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生態的退化,人為因素不可迴避,但這並非主要原因。記者從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科研處了解到,黃河口溼地退化主要是自然原因。 溼地退化,一是黃河流路改變。黃河是溼地淡水的主要補給者,自新中國成立後,黃河4次改道,使此區域溼地失去了淡水供應而退化。二是黃河斷流及水沙不足。自1972年黃河自然斷流以來,到90年代,先後22年出現斷流,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三是蒸騰作用導致溼地嚴重缺水。當地降水量和蒸發量的比值是1:3.3,在高蒸發量的作用下溼地蒸發了有限的淡水。四是海水倒灌侵蝕。當黃河來水來沙流量減少時,海水倒灌,海岸線蝕退,造成土壤鹽漬化。據統計,黃河口地區退化溼地面積達10萬公頃,其中黃河口溼地退化6.7萬公頃,海岸線蝕退十多公裡。 本報記者 廖雯穎 任小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