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研製出新型藥物 可再生幹細胞修復患病器官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VESTI」新聞網1月27日消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製劑,可促使人腦製造出用以修復患病器官的幹細胞。

該藥品製造公司董事會主席、公司所有者安德烈•阿爾塔莫諾夫表示,該藥物屬於再生型,但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目前已完成臨床前試驗,並將於2013年開始藥物臨床試驗。

安德烈介紹稱,該藥物可促使成年人大腦製造新的幹細胞,這些細胞會尋找受損器官並對其進行修復。他說:「兒童因為處於成長期,大腦積極製造幹細胞。成年人的大腦也有此功能,但因為沒有需要而不願製造。而我們的製劑可刺激大腦製造自身幹細胞。」

他繼續講道,目前所有的幹細胞手術都是在器官外進行,這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因為經過處理和人工繁殖的細胞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進行相互作用。

安德烈還補充說:「幹細胞可以被植入,但這始終很危險,因為不十分清楚它們在哪裡分化。雖然這些細胞來自病人本身,但卻在體外繁殖。而自身的幹細胞不會在不需要的地方進行分化,它們會附在器官表面修復器官。」據悉,該藥物的臨床試驗將持續一年半時間。(實習編譯:陳馨)

相關焦點

  • 河南幹細胞_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發展目標_鄭大中科博生
    針對心、肝、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研製若干具有重大臨床需求的人工組織器官。5. 闡明幹細胞再生修復治療的機制,取得幹細胞應用領域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推動符合倫理標準、規範化的幹細胞臨床治療評價體系的建立。
  • 鄧宏魁/徐君/李程合作建立具備再生能力的新型類器官培養方法
    類器官技術能夠在體外模擬體內器官組織的三維結構和生理功能,已被廣泛應用於疾病模型建立、藥物篩選、功能組織誘導等多種研究中,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1】。類器官技術在2013年被Science雜誌評選為十大科學進展,成為過去十年再生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生物技術之一。
  • 揭秘幹細胞是如何進行組織修復與再生的
    且多項臨床研究表明,它在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方面有著驚人的效果,是再生醫學界冉冉興起的一顆新星。那麼幹細胞是如何進行組織的修復與再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幹細胞在組織修復與再生過程中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這跟它的分化再生能力有著重要聯繫。幹細胞能夠通過分化與增殖,發育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細胞系,從而促進或完成組織的修復與再生。
  • 小分子化合物調控腸幹細胞再生促進腸型放射病救治_鄭大中科博生
    據中科博生研究表明,新型小分子化合物Me6TREN有望發展成為急性腸型放射病救治的候選藥物。裴雪濤教授和李豔華教授為該論文研究發現新型小分子化合物Me6TREN(Me6)具有促進腸上皮細胞放射損傷後修復的作用,該化合物能通過激活ERK/AKT-β-catenin信號通路調控腸幹細胞的再生,從而顯著提高腸型放射病小鼠模型的存活。中科博生。基於幹細胞技術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是該研究團隊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 Theranostics: 小分子化合物調控腸幹細胞再生,促進急性腸型放射病救治
    然而,一個未解決的挑戰是缺乏一種FDA批准的藥物,可以改善輻射損傷腸道組織和加速損傷的上皮細胞的再生。研究發現新型小分子化合物Me6TREN(Me6)具有促進腸上皮細胞放射損傷後修復的作用,該化合物能通過激活ERK/AKT-β-catenin信號通路調控腸幹細胞的再生,從而顯著提高腸型放射病小鼠模型的存活。基於幹細胞技術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是該研究團隊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 幹細胞再造人體器官
    近20年來,科學家利用新型的基因修飾策略解決免疫排斥及豬源病毒等安全性問題,取得了跨越式的進展。然而即便解決了急性免疫排斥的問題,異種來源的器官移植對於大多數病人來說,仍面臨更長時間的免疫排斥問題,患者必須長期甚至終身服用免疫排斥藥物,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和經濟負擔。
  • 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課題組與李程課題組構建了具有再生能力的新型...
    類器官(organoid)是由幹細胞衍生出來的類似器官的組織,被認為是構建人工器官或開發新藥的下一代技術。基於這一新型類器官模型,鄧宏魁研究組開發了一組表觀遺傳調控的化學小分子,能夠在小鼠體內促進腸道上皮組織的損傷修復。這項工作為研究器官再生提供了新的體外模型,同時也揭示了基於化學小分子的表觀遺傳調控在器官再生中的重要作用。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人體多功能幹細胞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人體多功能幹細胞基因操控制造人體胚胎幹細胞將不再困難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9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利用成人細胞和生長因子
