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牛、羊放屁,正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

2021-01-16 騰訊網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地球環境。

第一:從「斧斤以時入山林」說起

「環境保護」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並不是二戰以後才出現的。人類自從使用了石器以後,就開始破壞環境了,因為我們走向了文化進化的快車道,繞過了生物進化的慢車道。人類本來是吃不到牛肉、豬肉的,我們根本不是這些哺乳動物的對手,有了石器以後,我們就慢慢進入到食物鏈的頂端,突破了生物圈本身的自然規範。因此,人類在採集狩獵社會、農業社會的時候,就在破壞環境。

尼安德特人在進行狩獵活動

孟子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們,就已經注意到破壞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惡果了,所以,孟子說密網不入池塘,就有吃不完的魚和鱉,定時砍伐樹木,木材取用不盡。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為了保護倫敦的大氣環境,在1272年頒布法令,禁止燃燒煤。

然而,無論是「斧斤以時入山林」,還是禁止燃燒煤炭,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環境保護的措施實質是限制消費。實際上限制消費,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我們以氣候變暖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要低碳出行,比如能步行,就不坐車。那麼問題來了,步行能減少多少碳排放呢?我們並沒有仔細算過這筆帳。步行是需要消耗人體的生物能的,我們人體的能量來自於食物,我們步行了一公裡,感覺到自己餓了、渴了,就會吃一個漢堡,喝一瓶可樂。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漢堡和可樂當中其實是蘊含了碳排放量的。

現代農業,糧食生產過程就蘊含了碳排放

首先,漢堡當中的麵粉、牛肉從農場運輸到生產地,就用了交通工具,生產運輸食物的過程就蘊含了一些碳排放量。其次,牛是要放屁和打嗝的,反芻動物放屁和打嗝釋放的氣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這和反芻動物的消化系統有關,正常情況下,動物是不能直接消化草的,但是反芻動物有四至五個胃室,反芻動物的瘤胃中生活著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能夠將動物無法消化的糖類分解,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發酵,食物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甲烷,通過打嗝的方式釋放出來。反芻動物打嗝、放屁會產生甲烷,它們的糞便中也會釋放甲烷,地球上的溫室氣體,不僅有二氧化碳,而且還有甲烷、水蒸氣、一氧化二氮等等。最後,同等距離之下,汽車製造的溫室氣體有時候會比步行更少,因為汽車的效率更高,汽車可以同時運載很多人,而步行只是一個人在行走,距離越遠,汽車的效率更高。

反芻動物的胃

現在,全世界大概有15億頭馴化的牛,這個數量肯定是超過了牛這種動物本來應該有的數量,因此,無可否認,飼養牛確實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既然牛羊等反芻類動物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那麼,我們人類是不是應該放棄食用牛肉呢?在亞洲國家也許可以做得到,但是,在歐美國家是行不通的,因為西方人的肉食主要就是以牛肉為主。這就說,為了保護環境,限制消費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僅牛、羊放屁會製造溫室氣體,人類放屁,其實也會釋放二氧化碳,只不過相對於牛、羊而言,人類的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較少而已。人類每天通過放屁的形式排出大約1000毫升左右的氣體,這些氣體中的物質有二氧化碳、硫化氫和糞臭素等等,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與食物的成分有關,一般來說,食用了澱粉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之後,二氧化碳的數量會增多。

第二:把汽車改成馬車會怎麼樣?

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現在已經被視為環境汙染的頭號殺手了,可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馬車則被視為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歐美國家的城市化運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已經開始了,20世紀初的美國紐約大約有300多萬人口,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車,紐約市還養了20萬匹馬。使用馬車出現的交通堵塞現象,遠比使用汽車嚴重,因為馬是一個生物,不容易受到控制,難以駕馭,長時間、超負荷使用馬車,馬容易暴斃,出現「人仰馬翻」的慘劇,馬一旦倒地,短時間內是無法將馬搬走的。

1867年,紐約的馬車

馬車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遠遠超過了汽車,20世紀初的紐約,每17000人就有1人死於馬車事故。馬車的噪音也比汽車的噪音大,汽車是呼嘯而過,而馬的鐵蹄上都按了鐵,聲音很大,跑起來還有節奏感,當時的市民最受不了這種噪音,紐約市的一些地方,甚至禁止馬車通行。20萬匹馬,需要吃草,它們是反芻類動物,在打嗝和放屁的過程中,製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馬車其實並不是低碳出行,只是說當時的馬車數量比現在的汽車數量要少而已,但是,話又說回來,20萬匹馬的通行效率,其實是遠遠低於20萬臺車的,假如今天的交通工具,全部換成馬車的話,一座城市養上百萬匹馬恐怕也難以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

