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美人們深愛的詩句隱藏了她們各自的性格和命運

2020-12-05 翠袖賞紅樓

每個詩人的作品,都會帶有其個人氣質。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也印證著這個人的性格和品味。

黛玉與王維

黛玉是《紅樓夢》中第一詩人,寫詩最多,她自稱「無賴詩魔昏曉侵」,簡直是有事沒事兒就要來一首的節奏。

按照成功學的兩萬小時定律,如果你投入一項工作超過兩萬小時,你就會成為專家和高手。黛玉雖然年紀不大,但對吃飯睡覺做針線都沒太大興趣,只有寫詩是不厭其煩夜以繼日。所以,她很快就成為了寫詩高手。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寫詩對林黛玉來說,被解釋為一件簡單的事情:

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對於學寫詩,黛玉也有自己的教程和套路:

第一階段:讀熟並揣摩王維的五言律詩一百首。

第二階段:讀熟並揣摩杜甫的七言律詩一百首。

第三階段:讀熟並揣摩李白的七言絕句一百首。

之後再讀陶淵明,應瑒,謝靈運,阮籍,庾信,鮑照等人的詩。

整個過程,將近一年。

黛玉的大徒弟香菱按照這個教程,才學了第一階段,就悟出了詩中三昧,黛玉就叫她提前進入實習階段。香菱進步神速,固然跟她自己的天賦和刻苦有關,但是,黛玉選擇王維詩作為入門讀物,也說明了她的高明。

王維號稱「詩佛」,他的詩,沒有繁複的描寫和華麗的對仗,更沒有隱晦的譬喻,非常簡單直白、淡遠,這淡遠反而經得起反覆回味和想像。初學者容易理解和記誦,高階者也追求和欽佩這種化繁為簡、清新雋永的意境。Less is more, 這就是黛玉的品味。

王維的詩有著出世的意向。他的詩寫景如畫,以景抒情,卻又不著痕跡。這與黛玉的氣質非常接近。

比如香菱提到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此詩描繪了王維奉命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和所見的壯觀景色,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這種漂泊者的悲壯和孤寂,是黛玉和香菱的身世中都有過的經驗,所以,她們的情感在這首中被喚起而共鳴,讓她們想念著自己的詩和遠方。

另一首《送邢桂州》: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這是王維臨終前的作品,送朋友邢濟赴任,依舊是優美淡遠的景物描寫,末尾兩句是對朋友的鼓勵和祝福,這大概也是黛玉老師對香菱這個學生的期望吧?

香菱喜歡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把閒居的幽雅樂趣和兩個隱士朋友共處的快樂描寫得淋漓盡致。這自然也是黛玉和香菱這兩個愛詩女孩的理想化生活方式了。

林黛玉具有謝道蘊那樣的林下之風,她的居所,她愛的王維詩,也充滿了隱逸氣質。比如王維那首著名的《竹裡館》,簡直就是黛玉在瀟湘館夜生活的寫照: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黛玉性格直率,口角鋒芒,她寫的詩也都是直抒胸臆,很少有複雜的曲筆和隱喻。她曾經說自己不喜歡李商隱的詩。李商隱擅長寫愛情詩,但是他的詩句比較晦澀難懂,黛玉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她只喜歡「留得殘荷聽雨聲」一句,簡單而有意趣。其實原句是「留得枯荷聽雨聲」。但是黛玉尚在妙齡,未到枯時,她的遭際更多是風刀霜劍,不是自然衰老,所以「殘」比「枯」更能令她共情。

香菱作為詩人,喜歡廢寢忘食地苦吟,倒是很有「詩囚」孟郊的氣質。

香菱初學時,自稱喜歡陸遊的《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句二首》,其中一首。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她喜歡頷聯那兩句。但是黛玉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因為太淺近,格局不夠。

陸遊號稱「小李白」,集豪放和婉約於一身,但是這首詩是他晚年的恬靜心態下的作品,既無激情傲骨,也無清麗景致,是一種閒居的文字遊戲。「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句,雖然對仗工整,有俏皮的情趣,卻缺乏回味,感覺就是一句精緻的廢話,實在算不得陸詩中的上品。所以,黛玉急於糾正香菱的詩歌品味。黛玉雖然情感上纏綿悱惻,但並不喜歡膚淺的小情小調。

