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排名

2020-12-01 AI先鋒周刊

來源: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

功率半導體是指在電子設備中用於電源轉換或者電源管理的半導體。隨著對節能減排的需求迫切,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4C領域,進入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市場。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中,工業應用市場佔比為34%,汽車應用市場佔比為23%,消費電子應用佔比為20%,無線通訊應用佔比為23%。

國內功率器件的應用分布

半導體功率器件在功率半導體中十分重要。目前,國內以揚傑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為代表的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非常低,進口替代的空間巨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中,排名第一的為吉林華微科技,2017年營收達16.4億元。揚州揚傑電子科技排名第二,2017年營收為14.7億元。以下為排名:

國內功率器件十強

功率器件市場現狀:歐美日把持,國內仍需努力

縱觀整個功率器件市場,整體態勢是歐美日廠商三足鼎立。 其中美國功率器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廠商,例如 TI、Fairchild、Maxim、ADI、ONSemiconductor和 Vishay 等廠商。歐洲擁有 Infineon、ST 和 NXP 三家全球半導體大廠。日本主要有 Toshiba、 Renesas、 Rohm、 Matsushita、Fuji Electric 等。中國臺灣擁有富鼎先進、茂達、安茂、致新和沛亨等一批廠商。而我國則有上述代表。

功率半導體器件細分領域多, 行業整體增速較緩,大廠傾向於業內併購,通過布局新領域實現增長。 2016 年英飛凌科技成為全球功率半導體的主要供應商,其在 2015 年初收購美國國際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Rectifier)後,英飛凌超過三菱電機成為領先的功率模塊製造商。 德州儀器在 2015 年被英飛凌超越後,於 2016年退居全球第二。 安森美完成對飛兆半導體(Fairchild)的收購後,市場排名升至第三位,其在功率分立器件市場份額躍升 10%。 2016 年建廣資本以 27.5 億美元併購了 NXP 的標準器件部門,中國企業首次進入行業全球前十強。

雖然國內功率器件近幾年獲得了不少的突破,且國內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大,但我們應該看到國內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

據賽迪顧問, 2016 年, 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了 1496 億元, 佔據了全球 40%以上的市場。 然而供應鏈仍然被國外廠商所壟斷, 國內企業相對而言規模較小、技術落後、品類不全,產業仍然處於起步和加速追趕的階段。 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排名第一的吉林華微, 2016 年營收為 13.95 億元,淨利潤僅為 4060 萬元。而全球行業老大英飛凌 2016 集團營收高達 64.73 億歐元, 中國龍頭企業和行業龍頭的差距在 30 倍以上。

據 Yole, 功率 IC 市場競爭格局成熟,供應鏈較為完善。 美國在功率 IC 領域具有絕對領先優勢,歐洲在功率 IC 和功率分立器件方面也都具有較強實力, 日本在功率 IC 晶片方面,雖然廠商數量眾多,但整體市場份額不高。 功率 IC 下遊核心產品—電源 IC, Dialog、 Qualcomm 以及 Maxim 三家主要供應商以遙遙領先的市佔率主宰了智慧型手機市場。 2016 年建廣資本 27.5 億美元收購 NXP 標準部門完成交割,力圖填補國內汽車、工業 IC 領域空白。

細分到各個領域,在功率二極體方面,國內廠商具競爭力,進口替代空間大。

這個領域,國際最大廠商是 Vishay,佔據11.71%市場份額,而後第二至第七大廠商市場份額為 5%-8%,與第一相差無幾,再在其後廠商市場份額不足 5%,市場相對分散。其中國內廠商揚傑科技市場份額為 2.01%。功率二極體技術成熟、市場進入門檻低, 注重的是生產過程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國內廠商由於生產工藝控制精湛、人力成本低具有一定競爭力,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鑑, 自 2014 年後, 中國二極體及類似半導體器件出口數量持續超過進口額。

在矽基MOSFET方面,國內廠商潛力大,進口替代正當時。國內廠商主要集中在低壓 MOSFET領域,中高壓 MOSFET 主要被國外廠商佔據。據 IHS,國內功率 MOSFET 市場主要廠商是英飛凌, 2016 年市場份額達 28.5%,與位於第二的安森美半導體佔據了國內將近一半市場。國內廠商只有士蘭微和吉林華微上榜,分別佔據了 1.9%和 1.1%的市場份額,進口替代的空間巨大。

2016 年, 建廣資本以 27.5 億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標準產品業務部門, 成立一家名為 Nexperia 的獨立公司。

