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

2020-10-29 細胞健康

國際幹細胞研究領域的重要突破接連不斷: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3種迷你器官;鑑定出人類血液幹細胞的關鍵調節因子,激活後可以顯著提升血液幹細胞在體外的自我更新能力;揭示了如何利用幹細胞來培養成熟的胰島素生成細胞,找到了幹細胞治療Ⅰ型糖尿病的新方法……這些新進展為幹細胞技術應用於醫學實踐注入了新動力。

長期以來,臨床上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缺少明確高效的治癒方法,如何醫治這些發病率不斷增加的重大疾病,成為醫學界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的再生醫學逐漸發展起來,並成功應用於一些疾病的治療中,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睞。

幹細胞有超強的分化、更新和修復能力

專家介紹,最早的幹細胞治療始於骨髓移植,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實驗性治療,到70年代,異體骨髓移植已經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中廣泛應用。但由於配型不易、骨髓資源稀缺等原因,真正能夠得到救助的病人很少。80年代,出現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研究,雖然其復發率較異體移植要高一點,但不存在配型和骨髓來源問題,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自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僅可以用於治療白血病,還可以用於淋巴瘤和某些實體瘤的治療。

幹細胞究竟具有何等超能力?專家指出,簡而言之,幹細胞就是一類會「變」的細胞。

首先,它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在動物胚胎和組織中一直分裂並保持原本的未分化狀態;其次,它有分化的能力,也就是「變」的能力,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它可以變成不同種類、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胞;再者,它是一類在細胞發育過程中處於較原始階段的、尚未充分分化的、尚不成熟的細胞。

「以血細胞為例,如果把血細胞的產生比作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那造血幹細胞則是大樹的樹幹,而其它紅細胞、白細胞等各種血細胞則是在樹幹上生發出來的枝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說。和造血幹細胞類似,我們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中幾乎都蘊含著幹細胞,如神經幹細胞、胰島幹細胞、生殖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等,這些幹細胞因為只能向特定類型的細胞進一步分化,被稱為成體幹細胞。如果說成體幹細胞好比大樹的樹幹,那麼大樹的樹根就是胚胎幹細胞

周琪解釋說:「胚胎幹細胞可以保持無限的自我更新的特性,還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分化為體內的各種組織細胞類型,被認為是最具臨床應用價值的『萬能細胞』。」

幹細胞是個大家族,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做多種區分。比如,成體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是根據幹細胞的來源進行的分類。根據它的發育等級和分化能力,還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裴端卿說:「再生醫學就是以幹細胞為『種子』,利用其超強的分化、更新和修復能力,培育出新的器官組織等,替換被損傷的、自身病變或衰老的器官。」

在一些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初見成效

經過20多年的積累,目前我國幹細胞研究取得很大成就,並逐步在應用領域拓展開來。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幹細胞製劑和臨床研究的管理制度和規範,備案了一批幹細胞臨床機構和臨床研究項目。截至今年3月,已有4批35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經國家衛健委和藥監局備案。

其中,利用幹細胞開展脊髓損傷修復已初見成效。在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團隊研製出基於膠原蛋白的神經再生支架,結合間充質幹細胞植入病人脊髓後,能夠引導脊髓再生。目前,參與臨床試驗的陳舊性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70例,50%以上的患者出現植物神經功能或感覺平面改善;參與臨床試驗的急性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近20例,建立了更為嚴格的急性脊髓損傷判定標準,部分患者有明顯的運動功能改善。

戴建武團隊還利用膠原生物材料結合自體骨髓幹細胞,修復不孕患者瘢痕化的子宮壁,成功引導子宮內膜再生,共計入組200餘例,截至2019年8月,已誕生56位健康嬰兒。

「幹細胞移植治療、基於幹細胞的藥物篩選和疾病發病機制的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將推動再生醫學的發展,在臨床上形成全新的治療手段或『藥物』,對治療依靠現有手段無法根治的疾病,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和延長人類壽命具有重大意義。」周琪說。

做好原創研究,讓幹細胞技術造福人類

受訪專家表示,雖然我國再生醫學研究及產品轉化取得長足進展,但發展中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

