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化學》學科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鹽類水解是常考知識。其中,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問題是其重難點內容。對於這一類問題,明確溶液中離子濃度關係是解題關鍵。
一、電荷守恆
原理:溶液顯電中性,由此推知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一定等於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的總數(或者說溶液中正電荷的濃度與負電荷的濃度相等)。
書寫技巧:①明確溶液中發生的電離、水解過程(注意水的電離);
②寫出溶液中所有陰陽離子;
③注意離子所帶電荷數。
二、物料守恆
原理:在電解質溶液中,由於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的種類可能增多,但某些主要原子的總數總是守恆的。
書寫技巧:①尋找核心元素,一般為原電解質中非氫非氧元素;
②尋找核心元素所有存在形式;
③注意核心元素比例關係。
例子:碳酸鈉溶液。
①核心元素:鈉元素和碳元素;
②存在形式:鈉元素—Na+;碳元素—CO32-、HCO3-、H2CO3;
③核心元素比例:鈉元素:碳元素=2:1。
物料守恆:c(Na+)=2c(CO32-)+2c(HCO3-)+2c(H2CO3)。
三、質子守恆
原理:任何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c(OH-)。
書寫技巧:①根據已寫出的電子守恆減去物料守恆,然後移項;
②根據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或氫氧根的轉移書寫,注意比例。
例子:碳酸鈉溶液。
質子轉移分析:
物料守恆:c(OH-)=c(H+)+c(HCO3-)+2c(H2CO3)。
四、技巧總結
在做題過程中可以根據選項形式選擇需要的關係式。
①如果等式中全部是離子,可以首選電荷守恆;
②如果等式中含有分子且無氫離子和氫氧根,可以首選物料守恆;
③如果等式中含有分子且有氫離子和氫氧根,可以首選質子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