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多肽陣列技術發展—博肽健諾威成功案例

2020-12-01 生物谷

後基因組時代,科學家們已將研究重點由基因組學研究轉向功能蛋白質組學研究。蛋白質組學以研究細胞蛋白質的組成和機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他們與疾病發病機理之間的關係為主。而蛋白質與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其它蛋白質、核酸及多糖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則是蛋白質組學研究的關鍵部分。目前,許多技術已開發用於這一相互作用研究,多肽陣列技術是其中關鍵且最好的技術之一。

固相SPOT多肽合成是廣為人知的一種快速、靈活的膜載體上(尤其是在纖維素膜)製作多肽庫的方法,其也為蛋白質組研究提供快速、高通量且相容性高的研究方法。

多肽陣列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科學研究、藥物篩選、靶標確認、表位定位、疫苗開發、診斷試劑盒開發以及結構功能研究等多個領域。同時出於對多肽藥物不斷增加的興趣,這一技術也能滿足大量的製藥企業不斷增長地對多肽藥物研發的需求。作為一種高通量研究工具,多肽陣列是一種新型生物晶片,使用自動化儀器通過原位合成技術將特意設計的成百乃至上千的多肽以極高的密度置於特殊處理的載體矩陣之上(如玻璃或濾紙等)。使用這種生物晶片,科學家們能夠直接揭示蛋白質與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秘密。

北京博肽健諾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Beijjng Genovax Biotech Corporation)成立於2004年,位於北京北大生物城,是一家致力於蛋白多肽和抗體藥物、基因治療和疫苗研製開發,以及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中藥/天然藥物研發的高科技生物公司。該公司擁有自己獨有的多肽陣列分析技術平臺,包括PEP-OVERLAP(用於探測蛋白結合表位多肽陣列)和PEP-HIT(通過專有的軟體系統和高通量表位多肽庫篩選系統尋找能夠與靶有效結合的多肽候選物),成功地發現了SARS病毒的全部表位原,以及設計了可以和多種靶蛋白有效結合的多肽分子,其中包括愛滋病病毒複製過程中關鍵性的逆轉錄酶(RT)的抑制劑,並且運用該技術平臺研究中藥/天然藥物的藥理作用及作用機理。公司正在研製開發的產品包括PZ805(一種治療愛滋病的中藥有效組份)、用於防治腫瘤、愛滋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P-GP、HIV-RT、Tau蛋白等多肽抑制劑。利用多肽陣列分析技術平臺,公司還為國內外用戶的生物醫藥、中藥/天然藥物、疫苗的研製開發提供技術服務。幾年來,公司業務取得顯著進展,已有的成功案例如下:

SARS病毒特異抗原表位的確定

公司科學家賈韋國博士和Campbell博士在世界上首先發現SARS病毒全部抗原表位並擁有相關專利,這些抗原表位在SARS診斷試劑盒及疫苗開發上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HIV病毒逆轉錄酶的多肽抑制劑:

公司科研人員利用多肽陣列技術研究與HIV病毒逆轉錄酶有相互作用的蛋白位點,發現若干針對HIV病毒逆轉錄酶的多肽抑制劑,可用於HIV治療的候選藥物開發。這些多肽也可用於血液中血液幹細胞高表達以抑制HIV的複製。

P-糖蛋白抑制劑:

P-糖蛋白在腫瘤多藥耐藥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應用Pep-Hit技術生成的隨機多肽庫,一種抗蛋白酶解的多肽被發現,其可能成為一種應對多藥耐藥的前景良好的候選藥物。

Tau蛋白結合多肽:

Tau蛋白的多聚化與阿爾茨海默病及其它老年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科學家們使用多肽陣列技術研究Tau蛋白自身及Tubulin蛋白與其相互作用的位點,發現多肽能夠結合Tau蛋白進而抑制其的多聚化。

仙臺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的優勢抗原表位發現

健諾威科學家使用多肽陣列的Pep-overlapping技術,發現仙臺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的優勢抗原表位序列,Elisa驗證實驗表明,發現的表位多肽能夠替代全病毒蛋白用於仙臺病毒的血清學檢測。

MAC抑制劑:

MAC(MembraneAttackComplex)參與炎症及敗血症的生發,科學家們通過多肽陣列技術研究CD59與MAC的相互作用位點,進而獲得能夠與MAC結合的多肽抑制劑,體外實驗中能夠阻斷MAC介導的免疫反應。

