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我微博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幾年我一直醉心於地震問題的探討,很多人不理解,問我為什麼去關注這樣一個沒有多少人關注的話題,畢竟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技術領域,也是世界公認的技術難題,對這樣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的深度關注讓好多人感到不解,說起來對地震問題的痴迷既存在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
關於地震,本人真的感觸頗深,從小至今就是一直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下,從住防震棚、焊防震床到現在去主動關注,最終達到自己所想要的,那就是讓家人放心,讓自己安心的結果,這就是自己對地震問題較多關注的一個必然因素;當然自己所從事過的地質工作經歷,也是來這裡和眾多愛好者一起去討論地震相關問題的一個誘導因素,好多事喜歡問一下為什麼,想自己找到答案,其結果自然也就是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地震問題對於個人來說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強震構造帶上的市民來說,一旦遇到地震問題,大家就會體會到,在恐懼的氛圍中,身處混凝土叢林的你將會面臨躲無可躲的境遇。過去你可以搭建一個防震棚去鑄造一個安全的港灣已安撫自己恐懼的心靈,可現在,不說城市管理及物業人員不允許你去搭建防震棚或支起一頂帳篷,就算是他們不與拆除,可你留意過你居住的周邊,還存在多少安全的可以搭建防震設施的空場嗎?畢竟震前防範和震後心理修復是不是三天兩天的事情。有人說城裡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仔細想想,這真的不現實。說起來大家可能沒留意,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建立在強震帶上,不信你自己去查一下資料,這其實是一種自然的選擇,地震多發的地方都是水草豐茂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沙漠草原上地震較少,但那裡肯定不適合靈長類動物居住,自然也就不可能發展成大都市。
、 說起關注地震,真的是從汶川地震開始的,當時只是看天氣預報,看到四川大旱,我和同事們就一直討論那地方什麼時間發震,在汶川地震發生後,緊接著是雲南大旱,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當時我想當然的認為地震局一定會高度重視這個情況,後來等上來微博才知道,才知道有旱震一說,也知道旱震關係僅是在民間傳用的前兆理論,當時不懂為什麼,現在也還是不懂為什麼?現在本人已經大致構建了一個較為系統的地震雲和旱震理論,儘管有點偏激,讓很多業餘愛好者一時間難以接受並改變過去的傳統看雲方式,對此我只是談自己的觀點,目的也只是為了推進民間預測技術的發展,至於結果是什麼我不會在意,畢竟每個人都有表述自己對地震和地震雲相關問題看法的權利,論點的對錯只能經過長時間的預測統計才能有結果。
關於地震預報,國內的相關法規決定了大家都不能公開進行預測並公布預測結果,因為無論預測結果對錯,都是違法的,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大家學一點觀測地震前兆的知識,尤其是生活在地震活動斷裂帶附近的雲友。
關於地震預測,我不可能立足國內放眼世界,畢竟是業餘的,只是關注臨沂周邊就足夠了,當然一些中強以上的地震,不用仔細看也會知道一些,但準確的臨震預報真不是遠距離可以操控的,過去我還經常私信諮詢相關地區的一些資料,現在真的懶得做了,過去也許只是為了完善理論,不得已而為之,現在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了解全國各地。
每次國內發生相對大一點的地震以後,總有眾多的網友來問我以後還有沒有更大的,對他們的問題也許是我深有體會原因吧,每次都儘可能的回答他們,很多都沒有關注我的人我也從不拒絕回答,儘管評估餘震進展也是地震預報,還好,這些年國內發生的地震都是主震餘震型的,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畢竟在謠言滿天飛的時候,也許我的回答也會讓人多一些安靜,當然我的回答都是有前期資料做儲備得來的,不是信口開河,過去的松原和九寨溝以及前兩天台海發生的地震,我都給與了明確的沒有更大地震發生的答案,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唯一的一次預判前震主震型的,是發生在日本熊本的大地震,當時我判斷還有更大地震發生,結果果真和預測的一樣,如果這樣的震型發生在國內,我又該如何回答震區朋友的諮詢呢?現在真的不好說,一旦如實回答,可能發布的註冊號就會被殺掉,在此真的還要感謝網絡平臺的寬容,面對那麼多的指責,依然能夠手下留情!
近期全球中等強度的地震頻發,這個和本人預期的一樣,未來也許會加一個更字,不過在目前地震不可預報的現實條件下,就是看到了眼前的地震,自己躲一躲可以,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網絡平臺上公開發布,那後果是大家都知道的!相關前兆預測辦法我已經寫了很多,本著易於理解原則去繞開專業術語,儘管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還是比較困難,但慢慢的也就習慣了,只要注意重點的幾個前兆也就足夠了!本人經歷過幾次4級以上的地震,深感對地震的恐懼遠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沒有什麼如臨其境!每個經歷過地震的人,或許都不想再去體驗一把,那種如驚弓之鳥的後怕,想都不願再想起來!
四要素地震預測預報實用技術分析
旱震關係與地震預測預報應用
地震雲區別於氣象雲的基本特徵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