陸遊其實也是個情詩高手,他與表妹唐婉傾心相愛,但因為沉湎兒女私情耽誤前途,被迫離異,後來寫的《釵頭鳳》等愛情詩詞被傳誦千古。但是黛玉似乎並不喜歡古人寫的愛情詩,陸遊、李商隱的情詩都不入她目。古代才女常愛的纖豔字句,非黛玉所慕。她自己雖然時常感傷身世,寫出一些悲情文字,卻並非純粹女性化的傷春嘆情。

寶玉倒是喜歡陸遊詩中清麗婉約的類型。「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林喜新晴」,這句被賈政貶斥為「濃詞豔賦」的詩,被寶玉拿來給他兩個心愛的大丫鬟取名。這是寶玉斷奶後最先的兩個丫鬟,估計這詩是元春進宮前教給他的。姐弟倆個都喜歡這種清新自由的自然風光。所以元春哀嘆家人「送她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失去了自由。所以寶玉在看到擁有獨立生活能力的紡織姑娘二丫頭之後,恨不得拋下一切跟了她去。這姐弟二人骨子裡都是熱愛自由的。

如果說,黛玉喜歡的王維詩是哲理的雋永禪意和絕塵的山林描寫,那麼寶玉喜歡的則是更有煙火氣的世俗快樂生活。

黛玉雖然喜歡「詩佛」王維,她那為詩著魔的生活習慣倒更像「詩魔」白居易,她的詩人氣質則是更像「詩鬼」李賀,李賀也是酷愛寫詩,性格憂鬱,絲毫不忌諱寫出一些具有不祥讖語意味的詩句,最後在二十七歲的英年早逝。黛玉的性格,與才高命短的李賀如出一轍。

王維能詩且擅畫,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黛玉愛詩,寶釵懂畫,她們必然都是喜歡王維詩的,黛玉把《王摩詰全集》借給香菱看,叫她看自己畫了紅圈的,還囑咐她「不明白的問你姑娘」,因為黛玉深知寶釵也是喜歡王維詩的。

寶釵與杜甫

寶釵喜歡帶有禪意的東西,但她更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她最愛的詩人是「詩聖」杜甫。

《莊子-天下》說:「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 「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寶釵安分隨時,審時度勢,相時而動,為心善,有原則,但行善手段卻是靈活多變毫不拘泥,在不同情境下總能作出最妥帖的選擇。因此,被曹公定義為一個「時」字。《孟子·萬章下》云:「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可見,儒家認為,時,是聖人最高境界。

曹公又以花王牡丹喻寶釵的風骨,「除了她,別人原不配作牡丹」。可見,在曹公心中,寶釵已達到了內聖外王的境界。現實主義,憂國憂民的杜甫,與寶釵的沉慧恰相吻合。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 是寶釵喜歡的。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清浦起龍的《讀杜心解》稱此詩:「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

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劍南節度使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好友,便於五月攜家離開成都東下,經嘉州、戎州、瀘州、渝州,在雲安住了一段時間,於永泰二年(766)夏初移居夔州(今重慶奉節)。這首詩就是那時寫下的。

此詩頸聯為寶釵所愛,前邊描寫季節景物,頸聯轉寫自己的心情。杜甫在夔州已經是第二次見到菊花開放了,感昔傷今,再次流下傷心的眼淚。「他日淚」也就是昔日淚,清人黃生的《杜工部詩說》卷八分析道:「花如他日,淚亦如他日,非開花也,開淚而已。」杜甫在《春望》詩中曾說過:「感時花濺淚。」可見,見花流淚是杜甫的詩情靈感之一。第六句是寫詩人將回鄉的希望寄托在一葉孤舟上,但是這葉孤舟長期系在夔州岸邊未能東下,其故鄉難回的無奈與痛苦之情躍然紙上。

