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樂「不靠譜」,上海視障青少年樂隊獻演Blue Note

2020-12-05 澎湃新聞

「看不見」無法阻擋這些上海年輕人唱出內心的音樂

澎湃訊

2020-12-04 12:52 來源:澎湃新聞

在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之際,「不靠譜樂隊」在上海BLUE NOTE舞臺帶來了一場充滿愛的專場音樂會。 視頻來源:新華社 (02:00)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一支由上海本地視障青少年組成的電聲樂隊在Blue Note登場。翻唱皇后樂隊《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激昂音樂響起時,在座者都相信了,「看不見」無法阻擋這些年輕人奏出心裡的音樂。

2019年10月,在上海市殘聯宣文處的關懷下,諾寶美愛藝術中心成立,成員都是懷揣音樂夢想的視障青少年,最小的14歲,最大的28歲。「不靠譜」電聲樂隊是該藝術中心的重點項目,樂隊名字很切合成員們的現狀——所有隊員都有視力障礙,演奏不靠樂譜。

「不靠譜」的義務指導老師是圈內知名音樂人周紫峰。每周末,他們隨師排練,音符默記於心,流於指尖與歌喉。周紫峰說:「樂理和把位是視障人士學習吉他的最大困難,但他們從來不偷懶,用一個字來形容樂隊成員學習音樂的態度,那就是——拼。」

此次登臺頂尖爵士舞臺Blue Note,周紫峰和隊員都非常重視。師傅特意請來幾位圈內職業音樂人助陣,不僅為弟子新編了一系列爵士曲目,也邀職業樂手上臺與隊員一起盡興。薩克斯風手馮念是這次公益活動的牽線人,當晚亦有上臺參與演出。

節奏吉他手徐任宇是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的大二學生,擅琵琶和吉他彈唱。他最近開始嘗試自己寫歌,「夢想是成為一名懂法律的音樂人」。

剛滿十八歲的主唱兼吉他手卞怡婷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顫,近視1300度,在盲童學校就讀時被音樂教研組組長於歡發掘聲音天賦,鼓勵她克服天性的敏感羞怯練習彈唱。卞怡婷每天練習彈唱兩小時,「為了練歌可以忘記吃飯」,在音樂裡找到純粹的快樂。

