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空氣環境熱能動力車

2021-01-13 砥礪創新前行

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連接著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不僅直接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其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滲人到廣泛的學科領域,帶動大量的相關工業的快速發展,誘發新興工業和高新技術的出現,形成龐大的產業體系和合縱連橫的產業鏈。

但是,全世界六分之一以上的石化燃料用於驅動汽車的內燃機。汽車是化石燃料的消耗大戶,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汽車排放的尾氣中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導致城市煙霧,氮氧化物會與空中的水蒸氣直接形成酸雨。城市汽車密布排放大量熱量,加劇熱島效應,危害人體健康,制約城市發展。

熱機是「熱量機」,本意不是「熱的機」!項目回歸熱機、膨脹機工作的基本原理,將熱機工作起點從低溫、超低溫開始,讓低溫介質吸收常溫環境介質含有的熱量,實現升溫膨脹,轉變為機械能。

傳統內燃機均為使用汽油、柴油等攜帶能量的工作介質,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發生爆炸等事故,該項目攜帶的是液態空氣、液氮、乾冰等無能量的工作介質,使用安全、環保。

我們提出採用液態空氣、液氮、乾冰等低溫工質,吸收環境熱能即可膨脹做功。液態空氣環境熱能動力車,即使用液態空氣、乾冰、液氮等綠色燃料吸收空氣環境熱量,升溫膨脹,變成高壓常溫氣體來驅動機車運動,實現綠色、清潔、零排放。

