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火星:用什麼徵服「火星」!是科技水準更是業務下沉

2020-07-27 人工智慧天天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不斷的發展,上天入地似乎已經成為了各個國家不斷追求的事,為了能夠更加完善自己家的科技,各個國家不斷升級,為上天入地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中國如此,其他國家亦如此。
「希望」號上線,傳遞信號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成功發射升空,作為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標誌著阿聯和阿拉伯世界在太空探索領域向前邁出一步。「希望」號長2.9米,太陽能電池板完全展開時寬8米,重1.5噸,攜帶三組研究火星大氣層和監測氣候變化的設備。「希望」號的任務是拍攝火星大氣層完整圖片,研究火星大氣的日常和季節變化。「希望」號之所以會在20日發射,因為這個時間點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這種時機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可以說十分的難得,「希望」號抵達軌道後,還會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做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不同區域在不同時間的氣象數據,幫助科學家更全面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奔向火星:用什麼徵服「火星」!是科技水準更是業務下沉


火星小鎮:景色美,補給難
說道火星,我們國家也一直再堅持不懈的探索、研究,2017年8月,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和冷湖行委(現已調整為冷湖鎮)合作,在冷湖鎮荒涼的雅丹地貌裡共建冷湖火星小鎮。袁振民代表這家公司獨自一人來到冷湖,負責建設、運營「冷湖火星小鎮」,成為「火星移民局局長」和火星小鎮「原鎮民」。
2018年3月,建設火星營地的規劃初現。僅僅半年時間,就完成了考察企業、籤訂合同、施工建設等環節,9月14日下午2點,火星營地建成,這裡很美,但生活似乎有些艱難,不少網友還提出質疑,在這裡如何生活?網購!當地人說道,我們現在有京東物流啊,有人的地方就有京東物流。

奔向火星:用什麼徵服「火星」!是科技水準更是業務下沉


奔向火星:打破最後一公裡
2020年春節期間,火星鎮聯繫京東物流青海片區相關負責人溝通,能否在「火星」設站,開通「火星」配送專線。京東物流當機立下,在第一時間推出解決方案,京東物流始終堅持打破最後一公裡,千縣萬鎮24小時達就是最好的詮釋,該計劃將面向低線城市及重點縣鎮繼續布局物流新基建,創新倉儲模式,提升縣鎮村三級物流觸達能力和服務時效,推動城鄉物流普惠,再塑中國消費者物流體驗。同時,將加快供應鏈、快遞、冷鏈等業務下沉,服務產業帶、農產品上行,助力當地脫貧攻堅,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奔向火星:用什麼徵服「火星」!是科技水準更是業務下沉


