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講:神通一成就往往悟不了道,那都是道的虛花

2020-12-05 執劍登峰笑蒼穹

隻言片語摘錄難免有斷章取義之嫌,且難免有文字錯漏的地方,僅當拋磚引玉,還請以原版著作為準,每段摘錄後都已標明錄音時間位置。請以錄音講座為準,另外建議錄音與書結合來學習,因為書的內容不能全部包括講課內容。

這就是菩薩情懷

在佛法的見地,小乘聲聞的見地同菩薩的見地不同,與佛的見地又不同,光是佛法的知見程度便有各種等差,何況是芸芸眾生界,有如中國人一句老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所以我們人與人這間相處,意見當然不同,不可能一樣。因此在修養方面,只有收回自己的意見,將就人家的意見,這就是菩薩情懷。要聽我的意見,你的意見收起來,這是英雄心態。菩薩道則是我都沒有意見,聽你的,這是菩薩

一般世間的見,乃至佛法的見,很明顯地就是一個有見取、有所境界、有所得的此心未了,所以說「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

(位置:錄音1分鐘左右開始)

===============================

涅槃不是死亡,不是枯槁,這個涅槃是「常樂我淨」

我們大家學佛的把它的名詞參研一下,也可以徹悟。西方的叫極樂世界,是無量光;東方是琉璃世界,北方是不空如來,南方是寶生如來,中央則是含蓋一切的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的佛土是一個大世界,一切具足在其中,哪有方位的分別?五方佛就是一個毗盧遮那佛,十方三世佛土就是一個。

涅槃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不是枯槁,這個涅槃是「常樂我淨」。所以極樂世界也就涅槃境界,涅槃境界也就是極樂世界。此外是不空的,此處是透明的琉璃光生生不已的,長壽而不生不滅的;此處是俱備一切萬法,所以是寶生的;此處是含蓋一切,所以是毗盧遮那的。這些在佛土的名稱中都給你說明白了,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用心,硬將五方佛作差別心解,好像你們替那諸佛菩薩做主,把他們分家,每個公寓給他們分蓋一間,這一間是南方佛,這一間是北方佛,好在佛是不動心的,否則一寂靜氣死了,你們究竟把我擺在哪裡去?

佛土是清淨的,清淨是無心,無心之心是名佛土。真到了淨土境界,乾乾淨淨的,一念不生,所以「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無心的淨土是不見天子,什麼人也看不見,鬼也看不見,神也看不見,無一境界可見。因此他說我沒有見過一個佛土。十方三世的佛土,我一個都沒有看見,這是真佛土。

(位置:錄音5分鐘左右開始)

======================

病從業來,業由心造

好反省自己的身心就是空。大家這個肉體,是我們造出來的。眾像是誰造的?其實我們這個像是鏡中之像,是心鏡的造影,我們生理的業報就是心象的呈現。所以大家要了解,尤其年紀大的朋友,身體衰老了,得各種的病苦,而佛為大醫王,能治各種病。病從哪裡來?病從業來。業從哪裡來?業由心造。真正了了心 ,生老病死是可以解脫的。所以所謂鏡像,不是光叫你看鏡子裡頭的像,而是要悟此身如鏡中影,不然就把佛經糟蹋了。

心鏡一變,這個像就變了。心慈悲就現慈悲相,心煩惱就現煩惱相,痕跡留在身上行為的粗細每一處,我們學佛要徹底了解這些。

(位置:錄音20分鐘左右開始)

=====================

神通一成就往往悟不了道,那都是道的虛花

不過天眼不是道,所以學道的人千萬不要去修眼通啊!神通一成就往往悟不了道,那都是道的虛花。所以若以為天眼已經了不起,不對的,「天眼緣色」而已,所以不能見道。肉眼不能見道,天眼也不能見道。慧眼呢?也不能見道,只看到空的那一面。法眼呢?法眼是善能分別一切法,只見有的那一面。佛眼則真能見道,佛眼是大慈大悲,看一切眾生都是值得憐憫慈悲的。我們做人,尤其是學佛的人,要學習以佛眼看人,慈悲看人。

(位置:錄音49分鐘左右開始)

