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縣木井村發現仰韶文化遺蹟

2020-12-01 華夏經緯

  記者從河北省邯鄲市委宣傳部獲悉,河北省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隊近日在涉縣木井鄉木井村文物普查中,共發現古建築17處,多為明清建築,碑刻2處,古遺址3處,其中一處為仰韶文化遺蹟。

  據介紹,考古人員在木井村外耕地發現了仰韶文化中最常見的紅頂缽,另有新石器時代石斧、石球,商周的陶片,漢代的瓦片等等,一直延續至宋。說明木井村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有人類居住。由於古代自然條件惡劣,為便於生活,古人類一般居住在離水源較近的臺地(河流邊的高地)上。該處遺址前有河流,生活區位於3-5階臺地上,臺地太低則宜被大水衝塌,太高則生活不便,因此,該處遺址確為古人類理想的生活居所。

  據《涉縣誌》記載,木井村為明朝洪武年間移民而形成。而《涉縣地名志》上則根據古石刻「嘉祐二年……大宋國潞州涉縣龍山木井村」推斷北宋就有木井村。但根據這次河北省文物普查隊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證明該村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實為一古村落。

  仰韶文化是我國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屬於母系氏族繁榮時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而得名。以手制精緻的彩繪陶器和磨製石器為主要文化特點,遺物中常有帶彩色花紋的陶器。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河北涉縣木井村發現仰韶文化遺蹟 出土大量文物
    新華網石家莊12月13日電(記者楊守勇)河北省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隊近日在涉縣木井鄉木井村文物普查中,發現古建築17處,碑刻2處,古遺址3處,其中一處為仰韶文化遺址。    考古人員在木井村外耕地發現了仰韶文化中最常見的紅頂缽,另有新石器時代石斧、石球,商周的陶片,漢代的瓦片等等,一直延續至宋。     據《涉縣誌》記載,木井村為明朝洪武年間移民村莊。而《涉縣地名志》上則根據古石刻「嘉佑二年……大宋國潞州涉縣龍山木井村」推斷北宋就有木井村。
  • 仰韶文化與黃河史前文明探索
    經過近一百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幾代人的努力,仰韶文化的發掘與研究得到了極大發展。仰韶文化是我國分布地域最廣的史前文化,共涉及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甘肅、青海、湖北、寧夏、內蒙古等9個省區。而且遺址數量眾多,據近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僅河南就多達3000餘處,豫西三門峽地區特別是靈寶市仰韶文化遺址分布更加密集,全國罕見。
  •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臺、李家村、磁山、裴李崗諸文化(有人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區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 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東周文化等不同遺存。
  • 河北這9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正在公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河北9地入選,去看看都有哪兒吧!邯鄲市涉縣索堡鎮(女媧文化、賽戲)涉縣是神話傳說中女媧「鍊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境內的媧皇宮是我國建築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早的祀奉始祖女媧的古建築群,被譽為「華夏祖廟」。涉縣被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並掛牌成立了中國女媧文化研究中心,涉縣女媧祭典被列為首批國家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涉縣賽戲是一種古老的原始戲劇,也稱排賽、排賽戲,是涉縣境內唯一土生土長的古老劇種。
  • 飛龍在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鳥龍」紋彩陶盆的天文考古學解讀
    現代考古的偉力,並非發現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因為古人已知),而是通過發現甲骨文、金文的「龍」字嚴格符合蒼龍七宿的連線,通過發現上古至中古的一切中華龍都是蒼龍七宿的靜態表達和動態表達,使「中華龍起源於蒼龍七宿」成為了鐵證!07、仰韶文化四條龍,兩條在「華博」!仰韶文化,是炎黃文化,彩陶文化,也是龍文化。
  • 河北井陘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及疊層石礁體群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馬寶軍和他的團隊,在千年古縣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新近發現距今20億年之前古生物遺蹟層,以及疊層石礁體群。這兩處遺蹟的發現,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前寒武紀沉積環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個窗口。他們所研究的地層屬於中元古界長城系趙家莊組(地質學術名)。該組可劃分為4段,包括粗碎屑巖層、砂巖頁巖互層、頁巖層和疊層石藻礁層。
  • 涉縣又登CCTV10《地理中國》,媧皇宮究竟神秘在哪?
    涉縣再登央視了!再次推介絕壁神宮媧皇宮時長13分鐘!相信對於許多和小編一樣喜歡科普類節目的小夥伴們來說CCTV-10的《地理中國》一定不會陌生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在這裡,你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昨天播出的《地理中國》中將鏡頭對準了我們涉縣向全國觀眾講述了絕壁神宮媧皇宮趕緊來看看完整片吧
  • 「河洛古國」發現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蘊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
    經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等專家的確認,其是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河洛古國」挖掘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發現了北鬥九星天文遺蹟。在F12房基的祭祀基址中,發現了用九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還有一副面向南的完整麋鹿骨架,它的位置剛好在北鬥九星的上端。