馬不僅製造甲烷和二氧化碳,引發溫室效應,而且還會汙染環境,一匹馬一天大約排放10公斤的馬糞,20萬匹馬,一天就要排放200萬公斤的馬糞,當時的紐約市每天要處理200萬公斤馬糞,在最開始的時候,紐約市周邊的農民還來買馬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農田裡的馬糞需求也飽和了,而城市的馬匹數量卻在不斷增長,於是,這些馬糞就不得不堆積在城市周邊的空地上,馬糞一堆積,就吸引了大量的蒼蠅和微生物,到了下雨的時候,這些馬糞經過雨水的衝刷,又流入到下水道,整個城市變得臭氣燻天。如何解決馬糞的問題呢?限制馬車的數量,顯然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後來,隨著內燃機汽車和電車的普及,馬糞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而且誰也沒有因此而受到損失。

1847年的紐約

當時與馬車數量過多相類似的環境問題,就是鯨魚的過量捕殺。鯨魚的體型有大有小,最小的鯨魚體長不到2米,而最大的鯨魚長達34米。最大的鯨魚也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動物,體型巨大的鯨魚,在地球上是沒有任何天敵的,它們位於食物鏈的頂端,唯一的「天敵」就是人類。人類從19世紀開始,就大規模捕殺海洋裡的鯨魚,捕殺鯨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鯨油和鯨鬚,鯨油可以做機械的潤滑油,也可以用來照明,還可以製造肥皂、皮革和各種化妝品,在塑料尚未發明的年代裡,鯨鬚可以製作成襯衫的領撐,當時女性穿著的緊身內衣也是鯨鬚製作的。

藍鯨

19世紀20世紀,人類大肆捕殺海洋裡的鯨魚,1835年至1872年,全球總共有30萬隻鯨被捕殺,1904至1975年則有70多萬隻長鬚鯨遭到捕殺,這種捕殺的速度,顯然是遠遠超過了鯨魚的繁殖速度,如果人類不再保護鯨魚,鯨魚很有可能從地球上消失。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以內,是無法限制人們的捕鯨活動的。後來,石油開採技術進步了,石油越來越便宜,而隨著鯨魚數量的稀少,鯨油則變得越來越昂貴,於是,在工業領域,石油取代了鯨油。人類的塑料製作技術提高以後,就擁有了彈性和韌性都非常好的塑料,於是紡織業再也不使用鯨鬚了。所以,是石油和塑料拯救了鯨魚。石油和塑料的普及,並沒有給誰造成損失,人類才放棄了對鯨魚的濫捕濫殺。

第三:全球氣候變暖可能的最終解決方案

聯繫到歷史上的馬車和鯨魚,我們會發現,未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是能源的更新換代問題,而不是限制消費的問題。

地球自身就有碳排放,碳元素在生物圈、巖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氣圈中的循環,稱之為「碳循環」,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碳元素固定為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澱粉),動物以植物為食,獲得了這部分碳元素,動物死亡以後,屍體會腐爛,碳元素重新回到大自然。植物、動物、微生物在呼吸的過程中,都會釋放二氧化碳。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碳排放,其實是生物製造的。人類使用煤炭和石油,則增加了額外的碳排放。

植物也會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死亡以後,壓在地層裡,會形成煤炭,動物的屍體被壓在地層裡,則形成了石油。當然,在自然狀態下,地層裡的石油和煤炭,經過地質運動,會露出地表,如果遇到森林大火,這部分碳元素會慢慢回到大氣層。更多的碳元素,則被固定在了地層中,這些能量本質上來說,還是來源於太陽能的。人類進入到工業社會,將儲存在地層中的能量,全部釋放了出來,這就增加了碳排放,理論上來說,二氧化碳的增加,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二氧化碳多了,反而有利於植物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可是,增加的速度非常快,就超過了地球環境本身的承受能力了。

現在能夠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有一大堆,比如太陽能、風能、氫能等等,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化石燃料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人們不願意建造太陽能發電廠來取代所有的火力發電廠,也不太願意購買電動車來取代原先的汽油車。然而,石油、天然氣、煤炭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最終會有枯竭的那一天,當資源越來越少時,這些能源的成本就會慢慢提高,而新能源的技術提升以後,成本就會降低,一升一降,新能源就會取代傳統能源,正如當年的汽車取代馬車,塑料取代鯨鬚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能源完全沒有環境破壞和環境汙染的問題。例如,現在的太陽能電池板,在發電過程中不會造成任何的環境汙染和環境破壞的問題,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太陽能電池板在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有毒廢水,在回收的過程中,如何保存的不妥當,則會汙染環境。但是,總體而言,同樣生產一度電,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是遠遠小於煤炭和天然氣的。有毒的廢水,也可以被控制起來,太陽能電池板回收妥當,也不會產生環境汙染。風力發電會干擾鳥類的生活,導致大量的鳥類因碰撞而傷亡,這也是破壞環境,比較可行的方案,就是把風力發電機建造在鳥類稀少的地方。