該項目的技術改造不改變汽車原有的結構,不影響上百年來形成的汽車工業體系,僅更換工作介質及極少數配件,硬體改動成本極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羋盒學科學|空氣動力車
    當空氣與物體擁抱在一起,空氣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就形成了空氣動力。空氣動力分為沿著物體表面和豎直於物體表面兩種形式。比如;當龐大的飛機翱翔於天空,沿著飛機表面的方向受到了阻力和推力,豎直於飛機的方向受到了重力和升力。飛機起飛時,產生的推進動力稱為推力。飛行過程中前方空氣通過機身,想阻礙飛機前進的力就是阻力。
  • 液態空氣:未來我們將如何存儲能量?
    針對於液態空氣的儲能方式將進行一定的探究和思考。其中,液態空氣能量存儲的一種變化是(CAES)。壓縮空氣儲存器提供了另一種可持續的電池替代品,可保證更長的預期壽命,更低的維護成本和技術簡便性。目前,世界上有兩家CAES工廠:一家位於德國,另一家位於阿拉巴馬州。兩者都將壓縮空氣存儲在地下鹽穴中。(研究人員還探討了將壓縮空氣存儲在水下的可能性。)需要時,可以將壓縮空氣加熱並膨脹,然後用於驅動渦輪。
  • 全球首個5兆瓦/15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工廠開通運營
    液態空氣儲能(LAES)使用的組件和子系統是主要OEM廠商提供的成熟技術。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發電和工業氣體行業的既定流程,其已知的成本、性能和生命周期都能確保低技術風險。液態空氣儲能(LAES)如何運作?液態空氣儲能(LAES),也稱為低溫儲能(CES),是一種大規模的長期儲能技術,可以安裝在需求點。
  • 水動力車能製造嗎?科學家:水裡的氫可以提取,多家廠商製造過
    比如水動力車,就有多家廠商造過。如果進行嚴謹的科學求證,我們的確是能夠從水裡面分離出氫和氧,而以現代科技進行能源的轉換,就是將氫燃燒以提供足夠的能源。科學家對此進行了驗證。,而水不能用來燃燒,想要通過熱能驅動,就只能從水當中提取氫氣作為一種可燃能源。
  • 「最環保」汽車喝液態空氣就能跑(圖)
    這輛車最特別之處在於發動機以液態空氣為動力。「我們現在已經快用完化石燃料。我們必須做一些事情,」迪爾曼說,「希望這輛車提供解決方法。」  迪爾曼以非常冷的空氣為發動機提供動力。液態空氣儲存在啤酒罐內,隨著液態氣體變熱,開始沸騰,膨脹成氣體,推動活塞。  這些做法先前已經有人做過。
  • 這不是夢:液態空氣存儲風電
    初創能源公司庫克能源(Keuka Energy)正在準備徹底改造風能和能源儲存,他們最近推出一臺125kW的船隻原型,它使用其新穎的漂浮式風力發電機組,設計搭配液態空氣儲能來提供穩定的電能來源。不同於有三個葉片和中心變速箱的傳統風力發電機組,庫克的渦輪機是一個鋁製葉片的風車,坐落在裝有液態空氣的V型漂浮平臺上。
  • 如果把地球上的空氣都液化,液態空氣會有多深?
    液態空氣的平均密度接近880千克/立方米,介於液氧和液氮之間,與橄欖油的密度非常接近。另外,地球表面積大約是5×10^14平方米。因此,如果大氣被壓縮成液體,那麼,將會有11米厚的液態空氣覆蓋整個地球。想像一下,在我們頭頂上方綿延數千米(一直到太空)的整個大氣層,如果凝結成液體的話,只有11米厚。因此,液體比氣體的密度大得驚人。
  • 全球最大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開工建設
    世界上最大的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開工建設,它將儲存可再生電力,減少化石燃料發電廠的碳排放。該工廠位於英國曼徹斯特附近,它將利用多餘的綠色能源將空氣壓縮成液體並儲存起來。當需求量較大時,液態空氣又被釋放成氣體,為渦輪機提供動力,將綠色能源重新投入電網。大力拓展風能和太陽能對解決氣候應急問題至關重要,但它們並不總是可用,因此,儲能是關鍵,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項目將是抽水蓄能方案之外的世界上最大的項目。
  • 「熱能空氣牆」取暖器,北方人:長見識了
    「熱能空氣牆」取暖器,北方人:長見識了再過幾天就要迎來小雪節氣了,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它的由來。小雪,顧名思義下雪但雪量很小,屬於冷空氣比較正式登入冬季的舞臺,雨水轉化為雪花,開始飄散在天地之間。小雪節氣來臨,各地氣溫已經開始下降,北方更是先後下起了凍雨和大雪。
  • 用於混合動力車的複合結構永磁電機電磁優化設計
    為改善混合動力車的行駛平穩性,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徐奇偉、孫靜、楊雲、陶特毅、崔淑梅,在2020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1上撰文,對混合動力車用複合結構永磁電機的電磁結構進行優化設計,以減小由於磁路參數的非線性變化引起的電機轉矩脈動
  • Highview公司計劃在英國部署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中國儲能網訊:據報導,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提供商Highview Power公司執行長Javier Cavada日前表示,計劃在英國部署一個容量為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他指出,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真正競爭對手是化石燃料發電廠,而不是電池儲能系統。 行業媒體日前在倫敦電力儲能網絡年度研討會上與Cavada進行了探討。
  • 液態氮簡介
    冰凍融解時,細胞間的冰晶先融解,從而吸收周圍的大量熱能,導致細胞內繼續結冰,形成更大的冰晶。緩慢融凍可加強和延長此種作用,大的冰晶可致使細胞更嚴重的機械損傷,同時也使細胞更久地處於濃縮的電解質環境中,加速細胞的死亡。因此,緩慢融凍對組織的破壞性更大。融凍快慢有關因素有致冷劑的溫度,冷凍治療的時間長短,組織的含水量、導熱性,組織的血流供應是否豐富。如果血供豐富,則融凍加快。
  • 【科技動態】國內外液態空氣儲能系統最新研究進展
    >技術領域:液態空氣與熱化學儲能耦合系統開發單位: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 Behdad Moghtaderi技術突破:提出並驗證了一種新型的液態空氣與熱化學儲能耦合系統(LAES-TCES),效率比單獨的熱化學儲能系統高13.3%,儲能密度是單獨液態空氣儲能系統的近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分離液態空氣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分離液態空氣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法)   原理: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
  • 太陽能光伏與太陽能熱能的區別
    這個過程與太陽能熱能從根本上不同,太陽能熱能利用太陽來加熱流體或空氣,以後會更多。當前環境中太陽輻射的可用性和強度。是否正確維護了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農場還通過簡單地將多個太陽能電池連結在一起來利用光伏。這樣一來,太陽能發電場就可以根據其發電量產生大量電能。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採用梯級恆溫蓄冷、小溫差傳熱的高效蓄冷流程,在理化所廊坊園區搭建了國際首套基於雙級液相工質蓄冷的液態空氣儲能實驗平臺,蓄冷效率測試結果達90%,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中國「熱能空氣牆」上市,取暖有了新方式
    中國「熱能空氣牆」上市後,空調、地暖都閒置了現在已經入冬了,很多人都在考慮取暖的問題了,沒有集中供熱或供熱不足的家庭都會選擇空調、電暖氣來取暖,這樣的取暖方式雖然暖和,但是電費要需要很多,一個月就要大幾百元,很多家庭都負擔不起,而且經常吹空調會使我們皮膚變幹、嗓子疼。空調取暖不舒服,電暖氣取暖不僅耗電,而且還有危險。
  • 最大液態空氣儲能設施?英國:可為5萬戶家庭供電5小時
    據報導,英國啟動了一項創新的新能源項目,即在英國大曼徹斯特郡開始部署一個50MW/250MWh的液態空氣儲能設施。據悉,這個名為「CRYOBattery」的儲能系統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儲能系統之一。具體而言,該項目將利用低溫冷卻技術將周圍空氣轉化為液體,然後用於長期存儲和釋放能量。
  • 生態環境像個囚籠,液態固態氣態環境,有適合三態的超級生物嗎?
    我們的大自然,風光明媚,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偶爾會狂風暴雨,偶爾會電閃雷鳴,偶爾會地動山搖,偶爾會巨浪滔天。這就是我們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同活在一個空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好好珍惜。大自然選擇了我們,我們也選擇了這個自然環境。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
  • 芙睿希液態空氣淨化系統驚豔亮相2018中國世環會
    芙睿希液態空氣淨化系統驚豔亮相2018中國世環會 2018-06-12 10:04:04   來源: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