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神經遞質和受體

2021-01-19 醫學生考研

在公眾號主頁面回復「課程」報名即可學習精品課程,加入 VIP 群下載考前衝刺乾貨背誦講義,助你更高效地複習,斬獲高分。


讓我們在考研的徵程中堅定必勝的信念,一起努力吧!阿源老師和天天師兄將為你的考研路帶來全新的體驗。


昨日思考題


思考題(一):腰 5 神經根受累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出現哪些臨床表現?


答案:坐骨神經痛、馬尾症候群,腰椎側凸、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小腿外側和足背痛、觸覺減退,足拇指背伸肌力下降,X 線平片在正位片上可見腰椎側彎、在側位片上可見生理前凸減少或消失,椎間隙狹窄。


思考題(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化膿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首選分別是?


答: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診斷首選局部膿腫分層穿刺 + 細菌塗片檢查。


化膿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首選關節腔穿刺和關節液檢查。


2011 年第 156 題 生理學 X 型題


由 α 型腎上腺素能受體介導的生理活動有

A. 瞳孔開大

B. 骨骼肌血管收縮

C. 胃腸平滑肌收縮

D. 脂肪分解加強



題目解析


NA/NE 主要作用於血管平滑肌上的 α-R,引起血管收縮 → 血壓 ↑;作用於子宮、虹膜輻射狀肌收縮,引起瞳孔開大。作用於 α-R 對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是抑制效應,引起小腸舒張。脂肪分解是 β3-R 的效應。


本題答案

AB


考點講解


【2017 年大綱 生理學(九)神經系統的功能 4. 神經遞質和受體:遞質和調質和概念,遞質共存現象;受體的概念、亞型和調節;乙醯膽鹼及其受體,去甲腎上腺素及其受體。】


本題的音頻講解請點擊這裡哦


一、神經遞質


1. 定義


是指由突觸前神經元合成並在突觸囊泡儲存突觸末梢釋放,能特異性作用於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的受體,並使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產生一定效應的信息傳遞物質。其生理作用是傳遞信息。存在使該遞質失活的酶或其他方式,有特異的受體激動劑和拮抗劑。


2. 常見外周神經遞質


乙醯膽鹼,去甲腎上腺素,血管活性腸肽 VIP,生長抑素。


3. 常見中樞神經遞質


乙醯膽鹼,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穀氨酸,門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生長抑素,腺苷等。其中 γ-氨基丁酸 GABA、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經遞質。


4. 遞質共存原則


同一神經元內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遞質(包括調質),可以共同協調某些生理過程。


5. 神經調質


由神經元合成和釋放,並不在神經元之間直接起信息傳遞作用,而是增強或削弱遞質的信息傳遞效率,即對遞質信息傳遞起調節作用的物質。生理作用是調節信息傳遞的效率。


二、受體


概念:細胞膜上或細胞內能與某些化學物質(如遞質、調質、激素等)特意結合併誘發特定生物學效應的特殊生物分子。


三、乙醯膽鹼及其受體


1. 外周神經分為運動神經、自主神經,自主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運動神經的行程不會發生神經元的更換(換元),其末梢釋放 ACh,作用於終板膜上的 N2 型乙醯膽鹼受體。


自主神經在行程中會經過一次換元,因此分為節前纖維、節後纖維,節前纖維的末梢都釋放 ACh,作用於被換元神經元的 N1 型乙醯膽鹼受體;節後纖維的末梢可以釋放 ACh,比如大多數副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支配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張的交感神經節後纖維,其作用於 M-R。


2. 乙醯膽鹼受體


(1)M 受體


毒蕈鹼受體,分為 M1~M5 5 個亞型,均為 G-蛋白偶聯受體,都能被阿託品阻斷。其作用是「抑制」心臟和骨骼肌血管,興奮其他。表現為抑制心臟活動,產生四負效應,負性肌力、頻率、傳導,心輸出量降低,骨骼肌血管舒張;支氣管、胃腸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等收縮,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


(2)N 受體


菸鹼受體,N1、N2 兩種亞型,其 ACh 效應不能被阿託品阻斷。N1 型乙醯膽鹼受體分布在自主神經節的突觸後膜上,引起自主節後神經元興奮;N2 型乙醯膽鹼受體分布在神經-骨骼肌的終板膜上,引起骨骼肌收縮。


