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嗎,孩子」,且看網紅郭阿姨的月亮饃的重量!

2020-12-05 愛吃的很好吃

相信經常看短視頻的人對「夠嗎,孩子。」這句話肯定有印象的,視頻中看著郭阿姨一邊問顧客夠不夠一邊用夾子往饃裡大把大把的夾著豆皮或炸串之類的食物,直到顧客忙著點頭說夠了夠了,郭阿姨這才停止手裡的動作,顧客拿到這夾得已經溢出來的月亮饃肯定也是滿滿的幸福吧。不知道郭阿姨的月亮饃想體驗一下?別急,來看下面這個短視頻!

怎麼樣,即使是了解郭阿姨的小編再看這個視頻也是不禁驚嘆郭阿姨的超級大月亮饃。其實談到月亮饃我們基本誰都吃過,可是為什麼偏偏郭阿姨夾一個月亮饃就能火呢?

拋開其他的不說,小編覺得郭阿姨除了量大這一個特點,她還能讓人們感到新奇與溫暖,新奇無非就是她竟然給我這麼多,而溫暖就不同了,只見視頻中郭阿姨一直問「夠嗎,孩子。」這句話一般都是只有家中的父母問孩子才會這樣的,一般青年都是吃小吃的主力,再加上郭阿姨年齡也合適,很容易讓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人產生親切感。這大概也許就是郭阿姨能火的原因吧。

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月亮饃本身吧!

月亮饃又稱荷葉餅、卷餅、面薄餅等,其大小長度一般都在25cm左右,荷葉餅是由秦漢時期的白餅演變發展而來的,後經不斷傳承演變才有了如今的月亮饃,距今已有大約2000年的歷史了。