「比如,幹細胞產品的政策監管應該與產業化進程相匹配,幹細胞的製備、臨床研究及轉化需建立科學合理的技術標準體系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監管部門與科研、臨床工作者共同解決。」戴建武說。

專家表示,只有借鑑藥品研發的路徑管理,才能避免「幹細胞亂象」,讓好技術真正造福人類。

周琪指出,當前,我國幹細胞研究進步較快,論文數量、影響因子等主要指標進入世界前列。

為了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中國幹細胞領域科研的實力,中科院在「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戰略性先導專項的基礎上,啟動「器官重建與製造」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圍繞體外、原位和異體再生等新技術和理論開展科學探索。

裴端卿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iPS細胞技術仍然是幹細胞技術發展的重點,因為該方法能理性化改變細胞命運,進一步優化和創新的空間較大。

想了解更多細胞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IMC健康管理平臺。專家指出,作為一項革命性的全新技術,幹細胞的研究和臨床試驗不會一帆風順,但從國內外已取得的進展看,用幹細胞技術來幫助治療人類重大疾病,前景可期。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技術治病前景可期!幹細胞技術應用逐步拓展!
    幹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人體的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都是由細胞所決定的,當體內的幹細胞數量與質量逐步降低,無法及時有效的替換補充體內衰老病變的功能細胞時,疾病與衰老就會到來。從理論上來說,幹細胞可以從根源上解決人體衰老與疾病的問題。幹細胞治療也是當今醫療技術領域中最為活躍的研究內容之一。
  • 幹細胞應用前景正在不斷擴大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幹細胞技術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幹細胞應用前景正在不斷擴大 幹細胞治療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動員自體組織幹細胞遷移到需要再生的器官上去,二是將外援的幹細胞庫裡的幹細胞應用到自體器官的修復。
  • 幹細胞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其中,幹細胞治療成為再生臨床醫學領域中最先進的治療方式。7月27日,在北京舉行「2018生物科技與轉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論壇介紹,目前,全球幹細胞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到2020年,幹細胞市場達4000億美元,中國幹細胞市場規模將高達1200億元人民幣。
  • 總結2019年幹細胞發展走向的4個特點,幹細胞未來可期
    2019年,國家發布了多部幹細胞政策文件,鼓勵與支持幹細胞的研究發展。業內人員根據幹細胞政策文件總結了2019年幹細胞發展走向的4個特點,幹細胞未來可期!2.允許自貿區開展幹細胞研究2018年年底,國家發布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先行先試的幹細胞研究政策,提出了「自貿試驗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2019年,各地政府發文支持自貿區幹細胞研究,貫徹落實國家的文件精神,探索不一樣的幹細胞研究特色之路。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飛速發展,幹細胞幹預作為核心再生醫學,有望成為繼藥物幹預和手術幹預後另一種疾病幹預有效途徑,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新方向。臨床研究證實幹細胞療法能夠改善肝功能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科學家研究證實,幹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並向其他組織、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且在體外誘導培養下可轉化為具備功能活性的類肝細胞。
  • 幹細胞療法修復的3個臨床佐證,應用前景可期
    半月板紅白區示意圖圖2:半月板紅白區影像圖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療法為半月板損傷患者帶來了新的臨床方案。以下提供3個有利的臨床佐證,為幹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1.幹細胞療法修復膝關節半月板試驗人數:N=18人(Ⅰ期臨床試驗階段)試驗方案:關節腔內注射2×106(低劑量)、10×106(中劑量)、50×106(高劑量)個幹細胞,隨訪6個月,檢測半月板修復情況。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幹細胞治療,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使其修復或替換受損的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由於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安全、倫理、科學等一系列難題,國家相關部門相繼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引導、規範相關臨床研究,只有臨床和科研具有較高水平和實力並符合條件的機構和部門才有資質開展相關研究。
  • 產業現狀&發展前景——幹細胞
    ;實現生物3D列印、誘導多能幹細胞等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目前,國際上已有9個幹細胞產品獲準臨床應用,例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臍帶血幹細胞製品Hemacord用於兒童和成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韓國食藥監局批准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藥物Cartistem用於植入治療關節軟骨缺損;加拿大衛生部批准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藥物Prochymal用於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除此之外,20多個幹細胞製品分別進入I、II、III期臨床研究。