寶釵入京備選,遠離家鄉,待選卻遲遲沒有回音,客居姨母家裡,面對日漸傾頹的家業、頑劣驕縱的哥哥和柔弱慈懦的母親以及寄人籬下的複雜人際關係,她也有著類似於杜甫當日的無奈和痛苦。她與黛玉的「同病相憐」是因為她們同樣有著漂泊的身世和莫測的未來。

杜甫的現實和沉鬱符合寶釵的生命歷程感悟,因此她喜愛杜詩,但是杜詩中也有清麗嫵媚的句子,比如「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這種清麗的晚春景象描寫,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五,其風格一掃杜詩常見的沉鬱,可見人是有多面性的。少女寶釵雖然有著超出其年齡的持重和城府,卻也有引扇撲蝶的活潑天真。杜詩的多面性,也暗含了少女寶釵性格的多面性。

《曲江對雨》是寶釵特別喜歡的一首杜甫詩:

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這一聯,在《紅樓夢》書中被寶釵多次引用,甚至在酒令中脫口而出。這句是杜甫哀嘆楊妃之死、盛唐衰落,是很悽豔的句子。「水荇牽風翠帶長」,畫面是曲江水面,荇蔓宛如女子服飾中的翠帶那般長而飄逸,詩句重點在「荇」字,諧音「恨」字,「荇長」諧音「恨長」亦即「長恨」之義。後來的五代前蜀花蕊夫人、南唐李後主,均是作此理解。

花蕊夫人徐氏的《宮詞》,寫道:「錦鱗躍水出浮萍,荇草牽風翠帶橫。恰似金梭攛碧沼,好題幽恨寫閨情。」這裡的「恨」字,射《宮詞》裡的「荇草牽風翠帶橫」,及杜詩中的「水荇牽風翠帶長」之「荇」字。

李後主《烏夜啼》詞寫道:「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裡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晩來風」,「胭脂淚,留人醉」,是用杜詩的「林花著雨胭脂落」一句,其中,「林花謝了春紅」之「謝」字,即是杜詩「林花著雨胭脂落」之「落」字。《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恨」與「長恨」,射杜詩「水荇牽風翠帶長」之「荇」與「荇長」,乃是破題、點睛之筆。

按說這樣的詩句,該是黛玉的最愛,然而,書裡的喜愛者卻是寶釵。寶釵外形酷似楊貴妃的豐美,她的命運也是如這詩句一般悽婉。 她的心境,其實也與黛玉一樣悲涼,所以她倆成了知己。

黛玉也曾在酒令中引用過杜甫詩,出自《紫宸殿退朝口號》:

戶外昭容紫袖垂,雙瞻御座引朝儀。香飄合殿春風轉,花覆千官淑景移。晝漏希聞高閣報,天顏有喜近臣知。宮中每出歸東省,會送夔龍集鳳池。

其實這種華麗的頌聖詩歌,杜甫寫得不多,也並不為此著稱。公元758年,即肅宗元年,兩省中書舍人賈至寫了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求和於眾同仁。大家紛紛響應,幾乎驚動了大唐詩壇的半壁江山。王維、杜甫、岑參都積極參與。算是當時的華山論劍級別。

雖然唐朝詩人中,杜甫被認為最精通七律,但他當時的和詩在意象和場面描寫上都有不足,因此,《唐詩三百首》中,只收錄了王維和岑參的和詩,卻沒有收錄杜甫的詩。有人說這是因為杜甫生活潦倒,不善於描寫華麗場景,也有人說當時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國家千瘡百孔,人民流離失所,憂國憂民的杜甫無心頌聖……種種原因眾說紛紜,唯一無疑的是,杜甫確實在這次詩詞大會上落選了。

巧合的是,進京備選的寶釵,也落選了,最終只得嫁給寶玉。寶釵雖有詩才,卻不是競技型人才,她奪魁的兩次詩會,參賽人數在6人以內,且每人僅限一首,一到人多詩多、場面激烈的比賽,寶釵就發揮不出來了。