三、腎上腺素及其受體


1. 大多數交感節後纖維,除了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舒血管的交感節後纖維。


2. 腎上腺素能受體


(1)NA/NE 主要作用於血管平滑肌上的 α-R,引起血管收縮 → 血壓 ↑;NA/NE 也可較弱的作用於心臟的 β1-R,引起心臟產生「四正效應」(心輸出量增加、心肌收縮能力增強、心率加快、傳導加快)。


(2)Adr 既可以作用於 α-R,又可以作用於 β-R。


作用於血管平滑肌 α-R 將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作用於 β1-R 將導致心臟產生「四正效應」,腎小球球旁細胞(顆粒細胞)分泌腎素增加,代謝增強(血糖、血脂↑);


作用於 β2-R 將導致支氣管平滑肌舒張、骨骼肌血管舒張、冠脈舒張;


作用於 β3-R 將導致脂肪分解增加。


NA/NE 主要作用於α-R,可較弱的作用於心臟的 β1-R ;Adr 既可以作用於 α-R,還可作用於心臟、球旁細胞的 β1-R,支氣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冠脈血管平滑肌的 β2-R,脂肪細胞的 β3-R。NA/NE + Adr 對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的效應為「抑制」。


思考題


單獨使用 NA/NE 對心率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神經遞質受體是在化學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神經遞質受體都是一些跨越細胞膜的蛋白質複合體。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是生理學神經系統這一章的重點,考試的一級考點。
  • 神經遞質的種類並非先天決定的
    與主流觀點相反,生物學家發現神經遞質(神經細胞之間進行交流的化學語言)和受體(接受並與神經遞質發生反應的蛋白)並不特定於嚴格的遺傳命運。發育過程中神經活動的改變,決定了神經細胞用於交流的「母語」。
  • 神經遞質漫談(上)
    神經細胞間的電信號傳遞理論就不完全合理了. 1936 年, Otto Loewi 和 Henry Dale 發現某些(而不是全 部)突觸是通過化學物質傳遞信號的, 兩位科學家因此獲得193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而在突觸前 後的神經細胞間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 便稱之為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s).
  • 認識人的神經遞質
    神經遞質定義為在神經元或神經細胞與體內其他細胞之間傳遞,增強和平衡信號的化學信使 。這些化學信使可以影響多種生理和心理功能,包括心率,睡眠,食慾,情緒和恐懼。數以十億計的神經遞質分子不斷工作,以保持大腦的功能,管理從呼吸到心跳到學習和注意力水平的一切。
  • 神經遞質漫談 (上)
    活動電位(action potential)到來時, 鈣離子進入軸突終端, 使囊泡中的神經遞質被釋放到突觸間隙 (synaptic cleft).神經遞質與突觸後膜(postsynaptic membrane)上的特定受體(receptor)結合, 並激活這些受體.
  •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
    隨著神經生物學的發展,陸續在神經系統中發現了大量神經活性物質。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突觸傳遞最重要的方式是神經化學傳遞。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後立即與相應的突觸後膜受體結合,產生突觸去極化電位或超極化電位,導致突觸後神經興奮性升高或降低。
  • 神經遞質漫談 (中)
    低於預測的獎勵, 多巴胺通路被抑制, 實際上是側腹背蓋區(VTA)釋放伽馬 氨基丁酸(GABA, 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 所謂獎勵的習慣化, 就是預測與現實越來越接近, GABA這種 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去抑制多巴胺通路激活的過程. P.
  • 我國開發新型探針 神經遞質被完美「監視」
    李毓龍說,其主要弊端是: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解析度,檢測特定神經遞質的特異性不夠高,難以精確反映神經遞質的真實動態信息,「開發新型神經遞質檢測工具,是國際神經科學的重大課題。」把神經遞質動態變化轉化為直觀的螢光信號「我們的研究思路是,用生物體內源進化產生的特異性神經遞質受體來感知神經遞質信號。」
  • 醫學揭秘:影響人類失眠的神經遞質
    圖:影響人類睡眠的三大腦神經遞質<焦點關注> 專家闡述失眠與神經遞質間的關係2010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教授迪爾尼(Deney)研究發現(來源:《世界精神病學》2011年第三期)20世紀初,著名"美國醫學會醫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ErickBraverman博士在《大腦邊緣風暴》一書指出,失眠存在還與腦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有關。世界精神病協會首席專家馬克利博士提出失眠分型理論--針對不同腦神經遞質的反應,把失眠分為抑制性失眠、興奮性失眠、紊亂性失眠。這也同樣證實,失眠確實與神經遞質功能是直接相關。
