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其軍:精準醫療方興未艾 CAR-T技術需攻關突破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20日,「白澤計劃」走進江蘇暨江蘇細胞治療集團籌備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 朱曉穎 攝

中新網南京3月20日電 (記者 朱曉穎)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錢其軍20日在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精準醫療方興未艾,目前用於腫瘤治療的新興CAR-T技術處於爆發期的「前夜」,仍需要攻關突破、數據積累。

當日,「白澤計劃」走進江蘇暨江蘇細胞治療集團籌備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錢其軍在活動期間接受採訪。

CAR-T全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這種新興技術治療腫瘤過程的原理,是從病人身上分離出T淋巴細胞,賦予T細胞能識別特定腫瘤細胞、特異並且加強殺死該種腫瘤細胞的能力,最後通過自體輸回病人體內。

CAR-T是近年來國際醫療衛生界研發熱點,中國研究和國際同步,有良好前景。

錢其軍介紹說,近幾年,中國的CAR-T行業快速發展,目前正在開展CAR-T臨床試驗147項,數量與美國旗鼓相當,位居全球第二;未來有望彎道超車,步入國際CAR-T領域第一梯隊。目前,中國CAR-T技術已啟動臨床試驗,藥品上市還有待時日。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公布,去年4月2日至3日,專家小組赴南京開展現場督導調研。督導調研組召開新藥專項CAR-T技術研發研討會,要求各單位高度重視研究的規範性,加強工藝驗證和質量控制,建立臨床風險控制計劃,並積極配合管理部門制定完善相關評價標準和規範,早日造福廣大患者。

中國的CAR-T行業快速發展,有其客觀性、迫切性:癌症已成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攔路虎」。

今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報告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在過去的10餘年裡,惡性腫瘤生存率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從年齡分布看,惡性腫瘤的發病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40歲以下青年人群中惡性腫瘤發病率處於較低水平,從4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發病人數分布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到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

錢其軍介紹說,目前,CAR-T在血液腫瘤治療中效果較好,但在實體腫瘤中,治療效果還不是很理想,「我們希望這種技術對實體腫瘤治療有進一步突破」。

此外,他認為,CAR-T推廣難點之一在於價格高昂,「同樣需要通過技術攻關,有望在三、四年時間內實現其成本大幅降低,讓老百姓都能用得起。」

2016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提出「白澤計劃」,錢其軍教授是該計劃主要執行人。計劃提出,通過精準治療、免疫治療等新興腫瘤治療手段,聯防聯治,顯著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CAR-T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當日在南京,「白澤計劃」落地江蘇主要負責人之一、江蘇細胞治療集團籌備組白宗科表示,江蘇在細胞治療領域具有較好的科研、臨床和產業基礎,亟待建立腫瘤防控新技術、新方法、新平臺,改變長期以來重治療、輕預防的局面,加速科技創新轉化。(完)

相關焦點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攜手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總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精準醫療專項首席科學家錢其軍教授介紹,成立於2013年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是在上海市科委批准建立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上建立的高科技公司。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 籤署戰略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肖鑫 記者 左妍)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日前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 腫瘤精準醫療的實踐
    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和蛋白質組檢測技術快速進步,生物信息學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以及雲計算構架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其本質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其他醫學前沿技術,對於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例如腫瘤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並對一種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分類,最終實現對於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減少醫療浪費,把握治療時機,使患者最大臨床獲益。簡單講,就是讓患者吃有效的藥和只讓可以獲益的患者吃藥。
  • 精準磁控技術領跑世界前沿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 劉喜梅)「如同平時服用膠囊藥物一樣,喝水吞服一粒藥丸大小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僅需15分鐘時間就可以輕鬆完成高科技胃鏡檢查。」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在擬議決定備忘錄中,要求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應在CMS批准的研究中提供全國範圍內覆蓋治療,並在治療後至少兩年內對患者進行病情監測。所獲得的監測數據也將幫助CMS為醫療保險覆蓋治療的後續推進工作提供關鍵的決定性信息。這項政策對醫院來說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醫院認為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缺乏明確的規則,再加上這些治療方法的天價,阻礙了醫院採用該療法。
  • 精準醫療於2017年在癌症方面取得突破
    導語: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環境基因組學、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醫學向數據密集型科學的逐步轉化,「精準醫療」作為生物和醫學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應運而生,為臨床病症更為準確、有效的診斷、治療提供積極的指導作用。這個視頻為向我們展示了2017年精準醫療的突破,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 2017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14日訊  專家日前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先進科技成果展上表示,我國應根據本國疾病譜,擬定「中國版」精準醫學疾病範疇。中國作為腫瘤大國,目前面臨著降低癌症 發病率和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雙重挑戰,對精準醫療的需求迫在眉睫。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應用價值——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治療、手術、診斷和醫學成像,每一個應用都旨在應對醫學中的不同挑戰。 基於機器人超微的外形及前沿技術加速發展,微型機器人將在精準醫療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未來,許多疾病或將通過微小的機器人在血液中遊走、輸送藥物等來治療。
  • 醫藥生物:三代基因測序獲突破 推精準醫療
    動態事項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馬佔山與美國馬裡蘭大學葉承曦博士在基因測序領域的合作取得重要突破,合作團隊近日正式發布了一款代號為Sparc的軟體。
  • 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穗舉行
    幹細胞與精準醫療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應用,得到了抗疫專家、國家政府部門的證實和認可,增進了大眾對這一領域的了解,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會上,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生物島實驗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戰略合作宣告啟動。
  • 從納斯達克漂洋過海吹到A股 精準醫療概念受追捧
    本報記者 盛青紅 廣州報導  微信號:chinatimes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報聯繫  近期,美股精準醫療領域的Celator製藥有限公司創造的技術突破和資本神話令人人瘋狂。該公司所開發的新藥VYXEOS經三期臨床證實,其能讓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患者總體存活率顯著提高。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自從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哪些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布局並具有優勢?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CAR-T療法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
  • 科技部: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與核心技術實質突破
    記者今天從科技部獲悉,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的答覆中,科技部表示,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凝練等工作,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
  • 長海醫院利用CAR-T技術治療白血病獲得突破
    簡單說,CAR-T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人工改造腫瘤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大量培養後生成腫瘤特異性CAR-T細胞,再將其回輸患者體內用以攻擊癌細胞。  目前,CAR-T主要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楊建民認為,在所有醫學專科裡,血液科離基礎醫學更近,很多重大疾病都是在血液科突破的。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作為國內首家以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腫瘤醫院,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在癌症個性化精準治療上探索更多的創新模式和創新技術。未來,細胞治療在癌症上的突破,可能就將在這裡從夢想變為現實。為了尋求最前沿的治療技術和個性化的精準治療,這些年國內一些癌症患者遠赴海外尋求治療,不惜花費高額的費用。癌症精準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也更加關注患者的身心需求。現在,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正在將最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和個性化精準治療帶到中國患者身邊。以細胞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腫瘤精準治療將如何從理論變為現實?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的探索將給出答案。
  • 質譜技術直趨精準醫療
    、微生物鑑定、病理研究、藥物代謝研究等醫療領域的諸多方面發揮特長。島津製作所從成立之初開始就一直把醫療作為重要的發展領域。島津中國質譜中心部長濱田先生表示,島津質譜的應用方向正在向醫療領域傾斜,「質譜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我們最新和最高端的質譜產品平臺做更多開發和研究,讓島津不斷推出的質譜新產品和獨特技術能夠應用在精準醫療領域。」據介紹,質譜中心正在開展的多個項目都與醫療相關。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