黛玉自己喜歡寫悲涼的詩,但她引用的古詩則多是淡遠甚至華麗歡快的。寶釵相反,她自己寫詩含而不露,甚至更傾向於正能量,但引用的古人詩句則多是悲涼憂患的。再舉例兩首她引用過的,大家感受一下: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題畫廿四首其一》唐寅蘆葦蕭蕭野渚秋,滿蓑風雨獨歸舟。 莫嫌此地風波惡,處處風波處處愁

李白還則罷了,愛與哀愁是他的長項。可是,連唐伯虎這種嬉笑怒罵風流豔情內容居多的詩人,居然也能被寶釵挑出「處處風波處處愁」這麼一句來引用,可見她骨子裡是個多麼悲觀的人。

因為元妃省親夜,寶釵指導寶玉作詩,成了寶玉的「一字師」,很多人說寶釵其實也喜歡錢珝的詩。書中寶釵引用的這首詩確實符合她含而不露的矜持少女氣韻:

《未展芭蕉》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但是放在故事情節中,懂詩的人就能明顯看出,這要算是曹雪芹的一個bug。寶玉在前文中寫詩「綠玉春猶卷,紅妝夜未眠」,用來描寫芭蕉的那個「卷」字,顯然就是從「芳心猶卷」上化出來的,怎麼記得第二句反而記不得第一句呢?太牽強了!所以,到底是寶釵還是寶玉喜歡錢珝,還真不好說,只能說寶釵記得更熟吧。曹雪芹這樣寫,完全是為了給寶釵製造指導寶玉的機會,要不就是寶玉故意露怯讓寶釵來指導自己……那寶玉這心機也太深了吧?

寶釵還曾經引用過北宋詩人、被蘇軾稱為「慷慨奇士」的劉季孫的一首著名的題屏詩: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閒。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圍繞此詩還有個小故事:劉季孫早年任饒州酒務,宋時官府壟斷酒業,個體酒戶只能從官辦酒廠批發酒來零售,劉季孫就管這事,類似於現在的菸草專賣局局長。時任提點江南東路刑獄的王安石,巡視來到劉季孫任上,對其工作成果不滿,本來想治他的罪,結果在屏風上看到了他寫的這首詩,大加讚賞,劉季孫因此躲過一劫。——業務雖差,特長來補!

這首救命詩的第一句,被寶釵改為「雙雙燕子語梁間」,在行酒令時脫口而出。改「呢喃」為「雙雙」,一方面是為了符合骨牌上的點數圖案,另一方面,大概她也有著雙宿雙飛的夢想吧?可她本人確實是「旁人渾不解」。

劉季孫因為一首詩而得到了王安石的好感,薛寶釵則因為元宵夜的一首「更香」詩迷得到了未來公公賈政的惡感,斷定她「非永遠福壽之輩」。這也是一種命運的巧合吧?

湘雲與劉禹錫

此外,自稱「是真名士自風流」的大說大笑的史湘雲,她的氣質和性格很接近「詩豪」劉禹錫。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句子簡直就是作為仙鶴代言人的史湘雲的最好寫照。劉禹錫才華橫溢,早年春風得意,後來政治失意,可即便如此,他也從不悲秋傷懷,永遠豪邁灑脫,他的正能量雞湯詩句在我們讀書時代是被高頻引用的,比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種苦中作樂的勁頭也只有湘雲能仿效一二。

劉禹錫還是個唯物主義者,提出:「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天論》)。他認為天不能干預人類社會的「治」或「亂」,人也不能改變自然界的運動規律。他還以科學知識為根據,宣傳無神論,批判有神論。有趣的是,湘雲在中秋夜與黛玉作詩,遇到老鶴,黛玉懷疑是鬼,湘雲偏不怕,還要打它一下,這種唯物主義的豪情和勇氣真的酷似劉禹錫。

妙玉與範成大

妙玉被黛玉譽為詩仙,這是溢美之詞,妙玉有的是李白的姿態卻並無李白的瀟灑和風骨。妙玉的詩歌風格倒是有點像範成大,委婉中帶有峻拔之氣,語言略為滯澀,且好用僻典、佛典。妙玉最喜歡的一句詩還真就是出自範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頷聯由唐代白話詩人王梵志的詩句「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及「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化用。妙玉說這是漢晉五代唐宋以來唯一的好詩句。