博肽健諾威公司多肽陣列技術有多項優勢:高效多肽合成儀:以層為單位的多肽合成方式,十倍於傳統的逐點合成方式;直立於載體上的多肽:相較傳統的平鋪形的多肽結合方式,直立於介質上的多肽處於更接近天然狀態的擬環境中;儲量豐富的抗原表位及多肽資料庫:利用公司積累的豐富抗原表位及多肽資料庫能夠快速進行多肽合成及篩查。獨一無二的多肽設計系統:獨有的先進算法用於針對目標蛋白的多肽設計。系統、完善的解決方案:多領域專家團隊,具備從機理研究、新藥發現到產品開發、臨床研究的系統服務能力,提供從實驗設計至結果分析的全方位服務。(生物谷Bion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思路|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案例解讀(第四期)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篇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服務的應用文章,研究通過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技術對人類致病病原體和糞便汙染物來源進行檢測和定量,原文於2020年7月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在線發表。
  • 研究思路|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案例解讀(第五期)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篇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服務的應用文章,研究通過砷功能基因高通量qPCR晶片對16個ABGs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發現蚯蚓腸道是砷生物轉化的集中地。原文於2019年3月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在線發表。
  • 多肽類藥物發展新方向——約束肽
    多肽是介於小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的化合物,多肽也有多種結構,包括鏈狀多肽、環肽等。由於鏈狀多肽過於靈活,可以隨意扭曲和翻轉,使得它們過於鬆弛而不能很好地成藥。研發人員通過引入環狀結構,約束多肽的活動,增加多肽穩定性,使其表現出更優良藥理活性與穩定性,讓更多的多肽做成藥物成為可能。
  • 高通量衛星技術助力亞太6D通信衛星成功發射
    2020年7月9日20點11分,我國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輸出功率最大、設計程度最複雜的民商用通信衛星亞太6D衛星成功發射。該衛星是我國首個Ku頻段「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的首發星。它的成功發射表明了我國高通量通信衛星研製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Agripheno高通量基因分型檢測平臺及其應用案例
    Agripheno™高通量基因分型檢測平臺包括高通量Oktopure DNA提取儀、Nexar®模塊化內聯液體處理與分析系統、Soellex®高通量
  • 多肽藥物市場快速壯大
    近幾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整體處於發展上升期,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12%以上,市場規模接近200億美元。據諮詢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到2020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7億美元。多肽藥物也成為新藥研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 第一屆「協和杯」臨床質譜應用案例大賽啟動
    質譜技術在生命組學、精準醫療及臨床醫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被廣泛地應用於微生物鑑定、核酸檢測及蛋白多肽分析等領域。為提高臨床質譜行業水平,將質譜技術更好地服務於臨床,特舉辦第一屆「協和杯」基於臨床質譜的應用案例大賽。本次大賽由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以及ChiCAST學會主辦,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驗醫學網協辦。
  • Nature:新冠病毒抑制劑高通量篩選工具(FRET)
    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離不開主蛋白酶的參與,病毒在入侵細胞後,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合成兩條超長複製酶多肽(pp1a和pp1ab),這兩條多肽是病毒自身複製必需的。但是不能直接發揮作用,需要被精準的剪切成RNA依賴的RNA聚合酶、解旋酶等才能啟動複製。執行這項精準的剪切任務的就是主蛋白酶,他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蛋白酶就成為一個抗新冠病毒的關鍵藥靶。
  • 默克密理博多肽合成一站式解決方案
    默克密理博為您提供多肽合成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您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目標多肽的生物特性。默克密理博的Novabiochem®Fmoc保護胺基酸系列,縮合劑,固相多肽合成樹脂,以及高純溶劑最優化您的多肽合成結果;高純HPLC溶劑及種類齊全的色譜柱(高純矽膠柱,整體柱,親水柱)給您的多肽提供可靠的分析純化方法。
  • 中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研發成功