  • 人民日報: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
    國際幹細胞研究領域的重要突破接連不斷: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鑑定出人類血液幹細胞的關鍵調節因子,激活後可以顯著提升血液幹細胞在體外的自我更新能力;揭示了如何利用幹細胞來培養成熟的胰島素生成細胞,找到了幹細胞治療Ⅰ型糖尿病的新方法……這些新進展為幹細胞技術應用於醫學實踐注入了新動力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基於糖尿病的患病基數大,糖尿病腎損傷的患病人數也隨著急劇上升;據WHO數據統計,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腎損傷約有1.2億。目前,我國的腎損傷患病率已趨於接近美國,在此報告之前,美國被認為是慢性腎臟病的最高患病率,這預示著我國將出現腎損傷的公共衛生問題。當腎損傷碰到糖尿病(我國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糖尿病腎損傷便成為了我國的重視對象。
  • (中)幹細胞第三類醫療技術 I 轉換醫學、再生醫學及精準醫療
    幹細胞再生醫學:修復人體器官 再生醫學是指利用生物學及工程學的理論方法創造丟失或功能損害的組織和器官,使其具備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機構和功能。通俗理解,就是讓人類的組織或器官再生。
  • 未來醫學的發展熱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的組織器官修復無論是體表還是內臟,仍然停留在纖維化修復(瘢痕癒合)的解剖修復層面上,離人們所希望的「再生出一個完整的受損器官」差距甚遠。另一方面,器官移植作為一種替代治療方法儘管有其巨大的治療作用,但它仍然是一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有損傷和有代價的治療方法,而且由於受到倫理以及機體免疫排斥等方面的限制很難滿足臨床救治的需要。
  • 組織修復與再生,幹細胞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局部細胞和組織損傷後,機體對損傷所形成的缺損進行修補恢復的過程稱修復。修復是機體抗損傷的表現,組織修復主要是通過再生來完成的。再生是體內細胞或組織損傷後,由鄰近健康細胞分裂增殖來修補的過程。
  • npj Regen Med:揭秘幹細胞如何修復心臟病發作後帶來的心臟組織損傷
    2020年3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機體心臟病發作後幹細胞激活的心臟癒合機制,研究者發現,幹細胞能將心肌組織恢復到心臟病發作之前的狀況,這或許就為後期研究者闡明這些幹細胞的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以骨骼為例,當人體的某塊骨骼需要置換,可掃描對稱的骨骼,再列印出相應的骨骼,最後通過手術植入體內。3D細胞列印能夠為再生醫學、組織工程、幹細胞和癌症等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領域提供新的研究工具;為構建和修復組織器官提供新的臨床醫學技術;推動外科修復整形,再生醫學和移植醫學的發展;應用於藥物篩選技術和藥物控釋技術,在藥物開發領域具有廣闊前景。
  • 幹細胞療法在美容領域、生物修復、器官移植、疾病治療的應用範圍!
    幹細胞是各種組織細胞更新換代的種子細胞,是人體細胞的生產廠。 幹細胞族群的老化嚴重減弱了其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新生的細胞補充不足,衰老細胞不能及時被替代,全身各系統功能下降,讓人一天天老去。而你的皮膚,也因為皮膚幹細胞的衰老而無法及時更新,衰老的皮膚得不到修復,所以,你有了皺紋,失去了青春容顏。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機體損傷後是什麼控制著機體的損傷修復?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再生醫學研究領域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幹細胞是我們機體中至關重要的成員,幹細胞可以自我更新來維持其數量恆定並且不斷分化為特殊類型的細胞,進而組裝形成機體的組織和器官,這些新生的器官和組織對於機體壓力或損傷後的修復非常重要;研究者認為,再生醫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幹細胞的再生潛能來治療或治癒多種疾病。
  • 幹細胞技術讓人造皮膚長出毛髮
    此前,利用幹細胞技術只能獲得特定類型的皮膚細胞,無法再生出包含毛囊、汗腺等附屬結構的完整皮膚。而《自然》雜誌報導的最新研究,首次在體外培育出包含這些附屬結構的皮膚類器官,並在移植到小鼠背部後長出了2—5毫米的毛髮。人的皮膚結構複雜而且極為重要。
  • 南京幹細胞再生技術已能造角膜血管和肌腱組織
    東方網6月29日消息:用幹細胞再生技術修復人體組織器官缺損即將變成現實。昨天,記者從南京組織工程再生醫療技術論壇暨南京瑞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典禮上獲悉,目前,採用幹細胞再生技術,我國已經能夠做出可以臨床使用的皮膚、脂肪、軟骨、肌腱等人體結構性組織,眼角膜、血管、膀胱等的產品研發也進入可行性階段。
  • 自噬調節幹細胞多能性,再生醫學有望取得新突破
    發表該論文的研究人員發現胚胎幹細胞中稱為CMA(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的自噬過程可能作為修復或再生受損細胞和器官的新型治療靶點。基於幹細胞的組織工程研究組織工程是指將在體外培養、擴增的幹細胞種植於多孔支架上進行增殖和分化以構建生物替代物(如肝臟、腎臟、心臟等),並將之移植到組織病損部位,起到修復、維持或改善受損器官與組織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