範成大重陽節爬山,看到有錢人為自己死後預備的墳墓,有感而發,寫了此詩。

楸樹就是用來做棺材的樹,意思是人死了埋在哪裡都一樣,好像常年醉酒不怕死的劉伶一樣說「死即埋我」一樣瀟灑,多好!隋代高僧智永和尚是王羲之七世孫,在雲門寺寫真草《千字文》八百多本,因求書者眾,住處門檻兒幾乎被踏穿,只好包上鐵皮,所以叫做鐵門檻,這裡用來比喻門庭若市長盛不衰。範成大認為再長盛不衰的一生最終還是要入土,結果就像佛家說的大三災中火劫後的餘灰,

「三輪世界」即建立在三輪之上的世界。佛經說在我們這世界的最下層有一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安置著九山八海而成為一世界,故此世界稱為三輪世界。

古代傳說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頭朝著它的洞穴。比喻不忘本或懷念故鄉。而佛教認為人的形骸屬於四大:皮肉筋骨屬於地大;精血口沫屬於水大;體溫暖氣屬於火大;呼吸運動屬於風大。四大最終分離消散,死時骨肉歸地,溼性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肉體復歸大自然。範成大顯然認為佛教的說法更可取,人死之後一了百了,死在哪裡又有何分別?螻蟻這樣的小蟲,和烏鳶這樣的大鳥又何必分出大小厚薄呢?生命原本就是平等的。

範成大這詩,是典型的宋詩,理智地講道理,不像唐詩那樣意氣飛揚浪漫,意在言外。妙玉有浪漫的仙子塵心,嚮往的卻又是冷靜超然的境界。

妙玉雖然是一個連喝茶都要講究茶杯和水的分別的人,卻並不妨礙她欣賞範成大這種超脫的生死觀和肉體觀。如果她真能秉持這種信念,那麼日後果然「終陷淖泥中」時,對她來說也未必是太大的痛苦了。又或者,因為她原本具有這種悟性,所以日後才能在淖泥中參禪成佛也未可知。