喜~~馬拉雅搜「菩提路」有很多南師錄音專輯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序普庵禪師傳記——神通不是道,得道者未必皆有神通
    為周勳男敘印普庵禪師咒及記傳神通不是道,得道者未必皆有神通。道為形而上而超然於心物內外,亦通入於內外心物之總體也。神通者,不離於遍心物內外之表;故道為根本,神而通之則為外用者。迷於外用而不知歸元,則離道益日遠矣。
  • 講章精選丨約翰福音第一講:道成就生命,道成了肉身
    ——第一講:道成就生命,道成了肉身(約翰福音1:1-18)   真正的信仰是什麼呢?言是如何成就生命,這和道怎麼會成肉身一樣,是人根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概念,除非神自己來啟示祂自己!2、石破天驚的宣告:道就是神對猶太人來說,道就是神是褻瀆的話,是致死的罪。對約翰和神的兒女來說,道就是神,則是全新的神賜的福音——耶穌基督的好消息。什麼樣的好消息?道的所有都指向一個:耶穌基督,祂就是道,祂就是神。
  • 少年偶得陰陽玉佩,突破武道極限,以武逆天,成就不滅武尊!
    地球上的方恆穿越到了一個血脈稀薄的少年身上,得逆天血脈,悟武學真諦,戰大陸強者,在大陸上翻雲覆雨,隻手遮天!「戰鬥吧,只有戰鬥,才能變得更強!」精彩片段:一陣座椅翻到的聲音傳出,無數的客人都飛快退後,和方恆坐在一起的幾個青年也臉色狂變,二話不說,拿了金子就飛快離開。 這時,儒裝青年走了過來,直接坐在了方恆面前,冷笑道,「你知不知道,你很快就會死了?」 「這話應該反過來說。」
  • 南懷瑾:關於神通與氣功,你不知道的「秘密」?
    如發現有躍動的現象時,那便需要做到自我內心的安靜,暗示神經肌肉的鬆弛。如此方可更上一層樓,另外進入禪定的境界了。有一次,臺灣中山科學院一些硏究尖端科學的青年學者,仰慕南師之名,特別利用周末休假,來本會訪問,請益有關禪、密與超能力,以及神通等疑難。
  • 少年以武逆天,腳踏道術神通,打鬼怪,抱紅顏,成就不滅武尊!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一下網絡玄幻小說均可免費閱讀,少年以武逆天,腳踏道術神通,打鬼怪,抱紅顏,成就不滅武尊!第一本《武神主宰》作者:暗魔師簡介:天武大陸一代傳奇秦塵,因好友背叛意外隕落武域。
  • 盧臺長真有「神通」嗎?
    「心靈法門」的盧臺長自稱觀音菩薩的代言人,經常運用所謂的「神通」「看圖騰」的方式為人算命消災。中佛協此前曾嚴正聲明:所謂「看圖騰」,按照「心靈法門」的說法,是指每個人在天上都有一個與自己的屬相對應的動物「圖騰」,通過觀察這個「圖騰」就可以知道人的吉兇禍福。
  • 南懷瑾老師:不要把昏沉當作入定,不昏沉、不散亂,這才叫「定」
    南師答:這是禪定會經過的一個境界。甚至你太注意用它,會發各種神通,能夠知道人家心裡想什麼、能夠知道未來的事。但用久了不好,自己的進步會受限。等於一個東西分兩面,一個體、一個用。你現在講的是心性的,靜定境界在禪定、修禪時會發生的;還有更大的功能、神通,都會起來。這條路是不宜走的,一定會偏差的。
  • 南懷瑾老師:神通和神經是雙胞胎,千萬不要亂來,搞不好就神經了
    真的神通根本就不用這些,那是心性自力的功能,不須動念就來了;要動念,哪叫神通啊?「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意思就是說一切境界來的時候,都不要抓住,不要執著,一執著就入魔道了。有許多人打坐修行,慢慢地會聽到一些聲音,聲音告訴他什麼都對了,哦!
  • 道是什麼
    中華民族是強調「道」的民族,先秦諸子百家,儒道兩家不必說了,包括軍事在內,都是從道的觀念來說的。     究竟什麼是道呢?道是人的主觀和一切天地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的全體,所以《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誠與道是相契應的。
  • 一門深入與一切法無違殊勝及道次第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解釋何為「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時,這樣說:「(一切聖教)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這是說:一切聖教都是一個補特伽羅成就佛果的妙道,而且隨著其各自的體性,有些聖教是宣說菩提道的正體,有些教是宣說菩提道的支分。
  • 少年偶獲陰陽玉佩,腳踏道術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成就不滅武尊!
    少年偶獲陰陽玉佩,腳踏道術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成就不滅武尊!《神座崛起》——作者:神聖智狼【簡介】諸神被掃落凡塵,蹣跚行走於大地,爭鬥、殺戮、毀滅和混亂將諸神被掃落凡塵,蹣跚行走於大地,爭鬥、殺戮、毀滅和混亂將伴隨著他們的腳步擴散到四方。這個時候蒙德來了,看他點燃神火,高舉王座,成就永恆不朽!【書摘】而那本書卻像飛彈一樣,微微一動,向衝出公路的商務車衝去。
  • 雪日雜談(1)晨勃與神通