其實現在荷葉餅在飯店裡面還是能見到的,而且小編每次都是必點!因為啥,味道好,味道好,味道好呀!尤其是裡面的肉,夾上一大塊在用饃包起來,咬上一口,外面是饃的軟糯,裡面則是肉的鹹香,偶爾還會有溫熱的湯汁在嘴中流動,這味道簡直太棒了!另外不管荷葉餅還是月亮饃,它們的卷菜也可以是許多素菜的,而且現今社會發達,人們會更加注重口味的搭配,也可以自主選擇夾的東西。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月亮饃裡面幾乎必夾的食物——粉蒸肉。粉蒸肉可謂是酥糯爽口、嫩而不糜,越嚼越香!粉蒸肉其實還有個別稱面面肉,在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是列為中華傳統名菜之一。它是用帶皮的五花肉、米粉等食材調料製作成的。一般粉蒸肉味道如何最關鍵的一步還是要看米粉磨地如何,米粉一般是要先翻炒熟再慢慢碾碎的,是比較費力地一種操作,不過現在由於科技的發達,吃到粉蒸肉也不再是奢望了,但多多少少是會丟失一些手工的味道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宿管阿姨用英語和學生對話,還帶動身邊同事一起學英語
    我們經常說學無止境,就有這樣一位熱愛學習的宿管阿姨,她叫郭紅萍。幾天前浙江大學的學生小林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她發現浙大一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掃地僧,因此48歲的郭阿姨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原來郭阿姨曾經在中東還做過翻譯,而郭阿姨是為了女兒才來到了這所學校當宿管的。
  • 浙大有位「寶藏」宿管阿姨:做過翻譯 用英文出板報
    郭阿姨生活照「在寢室樓下聽到有人在讀英語,很標準,我心想誰暑假還這麼勤奮呀,真棒!走到門口發現是宿管阿姨,大吃一驚。」幾天前,浙大的學生小林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她發現浙大紫金港校區青溪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掃地僧」。
  • 網紅月亮饃做法:家庭配方講解詳細,面饃辣醬全都有,可以擺攤了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1、月亮饃又叫月亮餅、餅夾粉蒸肉,有大小之分,大者直徑可超過25cm,小者只有巴掌大,是河南鄭州的傳統風味小吃。2、 今天老劉就來分享一下「月亮饃」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 會阿拉伯語、做過翻譯……浙大有位「寶藏」宿管阿姨
    這兩天,浙江大學的宿管阿姨郭紅萍以標準的英語口語和精緻的英語板報走紅網絡。這位「寶藏」阿姨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了女兒來浙大應聘入職成了同學們的「郭阿姨」去年9月,郭紅萍的女兒考入浙大,原本在家全職照顧女兒的郭紅萍突然閒了下來。
  • 鄭州這家店的油饃頭鋁超標5倍多!喝茶能排出身體中的鋁嗎...
    為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餐飲食品進行了抽檢,發現鄭州市鄭東新區豫興路辦事處真味胡辣湯豆沫館銷售的1批次油饃頭和二七區老中街劉記羊肉湯館銷售的1批次油炸韭菜丸子均涉及鋁殘留量超標問題。
  • 「超級粉月亮」今夜升起!讓你的孩子們了解關於2020年的最大滿月
    今夜的中國(4月8日),如果你在今晚抬頭仰望夜空,你將會欣賞到年內最大的超級月亮「超級粉月亮」。這輪滿月將會在近地點,即它將處於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221,772英裡(356,907公裡)遠,且地球、月球與太陽將處於一條線上。這代表當月亮在近地點時,它會比平時看起來更大、更亮。但由於「近地點」不太好記,「超級月亮」一詞便應運而生。
  • 寶寶爬行墊竟然有這麼多危害,幸好阿姨提醒,否則我就坑娃了!
    只要是孩子的東西,我們就一定會注意即使價格再貴,我也會買回家。對於孩子的成長爬行墊是必需品之一,那麼對於爬行墊你了解多少,你知道爬行墊的危害嗎?對於孩子的房間設計你知道注意什麼嗎?今天小編說說寶寶爬行墊竟然有這麼多危害,幸好阿姨提醒,否則我就坑娃了!
  • 關於「繞著月亮轉圈圈紅」
    (原題:啊,陝北,生我養我的這片厚土啊,我願像這信天遊一樣高高飛起,化作裝飾你的夜空的月暈,繞著月亮轉—— 根據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從下面三個短語中選擇一個填入文章的結尾的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甲】 紅圈圈 【乙】一圈紅 【丙】圈圈紅 )
  • 「甘肅味道」早勝狗舌頭饃
    說它的名望跟董志塬旗鼓相當,那是在明清民國悠長光陰裡,關中和塞北商人,不曉得秦隴大地上有個寧州(轄今西峰區、寧縣、正寧縣),卻曉得秦隴大地上有個塬大坳寬的棗社塬(早勝塬前身的名字),棗社塬上有個棗社鎮(今早勝鎮),棗社鎮城裡棗社人現做現賣的好吃貨狗舌頭饃,倘若吃過,那獨特風味就刻舌尖尖上了,再咋舔都舔不掉。