Nexperia 承接了 NXP 中 MOSFET 所有業務,一躍成為 MOSFET 領域全球第十、國內第八(市場份額 3.8%)的廠商。 NXP 是工業與汽車半導體領域大廠商, 相比之下,工業和汽車半導體一直是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弱項,由於這個領域的產品門類多、單量小、售價高、迭代慢,國內企業很難進入。 Nexperia 的成立彌補了國內廠商在這一領域的短板。此外, 2016年建廣資本還與 NXP 成立合資公司瑞能半導體,產品主要為二極體、雙極性電晶體、可控矽整流器, 以及收購 NXP RF Power 部門,成立安譜隆公司致力於射頻技術領域的創新與研發。

至於矽基 IGBT,海外廠商優勢明顯, CR4 高達 70.8%。

據 IHS, 2016 年, 英飛凌、 三菱電機、 富士電機(Fuji Electric)、 德國賽米控(SEMIKRON)四大海外供應商佔了全球 IGBT 市場的 70.8%。儘管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佔世界市場的 40%以上,但在 IGBT 主流器件上, 90%主要依賴進口,目前僅在大功率軌道交通領域實現國產化, 2016 年國廠嘉興斯達、中國中車市佔率分別為 1.6/0.6%。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中車,他們立足高鐵用 IGBT,快速推進。 在合併前,北車在 IGBT 模塊封裝上與 ABB技術合作,建設高功率模塊生產線,成為國內首家能夠封裝 6500V 大功率模塊及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南車則在海外收購 Dynex 公司建立 IGBT 晶片設計中心,總投資 14 億元建設國內首條八英寸 IGBT 晶片生產線,除晶片外,還有 9 條滿足不同行業的 IGBT 模塊生產線,預計完全投產後,中車將年產 12 萬片 8 英寸 IGBT 晶片和 100 萬隻 IGBT 模塊。