「希望」號安全著陸,預示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奠定了重要基礎,邁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堅實步伐。而面對不斷升級創新的科技潮流,京東物流也在不斷的進行「火星」探索,用物流時效保證民生,用科技向更深遠太空的進發。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野心,奔向了火星
    根據星鏈測試用戶的爆料,本次內測要求參與者承認火星是一個「自由政權」。與巴菲特進餐的孫宇晨更是直接將馬斯克成為「火星共和國的總統」。從技術上講,用一根無助推、可重複利用核心的大型Falcon 9火箭,將100噸的貨物和乘客送入軌道。當每個主火箭重複使用 1000 次、加油艙 100 次、載貨艙 12 次的話,一個人到火星的費用可以降至 20 萬美元,形成規模後可以再降到 10 萬美元。載貨艙一次可以帶 100 個人去火星,並且提供旅途上的各種娛樂。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剛剛提到了這樣幾個數字: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這些數據究竟有什麼區別,都是如何計算的?要想抵達火星,天問一號究竟又要飛多遠呢?這是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飛行動畫,可以看到探測器從地球出發後,是以一個「弧線」的軌道追逐火星。而在追逐的過程中,地球和火星也都在繞著太陽運動。因此,探測器飛行的裡程一定比它與地球間的距離更遠。
  • 奔向火星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迎來最新消息: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在奔向火星的過程中,探測器為何需要中途修正?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
  • 奔向火星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在奔向火星的過程中,探測器為何需要中途修正?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 (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很多汽車都具有車道保持功能,如果車偏離了自己的車道,就會自動修正方向,讓車回到原本的車道上來。」
  • 探索火星成功率只有42%,中國為何還要去?絕不能錯過大航天時代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我國能探索火星,是我國在基礎科學領域的進步,這些年航天技術不斷精進。人類遲早是要徵服天空的,現在火星探測是為未來投資,我們現在是在追趕美國,若再過50年一切都晚了。  發達國家在航天方面的投入比我國多很多,航天科技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工業類型有很大的要求,直到如今有獨立航天的國家無一不是工業類型相對齊全且技術水準在世界先進行列的國家。科研、資源探查、導航、災害防控、環境保護、偵察、氣象等很多方面如今都離不開航天技術的幫助。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奔向太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7月23日12時41分許,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現在,火箭搭載著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正奔向太空,奔向地火轉移軌道。
  •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脫離地球軌道奔向火星懷抱,天問一號4個月後將與火星交會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
  • 馬斯克如何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徵服火星
    Mónica在墨西哥最著名的私立大學蒙特雷科技大學(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修讀系統工程,並於2019年3月至12月在加州的特斯拉實習。*本文僅屬於個人觀點,不代表特斯拉的觀點。*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火星的痴迷路人皆知。
  • 陝西力量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2020年10月9日23時,由位於陝西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奔向火星關鍵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新華網10月9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員在現場工作。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人類探測火星如火如荼,成功終靠科技經濟實力。
    2020年7月23日,這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和慶祝的日子:中國長五遙4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開始奔向漫漫旅途目的地——火星。這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小步,卻是中國太空星際徵程的一大步!自人類1960年開始探測火星以來,截止到2020年7月23日,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印度、日本和阿聯進行過火星探測行動,只有美俄(前蘇聯)中三國嘗試登陸火星。
  • 2020火星元年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作者:卡爾赫林(一)2020年可謂是「火星元年」,因為中國國家航天局、美國NASA和歐空局,都分別開啟了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派遣太空人登陸火星,甚至還要開啟「火星移民計劃」。那麼,人類探索火星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人類開啟探索火星之旅,但火星並不是人類的永久居留地和最終目的地。
  • 中國火星之旅起點最高,徵服火星挑戰黑色七分鐘
    目前地球上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成功率僅為一半,我們國家登陸火星的天問一號高度1850毫米,總重量240公斤。設計壽命為92天,在第一次首秀的同時,要靠天問一號自己徵服恐怖七分鐘。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可以說難度巨大,在探測火星中,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有這樣的氣魄!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任務艱巨。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鹹陽這家企業功不可沒!
    7月27日,「天問一號」成功獲取了地月合影,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工作90多天,並將億萬公裡外的見聞傳回地球,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那麼「天問一號」環遊太空跟鹹陽高新區有什麼關係呢?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 12時41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馮秋瑜 通訊員宋星光、韋琳可、姜哲現場激動人心的2167秒見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昨天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這個牽引神舟、護送嫦娥的中國航天飛行控制「神經中樞」,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個偉大時刻——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出徵太空。這一次,中國航天的目標是火星。
  • 300萬公裡太空傳來喜訊,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奔向火星無人能擋
    ,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了一段時間,離地球已經有300萬公裡遠,而在近日,300萬公裡外的太空傳來喜訊,在進入軌道後,天問一號發動機又點火,完成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再點火,讓天問一號再次亮出了實力,因為天問一號可以從300萬公裡外發回信號,其發動機還能自主點火,體現了中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看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無人能擋了。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2020年10月9日23時,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國產火星探測器即將啟程,用半年時間奔向火星
    根據之前航天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的信息,天問1號任務將於今年7月到8月開始實施,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國產火星探測器將搭乘長徵5號運載火箭啟程,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將花費7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火星軌道。之後將一次完成環繞火星飛行、著陸火星和在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的三大分任務。
  • 奔向火星|俄羅斯火星探測尋求多元合作
    1960年10月10日擔負率先考察火星任務的蘇聯「火星1960A」探測器,「坐」在一枚「閃電8K78」型4級中型運載火箭頂部,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整裝待發。這顆探測器呈圓柱形,高約2米,重約0.65噸,具有兩個太陽能電池板和1個直徑為2.33米的高增益天線。其任務是測量火星磁場,記錄火星附近宇宙射線強度,考察沿途的微隕石,用光譜反射儀搜索火星是否有生命跡象,並對火星攝影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