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2020-12-04 科學網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神經元》(Neuron)雜誌封面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羅敏敏研究員,羅敏敏研究員長期以來都從事嗅覺神經系統方面的研究,早在2007年,就首次證實小鼠可通過一類特殊的嗅覺神經元感受接近於空氣中濃度的二氧化碳,當年該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

 

乙醯膽鹼是神經系統中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而內側韁核到腳間核的投射則是腦中主要的膽鹼能通路之一。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在膽鹼能神經元上特異性表達光控通道ChannelRhodopsin-2的轉基因小鼠來研究腳間核中乙醯膽鹼傳遞的生理特性,這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

 

這一品系小鼠腦切片的膽鹼能神經末梢能被光激活,並可引起突觸後神經元的反應。通過光遺傳學特異性地激活膽鹼能神經軸突末梢,並利用膜片鉗技術記錄腳間核突出後神經元的電生理活動,研究者發現內側韁核那些曾經被認為是膽鹼能的神經元同時可以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的神經遞質,而這兩種神經遞質引起的突出後神經元反應是不同的。短促的光刺激可以引起由離子型穀氨酸受體介導的快速的突觸後興奮性電流,這說明是穀氨酸是通過快速的連線傳遞方式(wired transmission)起作用的。高頻持續的光刺激可以引起由尼古丁型乙醯膽鹼受體介導的緩慢的突觸後興奮性電流,這說明是乙醯膽鹼是通過緩慢的容積傳遞方式(volume transmission)起作用的。該報導首次從電生理角度證實成年膽鹼能神經元能夠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神經遞質,並為乙醯膽鹼作用的容積傳遞假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去年羅敏敏研究組也在《神經元》(Neuron)雜誌上發文首次直接比較了嗅感覺神經元與其對應的嗅球投射神經元對氣味信息的表徵方式,探討了嗅球的信號處理機制。

 