    所以道家教人,攢足五行,和合四象,無思無慮,以象混沌,不過是以此來類比先天,但畢竟身體是後天構成,有氣機運轉,所以難以無思無欲,遊絲雜念不絕,若是真入定到了身心俱忘的層次,身中陽氣都已經沉伏,蟄藏本源,卦象六陰,為亥時,就是平常單晶裡講的,恍惚杳冥的狀態。等到陽氣及足純陽破陰而出,即是,恍惚之中有象,杳冥之中有精,活子時到。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到了什麼道?原來就是簡單的四個字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聖賢都有思考,先是孔子最初提出來,但是尚未給出清晰的答案。他的學生則認為:「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後世的讀書人也在進行著思考,嘗試著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不經意間竟然陷入了錯綜複雜的境地,以至於成了專門的學問。後來,宋代的朱熹潛心鑽研,終於悟出了其中的道,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格物致知。
  • 佛祖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
    最近讀了一本朋友推薦的書《佛陀傳》,書中詳細闡述了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再到成佛、傳道,最後涅槃的全部過程,頗為震撼,也頗受感動,因為我本身對佛教頗感興趣,不像其他佛教書記難懂晦澀,此書讀起來給人一種舒適祥和之感,尤其是佛說四聖諦,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滅,痛苦的消滅之道,這就是苦集滅道
  • 什麼是「道」?如何將善行與智慧登峰造極?
    儒釋道耶各有說詞,只有佛家才把這個「道」徹底清晰明了化的,不需要我們去「找道悟道」,因為佛幫我們找好了悟了,我們直接去驗證就可以,這個驗證的過程就是找道悟道,當你驗證之後確信無疑了,這個時候佛悟的道就成了自己的「道」,而實踐生活中確實發現許多家人還是稀裡糊塗模糊不清,認為「道」很高深莫測或者玄玄妙妙的,當然高深莫測玄玄妙妙也是「道」,但那不是「大道」,因為「大道至簡」,簡單到難以置信,到底有多簡單?
  • 道教的核心「道」,「道」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只是「得道」有多少,通覺有淺深,自己悟了道,又能使他人悟道的叫做"圓通"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是對道狀態的描述,玄既不是有,也不是無,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修道境界。根本上超越違順、榮辱、毀譽、物我、親疏、利弊、貴賤、禍福等差別。《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
  • 累世積功修行的目的入道
    「道」是什麼?就是無數人,生生世世都難以靠近的那個「本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體內絲毫不少一點。所謂的八萬四千法,所謂的努力修行,只是針對你的大腦而已。因為你頭腦裡的障礙太多了,多如河沙,障礙著你不認識道。當你頭腦轉變後,道也就自然顯現了,因為道本來就在萬事萬物之中。仔細分析千門萬法,都是在讓你放下再放下,清靜再清靜。所謂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針對放下和清靜所設計的。進入道之前的那段距離,需要努力去修。
  • 菩提伽耶:佛陀成道聖地感受信仰
    不知黑夜降臨時的菩提大塔,明星懸掛在高空時,多少人會悟到黑夜的界限,會悟到煩惱如何轉成菩提?一進入菩提大塔的院落,會強烈感受到佛教作為宗教信仰的熱情,紅的、黃的、黑的各式袈裟在這裡呈現,各種語言混溶,到處都是禮拜、繞塔的信徒,空中飄蕩著各種語言的誦經聲。中央的菩提大塔,塔高約50米,形如金字塔,底部為邊長15米的正方形,向上逐漸收縮,頂部呈圓柱形,上立一銅製螺旋形圓頂。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意思?聽王蒙講孔孟老莊,也講人生哲學
    而一個比較好的建議,就是先從生活化的解讀,去理解先賢們,去理解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智慧,他們的處世之道。夾敘夾議,把原文和詮釋,把故事和道理,把學習和思考巧妙地融為一體而結合成的經典解讀,一來對入門國學殿堂的求知者十分友好,二來也凝結了解讀者的生活哲學,讀來頗有味道。王蒙老師的這本《王蒙講孔孟老莊》就是如此。
  • 子不語怪力亂神,佛教對神通又是怎麼看的?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真修行的人不講神通,只講智慧。神通也就是智慧的別名,你有智慧你自然就能了如指掌,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上庵摩羅果;你要沒有智慧,你遇到什麼事情都發生障礙。」——宣化上人佛教承認有神通的事實,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聖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