  • 永生之門:哪裡是中國幹細胞技術的創新尖峰?
    來源:格隆匯作者:趙泓宇 來源: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幹細胞技術作為再生醫學的明星療法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全球幹細胞產業也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到2020年,幹細胞市場將達1475億美元,中國幹細胞市場規模將達905億元人民幣。
  • 賽萊拉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收穫期
    摘要 【賽萊拉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收穫期】「2015年業績大幅預增,完成募資4000萬元,成功構建廣東幹細胞」產學研醫「生態圈」,掛牌新三板的幹細胞企業賽萊拉的董事長陳海佳,日前在接受上報記者專訪時細數公司去年亮點。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能救人能抗衰:神奇幹細胞「未來可期」
    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後,科學家們就慢慢地形成了幹細胞的概念。怎麼辨別幹細胞呢?幹細胞有兩個最簡單的特徵,一個特徵是多,幹細胞能夠變得越來越多,而且種類不變。第二個特徵是變,幹細胞能夠變成其他的各種各樣的細胞類型。符合這兩種特徵,就能稱之為幹細胞。擁有這樣特徵的現象在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直在發生,因為哺乳動物就是從一個細胞變成一個個體,這個過程中的細胞很明顯就是幹細胞。
  • 2020-2026年中國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一種用人體自身皮膚幹細胞來進行除皺除疤痕美容的技術,被稱為幹細胞APSC多能細胞美容,成為媒體報導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它被形容成「用自己的細胞為自己美容」,在國外被稱為是「一場除皺美容的生物革命
  • 方舟子:幹細胞治療的騙局
    ●總之,怎麼利用幹細胞技術來治病,生物學家有種種設想,過程很複雜。想用幹細胞技術來治病,還早著呢●一項新的發現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往往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摸索。成年人身上也有幹細胞,分布於骨髓、血液、大腦、胰腺、骨骼肌、牙髓等處,其中最豐富的是骨髓和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這些成年幹細胞已得到廣泛的研究並在醫療上有所應用。但是,與胚胎幹細胞相比,成年幹細胞非常稀少,難以分離和純化。而且成年幹細胞的命運基本上是確定的了,例如骨髓中造血幹細胞在體內環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種血液細胞。而胚胎幹細胞則具有「全能性」。
  • 幹細胞技術有何神奇之處?為何能夠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與鼓勵?
    幹細胞作為細胞治療時代的主要代表,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此次疫情之後,讓我們對於幹細胞這一新技術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幹細胞技術也在幹預人類疾病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幹細胞技術是什麼?我國自2016年以來,陸續頒布了多項支持和鼓勵幹細胞技術發展的政策,並將幹細胞技術納入我國《「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作為國家戰略發展支柱產業。
  •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地熱能發電前景可期 四大問題仍待破解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
  •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孩子的乳牙不能丟,將來可以拿來治病? 之前,朋友圈曾熱傳「乳牙存儲下來可救命」的文章!這是真的嗎?今天,達媽來給大家揭秘:據文章中描述,英國一對父母拔掉7歲女兒的乳牙後,把它冷凍儲存起來,以備將來之所需。
  • 烏克蘭胚胎幹細胞 科普一
    什麼是幹細胞?  幹細胞和人體其他成熟細胞不同。稱為萬能細胞或未定向細胞。當給予特定訊號及適當條件能分化成為特定成熟細胞,在人類,幹細胞可以在生長的胚胎期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人類出生後,各器官內還存在幹細胞,功能是修復、替代受損或病變的組織和器官。幹細胞的特性?
  • 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幹細胞產業化步入業務收穫期
    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在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公司幹細胞全產業鏈布局完成,今年公司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業績回報期,公司健康管理業務的佔比也將會逐步提升。  幹細胞全產業鏈平臺搭建完成  自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賽萊拉通過資本市場兩次融資,並快速發展布局。
  • 幹細胞治療是一場騙局
    近來發現,成年幹細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被誘導分化成其他類型的細胞,甚至也具有和胚胎幹細胞一樣的全能性。慢性疾病的新希望由於幹細胞能夠分化成其他細胞,因此對它的研究為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帶來了希望,例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慢性心臟病,甚至癌症。目前研究的一個重點是用幹細胞產生神經細胞,以修復受損傷的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