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GAA電晶體

2021-01-08 EDN電子設計技術

晶片製造特別是高端晶片製造一直是中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中芯國際的7nm就一直還未量產,而最近傳出國內某大學成功驗證實現3nm關鍵技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tetednc

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網站發布消息,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Gate All Around,也譯作環繞柵極電晶體),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tetednc

據悉,相關成果以《0.6/1.2納米溝道厚度的高驅動低洩漏電流多橋溝道電晶體》(High Drive and Low Leakage Current MBC FET with Channel Thickness 1.2nm/0.6nm)為題,於北京時間12月16日在第66屆國際電子器件大會(IEDM,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 Meeting)在線發布。(註:IEDM是微電子器件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是國際學術界和頂尖半導體公司的研發人員發布先進技術和最新進展的重要窗口。)tetednc

隨著集成電路製造工藝進入到5納米技術節點以下,傳統電晶體微縮提升性能難以為繼,技術面臨重大革新。採用多溝道堆疊和全面柵環繞的新型多橋溝道電晶體乘勢而起,利用GAA結構實現了更好的柵控能力和漏電控制,被視為3-5納米節點電晶體的主要候選技術。現有工藝已實現了7層矽納米片的GAA多橋溝道電晶體,大幅提高驅動電流,然而隨著堆疊溝道數量的增加,漏電流也隨之增加,導致的功耗不可忽視。tetednc

tetednc

雙橋溝道電晶體示意圖及其性能圖tetednc

針對上述問題,周鵬團隊設計並製備出超薄圍柵雙橋溝道電晶體,利用二維半導體材料優秀的遷移率,和圍柵增強作用的特點,驅動電流與普通MoS2電晶體相比提升超過400%,室溫下可達到理想的亞閾值擺幅(60mV/dec)。同時,出色的靜電調控與較大的禁帶寬度可有效降低漏電流。該器件驅動電流與7疊層矽GAA電晶體可相比擬,漏電流卻只有矽器件的1.9%,降低了兩個數量級,在未來高性能低功耗電晶體技術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tetednc

在此之前,業界普遍採用的是華人教授胡正明團隊研製的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技術,GAA電晶體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繼任者。按照目前各大公司發布的信息,三星打算從2022年投產的第一代3nm就引入GAA電晶體,據介紹,基於全新的GAA電晶體結構,三星通過使用納米片設備製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該技術可以顯著增強電晶體性能,主要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此外,MBCFET技術還能兼容現有的FinFET製造工藝的技術及設備,從而加速工藝開發及生產。tetednc

tetednc

臺積電略保守,3nm節點也會跟之前的7nm工藝一樣採取兩步走的方式,第一代3nm工藝還會繼續改進FinFET電晶體工藝,在第二代3nm或者2nm節點才會升級到GAA電晶體技術。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技術研發的考慮,臺積電在GAA技術上落後三星12到18個月,另一方面則是要在進度上趕超,2021年3月份就準備試產,所以不能急著上GAA工藝,先用FinFET工藝頂上。tetednc

復旦大學的這項研究工作主要由周鵬團隊黃曉合和劉春森博士完成,得到了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教授的指導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應急重點項目及上海市集成電路重點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以及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tetednc