    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餘靖靜)來自杭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科學家團隊23日在杭州發布了我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據介紹,該科研成果屬於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活體器械的功能材料與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項目運行第一年的成果。項目首席科學家、牽頭單位杭州捷諾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銘恩教授說,「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集納了50餘項技術創新和突破,其列印噴頭可兼容多種列印原理並多通道協同,從而實現對醫療製品的大批量穩定製備。
  • 上海科技大學免化所發現首個CRISPR-Cas9的天然多肽抑制劑
    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大分子藥物遞呈實驗室劉佳副研究員與功能篩選實驗室馬培翔副研究員合作,發現了首個能以變構方式抑制CRISPR-Cas9活性、來源於絲狀噬菌體的天然多肽G8PPD。同時,高通量篩選也鑑定了一系列具有CRISPR-Cas9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本研究發現的絲狀噬菌體多肽,有別於此前報導的CRISPR-Cas9系統的小分子和蛋白質抑制劑,能通過變構調節來抑制Cas9活性,因此在已知的CRISPR-Cas9抑制劑中顯得尤為獨特。
  • 多肽修飾 | 載體蛋白偶聯增強多肽免疫原性
    多肽因其獨特的性質被廣泛應用在藥物開發、抗體研究、多肽疫苗等領域中,但是由於多肽分子一般較小,導致其免疫原性相對較弱,或者在體內容易被代謝。多肽修飾是改變肽鏈結構和理化性質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改善多肽水溶性、增強免疫原性、延長半衰期等。鑑於多肽修飾分為很多種,選擇合適的修飾類型對於實驗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 賴氨酸多肽——晏瑄護膚秘密武器
    近期被身邊的朋友案例晏瑄,說是非常好的國貨,自從華為的事件除了以後,瞬間頓悟我們國人的實力還是有的,今天就跟大家就科普一下什麼叫護膚品。多肽也簡稱為肽,是20世紀被發現的。多肽有生物活性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兩種。生物提取的多肽具有很強的活性,所以叫做活性肽!只有活性的肽才能對人體產生很好的效果!但是人工合成的多肽有很多是沒有活性的,是需要篩選的,只有活性肽才能被人體安全使用!要是刺激膠原蛋白和-葡聚糖的合成,增加肌膚的緊實度,強化結締組織。
  • 國內攻克MALDI-MS檢測難題 發展質譜成像分析新技術
    質譜技術由於高通量和免標記的優勢,在酶活性分析中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於生物樣品的成分複雜,組分豐度的分布差異大,其應用常被複雜的樣品前處理所限制。為簡化繁瑣的樣品前處理和數據分析過程,鞠熀先教授研究組發展了質譜成像分析新技術,實現了對多種酶活性的便捷可視化分析。
  • 溶解多肽的方法及多肽應用的注意點
    多肽的溶解度取決元計算的物理特性。胺基酸可分類為酸性,鹼性,極性,非極性,疏水性。多肽有高含量的非極性疏水性胺基酸或極性不帶電荷的胺基酸。建議溶解在有機溶液中(例如:DMF,甲醇,丙醇,異丙醇,DMSO)。總之,酸性多肽一般溶解於鹼性溶液中,而鹼性多肽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 mRNA指導非核糖體多肽合成
    從多種生物體內分離出的天然多肽類物質常含有N-甲基化骨架和非蛋白胺基酸,這有利於增強其蛋白酶水解穩定性、對膜的通透能力以及與靶標的親和性等。它們通常不是由核糖體合成,不需要mRNA模版,而是由複雜的多酶聚合體(即非核糖體多肽合成酶)合成,這大大增加了構建期望的多肽物質庫的難度。最近,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Kawakami等人新發現了一種以mRNA為模板通過核糖體途徑合成該類天然多肽的方法,該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2008年1月25日的《化學與生物學》(Chemistry & Biology)上。
  • 小分子肽調查(二):北方基因產品虛假宣傳 發展下線能賺錢
    據了解,北方基因小分子活性肽是北京泰博吉信集團旗下產品,北京泰博吉信集團是一家專業從事全球直購的跨境電商,2014年成立於中國北京,創辦人是張秉茁,公司採用獨特的O2O裂變模式,實現了分銷渠道的全網覆蓋,並成為全球億萬用戶和創業者的首選平臺。
  • 多肽物質分離與分析研究進展
    多肽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中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藥物開發的一個主要方向。生物體內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從內分泌腺組織器官、分泌細胞和體液中產生或獲得的,生命活動中的細胞分化、神經激素遞質調節、腫瘤病變、免疫調節等均與活性多肽密切相關。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從天然產物中獲得肽類物質的手段也不斷得到提高。一些新方法、新思路的應用。
  • 人民網:運用交叉學科思維 推動高通量區塊鏈技術發展
    然而,通量低成為制約區塊鏈技術發展及其在關鍵行業應用的主要瓶頸之一。現有通量提升方案大都集中在完善算法和數據結構來提升通量,效果和提升空間有限。本文運用交叉學科思維,提出了三個未來值得重點關注的研究方向和技術路線,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式發展高通量區塊鏈技術,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完善與落地。
  • ...Bio成功舉辦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單細胞液滴包裹技術交流會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覺許多群體細胞,完整個體水平的研究只是研究多種類細胞,多個細胞共同作用的「平均值」,淹沒了細胞個體之間的差異。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儀,可平行運行1/2/4/8個樣品, 每個樣品18min內可生成6000個單細胞庫;專為DropSeq方案設計;使用一次性試劑盒,防止汙染;自動檢測試劑盒狀態,觸控螢幕控制,全自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