太陽能發電

假如有一天,全球氣候變暖真的不可控了,那麼,人類有沒有辦法解決呢?其實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向地球的平流層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

1816年的夏天,北半球出現了罕見的「無夏之年」,北半球的5月,一般是夏季到來的日子,但是,這一年的5月,美國東北部出現了罕見的霜凍,6月,美國的東北部甚至出現了風雪天氣。我國安徽的東流、江西的彭澤等地,在夏天甚至出現了罕見的降雪天氣。我國的雲南省西北部的劍川也出現了「七月雨雪」的現象,說明當時的地球出現了一次短暫的降溫過程。

1816年為什麼會出現「無夏之年」呢?因為在1815年的4月,印度尼西亞發生了坦博拉火山大爆發,火山爆發指數為7級,火山爆發指數最高級為8級,7級火山和8級火山的威力都非常大,足以影響全球氣候,坦博拉火山大爆發時,有大量的火山灰進入到大氣層,在大氣層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而遮住了太陽光。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被帶入到平流層,二氧化硫在平流層長時間停留,並不會馬上變成酸雨落到地面,這部分二氧化硫能夠起到降溫的作用。

人類的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硫

受到火山噴發的啟發,美國人其實早就提出了向平流層播撒二氧化硫,給地球降溫的做法,人類只需利用現在排放的二氧化硫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這並不會給地球增加額外的環境汙染。但是,這個工程,在現在,肯定是沒有人願意做的,這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會引起環保主義者的反對,不過,真正到了地球非降溫不可的地步,這種做法也許會解燃眉之急。

坦博拉火山的火山口

對於全球變暖的問題,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是不可取的,雖然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全球氣候變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歷史上的溫暖期比現在還要溫暖,但是,人為因素推動的氣候變暖,其變化速度太快了,人類文明可能會承受不起。對於全球氣候變暖,過分擔心,甚至認為要立刻停止碳排放,犧牲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不可取的,這就是說,我們要慢慢減少碳排放量,不要讓地球環境變化的太劇烈,以致於人類沒有時間採取應對措施。

因此,環境保護,不僅僅是一個環保意識的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和技術問題。如果我們把環保視為一種情緒,想出一些幼稚的辦法,那麼就大錯特錯了。

