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計1569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朋友圈並未為它狂歡,反而沉浸在對地震災害的悲痛中。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今天再次發生5.3級地震。據最新消息稱,截至6月18日15時34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200人受傷。地震還造成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救援通道已被打通,各項救援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中。
此消息一出,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沃德社會氣象臺顯示,全網相關討論量達114410條。其中微博是主要傳播平臺,影響人次超過13億人。
四川地處南北地震帶,地震多、強度大已是不爭事實。然而,在此次地震中,網友在為受災地區祈福的同時,對以下兩大問題格外關注。
一、四川宜賓6.0級地震,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系統是什麼?能否做到預報呢?為何宜賓只有10秒預警?
昨晚地震發生後,四川多地提前通過警報、電視和簡訊等方式發布預警。其中,成都市提前61秒左右收到預警,宜賓市提前10秒收到預警。事後預警系統在網上刷屏,吸引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關於預警系統倒計時的話題也迅速成為網絡熱點。
所謂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民眾據此及時避險以減少傷亡,重要工程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部分網友以為預警倒計時就是意味著地震將要發生,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預警不是預報,地震至今無法為人所預測。地震預警指的是地震已經發生、搶在嚴重災害形成之前發出警告。當收到預警倒計時後,人們第一時間要作出逃生的反應。
地震由震源波及輻射到周邊,傳播速度為每秒三十公裡,而預警的設備如果處在震源附近在監測到地震的同時用網速來傳播預警通知,網的速度比地震波快很多倍,所以能在地震波還未到達的時候提前通知到遠處,而爭取黃金逃生時間,距離震源越遠預警時間越長。因此靠近震中的宜賓地區預警時間最短為10秒,成都則為61秒。
二、本地人「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心態受到爭議。
地震發生時,有一句順口溜: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意思是告訴大家遇到地震不要驚慌,不要盲目的奔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應該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
如今,這句話已經變了味道。經歷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四川網友,對於地震越發展現出淡然處之的心態。當地震發生時,網友們做的第一件事情竟不是逃生,而是發朋友圈。
網友紛紛發動態「直播」地震,甚至比賽著哪個小區沒有預警系統倒計時。有網友還調侃道:「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曲解原意,對生命不屑一顧的態度,引來多數網友吐槽。難道只有經歷過生死一瞬間的人們,才知生命的可貴?只有等到救援、傷亡的報導出來,你才會感嘆地震的可怕?
無論發生多大的地震,我們都應該努力保證自己的安全。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秉持一顆敬畏的心。如今科技發達,能預警災難的發生。雖然只有十幾秒甚至幾十秒,但是據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這樣的成功,能挽救不少的生命。
此次四川地震,讓國人見證了地震預警系統技術的能力。但是開通電視預警的只有四川,希望未來,這項系統能在全國推廣,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