研究小組通過在定點基因轉入的小鼠中進行電生理記錄和雙光子成像,首次比較了和同一受體(I7)相對應的嗅感覺神經元及其突觸後的僧帽/叢狀細胞對氣味的反應。發現I7嗅感覺神經元和I7僧帽/叢狀細胞在氣味濃度較低時表現出一致的氣味選擇性。氣味濃度增加時,I7嗅感覺神經元和僧帽/叢狀細胞的氣味感受域會變寬,但對醛類分子仍然具有選擇性。來自不同個體的I7僧帽/叢狀細胞,其氣味感受域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與投射神經元不同的是,嗅球內的中間神經元,包括球周細胞和顆粒細胞,選擇性都比較低。I7球周細胞的氣味感受域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異質性。在氣味濃度較高時,阻斷嗅球內的抑制性突觸傳遞會降低僧帽/叢狀細胞的選擇性。在氣味濃度較低時則沒有這種作用。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嗅球中投射神經元的氣味選擇性主要由其前一級對應的氣味受體決定,而嗅球中的中間神經元通過側向抑制的作用銳化投射神經元的調諧曲線。(來源:生物通)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Neuron:神經遞質同時釋放導致兒童發育紊亂
    2020年1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範德比爾特(Vanderbilt)藥理學家首次表明大腦中神經遞質的異常自發釋放會導致嬰兒和兒童出現一系列嚴重的智力和神經發育障礙。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euron》雜誌上。
  • 「腦神經遞質調控」成為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關鍵
    探求引發精神疾病的深層病因,我們發現,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種腦神經遞質缺陷、紊亂引發的複雜病症,單純依靠傳統治療,或長期服用藥物是很難治癒的。 一方面,藥物只能抑制患者大腦神經活性,不能修正導致精神心理疾病的神經遞質缺陷。
  • eLife:研究揭示神經遞質釋放的內在機制
    2020年5月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一種蛋白質能夠調控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的水平,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突觸如何發揮作用,並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理解某些神經系統疾病。
  •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
    後來,在貓的實驗中觀察到,刺激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可以引致尾巴上毛的豎立和血管收縮,同時該動物的去神經支配的心臟活動加速;如果將自尾巴回流的靜脈結紮,再刺激這一交感神經就只能引致尾巴上毛的豎立和血管收縮,卻不能引致心臟活動的加速。由此設想,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經末梢能釋放一種化學物質,由靜脈回流於心臟,這種物質在當時稱為交感素。
  • 神經遞質漫談(上)
    神經細胞 大腦由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和神經細胞/神經元(nerve cell, neurons)組成. 成年人的大腦大概由八百億個神經細胞, 每個神經細胞平均與七千個其他神經細胞相連. 互相連接的神經 元構成巨大而複雜的神經網絡. 我們的情感, 意識, 記憶等所有精神活動都發生在這個網絡中.
  • 醫學揭秘:影響人類失眠的神經遞質
    圖:影響人類睡眠的三大腦神經遞質<焦點關注> 專家闡述失眠與神經遞質間的關係2010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教授迪爾尼(Deney)研究發現(來源:《世界精神病學》2011年第三期)20世紀初,著名"美國醫學會醫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ErickBraverman博士在《大腦邊緣風暴》一書指出,失眠存在還與腦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有關。世界精神病協會首席專家馬克利博士提出失眠分型理論--針對不同腦神經遞質的反應,把失眠分為抑制性失眠、興奮性失眠、紊亂性失眠。這也同樣證實,失眠確實與神經遞質功能是直接相關。
  • 神經遞質掌控睡眠? 安定兒治療儀"撥亂反正"找回睡眠
    而大量研究和學說表明,失眠和神經遞質存在密切聯繫。20世紀初,著名"美國醫學會醫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埃裡克·布雷弗曼博士在《大腦邊緣風暴》一書指出,失眠存在與腦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有關。2010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教授迪爾尼研究發現:失眠的"病根子"在於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等失去平衡所致。
  • 神經系統傳導通路的相關遞質
    化學物質是神經傳導通路的重要遞質,因此,也稱為化學通路chemicalpathways。化學通路傳遞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在此簡要介紹神經系統傳導通路中的一些重要化學通路。一、膽鹼能通路膽鹼能通路cholinergic pathway以乙醯膽鹼為神經遞質。
  • 神經遞質漫談 (上)
    活動電位(action potential)到來時, 鈣離子進入軸突終端, 使囊泡中的神經遞質被釋放到突觸間隙 (synaptic cleft).神經遞質與突觸後膜(postsynaptic membrane)上的特定受體(receptor)結合, 並激活這些受體.
  • 生理學:神經遞質和受體
    神經遞質和受體:遞質和調質和概念,遞質共存現象;受體的概念、亞型和調節;乙醯膽鹼及其受體,去甲腎上腺素及其受體。】本題的音頻講解請點擊這裡哦一、神經遞質1.定義是指由突觸前神經元合成並在突觸囊泡儲存突觸末梢釋放,能特異性作用於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的受體,並使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產生一定效應的信息傳遞物質。其生理作用是傳遞信息。存在使該遞質失活的酶或其他方式,有特異的受體激動劑和拮抗劑。2.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來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哈佛大學Rowlan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不對稱性能幫助果蠅快速的進行氣味識別 ,並且嗅覺受體神經元ORN激發時間和速率上的細微差異
  • 認識人的神經遞質
    這通過稱為神經傳遞的過程發生。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動作電位 達到突觸後,神經遞質就會從所謂的軸突末端釋放出來,在 該突觸處神經元可以相互傳遞信號。當電信號到達神經元末端時,它觸發釋放稱為囊泡的小囊,囊中含有神經遞質。這些囊將其內容物溢出到突觸中,然後神經遞質通過間隙朝著鄰近細胞移動。
  • 我國開發新型探針 神經遞質被完美「監視」
    不同種類的神經元經過或遠或近的投射,通過突觸與其他神經元進行信息交流,實現感知、決策和運動等高級神經功能。「神經遞質是介導神經元信息傳遞的化學活性小分子,在突觸傳遞中扮演著『信使』的角色。」李毓龍說,乙醯膽鹼是研究史上第一種被鑑定出來的神經遞質,與肌肉收縮、學習記憶、注意等行為相關,能維持意識清醒、調節肌肉收縮、激素分泌、鞏固和強化記憶等;多巴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負責調控一系列關鍵的神經功能,包括學習記憶、注意力集中和運動控制等。「如果這兩種神經遞質活動異常,會導致一系列精神疾病或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症、多動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等。
  •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作為神經遞質,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1)被認為是遞質的物質應特異性地存在於以該物質為遞質的神經元中,而且,在這種神經元的末梢有合成該遞質的酶系統;(2)遞質在神經末梢內合成以後,通常是集中貯存在囊泡(vesicle)內,這樣可以防止被胞漿內的其它酶所破壞;(3)當神經衝動到來時,神經末梢內的遞質就自突觸前膜釋放入突觸間隙;(4)遞質通過突觸間隙,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叫做受體的特殊部位,引起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改變以及電位變化
  • 《神經生物學》第三周
    第6章 神經遞質系統1、產生和釋放神經遞質的細胞類型(1)膽鹼能(cholinergic)神經元產生和釋放乙醯膽鹼
  • 舒利氨-腦神經功能紊亂是怎麼回事?
    腦神經紊亂是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出現。只有知道它具有什麼症狀,才能知道是否出現了腦神經功能紊亂,然後進行及時的治療,盡最快的速度恢復身心健康。那麼,腦神經紊亂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 神經遞質漫談 (中)
    高於預測的獎勵, 對應較多的多巴胺釋放, 也就是較強的多巴胺通路激活, 這對應著側腹背蓋區 (VTA)某些神經元釋放多巴胺. 低於預測的獎勵, 多巴胺通路被抑制, 實際上是側腹背蓋區(VTA)釋放伽馬 氨基丁酸(GABA, 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 所謂獎勵的習慣化, 就是預測與現實越來越接近, GABA這種 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去抑制多巴胺通路激活的過程. P.
  • 記憶的建立需神經遞質 考前不斷補充胺基酸?
    突觸的頂端有個囊,囊中貯藏著神經遞質。當有外界信號傳入大腦,讓第一個神經元興奮起來後(如,進行了學習),產生的電信號激活了神經遞質,它立刻被釋放出去,並立刻進入與之相聯的另一個神經元頂端的囊內,並立刻導致電活動讓第二個神經元興奮起來,所產生的電信號又激活了藏在第二個神經元突觸頂端的神經遞質……如此這般,神經元一個個地興奮起來,將信息傳遞下去,並在大腦中留下痕跡,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如果上述臨時性電活動反覆進行(如學習過程中的反覆練習和學習
  • 一種新神經遞質可降低神經元活動
    由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Bernardo Sabatini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了紋狀體(與運動和學習有關的大腦區域)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在人體,這些神經元釋放一種稱作多巴胺的神經遞質,使得我們能夠行走、說話、甚至在鍵盤上打字。當這些細胞死亡之時(帕金森氏病患者正是這種情況),人們發起運動的能力也隨之喪失。
  •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神經遞質受體是在化學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神經遞質受體都是一些跨越細胞膜的蛋白質複合體。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是生理學神經系統這一章的重點,考試的一級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