  • 中國古代史:史前文化的各種類型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因而分布在這裡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最為引人注目。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現已發現屬於這一文化的大量遺址,以關中、豫西、晉南一帶為中心,延伸至附近地區。西安郊區的半坡遺址,是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200年間的仰韶文化典型。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鬥遺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鮑彌佳文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所以,將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鬥」,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彰顯華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淵源。可你知道嗎?目前國內考古發掘出的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就在鄭州,並且有兩處。一處是在鄭州青臺遺址,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遺蹟。一處是鄭州鞏義的雙槐樹遺址,也就是今年震撼全國的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國」。
  • 濟源慄樹溝:散落在地表的仰韶彩陶碎片
    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該村支部書記王文周、濟源市慄樹溝古仰韶農業生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作海等人。村頭的籃球場邊上,是仰韶文化遺址公園的大門,整個村子就處在公園之中。王文周自任導遊,沿著丘陵的緩坡地勢,帶我們到村裡的仰韶文化博物館。
  • 朱乃誠:《元君廟仰韶墓地》的得與失
    這是20世紀50年代發掘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墓地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墓地中,發掘工作做得最為精細、收集的資料信息最為齊全的一處。 三、《元君廟仰韶墓地》的研究目的 《元君廟仰韶墓地》是以公布對發掘資料的研究成果為主要目的。其研究目的,主要是通過對發掘的元君廟仰韶墓地資料的考古學分析,結合應用民族學資料,揭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氏族社會制度。
  • 最早的人類與文化
    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⑴元謀人  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了兩顆牙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
  • 探秘「仰韶指紋」:5000多年前古人就會使用指紋?
    澠池縣發現的仰韶先民完整清晰指紋  考古探秘  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指紋」,近日被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實驗室列為重點研究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楊拴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如果研究確認這些指紋是古人有意為之,將至少讓人類使用指紋的歷史向前推進了2000年。」  5000多年前的指紋被發現  去年10月31日,楊拴朝像往常一樣來到位於澠池縣西南方的西河南村仰韶文化遺址進行巡視調查工作。
  • 河北地貌區-冀西山地區
    太行山聳峰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之間,是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天然界限。這一帶山脈北端包括了小五臺山,北京西山也歸屬於太行山,南至黃河北岸,延伸達400餘公裡。在冀西山地的群山中,多分布有斷陷盆地或河谷盆地,其中的斷陷盆地一般都是四周高起,邊緣陡峭,中間低陷,如涉縣盆地,盆周的坡度一般超過25度。
  • 五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有力推動夏文化和早期中國研究
    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 發現淮河中遊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 禹會村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塗山南麓,因「禹會諸侯於塗山」的歷史記載而得名。考古發現雙墩文化、龍山文化遺存,其中龍山文化遺址規模達到200萬平方米。
  • 仰韶:高粱紅了釀陶香,陶香最是中原味!
    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更證明7000年前中原地區就已經有了相對發達的農業、制陶和釀酒等手工業。河南地處我國中部,承東啟西,銜北接南,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自有史以來,河南在作為我國大多數政治文化中心的同時,一直也都是中華民族的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一點:河南是最適宜人類和農作物生長的地方。
  • 揭秘河北癌症村:中國十大恐怖的癌症村盤點(圖)
    原標題:揭秘河北癌症村:中國十大恐怖的癌症村盤點(圖)據悉,今年8月,科技部啟動了「《中國癌症地圖集》編制」項目,項目成果預計於2017年出爐。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表示,新版癌症地圖,將更全面地了解我國目前癌症負擔的分布,尤其是確定哪些地方高發,可以提高惡性腫瘤病因學的研究效率。
  • 河北1地重大發現!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馬寶軍和他的團隊,在千年古縣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新近發現距今20億年之前古生物遺蹟層,以及疊層石礁體群。這兩處遺蹟的發現,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前寒武紀沉積環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個窗口。他們所研究的地層屬於中元古界長城系趙家莊組(地質學術名)。
  • 河北這十大縣(市)你了解多少?
    涉縣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隸屬邯鄲市。縣內有媧皇宮、清泉寺、九峰山公園等風景名勝。涉縣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藥材資源。據明朝嘉靖三十六年《涉縣誌》記載,柴胡、荊芥、防風等8種中藥材當時就是涉縣特產。現已查明涉縣野生中藥材2115種,其中常用藥300多種,道地藥材150多種,柴胡、連翹等均為國家中藥基本藥物。●巨鹿縣:金銀花、枸杞產業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