結語

《紅樓夢》裡,詩意滿滿,紅樓美人們喜愛的詩句中,隱藏著她們各自的氣質、性格和命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那麼,你最喜歡的詩,又是哪句呢?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人物性格和特點鮮明,越讀越有味,令人流連
    我們可以來看看最熟悉的《紅樓夢》。比如《紅樓夢》中王熙鳳出場: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賈寶玉不染世俗,是賈府所有男兒中最清麗脫俗,沒有被權勢、名利腐蝕,反而惜弱憐貧,丫頭小斯們跟前也不擺主子的架勢。林黛玉,清麗脫俗,坦率真誠,雖有小性兒,說話也刻薄,愛哭鼻子。但是在大觀園裡,瀟湘館裡有姐妹聚會,不缺乏人氣。可見,曹公筆下林黛玉不僅僅是美人燈,反而挺受歡迎的。
  • 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想到她們的結局,她們無緣長久的愛情
    西漢皇后之位的爭奪,一直都是驚心動魄的,女人們為此,玩弄各種陰謀手段,為了就是致對方於死地,完全沒有任何情感而言。不過即使坐上的皇后之位,也有可能被廢,或者被別人陷害,最終性命不保,她們悲慘的結局同樣令人心痛,為此古代詩人及後世之人描寫她們的詩句層出不窮,下面就來看看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
  • 鮮花無數,海棠卻甚為獨特,透過《紅樓夢》,看海棠的文化寓意
    小說中的海棠文化意蘊遠遠不止於此, 它推動了情節發展, 豐富人物了性格, 也揭示了作品主題。作為長篇世情小說的《紅樓夢》, 更是不遺餘力地大寫特寫「海棠」, 同時賦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蘊。一、絕色佳麗, 紅顏薄命中國文學素有以花喻人的傳統, 常常將美女比作花, 有美人如花的說法。
  • 「名家新作」王西蘭|不寫之寫意味深——《紅樓夢》小說藝術賞讀
    一個個人物性格各異又鮮活靈動,讀者仿佛就能從紙上看到活生生的人在行動,在說話。而且這一個人物的行動和言語,決不可能混同於另外一個人的行動和言語,因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邏輯,他們的行為和言語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心理依據。我們常常會以為,這是曹雪芹太熟悉生活了,太熟悉他所描寫的人物了。他隨意地一下筆,各種人物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紙上。他實在是個天才,是個善於描寫人物的天才。
  • 《紅樓夢》這6個人寫的燈謎,曹雪芹用它們暗示了各自未來的遭遇
    在元春佳節時分,賈母十分開心,便命人搬來一個圍屏,設於堂屋,命他的姊妹們每個人私下裡做燈謎,寫完後粘在圍屏上,然後讓大家來猜燈謎。猜謎飲酒作樂,是封建貴族家庭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他們的寄生性的表現。《紅樓夢》中的這些謎語卻有嚴肅的思想內容。曹雪芹用它表現人物的性格,暗示人物的遭遇和結局。林黛玉寫的一首謎語,用更香的煙散香消,暗示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將被貴族統治者所摧毀。
  • 人物命運的巧妙暗喻——《紅樓夢》詠菊詩賞析
    [摘要]寶玉和眾姐妹們酒足蟹飽之後,詩興大發,分題作了十二首詠菊詩。詠菊詩用韻與詠白海棠詩稍不同,即不限韻,各人可自由選擇韻腳。寶玉和眾姐妹們酒足蟹飽之後,詩興大發,分題作了十二首詠菊詩。詠菊詩用韻與詠白海棠詩稍不同,即不限韻,各人可自由選擇韻腳。詠菊諸詩是以詩的內容排順序的。
  • 魏徵、屈原和《紅樓夢》焦大的命運揭示:良臣擇主而事
    焦大是《紅樓夢》寧國府裡的奴才。他是賈府的功臣,當年跟著老主子打天下,在死人堆裡把主子救出來。後來主子被封為寧國公,在京城敕造寧國府,子孫世襲爵位,從此賈府有了潑天的富貴。焦大在賈府裡仍然是一個奴才,而且隨著老主子的死亡,焦大總是罵賈珍等人是不肖之子,坑家敗業,因此越來越不受賈珍等主子的待見。
  • 火影忍者中這位可甜可萌可霸氣的隱藏美人,漩渦鳴子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火影忍者裡呈現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美人,她們可甜可萌可性感,讓人心動不已。我今天分享的也是一位美女,不過她並沒有其他人那麼出名,是一個實打實的隱藏美人。這位隱藏美人的名字就叫做漩渦鳴子,也就是漩渦鳴人的女體化形象。
  • 紅樓夢:賈瑞眼中「風月寶鑑」,為什麼一面是美人,一面是骷髏?
    「風月寶鑑」中的美人是刀,割去皮肉類似「刮骨療毒」後的骷髏才是本真。曹雪芹既是告訴賈瑞「紅顏枯骨」不過一場夢,也是告誡世人放下執念。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相信是有神佛的。開篇就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出場,點化「女媧補天石」。
  • 紅樓夢最經典的三首詩詞,總有一句戳中你的淚點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為一代名家曹雪芹所作鴻篇。身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專家讀者競相研究,而又有多少人為書中坎坷離愁的清潔而黯然神傷、淚流不止,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三首詩正出自這部奇書。
