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神經遞質可降低神經元活動

2020-11-27 科學網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為何標準的帕金森氏病治療常常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的原因。他們的研究有可能促進更深入地了解從藥物成癮到抑鬱症等許多腦疾病,這些疾病共享了某些參與調解大腦活動的信號分子。

 

由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Bernardo Sabatini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了紋狀體(與運動和學習有關的大腦區域)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在人體,這些神經元釋放一種稱作多巴胺的神經遞質,使得我們能夠行走、說話、甚至在鍵盤上打字。當這些細胞死亡之時(帕金森氏病患者正是這種情況),人們發起運動的能力也隨之喪失。當前的帕金森氏病藥物是多巴胺前體,可在隨後被大腦中的細胞轉化成多巴胺。

 

多巴胺缺乏的另一面是多巴胺過度興奮。海洛因、古柯鹼和安非他明可激活或模擬多巴胺神經元,最終增強吸毒的獲得性獎賞(learned reward)。其他的疾病例如強迫症、多動穢語症候群、甚至精神分裂症也與多巴胺的錯誤調控有關。

  

在10月11日的《自然》(Nature)雜誌上,Sabatini和共同作者Nicolas Tritsch、Jun Ding報告稱中腦多巴胺神經元不僅釋放了多巴胺,還釋放了另一種稱作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經遞質降低了神經元的活動。過去從未有人懷疑GABA的存在可以解釋為何恢復多巴胺只能最初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但最終失效的原因。如果生成GABA的相同細胞還生成了其他的神經遞質,例如抑鬱症相關的血清素,那麼相似的單焦點(single-focus)治療也可能因相同的原因不成功。

 

「如果我們在小鼠中的發現也適用於人類,那麼多巴胺僅僅是故事的一半,」Sabatini說。

 

在Sabatini實驗室這一令人驚訝的GABA故事是以一系列旨在了解細胞釋放多巴胺時發生事件的實驗作為開始。科學家們利用了光遺傳學技術。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研究人員檢測了來自工程操作小鼠的腦組織以顯示多巴胺神經元活性。通常在這樣的實驗中,其他的神經遞質會被阻斷以突顯多巴胺,然而Sabatini實驗室博士後工作人員Tritsch相反決定儘可能地維持細胞的自然狀態。

 

當Tritsch激活多巴胺神經元並檢測它們對於紋狀體神經元的影響時,他理所當然地預期會觀察到多巴胺釋放的效應。然而,相反他卻看到紋狀體神經元快速抑制,這表明另一種神經遞質(結果表明是快動GABA)在起作用。這是如此的不同尋常以致研究小組發起了一系列的實驗證實這些多巴胺神經元正在直接釋放GABA。

 

一種檢測GABA的標準方法就是尋找囊泡GABA 轉運體(vesicular GABA transporter,VGAT ),這種蛋白可包裝並運送GABA到神經遞質囊泡。科學家們在小鼠中沉默了生成VAGT的基因,發現即便是在沒有VGAT的情況下多巴胺神經元也釋放GABA。

 

研究人員隨後檢測了其他的轉運體,將焦點集中於運送多巴胺和其他各種神經遞質的轉運體上。由於他們尚不了解的原因,囊泡單胺轉運體也往復運送了GABA.

 

Sabatini 說:「其重要性在於每種通過靶向囊泡單胺轉運體來對準多巴胺的操作同時也改變了GABA。只是沒有人注意到它。在我們的每一個帕金森氏病模型中喪失多巴胺的實際上也喪失了GABA。因此我們現在真的不得不回顧思考:這些效應中有哪些是由於GABA喪失,哪些是由於多巴胺喪失所致?

 

舊金山萊斯頓神經疾病研究所助理研究人員Anatol Kreitzer(未參與該研究)認為這些研究結果是極不尋常的。

 

Kreitzer說:「這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在分子水平上,沒有人真的預計到多巴胺神經元正在釋放大量的GABA。在功能水平上,這一大腦可塑性的重要調控子,對於帕金森氏病、學習和獎賞、其他精神疾病至關重要的多巴胺神經元也釋放了GABA,是非常令人驚訝的。這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GABA有什麼功能?」

 

GABA可非常快速地改變細胞的電子態(electrical state),讓它們不那麼容易興奮從而抑制它們的活性。Sabatini想知道多巴胺神經元GABA喪失是否能夠解釋這些神經元慢性損失後有時會看到過度興奮的原因。

