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兩個原則是:突變和自然選擇,那麼第三原則是什麼

2020-12-06 傻傻的堅持著小夢想

這是我按照要求寫給小校園的夥伴們的第七封信,主題是:合作。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致夥伴們的第六封信:

提到合作,我想起了馬丁諾瓦克。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進化的原則有兩條,分別是突變和自然選擇。但是被譽為「新時代的達爾文」馬丁·諾瓦克提出了第三條進化原則:「合作」。

合作和博弈論息息相關,博弈論裡最經典的模型就是:「囚徒困境」。具體內容如下:兩個犯人被抓,如果雙方都招供,證據確鑿,則兩人各判3年;如果一方招供一方不招,那麼招供的一方將功贖罪立馬釋放,不招的一方判5年;如果雙方都打死不招,則證據不足,各判1年。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背叛別人的好處最大,但是如果兩個人都要背叛對方,那麼最終大家都無利可圖。

為了更直觀的表達,把這個模型簡化為:如果兩個人相互合作,各得3分;如果兩個人相互背叛,各得1分;如果一方合作一方背叛,那麼合作者得0分,背叛者得5分。遊戲中,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利益計算來選擇是合作還是背叛。

為了搞清楚合作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美國科學院院士,這方面的權威專家)根據博弈論原理設計了一系列計算機仿真遊戲。

最後的模擬結果是:所有與合作相關的策略得分普遍高於背叛策略的得分,也就是:好人有好報。模擬結果表明,在一定條件下,做好人能夠獲得顯著的生存優勢。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優勝劣汰」來看,合作者生存機會大,人類演化這麼多年,壞人為什麼沒有減少多少?

原因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因為計算機裡的人是殺不死的,即使被背叛了,下一次兩人會依舊見面,但生活中很少如此。其次,在真實社會中,隨著壞人越來越少,壞人選擇背叛的利益就會越來越大,總會有人從合作變成了背叛。因此,壞人並沒有預計中的多。

對我們個體來說,在真實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合作,合作也是得分最高的策略。不說別的,就看看一支鉛筆,幾毛錢一根。別看它幾毛錢一根,製造一支鉛筆,需要遍及全球的幾百萬人的合作才行。

這不是誇大,別的不說,就說說鉛筆芯。我們都知道鉛筆芯就是石墨。但是,石墨礦開採出來,要想變成鉛筆芯,它得和黏土混合,在精煉過程中,還要用到一種化學製劑:氫氧化銨,還有添加增溼劑,比如經過磺酸鹽處理的油脂。接下來,怎麼把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擠成一個圓圓的細細的長條呢?這需要機器。生產機器需要金屬加工的工具機,背後還需要煉鋼冶金,這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這依賴人與人之間發合作關係。

同樣的,我們離不開合作,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很難做到把小校園宣傳給全校人,但是通過大家一起的努力、一起合作,這就變成現實。

那麼怎樣合作呢?答案是:找到需求,滿足利益。

對於個體而言,多與人合作一定是得分高的策略。對於合作,一定是對雙方都有利,因為只有對雙方有利才能長久,我讀《二戰全史》唯一的收穫就是:各國之間的利益矛盾,有利就能達成合作。

其實我個人合作精神就比較差,因為我喜歡自己去完成。後來我的一個老師指出了我這一點,從那之後我就開始糾正這點。我一直告訴自己:如是1985年所有人都去微軟搶windows1.0,那我們永遠都見不到windows XP乃至Windows 10.0。

如果你覺得大家沒辦法合作,那是你還沒有找到對方的需求,或是還不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即使是對手,只要你能給到對方想要的東西,滿足對方的利益,也是可以達成合作的。想要找到需求,就要積極主動,交流溝通。

Ok,以上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最後總結一下:首先,我們離不開合作,然後是怎樣合作「找到需求、滿足利益」。

感謝夥伴們的收聽,希望能給你帶去幫助,加油!

