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勳人物譜科技篇:著名的有機化學家——紀育灃

2021-01-09 騰訊網

紀育灃(1899年12月22日—1982年5月18日),浙江鄞縣人,有機化學家。研究領域涉及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天然產物化學,尤其畢生以研究嘧啶化合物著稱。其用經典方法對一些中草藥的化學成分進行分離鑑定,屬於首次研究。

1917年,紀育灃入滬江大學讀書,畢業後獲學士學位。

1921年—1922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化學碩士學位。

1922年—1923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任演講助教。

1923年—1924年,在美國耶魯大學讀書。

1924年—1926年,回國在武昌大學任教授。

1926年—1928年,又赴美國耶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哲學(化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關於嘧啶化合物結構測定的研究」。

1928年—1933年,分別在東北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授。

1933年—1934年,在上海雷氏德醫學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

1932年—1936年,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兼秘書。

1936年—1945年,分別在廣西大學、上海醫學院、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

1945年—1946年,任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1946年—1949年,任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系教授。

1949年—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

1951年—1958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藥學系主任,研究員。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8年—1982年,紀育灃任北京化學試劑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化學學報》、《藥學學報》編委。

1982年5月18日2時,紀育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紀育灃為發展中國化學科學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多年從事嘧啶及其他雜環的天然有機產物研究和生化試劑以及抗癌藥物方面的合成研究,有80餘篇論文發表在國內外雜誌上。紀育灃早在三十年代就參加中國化學會,參加學術活動。在建國初期參加了中國科學規劃的制定,並在有機化合物命名工作中也有不少成績。他是中國老一輩的化學家,在國內外化學界享有一定的聲譽。

相關焦點

  • 歷史名人在西大丨紀育灃: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
    廣西大學在建校90周年之際,特推出「歷史名人在西大」系列文章,介紹不同時期對西大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代表性人物,展現不同歷史階段的教育者為西大發展進步所作的艱難探索。紀育灃: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紀育灃,中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原籍浙江鄞縣,青年時代去上海求學,1921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即今天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化學系。從《上海理工大學志》上可知,滬江大學的校訓為「信、義、勤、愛」。
  •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中國農藥化學的奠基人——楊石先
    主要研究農藥和元素有機化學,並長期從事化學教育,創建了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系統研究有機磷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高效農藥,系統地研究了磷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生物活性的關係。為紀念國慶十周年,他發表了學術論文「建國十年來中國元素有機化學的進展」。 1962年,楊石先根據全國第二次科技發展規劃會和全國農業規劃會的精神,於當年10月在中國高等學校中成功地建立起第一個化學專業研究機構——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並親自擔任第一任所長。
  • 著名有機化學家蔣錫夔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先生
  •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張青蓮
    張青蓮(1908.7.31-2006.12.14),江蘇常熟人,無機化學家、教育家。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同位素化學造詣尤深,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對中國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起過重要作用。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6-05-24 13:4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有機化學家和高分子化學家黃志鏜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1月13日凌晨4時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科學網—著名有機化學家周維善院士逝世
    【科學網 黃辛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張鈺哲
    發表過近60篇觀測和研究的學術論文。隨後在葉凱士天文臺著名教授G範比博(VanBiesbroeck)的指導下,用60釐米反射望遠鏡從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研究工作。 192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張鈺哲通過觀測發現了第1125號小行星,使他在天文學上嶄露頭角。他把這顆小行星定名為「中華」(China)。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2019-08-08 08:54:48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夏靜、張銳 |字號:A+ | A- 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 101歲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高分子科學奠基者於同隱逝世
    於同隱資料圖於同隱,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有機化學家、高分子科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高分子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復旦大學高分子學科的創建人和帶頭人、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2月6日10時56分在上海仁濟醫院浦東分院逝世,享年101歲。
  •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中國近代生物化學科研事業的奠基人——王應睞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王應睞到劍橋大學Molteno研究所,在國際著名生化學家D凱林教授(Keilin)領導下工作,對血紅蛋白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王應睞乘船取道印度回國,被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聘請為生化教授。
  •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19 10:11 來源:澎湃新聞
  • 化學擔當——記著名有機化學家戴立信院士—新聞—科學網
    ■熊家鈺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於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有機所研究員、有機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顧問、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化學獎。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為中國有機化學的創新發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吳有訓
    1949年6月初,上海科技團體聯合會推舉吳有訓為主席;6月中,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又任命他為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相當於校長),主持交通大學的教學恢復工;7月,吳有訓作為上海科技界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
  • 有機化學家陳天池
    1962年10月,我國高校第一個有機化學研究機構——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在南開大學建立。半個世紀以來,研究所聚集了楊石先、何炳林、陳茹玉、李正名、王積濤等一大批優秀的化學家,他們為我國的有機化學和農藥化學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2020-10-18 0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得不了解的科技豐碑人物-中國著名科學家
    中國著名科學家張衡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沈括史」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和」中國科技史上的裡程碑「。為了紀念他,1979年7約1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在1964年發現的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小行星。李四光中國著名地質學家。
  •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 2016-12-13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當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近日,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揭曉年度十大人物,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在一個專注於在人身體上結合電子設備的多學科實驗室中用碳納米管制作出了人造皮膚,成為十大人物之一。  鮑哲南1970年11月出生於南京,現執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
  • 榮譽屬於我的祖國——記著名化學家陳榮悌院士的學問人生
    館主曰:今天是著名化學家、南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榮悌先生誕辰101周年紀念日,謹以此文緬懷陳先生。另外五位學部委員分別是有機化學家楊石先(1955年當選)、高振衡(1980年),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1980年),農藥化學家陳茹玉(1980年)和無機化學家申泮文(1980年)。我當時還知道陳先生發現了配位化學中線性自由能關係,成果轟動國內外。同時,他也是研究無汞催化劑的先驅者,對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