 

下一個挑戰將是探討是否其他表達囊泡單胺轉運體的神經元除如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其他神經遞質之外也釋放了GABA。

 

「這些研究結果突現了我們確實對於大腦中細胞身份的最基本特徵知之甚少,」Sabatini說。(來源:生物通 何嬙)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
    乙醯膽鹼在蛙心灌注實驗中觀察到,刺激迷走神經時蛙心活動受到抑制,如將灌流液轉移到另一蛙心製備中去,也可引致後一個蛙心的抑制。顯然在迷走神經興奮時,有化學物質釋放出來,從而導致心臟活動的抑制。後來證明這一化學物質是乙醯膽鹼,乙醯膽鹼是迷走神經釋放的遞質。
  • 認識人的神經遞質
    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動作電位 達到突觸後,神經遞質就會從所謂的軸突末端釋放出來,在 該突觸處神經元可以相互傳遞信號。當電信號到達神經元末端時,它觸發釋放稱為囊泡的小囊,囊中含有神經遞質。這些囊將其內容物溢出到突觸中,然後神經遞質通過間隙朝著鄰近細胞移動。這些細胞含有神經遞質可以結合併觸發細胞變化的受體。
  • 神經遞質的種類並非先天決定的
    「語言」依賴於處於發育過程中的神經系統的電活動形式,對神經活動進行修飾也許是治療腦疾的一種候選手段。        與主流觀點相反,生物學家發現神經遞質(神經細胞之間進行交流的化學語言)和受體(接受並與神經遞質發生反應的蛋白)並不特定於嚴格的遺傳命運。發育過程中神經活動的改變,決定了神經細胞用於交流的「母語」。
  • 神經遞質漫談 (上)
    活動電位(action potential)到來時, 鈣離子進入軸突終端, 使囊泡中的神經遞質被釋放到突觸間隙 (synaptic cleft).神經遞質與突觸後膜(postsynaptic membrane)上的特定受體(receptor)結合, 並激活這些受體.
  • 神經遞質漫談(上)
    神經細胞 大腦由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和神經細胞/神經元(nerve cell, neurons)組成. 成年人的大腦大概由八百億個神經細胞, 每個神經細胞平均與七千個其他神經細胞相連. 互相連接的神經 元構成巨大而複雜的神經網絡. 我們的情感, 意識, 記憶等所有精神活動都發生在這個網絡中.
  • 生理學:神經遞質和受體
    昨日思考題思考題(一):腰 5 神經根受累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出現哪些臨床表現?神經遞質和受體:遞質和調質和概念,遞質共存現象;受體的概念、亞型和調節;乙醯膽鹼及其受體,去甲腎上腺素及其受體。】本題的音頻講解請點擊這裡哦一、神經遞質1.
  •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作為神經遞質,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1)被認為是遞質的物質應特異性地存在於以該物質為遞質的神經元中,而且,在這種神經元的末梢有合成該遞質的酶系統;(2)遞質在神經末梢內合成以後,通常是集中貯存在囊泡(vesicle)內,這樣可以防止被胞漿內的其它酶所破壞;(3)當神經衝動到來時,神經末梢內的遞質就自突觸前膜釋放入突觸間隙;(4)遞質通過突觸間隙,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叫做受體的特殊部位,引起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改變以及電位變化
  • 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神經元》(Neuron)雜誌封面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羅敏敏研究員,羅敏敏研究員長期以來都從事嗅覺神經系統方面的研究,早在2007年,就首次證實小鼠可通過一類特殊的嗅覺神經元感受接近於空氣中濃度的二氧化碳,當年該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
  • 神經遞質漫談 (中)
    高於預測的獎勵, 對應較多的多巴胺釋放, 也就是較強的多巴胺通路激活, 這對應著側腹背蓋區 (VTA)某些神經元釋放多巴胺. 低於預測的獎勵, 多巴胺通路被抑制, 實際上是側腹背蓋區(VTA)釋放伽馬 氨基丁酸(GABA, 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 所謂獎勵的習慣化, 就是預測與現實越來越接近, GABA這種 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去抑制多巴胺通路激活的過程. P.
  • 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的作用及具體實例
    神經遞質按其與受體作用後對突觸後神經元的效應分為興奮性和抑制性兩類,分別對突觸後神經元起興奮和抑制的作用。 興奮性遞質及其受體的作用可以使突觸後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減少,使膜發生去極化,產生興奮性突觸後電位,使興奮易於擴散,有促發驚厥的作用,如常見的Ach、5-羥色胺(5-HT)