  •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作為神經遞質,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1)被認為是遞質的物質應特異性地存在於以該物質為遞質的神經元中,而且,在這種神經元的末梢有合成該遞質的酶系統;(2)遞質在神經末梢內合成以後,通常是集中貯存在囊泡(vesicle)內,這樣可以防止被胞漿內的其它酶所破壞;(3)當神經衝動到來時,神經末梢內的遞質就自突觸前膜釋放入突觸間隙;(4)遞質通過突觸間隙,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叫做受體的特殊部位,引起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改變以及電位變化
  • 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的作用及具體實例
    神經遞質按其與受體作用後對突觸後神經元的效應分為興奮性和抑制性兩類,分別對突觸後神經元起興奮和抑制的作用。 興奮性遞質及其受體的作用可以使突觸後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減少,使膜發生去極化,產生興奮性突觸後電位,使興奮易於擴散,有促發驚厥的作用,如常見的Ach、5-羥色胺(5-HT)
  • 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來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哈佛大學Rowlan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不對稱性能幫助果蠅快速的進行氣味識別 ,並且嗅覺受體神經元ORN激發時間和速率上的細微差異
  • ...家闡明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
    該文闡明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內側韁核到腳間核的投射是腦內主要的乙醯膽鹼能通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這條通路是連接前腦邊緣系統和中腦調節系統的紐帶。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該通路與睡眠,壓力,痛以及尼古丁上癮等行為都有著聯繫。
  • 神經遞質掌控睡眠? 安定兒治療儀"撥亂反正"找回睡眠
    而大量研究和學說表明,失眠和神經遞質存在密切聯繫。20世紀初,著名"美國醫學會醫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埃裡克·布雷弗曼博士在《大腦邊緣風暴》一書指出,失眠存在與腦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有關。2010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教授迪爾尼研究發現:失眠的"病根子"在於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等失去平衡所致。
  • 醫療衛生:醫學基礎知識生理學名詞解釋-神經系統的功能
    我們對醫學基礎知識裡生理學各章節涉及到的重要名詞解釋進行整理,今天我們總結神經系統的功能這一章節的名詞解釋,具體內容如下:神經衝動:沿神經纖維傳導著的興奮或動作電位,稱為神經衝動。突觸: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其它神經元的胞體或突起相接觸,所形成的特殊結構稱為突觸。
  • 研究發現自閉症人群的大腦在發育時不能修整神經突觸/PNAS:中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特異神經遞質受體對大腦突觸修剪至關重要
    這兩篇科技文章在不同時間發表在不同國際期刊上,卻同時指向同個方向——大腦神經突觸,並與我們最新的基因-生物治療吻合。第一篇:《研究發現自閉症人群的大腦在發育時不能修整神經突觸》在嬰兒大腦發育時,神經突觸會出現爆發性增長,這些神經突觸的連接可以使神經發送和接收信號。
  • 清華大學2000年「生理學」試題
    生理學史上 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 確認的第一中遞質是 假定的第一種受體是 發現的第一種離子泵是 純化的第一種受體是 電壓鉗最初使用的標本是 二. 判斷題(對者在題號前劃"O",錯者劃"X")40% 1. 在下列情況下肺通氣量會下降: a. 受試者入睡 b.
  • 從活腦中提取神經遞質- HPLC-MS / MS方法
    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後立即與相應的突觸後膜受體結合,產生突觸去極化電位或超極化電位,導致突觸後神經興奮性升高或降低。神經遞質組成複雜,包括多種生化物質。所以波利西恩和他的團隊選擇使用來自沃特世的一種名為HLB(親水 - 親脂平衡)的SPME材料,這種材料在吸收神經遞質方面不如其他一些材料有效,但其顆粒直徑卻只有5μm,可直接應用於鋼絲。然後,他們在顆粒表面添加了強陽離子交換(SCX)基團,提高了材料對神經遞質的有效性。在吸收神經遞質混合物方面時,HLB-SCX材料被證明優於任何其他測試的SPME材料。
  • 江蘇南通2021屆第一學期期中學情檢測高三生物——神經遞質
    江蘇南通2021屆第一學期期中學情檢測高三生物——神經遞質原題(江蘇南通2021屆第一學期期中學情檢測高三生物)9.分布於突觸後膜上的NMDA受體不僅能識別神經遞質靜脈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於NMDA受體,使中樞神經系統迅速產生運動和感覺阻滯,從而產生麻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