  •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香閨繡閣中,見到一個鮮豔嫵媚、風流嫋娜的女子,警幻仙姑介紹說,她乳名兼美,字可卿。秦可卿乳名「兼美」,即兼有黛玉之風流嫋娜,和寶釵之鮮豔嫵媚。曹翁的《紅樓夢》處處讖語,這「兼美」二字,很明顯在通過秦可卿,預示黛玉、寶釵。那麼,曹翁在暗示什麼呢?
  • 八字如何看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有人說:「八字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且不說這句話到底是否正確;但是,無數的實踐證明,性格的確可以,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本人之所以,說是影響命運,而不是決定命運。理由自然很多,但核心是,命運具有偶然性、突變性。這點與性格具有穩定性與可持續性不太符合。
  • 《紅樓夢》裡還藏著這些秘密
    她是大家公認的美人,書裡沒有正面描述過她的樣貌,但從別人的評價中也能有個大概印象,"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晴雯縫補雀金裘。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晴雯也手巧。《紅樓夢》裡有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就是「勇晴雯病補雀金裘」。
  • 同樣是悲劇人物,賈寶玉和哈姆雷特在性格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一、賈寶玉與哈姆雷特性格悲劇之「瘋癲」《紅樓夢》(又稱《石頭記》《金玉緣》)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首,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巨著。作者以核心人物賈寶玉的悲劇命運為視角,描寫封建社會的一個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悲劇過程。
  • 紅樓夢:黛玉是芙蓉,寶釵是牡丹,那麼迎春惜春是什麼花呢?
    《紅樓夢》是一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大悲劇。「千紅」、「萬豔」,都是花兒的代名詞,裡面的每一個女孩兒,其實都是一種花。她們的性格和命運,都隱喻在相應的花裡面。作者要麼通過她們抽到的花籤,直接點明她們是何種花,比如寶釵是牡丹,黛玉是荷花,探春是杏花;要麼通過判詞判曲,來暗示她們所屬的花,比如元春是石榴花。迎春和惜春沒有參與抽花籤,我們無法通過花籤來判斷她倆是什麼花。作者也沒有在判詞和判曲中,明確指出她倆是什麼花。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根據她倆的判詞判曲,以及各自的性格,來推測出代她倆的代表花。
  • 讀《紅樓夢》就是讀人生:解析12個經典人物,收穫12種智慧成長哲學
    她的《誤讀紅樓》《十年心事夢中人》《她們謀生亦謀愛》等作品廣受讀者歡迎。 焦慮與不易並存,無數個夜晚都在失眠煎熬中度過,誰可以幫助她們,我想《紅樓夢》裡傳達出的人生哲學一定可以!女人一輩子的難題、難關,都可以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案。
  • 紅樓夢裡最冷漠的女子,開口第一句話就透露結局!
    惜春應該紅樓夢裡的存在感最弱的一位小姐了,甚至還不如二木頭迎春的筆墨多,她是賈珍的胞妹,是寧國府正兒八經的主子小姐,但卻因為父親煉丹,母親去世(文中並未提及惜春之母,想必去世了,不然可能也不會被賈母養在身邊),賈母疼愛孫女,於是都養在身邊一起讀書,這樣,惜春自小就缺失了來自父母的愛。
  • 《紅樓夢》為什麼在乾隆年間被稱為禁書?原因在這裡
    紅樓夢的含義廣而深!你所出發的視覺角度不同,便對他的理解感受不同。紅樓夢是一本開門見山的書,一開始每個人物的命運都以詩的方式告訴讀者,但我根本讀不懂,也不知道作者要傳遞什麼信息,都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現在多少人在研究、挖掘紅樓夢發生的時間、地點,裡面所描述的人物的命運被稱之為——紅學。
  • 《紅樓夢》裡薛寶釵的命運最終是怎樣的?
    曲牌名為「終身誤」,終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生和婚姻大事,因為人們常把婚姻之事說成終身大事。曲牌概括了寶釵的婚姻和命運都被耽誤了,都是不幸的錯誤,正如陸遊在《釵頭鳳》中感嘆他的婚姻:「錯!錯!錯!」「金玉良姻」指寶釵和寶玉的婚姻悲劇。這在書中是一條斷斷續續,但又貫穿始終的線索。
  • 屬蛇女人的性格脾氣如何,命運好嗎?
    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會反映著我們的素質與內涵,那我們的習慣是我的性格來影響著的,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所以習慣就不一樣,那麼屬蛇女人的性格有哪些特點?屬蛇的女人做事冷靜,即使內心起伏再大也會表現得十分冷靜與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