  • Neuron:神經遞質同時釋放導致兒童發育紊亂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神經元是數十億個不斷在大腦中共享信息的細胞。它們釋放由SNARE蛋白複合物轉運的,被電信號觸發而分泌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通過這種「誘發釋放」的神經遞質,信息從一個神經元跳到另一個神經元。這種神經傳遞使我們能夠完成基本任務,處理感官信息並移動身體。已知SNARE複合物中一種蛋白質SNAP25的突變會引起多種神經發育障礙,這些會導致嬰兒和兒童反覆發作癲癇,智力障礙和自閉症。這一發現標誌著朝著開發能夠改善青年和成年期認知能力的治療方法邁出了第一步。
  • 長文解析| 精神疾病診斷新標誌物?神經遞質和大腦網絡的相互作用
    5-HT調節RSNs既然DA會增強SMN和SN,並且降低DMN的活動,那麼另一種神經遞質5-HT會對這些靜息態網絡有什麼影響呢?急性色氨酸耗盡(acute tryptophan depletion, ATD)是一種常見的飲食方法,用來短暫降低5-HT水平【5】。
  • 記憶的建立需神經遞質 考前不斷補充胺基酸?
    1 記憶的建立需要神經遞質我們複習迎考或學習知識時,要反覆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目的是想將知識變成「長時記憶」。而要建立「長時記憶」,需要「聯絡員」的幫助,而大腦中的「聯絡員」就是神經遞質。大腦中每個神經元(神經細胞)都是獨立的。一個個神經元通過向外伸出的小手——神經突觸相互聯結,形成了網絡化的神經系統。
  • 我國開發新型探針 神經遞質被完美「監視」
    神經遞質看不見、摸不著,傳統檢測方法存在不足李毓龍是乙醯膽鹼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多巴胺論文的通訊作者,同時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PKU—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他介紹說,人的大腦由數十億個神經元(也稱神經細胞)組成,神經元通過數萬億的突觸組成複雜的神經網絡。
  • 運動會改變大腦的神經遞質,多運動益處多
    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的可塑性對運動技能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可塑性的破壞會導致運動能力的喪失。有氧體育鍛鍊能提高獲得新運動技能的能力,並可作為許多運動障礙的治療手段,但其作用的基礎尚不清楚。醫生們不斷地向我們強調運動的諸多好處。能量、情緒、睡眠和運動技能都可以通過定期的健身計劃得到改善,例如跑步等活動。這在COVID-19大流行時期變成特別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 神經元的神經突觸
    神經元,尤其是它們的突觸,通常會投射出細長的突起,使鄰近的神經元或神經膠質細胞內陷
  • eLife:研究揭示神經遞質釋放的內在機制
    2020年5月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一種蛋白質能夠調控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的水平,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突觸如何發揮作用,並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理解某些神經系統疾病。
  • [趣味生物]中樞神經遞質和信息傳遞
    這些神經遞質通過傳遞各種信息而實現調節機體生理功能的作用。如Ach,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末梢釋放Ach的神經元(稱膽鹼能神經元)廣泛分布在腦幹及前腦,故發揮作用較廣。Ach主要參於機體心血管活動、攝食、飲水、睡眠、覺醒、感覺和運動的調節。近年來研究發現Ach對學習和記憶也有調節作用,某些神經疾病和老年健忘症等都與腦內Ach的含量有關。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通過檢測果蠅神經元的活性,Wilson希望能找出神經元識彆氣味和周圍環境的機制。 嗅覺是一種重要的感官,也是最神秘的一種感官。200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理察·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以表彰兩人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因為他們的研究增加了人們對「人類感官中最難解開的謎團之一」的理解。
  • 第七章 神經組織--一、神經元
    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亦稱神經元。神經元數量龐大,整個神經系統約有1011個,它們具有接受刺激、傳導衝動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經元的突起以特化的連接結構――突觸彼此連接,形成複雜的神經通路和網絡,將化學信號或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或傳給其組織的細胞,使神經系統產生感覺和調節其他系統的活動,以適應內、外環境的瞬息變化。有些神經元還有內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