注意:該團隊是驗證實現3nm的關鍵技術:GAA電晶體,而非整個晶片技術,也不是晶片製造技術。tetednc

相關焦點

  • 復旦專家搞定GAA電晶體,3nm晶片關鍵技術
    【1月5日訊】導語,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發生以後,也讓大家再次注意到晶片、作業系統這兩大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晶片製造領域,我國一直都處於落後局面,雖然我國在晶片設計、晶片封測都可以達到目前頂尖的5nm工藝水準,但唯獨晶片製造依舊還停留在14nm工藝水準,如果要在「純國產化」的狀態下,則只能夠實現28nm製程工藝
  • 中國攻克3mm工藝關鍵技術,復旦成功驗證GAA電晶體
    這則消息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該校的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相關的成功將會在第
  • 實現3nm技術節點需要突破哪些半導體關鍵技術
    實現3nm技術節點需要突破哪些半導體關鍵技術 半導體百科 發表於 2019-09-15 17:23:00 將互連擴展到3nm技術節點及以下需要多項創新。
  • FinFET逐漸失效不可避免,英特爾研發全新設計的電晶體GAA-FET
    FinFET工藝先拔頭籌,英特爾最早於2011年推出了商業化的FinFET工藝技術,顯著提高了性能並降低了功耗,之後臺積電採用FinFET技術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FinFET大放異彩,成為全球主流晶圓廠的首選。
  • 先不上GAA電晶體 臺積電第一代3nm工藝將繼續用FinFET技術
    再下一個節點就是3nm工藝了,這個節點非常重要,因為摩爾定律一直在放緩,FinFET電晶體一度被認為只能延續到5nm節點,3nm要換全新技術方向。在這方面,三星將轉向GAA環繞柵極電晶體,根據官方所說,基於全新的GAA電晶體結構,三星通過使用納米片設備製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該技術可以顯著增強電晶體性能,主要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
  • 臺積電3nm技術論壇延期 三星將在3nm節點放棄FinFET電晶體
    打開APP 臺積電3nm技術論壇延期 三星將在3nm節點放棄FinFET電晶體 快科技 發表於 2020-03-19 09:23:39
  • 全球衝刺3nm晶片:最燒錢的技術戰,100億美元起
    原創 心緣 智東西看點:全球戰備3nm晶片!不僅狂燒錢,還要靠這五類關鍵技術。2020年開篇伊始,全球半導體先進位程之戰新的交鋒已然火花四射。三星首款3nm晶片研發成功,臺積電3nm晶片電晶體密度達2.5億/mm⊃2;,英特爾官宣製程回歸兩年更新周期。▲全球主要晶圓廠製程節點技術路線圖與此同時,作為過去十年晶片製程演進的關鍵功臣,FinFET之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胡正明被授予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授予2020年IEEE榮譽勳章。
  • FinFET技術物理極限是5nm,臺積電採用GAA技術成功突破2nm
    GAA全稱Gate All Around,中文名字叫做環繞式柵極,隨著電晶體到達5nm,FinFET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如果再生產3nm或2nm,FinFET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電晶體的製造要求了,GAA技術的誕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原理就是增加閘極與電子通道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加控制效果減少漏電流,通過這個技術能夠對晶片核心的電晶體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
  • 國產3nm半導體工藝又刷屏了 先別沸騰了:量產還需多年
    今天有多家媒體報導了中國科研人員實現了3nm半導體工藝的突破性進展,香港《南華早報》稱中科院微電子所團隊的殷華湘等人研究出了3nm電晶體,相當於人類DNA鏈條寬度,這種電晶體解決了玻爾茲曼熱力學的限制。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據報導,臺積電衝刺先進位程,在2nm研發有重大突破,已成功找到路徑,將切入環繞式柵極技術(gate-all-around,簡稱GAA)技術。   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
  • 關於三星5nm、4nm、3nm工藝分析和全新電晶體架構介紹
    這兩年,三星電子、臺積電在半導體工藝上一路狂奔,雖然有技術之爭但把曾經的領導者Intel遠遠甩在身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美國舉行的三星工藝論壇SFF 2018 USA之上,三星更是宣布將連續進軍5nm、4nm、3nm工藝,直逼物理極限!
  • 臺積電3nm技術意味著什麼?這一長串數字是最好的答案
    臺積電(TSMC)已確認其3nm生產節點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實現大規模生產。臺積電估計,其3納米節點的密度至少是英特爾最新的10納米節點的兩倍半。從理論上講,臺積電的3nm技術可使GPU的複雜度是AMD的新Radeon RX 6000系列晶片的三倍。
  • 全球晶片攻堅戰:3nm臺積電(TSM.US)後年量產,2nm進展順利,1nm遙遙...
    3nm領域,臺積電(TSM)一枝獨秀,5nm今年量產3nm穩步推進。目前中國有35項卡脖子技術,光刻機和晶片赫然在列。正當中國進入轟轟烈烈的「卡脖子」技術攻堅戰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公共衛生事件之下,晶片產業進展如何?就在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前一個月,教育部發表一篇文章《打響「卡脖子」技術攻堅戰》。
  • Intel首次自曝3nm工藝
    從Intel給出的路線圖看,5nm、3nm還處於前沿研究階段,具體如何實現尚未定型,量產更不知何年何月,但無論如何,這意味著Intel對於矽半導體技術的追求將堅定地走下去。而為了達成5nm、3nm,Intel也在做很多技術上的前沿研究,包括:- 納米線電晶體:被認為是未來技術的一種選擇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臺積電先進5nm、4nm、3nm、2nm、1nm晶片工藝製程持續推進。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雖然英特爾規劃的7nm工藝比臺積電的5nm工藝電晶體密度還大,但是後年都很難量產,估計要到2023年,那時臺積電更先進的2nm工藝都量產了。
  • 三星稱2022年量產3nm,十年超越臺積電,臺積電回復2nm獲重大突破
    去年三星披露了「半導體願景2030」,其中顯示,三星計劃在系統晶片研發和生產技術領域投入133萬億韓元(約人民幣7900億元),以期能在2030年前完成超越臺積電,這可真的是下了大血本了。日前,三星成功實現了5nm晶片——三星Exynos 1080的量產,雖略遜一籌,也算趕上了臺積電的腳步了。
  • 臺積電3nm工藝遭遇挑戰,仍有足夠時間在2022年開始量產
    打開APP 臺積電3nm工藝遭遇挑戰,仍有足夠時間在2022年開始量產 TechWeb.com.cn 發表於 2021-01-05 11:08:30
  • 不要過度解讀中科院3nm碳基晶片,不要輕易認為碳基可以彎道超車
    【不要過度解讀所謂中科院3nm碳基晶體,更不要認為碳基材料可以彎道超車解決晶片問題?】在2019年,中科院研究所的殷華湘團隊公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相等於人類DNA的寬度的3nm電晶體。於是有人誇大認為這是國內解決了3nm晶片問題,實際上所謂的3nm並非是我們熟知的晶片工藝製程,實際上指的是鉿鋯金屬氧化物薄膜的厚度,並不代表這個FinFET器件採用的是3nm工藝。我們知道大家對於晶片的急切心理,可是我們不能夠因為某些沒有根據的捕風捉影就是我們的晶片技術的進步。其實,這項技術的出發點是面向5nm及以下節點高性能和低功耗電晶體性能需求。
  • 電晶體密度提升70% 臺積電3nm工廠竣工:2022年量產
    與5nm工藝相比,臺積電3nm的電晶體密度提升70%,性能提升15%或者功耗降低30%,同時繼續使用FinFET工藝,技術成熟度更高。
  • 傳麒麟9010正在研發 將採用3nm工藝
    傳麒麟9010正在研發 將採用3nm工藝 此次曝光稱麒麟9010使用臺積電3nm工藝自然備受關注,一方面是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應一方面是臺積電的3nm工藝製程進展情況。關于禁令,目前並沒有新的進展,不過臺積電3nm有新的進展。 比特幣單價突破3萬美元 僅半個月漲了1萬美元 據報導,2021年1月2日,比特幣價格站上3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