從前的刻板印象中,視障人士的就業範圍較窄。但年輕一代正努力拓展他們的生活範圍、職業路徑和生命厚度。音樂是快樂、享受,也是證明自己、挑戰自己的途徑,更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所能產生出的最美妙共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視障青少年樂隊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荔枝主播用聲音記錄視障兒童的不凡人生
    電臺負責人李浩發對我們說,他來自佛山市禪城區關愛青少年成長協會,電臺從創立、到後期的運營、包括音頻的剪輯和上傳,都是協會在負責。不久前,他作為電影《瞽師》的主角之一,參與了拍攝,該電影就是記錄視障少年傳承粵曲文化,預定明年6月上映。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學校樂隊的成員,恩琳彈小阮,釗哥負責唱曲。「生活變得更充實了,整個人都開心了起來」。恩琳笑著說。聲音給他們封閉的內心開了一扇窗,此後陽光便不斷地投射進來。
  • 搖滾傳奇蠍子樂隊北京上海輪番開唱
    網易娛樂專稿11月19日報導 (圖文/小易)近日,華江億動2019戰略發布暨蠍子樂隊巡演中國發布會在北京舉辦,現場宣布德國搖滾樂隊蠍子樂隊將於11月17日、21日在北京、上海兩地舉行演唱會,將在製作上加入更多可視化和多媒體的元素
  • ——東北師大視障新生遇住宿難題...
    17日,校方找到他和王寵表示,考慮到其視力狀況,入住宿舍存在很多不便,「出於安全考慮」,學校不為其安排集體宿舍,希望王寵在有家人陪同下,在校外租房住,學校會為其支付房租。  王庭槐對記者說,如果在長春市照顧王寵還需要另找工作,他也曾向校方提出,能否為王寵配備導盲犬和助殘車,或配備專門人員為其服務。對此,校方表示難以滿足這些要求。
  • blue不只是藍色!千萬不要隨便和老外說「blue」...
    blue不只是藍色!千萬不要隨便和老外說「blue」...   Blue這個詞,大家都知道是「藍色」。但在英語中,它還有其他意思。   一起先來看看吧。   01I feel blue.   blue在這裡「悲傷的;憂鬱的;沮喪的」。
  • 這是一套為視障人士設計的字體
    今天,我們來看一套比較特殊的「功能字體」—— Atkinson Hyperlegible,它是為視障人士而設計,旨在提供更高的辨析度。視障並不只是失明,而是包括了不同程度、無法用眼鏡等尋常方法糾正的視力減退和障礙。也就說,不是所有視障人士都會用盲文,他們也可能會和大家一樣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
  • 全球無障礙宣傳日,有家特殊影院為視障群體講《流浪地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在第9個全球無障礙宣傳日到來之際,騰訊QQ與紅丹丹心目影院聯合舉辦「光影聽映室——為視障群體講電影」直播活動。「第二頁共三頁」「第三頁共三頁」「一起看按鈕」 ……隨著滑動、雙擊、三指等指尖在手機上的飛快動作,對應的按鈕及文案都被內置語音讀出,參加直播活動的視障用戶也遵循著這些提示,進入了QQ的「光影聽映室」,開啟了一次特別的無障礙觀影之旅。
  • 殺手樂隊終於「殺」到上海 美國樂隊堅持英倫搖滾
    [導讀]成立於2002年的「殺手樂隊」是一支來自拉斯維加斯的美國樂隊,首張創作大碟《聲名大噪》拿下英國金榜雙周冠軍,在全世界共賣出700萬張,是英國近10年來第26位暢銷專輯。殺手樂隊」(The Killers)是少有堅持英倫搖滾的樂隊,他們在新世紀復50年前的古,堪稱當代美國的U2。
  • 中國樂隊排行榜TOP10
    達明一派,當時光走遠,我耳邊依舊迴蕩著熟悉的石頭記當然溫拿樂隊最大的話題總不在這二人中間,人們一提到溫拿,便總會提起黃耀明與詞聖林夕的基情往事>9 china blue:主要成員:伍佰(主唱),朱劍輝(貝司手兼團長)、餘大豪(鍵盤手)、Dino Zavolta
  • 中國樂隊簡史:從一無所有到等待天才
    樂隊也主要以地下形式存在。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為數不多的大城市,才有樂隊的演出,集中在外國人俱樂部、餐廳,比如北京的馬克西姆餐廳就是當時樂隊和時裝表演的聚集地。北京的外交公寓也經常有party,只有外國人才能進去,崔健偶爾會自己「想轍」混進去。  在這個時期,中國處於商品社會前夜,能擁有一臺索尼隨身聽都是幸運的孩子。
  • 未見之花:視障朋友僅靠觸感和想像,會插出怎樣的花藝作品?
    未見之花:視障朋友僅靠觸感和想像,會插出怎樣的花藝作品?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從公共的盲道、電梯盲文,到手機上的輔助功能,關於視障群體生活質量的相關議題正被積極討論。我們相信有很多共識無需再次確認——比如人人應體面和有尊嚴地生活,人們應該互相給予便利,人們應該尊重生理上有差異的群體,心理上彼此平視……而在真實的生活中,刻薄之語數見不鮮——它來源於陌生,和陌生下的漠視。但我相信,歧視無法勝利。美依賴於感知。
  • 為了「棉花糖」一樣的生活,失明的他們為700視障人士找到了工作
    在貴州,有這樣幾位視力殘疾但是又不願意向命運低頭的年輕人,他們自主開發了一個幫助視障人士就業的網絡平臺,為700多人找到工作。這個平臺的名字,最初叫「追光」,後來改名「棉花糖」,只因為,他們想通過這個平臺,讓視障人士過上像棉花糖一樣甜蜜,而又溫暖和包容的生活。
