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訊】導語,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發生以後,也讓大家再次注意到晶片、作業系統這兩大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晶片製造領域,我國一直都處於落後局面,雖然我國在晶片設計、晶片封測都可以達到目前頂尖的5nm工藝水準,但唯獨晶片製造依舊還停留在14nm工藝水準,如果要在「純國產化」的狀態下,則只能夠實現28nm製程工藝,之所以在晶片製造工藝技術上依舊無法取得突破,也是因為目前14nm、7nm、5nm晶片產品都採用了FINFET電晶體工藝,也叫做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工藝;
但隨著臺積電、三星這兩大晶片代工廠商在宣布未來新一代3nm製程工藝技術時,就出現了技術分歧,臺積電認為3nm製程工藝可以繼續採用FINFET電晶體工藝,而三星則認為3nm晶片要採用GAA電晶體,原本的FinFET電晶體已經無法滿足性能需求,當然針對目前分歧,由於3nm晶片產品還沒有正式量產,所以也無法進一步得到驗證,究竟是FinFET電晶體好,還是GAA電晶體更好;
但就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在3nm製程工藝以下,全新的GAA電晶體會更好,但目前美國也正式將10nm及其以下製程工藝技術,列為禁止出口到中國的技術之一,所以我們想要進軍高端晶片製造領域,那麼我們唯有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就在近日,國內知名高校復旦大學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條好消息,那就是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周鵬團隊,已經掌握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nm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技術,目前該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第66屆IEDM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在線發表,這意味著我國已經開始掌握GAA電晶體技術,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們也可以不再依賴國外技術,甚至還可以將國產GAA技術出口轉讓,畢竟這是3nm晶片最為關鍵的電晶體技術;雖然我們目前國產晶片製造技術,想要達到3nm技術,還有這很長的路要走,畢竟母親中芯國際的7nm工藝才剛剛風險試產,而未來想要突破5nm、3nm甚至是更加高端晶片製程工藝,還是需要ASML的高端EUV光刻機設備支持,但如今中芯已經被列入實體清單,國產高端5nm\3nm晶片可能會遙遙無期了;
最後: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