end

相關焦點

  • 進化學家提出攻克癌症新思路:攻擊自然選擇,放大有利突變
    自達爾文以來,自然選擇便是進化論的基石。但一個尷尬的問題總是縈繞著自然選擇的數學模型,成為進化論的一個難解之結,那就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優勢突變才能得到加強和放大,並最終推動進化?諾瓦克和兩名同事在論文中證明,特定種群結構可以抑制或強化自然選擇的效果。比如,在擁有「放射型」(Burst)和「路徑型」(Path)結構的種群中,個體永遠無法佔據上代的位置。這些結構會阻礙進化,因為優勢突變沒有機會蔓延到整個種群。「星型」(Star)結構則截然相反。在其中,優勢突變可以更加有效地傳播開來。
  • 生物進化是建立在基因的隨機變異和自然選擇的基礎之上嗎
    達爾文的進化論很多人都知道。這種理論的核心是:基因變異和自然選擇,其中變異是隨機發生的。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基因變異是隨機的,那就會有好的變異,也有不好的變異,由於變異沒有方向,那有害變異會遠遠大於有益變異,在這種情況下,生物如何取得進化?對於這個問題,支持者是這樣解釋的。變異是隨機的(突變),但自然選擇是非隨機的淘汰過程。
  • 偶然與必然:淺析自然選擇的進化
    查爾斯·達爾文對進化論的態度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他從國內外的化石記錄和對動植物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觀察數據。他把這些資料整理起來,為拉馬克、他的祖父等人所認同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即生物體確實是進化的。但是,當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作為進化的機制時,他所做的還不止於此。他把所有的點連在一起,向世界展示了進化論是如何實際運作的。
  • 自然選擇進化論的發展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自然選擇進化論的發展。自然選擇學說查爾斯·達爾文的自然選現存物種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變化擇學說揭示了自然界的物種來自何方。他意識到,如果船上有一名地質學專家的話,那麼會對此次遠航大有裨益。而達爾文在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研習過博物學,又想在開始自己的事業之前旅行一番,他最終得到了這份工作。但是,達爾文可能並沒有想到這次旅行會這麼久。「小獵犬」號的航行從1831年12月27日一直持續到1836年10月2日。在這期間達爾文成為了一名頗有造詣的博物學家、地質學家和化石收藏家。
  • Science:自然選擇怎樣影響有機體的適應能力和進化
    經典的達爾文進化論認為自然選擇引起生物適應性變化,進而發生進化,而這項研究則認為適應和選擇可能是同步進行的。Leo | 作者劉培源 | 審校鄧一雪 | 編輯自然選擇的傑作隨處可見——松果球表面的油脂是為了抵禦鳥類和嚙齒類動進化而來的;長頸鹿的脖子為其提供了覓食高處食物的優勢。
  • Science:自然選擇怎樣影響有機體的適應能力和進化
    經典的達爾文進化論認為自然選擇引起生物適應性變化,進而發生進化,而這項研究則認為適應和選擇可能是同步進行的。自然選擇的傑作隨處可見——松果球表面的油脂是為了抵禦鳥類和嚙齒類動進化而來的;長頸鹿的脖子為其提供了覓食高處食物的優勢。
  •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到底對不對?
    如果生命是神設計出來的,那麼神又是什麼東西設計的呢?這種無限推進的邏輯顯然沒什麼意思。隨後,神創論的信徒又提出:上帝很高興用物理定律來工作,因為物理定律也是上帝創造的。神創論提出這樣的觀點就和我們站在了同一個陣營。因為如果物理定律是上帝創造的,那上帝就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但是上面提到的「自然選擇」對人類失效的的確確是事實,那麼人類進化的原動力是什麼呢?答案是種內競爭,或者更具體點叫生殖競爭。實際上「自然選擇」從來都是由三部分組成:自然環境選擇(包括氣候、自然災害等)、種間競爭和種內競爭。
  • Science:最快的自然選擇進化過程
    生物谷:一提到自然選擇,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漫漫歷史長河。但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近發現,一種熱帶蝴蝶抵禦細菌的自然選擇過程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13日的《科學》雜誌上。
  • 生物進化為什麼會出現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是指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的選擇。隨機性的選擇具有絕對的片面性,其結果是要麼全選,要麼全不選,而這兩個極端結果在自然選擇中並沒有出現,因而,自然選擇中的隨機性與非方向性是不能成立的。生物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選擇,應視為非目的性的、千差百別的演化,這種演化在一個固定環境內所發生的自然選擇,其結果是全選或全不選。
  • 生物進化為什麼會出現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是指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的選擇。隨機性的選擇具有絕對的片面性,其結果是要麼全選,要麼全不選,而這兩個極端結果在自然選擇中並沒有出現,因而,自然選擇中的隨機性與非方向性是不能成立的。生物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選擇,應視為非目的性的、千差百別的演化,這種演化在一個固定環境內所發生的自然選擇,其結果是全選或全不選。