來到第三代半導體方面,依然是海外公司技術領先, 國內起步時間晚, 尚在追趕。

SiC 關鍵技術由海外公司壟斷,從產業鏈來看,上遊部分, CREE 公司獨佔 SiC 晶元製造市場份額 60%以上;中遊部分,英飛凌、 CREE、意法半導體和安森美等功率半導體領域國際排名前十的企業合計已在 SiC 功率器件市場佔據 50%以上份額。 相比於美國 CREE 公司於 2003 年推出 SiC 產品, 國內公司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後。直到 2015 年初,泰科天潤才首次實現了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的量產,目前國內 SiC 產業規模於國外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功率器件廠商來說,依然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設計領軍者——新潔能今日登陸A股
    連續4年榮膺「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新潔能成立於2013年1月,專業從事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等半導體晶片和功率器件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公司是專業化垂直分工廠商,晶片主要由公司設計方案後交由晶片代工企業進行生產,功率器件主要由公司委託外部封裝測試企業對晶片進行封裝測試而成。
  • 國內最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上市!背靠央企,能否實現晶片進口替代?
    來源:朱邦凌作為科創板「紅籌」第一股、國內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上市之後頗受關注。國家設立科創板,其戰略意義之一就在於針對「華潤微」這樣擁有世界級潛力的企業,讓他們快速募集資金、快速做大做強,也讓更多的海外優質公司回歸A股。
  • 本土半導體功率器件設計企業新潔能上市 三季報營收淨利雙增
    據了解,目前公司量產屏蔽柵功率 MOSFET 及超結功率 MOSFET 的企業之一,是國內最早同時擁有溝槽型功率 MOSFET、超結功率 MOSFET、屏蔽柵功率MOSFET 及 IGBT 四大產品平臺的本土企業之一。
  • 分立器件行業專題報告:功率半導體和射頻晶片
    可以說用 電的地方即有功率半導體,其功率覆蓋範圍從幾 W(消費電子產品)至幾 GW(高 壓直流輸電系統),下遊應用極為廣泛。自上個世紀 50 年代功率二極體被發明以來, 功率器件家族不斷發展,晶閘管、功率三極體、MOSFET、IGBT 等功率器件逐步面 世。未來高頻控制、低損耗的高性能全控型器件 MOSFET、IGBT 以及第三代半導體 功率器件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重心。
  • 國內led封裝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
    打開APP 國內led封裝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 發表於 2018-03-15 09:36:28   瑞豐光電是國家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成員單位、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深圳市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LED產業標準聯盟核心會員單位,肩負「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半導體照明重大項目、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重任。
  • 國元證券賀茂飛:多重因素催化下,國內功率半導體賽道進入黃金髮展期
    千億賽道,成熟市場疊加新興純增量市場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新市場,市場規模呈現穩健增長態勢。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為391億美元,預計至 2021年增長至441億美元。
  •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十強榜單 北方華創領跑半導體設備產業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根據「2019年第四季度企業季度調查表」以及各分會、地方協會2019年企業銷售額統計情況排出「2019年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019年中國十大半導體製造企業」、「2019年中國十大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功率器件十強企業」、「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MEMS
  • 功率器件全國十強,新潔能何以抗衡英飛凌等巨頭?
    既被喻為「心臟」,功率器件對各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隨著各項政策大力扶持,這顆「心臟」的進口替代效應顯著增強:2018年,在行業總規模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功率器件隸屬的分離器件領域進口額較2014年下降了10%左右。 在中高端功率器件領域,新潔能代表了國產替代的中堅力量。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價值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 在 2025 年實現 600 萬輛左右估算,預計國內新能源車功率器件市場空 間將增至 160 億元。新能源汽車帶來功率半導體量價齊升價值量上,新能源車半導體價值量從傳統的 450 美元提升至 750 美元。
  • 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
    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三——木林森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主品牌標識為「木林森」。>強項目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重任。;中國白光LED封裝器件領軍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成員單位。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5G、IOT等領域將是功率半導體器件快速增長的核心領域,IGBT需求量將持續增加。 通信行業也是功率晶片的一大終端市場,5G將成為功率晶片在通信市場的增長動力,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62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約10%。 新增功率器件價值量主要來自於汽車的電力控制,電力驅動和電池三大系統,隨著純電動車型的增多,汽車功率半導體器件將迎來量價齊升。
  •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排行榜
    5月17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榜單,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或科創板受理企業。他們有的已經躋身世界巨頭供應鏈,有的仍然在「備胎」道路上下求索。
  • 中國功率器件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安森美完成對飛兆半導體(Fairchild)的收購後,市場排名升至第三位,其在功率分立器件市場份額躍升 10%。 2016 年建廣資本以 27.5 億美元併購了 NXP 的標準器件部門,中國企業首次進入行業全球前十強。
  • 2018年中國半導體企業50強排行榜:究竟誰是國產晶片龍頭企業?(附...
    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由於其在收音機、電視機以及測溫方面的廣泛應用,半導體行業有著龐大且多變的發展潛能。半導體導電性可受控制的特性使得其在科技與經濟領域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
    國內龍頭全球市佔率依舊很低,與國際大廠差距明顯:與整個半導體產業 類似,對比海外的功率器件 IDM 大廠,國內的功率器件龍頭企業(華潤 微、斯達半導體、新潔能、揚傑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等)的年銷售額 與國際巨頭們相差很大,且產品結構偏低端,表明中國功率器件的市場規 模與自主化率嚴重不相匹配,國產替代的空間巨大,目前,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聞泰科技收購了安世半導體,斯達半導體
  • 從五家A股公司財報 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不過,2018年「中興事件」加速了國內各行業對於半導體器件的國產化替代進程,為國內功率器件廠商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受益於中國國產替代的政策推動和缺貨漲價的狀況,2018年A股功率半導體廠商財報表現普遍較為亮眼,其中包括蘇州固鎝、揚傑科技、華微電子、捷捷微電、臺基股份等功率半導體廠商營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 最強科普:功率器件進階之路
    2014年,美國歐巴馬政府連同企業一道投資1.4億美元在NCSU成立TheNext Generation Power Electronics Institute,發展新一代寬禁帶電力半導體器件。 相對於Si材料,使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製造新一代的功率器件,可以變得更小、更快、更可靠和更高效。
  • IGBT:功率半導體核心元器件
    IGBT即Insulated Gate Bipolar(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屬於電壓控制器件,是由BJT和MOSFET組成的複合功率半導體器件,是半導體領域裡分立器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分支。中國是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iHS數據),增速為9.5%,佔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iHS預計未來中國功率半導體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年化增速達4.8%。
  • 功率半導體:歐美產品升級產業轉移至國內,國產替代市場巨大
    MOSFET在功率器件中佔比最高,2018年全球MOSFET市場規模為59.61億美元,佔功率器件市場的39.78%。預計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可達68.81億美元。圖: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圖:功率半導體終端市場格局受益於工業、電網、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領域新興應用不斷出現,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根據Yole數據,2017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為144.0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74.88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3.96%。
  •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七大領域10強企業榜單!
    就拿國內的半導體封裝測試行業舉例,它是晶片製造的最後一環,用於保護半導體中的晶圓裸片,連接裸片與外部電路板等零件。該行業與世界先進水準已經相差不遠。  小編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文件整合了2019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七大領域十強企業榜單,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