  • blue什麼特殊意思,備註blue什麼意思,blue特殊含義情侶
    大家對blue這單詞應該不會陌生,藍顏色以及憂鬱悲傷,但是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blue的特殊含義,尤其是在談戀愛的時候。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人給你備註blue,不要以為是顏色意思,現在網絡流行理解是Because love you everyday(因為每天都愛你),大家明白之後,是不是瞬間感覺blue很甜蜜,趕緊給你喜歡的那個人一個blue備註吧。
  • ...剛從《樂隊的夏天2》上鎩羽而歸的重慶本土樂隊「霓虹花園...
    「能成為33支樂隊我們很開心,也認識了很多特別好的新朋友。雖然我們並不服氣這個分數。」8月8日晚11點過,今夏最火的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新一期剛結束,來自重慶的獨立搖滾樂隊「霓虹花園」就在微博上用這樣一段話作為了自己離開這個舞臺的告別宣言。樂迷、粉絲們「不服氣,現場見」的聲音很快就填滿了隨後的評論。
  • 世界音樂周2019——「非洲與世界」青少年音樂活動落幕
    光明網訊(記者 鍾蕾蕾)11月18日晚,由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中心」)聯合舉辦的「世界音樂周2019」閉幕音樂會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來劇院舉行,為期五天的「世界音樂周2019」系列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 垃圾要分類, 樂隊要嗎?
    這幾天,最令城市居民們頭疼的事兒,就是那個突然出現的垃圾分類規定,雖說目前除了上海已經執行,北京正在擬定之外,但我們能夠輕鬆扔垃圾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所以說,如果樂隊要分類的話,應該只有兩種,即做出好作品的樂隊和做出垃圾作品的樂隊。就像每周五的這篇活動推送一樣,我們不會強行地在每種音樂風格中選出一個推薦給大家,衡量的唯一標準就是作品的質量,好讓大家班兒逼幾天之後得到賞賜的周末不被浪費。
  • 上海創博會「智慧生活」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近日,為響應政策號召,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和上海市青年創意人才協會,攜手上海綠光教育培訓正式啟動2017創博會「智慧生活」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  本次大賽有幸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及共青團上海市委為指導單位,秉承「智慧生活」這一核心理念,號召創意設計人才。
  • 【遊俠導讀】Goophone Note在外形上完全模仿的是紅米Note,其中...
    goophone note叫板紅米note 網友驚呼山寨來的太迅速
  • 青少年走進上海交大醫學院實驗室:科學原來這麼有趣![圖]
    ……25日起,2019科學訓練營全國「實驗室開放日」——生命科學專題活動迎來了對科學充滿好奇心的青少年,他們。由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聯合上海市免疫研究所、中國細胞生物學會、上海市細胞生物學會推出據悉,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是為響應中央對於科普活動力度的號召,拓展公共衛生健康教育服務範圍,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科學實踐能力發起的,已成為交醫品牌科普活動之一。
  • ICSE2020:ANU陳潔珊等人提LabelDroid,幫視障群體打開智能新視界
    機器之心專欄作者:陳潔珊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機構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名為 LabelDroid 的方法,幫助視障人士更輕鬆地使用智慧型手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對於視障人群卻是困難重重。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全世界範圍內的視障人群將近 13 億,其中更是包含 3.6 億的盲人。因此,在移動網際網路埠鋪好「盲道」,幫助視障人群暢通無礙地使用手機,正是人工智慧走進生活當口下的一項緊迫的研究。
  • 樂隊男孩的夏天:女樂手們都去哪兒了
    尤其在六十年代,搖滾將藍調音樂中原有的「政治與性的痛苦」轉化為青少年與成年人之間的鬥爭,而這場鬥爭中,「性」成為了青少年表達逆反的武器。高調地談論性愛,戲謔地嘲弄性愛,無異於向壓抑、威嚴的父權社會豎中指。在搖滾樂中種種關於性的話語中,充滿激情的男孩試圖扮演成熟的男人,而女性在此過程中充當男性慾望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