轉的恆星和太陽具有相近的溫度和年齡;二是行星距離該恆星距離與地球到太陽距離相當,即在宜居帶上。在宜居帶上並不代表該行星宜居,但存在宜居的可能性。具體來說,宜居帶就是圍繞恆星軌道的帶狀區域,這個區域內的行星,其大氣壓強和獲得的熱量能夠支撐液態水存在,因此被稱為宜居帶。
  • 目前已經發現的宜居行星有哪些?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宜居行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地球,這也是人類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目前已經能夠找到太陽系之外環繞其他恆星運動的行星。目前已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為3976顆,但天文學家無法確定哪些系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因為系外行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目前的天文望遠鏡無法對它們的表面直接進行觀測。系外行星大多數都是通過間接的方法發現的,即便是能夠直接觀測到系外行星,它們看起來也只是沒有任何細節的亮點。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可以知道系外行星的質量以及它們與其主恆星的距離。
  • 【遊俠導讀】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確認,行星「克卜勒-22b」是個宜居...
    原因是,這顆行星儼然是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除了距離地球600光年有點遠之外,其他的條件都不錯。它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證實的第一顆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個頭最小、最類似地球的行星。同時觀測著15.5萬顆星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年來有不少令人讚嘆的新發現,但確認宜居行星還是首次。
  • 克卜勒公布更多行星,突顯太陽系古怪異常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艾麥樂/編譯)這條消息很酷,真的:天文學家公布了一份太陽系外行星的新目錄,收錄了由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繞著其他恆星旋轉的行星,總共包括2335顆已被證實的行星,還有1700多顆有待證實。這其中有30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已被證實,在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公轉,另外還有20多顆這樣的行星等待證實!
  • 行星「大爆炸」:克卜勒宣布發現715顆新行星!
    圖片來源:NASA(文/Phil Plait)在2月26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參與克卜勒項目的天文學家宣布了一系列堪稱重大的新發現: 他們在300顆恆星周圍,確認了715顆新的外星行星。 這些行星中有95%個頭比海王星小。 大約100顆新行星,大小與地球相當! 有4顆新行星,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
  • 天文學家發現110光年外宜居行星上存在水,可能是宜居的大號地球
    即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這是第一次發現行星位於我們所認為的宜居帶上。相關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一篇上傳在arXiv網站上。來自倫敦大學的系外行星科學家、《自然天文學》論文的第一作者安傑洛斯·齊阿拉斯(Angelos Tsiaras)說:「這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太陽系外唯一一顆溫度適宜於支持水存在的行星,它有大氣層,也有水,這使得它成為我們目前所知最適宜居住的行星。」
  • 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需要擁有的條件,克卜勒452b不存在生命
    目前為止一直都以行星是否處於宜居帶這個條件來尋找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而實際上僅僅處在宜居帶這樣一個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從生命的產生到進化,再到文明的出現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這需要恆星的壽命也要跟得上,而不是在文明產生之前就將它們扼殺在搖籃中,宇宙中只要是太陽質量1.4倍以上的恆星,其附近都不太可能產生文明,太陽質量過小的也不行,小質量的恆星(紅矮星)它附近的行星是目前找到最多的行星,但是因為潮汐鎖向恆星的活動比較劇烈,它的宜居帶會向內收縮,因此以比鄰星b為代表的紅矮星附近的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似乎還是低了那麼一些
  • 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都不宜居,為什麼還要搜索系外行星?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甚至無需用系外行星來舉例,太陽系內就讓這個夢破滅了!因為八大行星中,地球和火星是肯定處於宜居帶內的,金星也許有些爭議,不過一般認為金星處於宜居帶的熱邊緣,假如地球處在和金星同樣的位置,理論上來看應該也能保持液態水的條件!
  • 克卜勒22b,這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上面是否存在著生命呢
    地球上生機盎然的基礎條件就是地球所處的位置,因為地球處於太陽系中的宜居帶上,所以才能夠為生命的出現和演化提供必要的環境條件。不需要嚴謹的科學研究,只是想像,我們就可以肯定宇宙間的宜居星球不計其數,只不過限於現有的宇宙探索和觀測能力,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少之又少,而克卜勒22b則是首顆被人類所確認的位於系外宜居帶上的行星。
  • 在附近恆星的宜居帶上發現了地球大小的行星
    TESS第一個觀測到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由於地面望遠鏡和克卜勒計劃(2009年至2019年也在尋找系外行星,但目前已退役),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大約12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他們位於其寄主星宜居帶上,體積是地球的一半到兩倍大小不等。 儘管迄今為止發現的小型系外行星數量相對較多,但大多數恆星距離地球的距離都在600到3000光年之間——太遠太暗以致於無法進行詳細的後續觀測。
  • 一種截然不同的行星-衛星模式或被發現?
    但是根據一個新研究,這顆系外衛星本身實際上可能是具有海王星大小的氣體巨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將是第一次發現一個氣態巨行星圍繞另一個氣態巨行星運行。這個研究的題目是「巨星系外衛星候選者克卜勒-1625 b-i的性質」,在科學雜誌《天文和天體物理學》上。
  • 尋找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我們有了新線索
    Gliese 581是一顆紅矮恆星,Gliese 581g 為此項研究的對象,這一研究結論也適合其他類似行星。   地球生命是否是唯一的?太陽系外是否存在適宜生命存在的星球?一直以來,人類不停地在探尋著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   雖然到目前為止,太陽系除地球之外,還沒有在其他行星發現有生命存在的跡象。但人類卻從沒有停下尋找的腳步。
  • 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20億顆
    通過天文望遠鏡和深空探測器的觀測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存在宜居行星的,但是在太陽系之外,依靠人類目前的天文觀測技術,又是根本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宜居行星的,因此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宜居行星,其實科學家們也並不清楚。
  • 「克卜勒」望遠鏡光榮退役,行星捕手旅程繼續
    2018年7月起,工作人員預測「克卜勒」的燃料將在幾個月內耗盡,一直對它的狀態進行著觀測。  「克卜勒」於2009年3月發射升空,是NASA第一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器,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太空中的「新地球」——太陽系外宜居的類地行星。它的視野固定,對準天鵝座和天琴座附近的15萬多顆恆星。
  • 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有20億顆
    通過天文望遠鏡和深空探測器的觀測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存在宜居行星的,但是在太陽系之外,依靠人類目前的天文觀測技術,又是根本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宜居行星的,因此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宜居行星,其實科學家們也並不清楚。
  • 克卜勒發現多顆系外行星 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
    據新華社電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日確認發現了8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兩顆被稱為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這不僅使它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過千,也使天文學家「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發現地球的雙胞胎」。據美國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這8顆行星中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宜居帶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其表面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