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患有口腔扁平苔蘚的患者越來越多,導致了人們對口腔扁平苔蘚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不了解口腔扁平苔蘚,經常與口腔潰瘍混淆,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
一、口腔扁平苔蘚
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自身免疫相關性慢性黏膜炎症,可累及皮膚、黏膜、甲及毛髮,一般不具有傳染性,各年齡段均可發病,多見於中年女性,病損由白色丘疹排列網狀、樹枝狀、環狀成條紋或斑塊等,伴有基底黏膜充血、糜爛。
二、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病原因
1.遺傳
口腔扁平苔蘚有家族史傾向,不少學者進行了家系發病研究,但系譜分析不符合單基因遺傳規律。現多從HLA方面進行研究,在家族性扁平苔蘚患者中所攜帶的HLA基因明顯高於非家族性扁平苔蘚,說明扁平苔蘚的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2.內分泌因素
口腔扁平苔蘚中女性患者較多,病情波動與妊娠、更年期和影響內分泌的藥物相關,患者雌二醇、睪酮含量多低於正常人。
3.局部刺激因素
不同金屬修復體在口內形成電位差,另外,充填物刺激可引起口腔黏膜苔蘚樣改變。有報導,銀汞充填體引起的苔蘚樣病損可能是對銅、鋅、銀等產生的變態反應,可能為遲發性超敏反應,接觸性變態可能為游離汞進入黏膜成為抗原引起的局部反應。
4.系統性疾病因素
扁平苔蘚多伴有不同的全身性疾病或症狀,不少患者發病及病情與一些系統疾病存在有關,如糖尿病、肝炎、高血壓、消化道功能紊亂等。
三、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
患者多數沒有自覺症狀,多是在偶然事件中發生,有的患者遇到辛辣、熱、酸、鹹味刺激引起,局部敏感,有些患者感到口腔內黏膜粗糙、燒灼感、口乾,偶有蟲爬、癢感,充血糜爛的患者導致進食疼痛。
中年女性多見,病損多為左右對稱,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丘疹組成的線條構成網紋狀病損,與正常黏膜沒有清晰界限。白色線條和四周為正常黏膜,或有充血、糜爛,甚至潰瘍,同時伴有全身皮膚損害,多發於四肢與軀幹,為扁平多角紫紅色丘疹,有瘙癢,也可出現指(趾)甲病損。
四、口腔扁平苔蘚的分型
1.網紋型
由小丘疹連成線狀白色、灰白花紋,花紋組成網狀、樹枝狀、環狀或半環狀等多種形狀,也可表現為白色斑塊,可發生與口腔黏膜黏膜的任何部位,頰部最多見。
2.糜爛型
常在充血基礎上發生糜爛,所以稱為充血糜爛型,糜爛周圍由白色花紋或丘疹,疼痛明顯,常發生於頰、唇、前庭溝、磨牙後區等部位。
3.萎縮型
多見於舌背,為淡藍色的白色斑塊,微凹下,舌乳頭萎縮導致病損表面光滑,發生在牙齦時,則為充血或表淺糜爛,臨近可見白色花紋。
4.水皰型
黏膜上出現大小不一的水皰,一般在1-5mm,破潰後形成糜爛面,多見於頰、唇、前庭。
5.斑塊型
表現為白色角化的丘疹融合在一起,形成斑塊,常伴有網狀白色角化條紋,多見於舌背黏膜兩側。
五、口腔扁平苔蘚的預防
儘量少吃堅硬、邊緣銳利的物品,不要用嘴咬帶殼的食物,避免劃破口腔黏膜,要吃一些柔軟的食物。
飲食口味要適當節制,不要吃刺激性太強、口味過重的食物和物品,例如臭豆腐、辣椒、麻辣串等,這些物品都會刺激口腔黏膜從而加重口腔扁平苔蘚,要使用一些清淡的食物,例如蓮子粥等。
禁忌過熱或過涼的食物,不要吃太燙的食物,例如剛烤熟的地瓜等,也不要吃過於涼的食物,例如冰鎮西瓜、冰糕等,這些都會刺激口腔,影響口腔扁平苔蘚的恢復,應該吃一些溫度適中的食物。
生活習慣要養成合理有序的作息,不要經常熬夜加班,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暢,良好的心情有助於口腔扁平苔蘚恢復。
多做運動可以晨跑或者做一些其他活動,運動要適量,不要過度,堅持長久可以提高體質,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