  • 你知道月亮的孩子嗎?
    世界上有這麼一群孩子,被稱為月亮的孩子,他們是降落人間的天使,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是窗前那一抹美麗的白月光他們,就是白化病患者。因為這類患者會比較畏光,而在夜間活動時會感到更舒適,因此得名「月亮的孩子」。白化病作為一種遺傳病,唯一的預防途徑就是產前早期基因檢查,避免基因缺陷問題。白化寶寶往往常常伴有黃斑中央凹發育不良和視神經通路異常,引起不自主的眼球擺動,視線無法正常聚焦,很難坦然與人對視。
  • 歷史巨著:郭老師走紅的來龍去脈
    郭老師來自河北滄州,1994年生人,網友調侃她長著56歲的臉。在成為網紅之前,她住在農村的彩鋼房裡,會直播一些生活日常。比如坐在農村的大院裡剝苞谷、吃飯、看書,開心了就跳一段火辣的舞蹈,化著蹩腳的妝容出街巡禮。 關於她成名前的鄉野往事,郭老師在直播間口述的版本各不相同,網際網路史官們稱之為「郭の故事會」。
  • 開學*課 請保安叔叔、清潔工阿姨、食堂阿姨上臺 孩子們送上毛巾...
    開學第一課 請保安叔叔、清潔工阿姨、食堂阿姨上臺 孩子們送上毛巾感謝致敬    學校:玉林小學     主題:文明成長     「開學第一課」是孩子成長中美好而重要的歷程。    「有請保安叔叔、清潔阿姨、食堂阿姨代表上臺。」上午10時許,隨著小主持人的話音,保安劉佳坤、清潔工彭耀華、食堂工作人員何平華走上了主席臺,「我是你們的保鏢劉叔叔,只要有我在,就不會讓壞人進入學校,我會時刻保護你們的安全。」在玉林小學工作了4年多,今年50歲的劉佳坤第一次「上臺」,手拿話筒,漲紅了臉,語氣有些顫抖。
  • 響起15次掌聲,網紅宿管阿姨上了學校的迎新年晚會
    「我確實是做夢也沒有想到今生能夠成為一個網紅,而且是有4.3億閱讀量的大網紅,謝謝同學們的點讚,是你們讓我成為網紅,感謝你們!」「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還能兩次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裡。」「最最讓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我在2020年竟然受聘成為浙江萬裡學院的生活思政導師,這讓我無比自豪,無比榮耀!」
  • 中國50歲網紅阿姨,零下40℃挑戰貝加爾湖冰潛,廣大網友佩服不已
    中國50歲網紅阿姨,零下40℃挑戰貝加爾湖冰潛,廣大網友佩服不已最近很多的外媒都對一位中國網紅進行報導,這位網紅是位已經有50歲的阿姨,這位網紅阿姨叫做劉葉琳。儘管50歲了,她還是保持著完美的身材,外媒評價這位阿姨為「辣翻全球」。
  • 小米上架天文望遠鏡,可放大50倍,拍月亮可以不怕華為了
    最近一段時間,華為、小米、OPPO等很多旗艦手機都喜歡去拍月亮,好像能不能拍清楚月亮已經成為了旗艦手機的衡量標準。其實,我看過了各家手機拍下的月亮照片之後更想說的是,想拍清楚月亮,不就是一個天文望遠鏡就能輕鬆解決的嗎?前幾天在小米上就上架了一款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有了它,就算你用的是百元機,我相信你也能拍出好看的月亮。
  • 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學生再不怕阿姨手抖了
    原標題: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餐餘垃圾大幅減少,學生再也不怕阿姨手抖了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學校餐廳自助餐每頓40多個菜 再也不怕食堂阿姨手抖學生到食堂買飯,最怕的就是打菜的阿姨手抖,肉肉在勺上滑落。
  • 父母必備:孩子體重與書包重量對照表!書包超重有害
    到了學齡期,各科的書籍、其他非主科的書籍、學習資料、練習冊、書寫簿、文具、飯盒、水杯……有時還要帶上運動的工具,比如跳繩,有些小孩還要帶上在校午睡的枕頭和被子……如今很多家長都有些擔心,因為小孩的書包都很重,6,7斤已經是最普通的數字,10多斤的書包大量存在,有部分孩子的書包甚至更重,達到20多斤。孩子們的書包這麼重,真的可以這樣嗎?
  • 風靡全球的網紅大月亮暑期入駐水立方
    自古以來,許多大儒和詩人都喜歡用月亮來形容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貌似月亮可以涵蓋所有心中的苦悶。古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寂寞,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懵懂,也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惆悵。今有「嫦娥一號」奔月成功,成為我國首個探測月球衛星。
  • 中秋節,一起把月亮送給1200萬孩子
    茱安·巴普斯特·弗裡德曼《捕獲月球》在格林童話裡,月亮是花三枚銅幣,裝在柏樹上,需要每天上油、擦亮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