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是《紅樓夢》寧國府裡的奴才。他是賈府的功臣,當年跟著老主子打天下,在死人堆裡把主子救出來。後來主子被封為寧國公,在京城敕造寧國府,子孫世襲爵位,從此賈府有了潑天的富貴。
焦大在賈府裡仍然是一個奴才,而且隨著老主子的死亡,焦大總是罵賈珍等人是不肖之子,坑家敗業,因此越來越不受賈珍等主子的待見。賈府的管家們都富得流油,唯獨焦大無職無權,一無所有,孑然一身。
為什麼焦大落得如此下場呢?從魏徵和屈原的命運裡可以看出端倪。
歷史上有兩位正直耿介的忠臣,魏徵和屈原。他們敢於抨擊時弊,敢於犯顏直諫。可是他們的命運截然相反。
魏徵被皇帝重用,累授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冊封鄭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魏徵死後,唐太宗五天不辦公。號召文武百官出城送魏徵的靈柩,並親自刻書碑文。
屈原出身王族,可是屢次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他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為什麼他們都是犯顏直諫的人,可是命運截然不同呢?其主要原因是是否遇到了明主。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焦大和屈原一樣沒有遇到明主。
第一,焦大未遇明主,本是功臣卻下場可悲。
老主子是明主,焦大建功,可是他的性格只能當侍衛不能當將軍。
焦大是一個爆炭脾氣,他驍勇善戰 、勇冠三軍、銳不可當、視死如歸,焦大是一個合格的戰士。焦大忠心耿耿,有時候甚至敢和主子耍橫。在戰爭年代,這樣的脾氣和品質很符合元帥的口味。但是也正是由於他的脾氣,焦大只能當侍衛不能當將軍。因此他的主子封國公的時候,焦大依然是僕人身份,沒有當官。
老主子死了,焦大仗著自己有功勞,看到小字輩們不思進取,坐吃山空,穢亂寧國府,很是痛心。焦大痛心寧國公「九死一生掙下這個家業」被這些不長進的子孫糟蹋了。於是他開始教訓這些小主子,沒想到這些人根本不聽焦大的勸告。結果對焦大敬而遠之,並不理睬他。焦大成為賈府的臭狗屎。
焦大傷感地說,「我天天勸這些不長進的爺們,倒拿我當作冤家!……今朝弄到這個田地!」焦大明白如果自己糊塗一些,便沒有這些煩惱,但是性格使然,他無法裝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做到眼看著老主子的心血被這些混帳子孫糟蹋。
與焦大類似的是賴嬤嬤,她可沒有焦大的功勞,不過伺候過老主子而已。可是她卻活成了老封君,有家有業的。家裡也是亭臺樓閣,丫頭婆子伺候著。焦大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主要原因是賴嬤嬤會奉承主子,會給自己的兒子謀差事。賴嬤嬤的兩個兒子賴大和賴二都是賈府的管家。賴嬤嬤名利雙收。
焦大痛罵後,不知所蹤。他有可能被發配到農莊上。最大的可能是死了。那麼冷的天,那麼大的年紀,嘴裡塞著馬糞,被捆著,扔在馬棚裡,不死也得扒層皮。也許焦大因此而死了。一個功臣落到如此可悲的下場,著實讓人唏噓。
第二,焦大揭露寧國府醜事,是為了讓賈府當權者幡然悔悟。
賈府的榮耀是祖宗在戰場上搏命搏來的。焦大說,當年國公爺出生入死,如今的後代「每日偷狗戲雞」,
焦大看到賈敬不管不顧地出家了,看到賈珍、賈蓉父子安富尊榮,偷雞戲狗,荒淫無恥。別人都看到了,可是他們都不說,都在賈府身上刮油水,中飽私囊。唯獨焦大看到就說,把寧國府的醜事翻個底朝天,連王熙鳳和賈寶玉都聽到了。
脂硯齋在焦大醉罵時有一段評語:「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驚心駭目,一字化一淚,一淚化一血珠。」 焦大字字血聲聲淚的控訴沒有引起賈府當權者的反思,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焦大沒有想到,自己的好意被當作歹意,反而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焦大的結局很可能是被捆著扔在馬棚後死了。即使焦大沒有死,也被絕對的邊緣化了。
第三,焦大不是魏徵是屈原。
焦大犯顏直諫,堪稱魏徵。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魏徵犯顏直諫時,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令唐太宗頭疼不已。可是唐太宗是明君,即使魏徵頂撞他,令他心裡不舒服,唐太宗還是能接受諫言。
然而不是每一個犯顏直諫者都能遇上唐太宗那樣的明君。焦大醉罵,何嘗不是犯顏直諫。然而賈府諸人都不是明主,都不是唐太宗。焦大當不上魏徵,只能是悲催的屈原。
魯迅說:「焦大的罵,並非要打倒賈府,倒是要賈府好……所以,這焦大實在是賈府的屈原。」是的,焦大是《紅樓夢》裡的屈原。
焦大把賈府的醜事揭露出來,不是要毀滅賈府,不是要醜化賈府。而是希望賈府這些混帳們懸崖勒馬,不再做錯事。他說胳膊折了藏在袖子裡,他希望賈府割除腫瘤,健康成長。焦大盼望賈府可以永遠興旺發達,祖宗的基業可以永世長存。然而,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並不被當權者理解,這些人把焦大當成了刁奴。
屈原揭露時弊,被楚國貶黜,楚國滅亡;焦大揭露醜事,被賈府邊緣化,賈府毀滅。
結語:
從焦大、魏徵和屈原的故事裡我們可以得知領導的重要性。因此決不能跟著昏聵的領導,不能給這樣的人賣命,否則就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