  • 根據「用進廢退」原則,未來人類是否能長出翅膀?
    筆者:三體-小遙 眾所周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人類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只是由於地球生物進化歷史過於久遠,我們暫時無法將謎題一一破解。實際上,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還有一個著名的生物學家——拉馬克,他曾經提出了「用進廢退」的原則,為當時相關研究的進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研究發現:自然選擇在生物體的進化和適應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自然選擇的證據,比如長頸鹿的長脖子在進化上是為了達到競爭者無法觸及的高處植被。我們知道,自然選擇塑造了動物和植物的進化和適應方式。但自然選擇是否也會影響生物體的進化能力呢?如果是,影響程度如何?
  • 沒有自然選擇,人類的生物學進化是不是就停止了
    學過進化論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沒有了自然選擇,人類還會進化嗎?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是這個理論的核心,沒有自然選擇,生物進化就無從說起。然而,現在的人類社會已經沒有了自然選擇,孩子生下來不論好壞,只要沒有致命的缺陷,絕大多數都能活下來。現代人講人道,維護每個生命活下來的權力,即使一些不太健全的個體也會受到關懷和保護。沒有了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人類的進化是不是停止了?
  • 進化的機制是什麼?
    進化論是我們每個人在學校都學習過的理論。那麼進化到底是什麼呢?進化就是地球上生命的發展。這是一個數十億年前開始的過程,而且現在仍在繼續。進化論告訴我們地球上這些數量龐大而多樣的生命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這樣看來,進化可以回答我們每次看到臘腸犬和大丹犬在一起時提出的問題:相同的組向怎會生出如此不同的後代呢?為了簡單,我們只在動物的範疇內考慮這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一隻動物如何演變成一類全新的物種?物種到底是什麼?一個物種是一群可以互相繁衍後代的動物,而這些後代也可以自己繁衍自己的後代。
  • 科普物種進化遵循的是物競天擇的原則
    ,非常需要耐心,這大約消耗了太陽一半的能源,現在我們雖然知道進化進行了將近40億年,但是這40億年就真的有那麼高的效率嗎?事實不是這樣的,也就是說在地球上生命的進化是分階段性的,生命在地球上很早就出現了,最簡單的生命40億年前就出現了,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生命狀態卻在地球上沉默的存在了35億年左右,因為在所有的考察中沒有發現,在5.35億年前存在任何比細菌更大的生物,這就意味著地球作為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在大約35億年的時間裡僅有細菌和原生物的存在。
  • 達爾文創立了自然選擇生物進化論,改變了我們對人類位置的看法
    認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數進化改變和物種內的大多數變異,不是由自然選擇引起的,而是通過那些選擇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變等位基因的隨機漂變引起的,反對現代綜合進化論的自然選擇萬能論觀點(見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
  • 影視欄目包裝的原則是什麼?
    眾所周知,電影電視節目的包裝也有相關的原則, 為的是為大家呈現更好的作品,最近 有同學諮詢欄目包裝的原則,這一般是想要學習這個專業的同學才會想了解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介紹,一起看看吧!1.統一的原則電視節目、欄目、頻道包裝定要遵循統的原則,不統就失去包裝的意義。2. 規範的原則定要有相對科學、規範的設計,制定和推行包裝規範的機構和強制實施的部門。3.
  • 熱力學如何解釋進化論:最大化熵產生原理驅動下的自然選擇
    他們認為,我們對進化和生命本身的看法同樣應該基於熱力學以及這些物理定律對能量和物質流動的描述。他們指出,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唯一可以創造秩序的東西。在整個宇宙中,能量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帶來了規則的結構,無論是恆星,晶體,流體中的漩渦,還是天氣 系統都是如此。而生物是迄今所了解的最複雜,最有序的系統,那麼它們可能是同一現象的一部分嗎?並且最終能通過熱力學語言解釋生物之間相互競爭帶來自然選擇過程嗎?
  • 達爾文進化論:欺騙了整個世界200多年
    — 什麼是人類的進化?第一個原則是微進化,一個有機體內部基因序列突變的發生和累積。突變大多是隨機的,可能自然地發生於生殖過程中,或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化學物質或輻射。進化的第二個原則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一個自然機制,通過它,使一個物種最合適的成員生存下來,來傳遞他們的遺傳信息,而最弱者被淘汰(滅絕),因為它們無法在自然中競爭。自然選擇通常被稱為「優勝」或「劣汰」。第三是種別形成,它發生在一個物種的成員變異到某種程度,使他們無法再與其他成員繁殖出相同的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