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另一個「太陽系」——克卜勒-1625。它位於天鵝座之中,是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的距離。最早發現它的,是知名天文學家伽利略。作為一顆視星等級為14的恆星,克卜勒-1625和太陽非常類似。克卜勒-1625的半徑大約為太陽的1.8倍,質量和太陽幾乎是一樣的,這也是人類發現一個非常類似太陽系的星系,它的發現對於人類研究系外行星系統非常有幫助。
要知道,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尤其是不斷的尋找系外行星,希望可以找到一顆和地球類似,和太陽系類似的星系,這也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誕生的原因。
天文科學家在探測研究克卜勒-1625的時候,發現了一顆衛星,我們把它稱為克卜勒1625 b-i,這是一顆圍繞天然氣巨星運動的星體,研究人員通過了解克卜勒1625 b-i的運動軌跡,形成與演化,來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克卜勒1625恆星系統就非常有借鑑意義了,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天文科學家認為克卜勒1625恆星擁有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而且根據最新的研究表面,很有可能天然氣巨星繞另一天然氣巨星運行,而這克卜勒1625 b-i就是一個證據,我們都知道適合生命,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要具備很多因素。
首先,它要位於宜居帶,同時還要是一顆類地行星,行星上的大氣層,氧氣,水,磁場都是必不可少的,自從克卜勒開始觀察宇宙空間後,已經先後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其中進過篩選發現很多恆星系統有類似太陽系的結構。
這裡面還有和地球非常類似的行星,根據探測數據表明,這些類地行星中有些擁有海洋,而且溫度還非常適宜,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但是它們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都是幾百甚至上千光年,按照人類現在最快飛行器的速度,人類想要到達這些行星上需要上萬年時間,而人類的壽命只有區區百年,所以這些宇宙科學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理論,我們並不能實際驗證。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現代科學處於大爆發階段,很多新理論,新科學都在不斷湧現,因此人類已經開始徵服太陽系,包括其中八大行星,許許多多的衛星都有人類的探測器光臨,如果人類的科技水平在進一步,相信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就可以親自踏足這些星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