相關焦點

  • 牛排放的氣體加劇了全球變暖?不,牛打嗝才是關鍵
    當人類在構建氣候變化模型時,往往會忽略類似「外界溫度升高導致細菌呼吸加大碳排放」等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可能有著巨大影響的生物及環境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奶牛放的屁很可能比汽車尾氣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更大。
  • 肥胖會加劇全球變暖?放屁也能!
    根據環境學家的研究表示,糧食生產增多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個重要因素。換言之就是:人類吃得越多,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就越大。從而推出結論,肥胖的人是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元兇。
  • 為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終於對羊下手了!
    也有不少人同情羊的處境:白天給你薅羊毛,晚上給你吃肉,文藝上給你演動畫,物質上帶動經濟發展,回頭你還不讓羊放屁了,人幹事兒?(動畫作品中,羊用放屁的方式攻擊狼)所以人類為什麼要為了屁大點事折騰羊?答案很簡單,而且與你我有關: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估計很多人又會思考,氣候變化和羊有個P關係。然而關係確實就是在屁上,因為羊通過打嗝、放屁排出的甲烷,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
  • 牛放屁、牛打嗝加劇全球變暖?餵牛吃紅海藻,可降低甲烷排放量!
    相信大家都了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除了耳熟能詳的二氧化碳,氟利昂之外,還有包含有甲烷。那甲烷主要是從哪排出來的?——反芻動物(畜牧業)。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達全球整體14.5%,甲烷就佔了一半。駱駝、鹿、長頸鹿、羊駝、羚羊、牛、羊等偶蹄類動物都是反芻動物。反芻動物的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食物進入瘤胃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與發酵,這時候就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與甲烷,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牛。
  • 楊安澤:牛放屁會加劇溫室效應,可以通過加稅讓美國人少吃牛肉
    據美國媒體9月20日報導,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楊安澤又有驚人言論,他宣稱牛放屁確實會產生大量加劇溫室效應的氣體,因此,要通過加稅來提高牛肉的價格,從而避免美國人少吃牛肉。當地時間9月19日,在華盛頓喬治城舉行的一個氣候變化論壇上,楊安澤闡述了他的「全球變暖牛屁理論」。
  • 科學家發明飼料抑制牛放屁,稱有利全球變暖,網友:給我男友買點
    導語: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共識,共同行動起來應對氣候危機刻不容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為這一行動建言獻策,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經用海藻創造了一種新的牛飼料,可以減少牛放屁,從而幫助地球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 放屁能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進入到21世紀,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詞能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幾乎年年都在呼籲保護地球,地球表面的溫度正在上升。新聞媒體不是報導這裡又融化了,那裡又海平面上升了,就是報導今年的極度天氣比去年的又嚴重了,某個地方又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歸咎於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 專家稱牛羊打嗝放屁排放甲烷 汙染超過汽車(圖)
    牛羊打嗝放屁汙染超過汽車  本報綜合報導 許多環保主義者在抨擊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時,經常會想到靠汽油行駛的汽車。然而,在一些科學家看來,還有比汽車對環境造成更大破壞的事物,它們就是牛和羊。  牛羊排放1/4的甲烷  據英國《泰晤士報》10日報導,科學家已經通過研究發現,甲烷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溫室效應遠遠大於二氧化碳,其加速全球變暖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目前,英國大氣層中約有四分之一的甲烷都是由牛羊等牲畜排放的。
  • 中科院院士:牛羊放屁對環境造成巨大汙染(圖)
    國外研究稱牛羊放屁已成為全球變暖的元兇(漫畫/王偉賓)  家裡冰箱不製冷了,甚至奶牛放屁,都可能影響氣候變化。  他說,「全球變暖是不爭的科學事實」,2007年2月2日,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近100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0.74℃,報告認為,人類活動造成溫室氣體的增加是近50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在談到「河南要建設成為畜牧強省」時,張新時院士說:「要建畜牧強省,首先要管好『牛羊放屁』。」
  • 分享小趣聞:牛放的屁成了全球變暖罪魁禍首,牛該不該背這個鍋呢
    全球變暖是近年來全人類最關注的環境問題了,曾經的一位科學家為汽車行業發明出了一種汽油,結果使用後尾氣排除成二氧化碳,使得壞境問題越發嚴重,進而增加溫室效應,因此我們一般都認為只有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還有綠色植物的大面積破壞,才是全球變暖的幕後黑手,這點常識估計連小孩都知道,可是專家們又有一新發現了,寶寶們接著往下看。
  • 那些關於羊的科學冷知識:羊屁加劇溫室效應
    那些關於羊的科學冷知識:羊屁加劇溫室效應 黃堃/新華網 2015-02-18 12:13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 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北部地帶植物生長期延長,動植物的分布將有很大的調整。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北部地帶植物生長期延長,動植物的分布將有很大的調整。
  • 牛屁真的對全球變暖有很大的影響嗎?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牛放屁、打嗝確實會排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 如果魯迅先生知道了牛屁可以影響全球變暖,給地球給人類造成那麼大的危害,估計他是萬萬不敢「俯首甘為孺子牛」的!
  • 牛反芻和打嗝排放甲烷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誰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公布的一份報告給出答案:不僅汽車、空調、工廠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氣候變暖,連老牛也應該對氣候變暖承擔一定責任,因為它們在反芻和打嗝的過程中會排放出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甲烷。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 羊放屁也要管?科學家是認真的!
    近日,據英國《衛報》報導,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紐西蘭畜牧業宣布全球首個基因項目,將培育甲烷排放量較低的綿羊,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讓羊放屁少一些......羊:關我屁事?人類:不好意思,還真有關係!反芻動物通過放屁和打嗝排出大量甲烷,溫室效應效果為二氧化碳的21倍。
  • 牛放屁打嗝汙染大過汽車尾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溫室效應,引發全球氣溫不斷上揚,多數人將主因歸咎於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排放的尾氣。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底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全球10.5億頭牛排放的廢氣對於全球溫室氣體的貢獻率比汽車排放的還要多。
  • 「屁」居然是造成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你敢相信嗎
    在生活在,我們似乎每天都在放屁,對放屁早已習慣,但你可能無法想像,有一群科學家,為了減緩全球變暖,正在研究放屁少的羊。屁什麼時候有了那麼大的威力,居然可以影響到全球的氣溫變化。其實我們,或許都小看了屁的威力。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加劇溫室效應,應該是和人類焚燒化石燃料以及一些工業基地有關。並且還與現在過度砍伐植被有關,地球上的植被數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能力不強,才導致了溫室效應。根據這兩點原因來看,如果想要改善溫室效應,就不用化石燃料,然後多多植樹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