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二環路西段及兩射工程十大特點及難點

2021-01-15 紅星新聞網

二環路橋梁頂升,在成都市政設施建設史上尚屬首次。此次頂升從技術難度到頂升高度等方面均堪稱全國之最,從節約投資(比新建橋節約投資 50%以上)、縮短工期(比新建橋縮短工期50%以上)和交通保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收益。

  複雜、系統是二環路西段建設工程的一大特點,時間緊、任務重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最大感受。

  在因方案優化調整影響近兩個月前期情況下,成都興城集團建立組織有力、管理精細、協調高效、運行高效管理工作機制,項目建設進度得到全保障,在關鍵節點工序進度上創下了二環路建設的多項第一:2012年4月30日首根樁基完成灌注;2012年6月28日首座承臺完成澆築;2012年8月7日首個蓋梁完成澆築;2012年9月6日首跨小箱梁完成吊裝;2012年9月24日首批支線箱梁完成吊裝;2012年10月31日首條樣板段底層道路順利建成;2012年12月7日,在西南地區首次採用立交橋頂升施工技術的紅牌樓立交橋頂升順利成功啟動……

  興城集團創造了二環路建設關鍵節點工序多項第一的「興城速度」,成為整個二環路建設過程中的強力保障!

  一、時間緊、任務重

  從去年3月15日正式開始啟動,首先進行的是前期小三線遷改施工,4月26日進入主體施工;到今年5月底建成通車,整個二環路建設歷時一年多一點的時間;由於西半環在啟動之後實施了方案優化,用時2個月左右,使得整個西半環建設時間更加緊張。

  同時,整個西半環需改建或新建的工程節點多,二環路是成都市中心城區的主要交通要道,周邊密布大量的成熟社區和和眾多商業、金融等行業,人流、車流通行量大,公眾對出行的需求和社會的關注度很高,且地處中心城區並與地鐵交叉施工,在施工組織和交通組織上困難重重。二環路西段需改建或新建的9大節點工程,尤其是改建,既要考慮原有設計、結構、風格、承載等,還要考慮與新建高架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成都首例橋梁頂升,創全國橋梁頂升施工最大高度

    原標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剖析二環路西段及兩射工程十大特點及難點

  此次二環路橋梁頂升,在成都市政設施建設史上尚屬首次。此次頂升從技術難度到頂升高度等方面均堪稱全國之最,從節約投資(比新建橋節約投資 50%以上)、縮短工期(比新建橋縮短工期50%以上)和交通保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收益。

  二環路有6座立交橋需頂升,西半環佔了其中的5座(紅牌樓立交、雙楠立交、清水河立交、羊西立交、交大立交),5座立交橋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技術難點。其中,紅牌樓立交西北端頂升高度達8.627米,創造了全國橋梁頂升施工的最大高度;雙楠立交為帶曲線的彎道橋引橋頂升,最大的特點和難點是北端引橋全部位於圓曲線上,頂升施工相當於空中轉體,橋面抬高后還要調整坡度。清水河大橋: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基礎,同時又不改變梁體結構,合理布置支撐成為該橋頂升的難點,清水河立交的頂升採用了一套同步頂升系統和一套同步跟隨系統,於3月10日率先完成,成為二環路6座頂升立交橋中首座順利完成頂升的橋梁。羊西立交:對不同的墩柱採用了兩種不同的頂升方法,較矮的橋墩採用了直接頂升法,而較高的橋墩採用了斷柱頂升法。交大立交:梁體結構為魚腹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為頂升系統的作用點布置帶來難度,和雙楠立交類似,交大立交南側引橋橋臺也有曲線段,在頂升過程中該段單幅兩側頂升高度不一樣,為其頂升的一大難點。

  本次頂升施工,引入了國內尖端頂升工藝。在頂升施工前、頂升中、頂升後均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實施全程跟蹤監測,確保了頂升質量。5座橋梁均已檢測合格,並與二環路新高架實現了無縫順接。

  三、二環路西段及兩射全長18.7公裡,小三線遷改長度是其的3.5倍

  按照優化方案實施小三線遷改,沿線涉及居民生活、社會交通、用戶專線等,遷改需要協調的單位多,社會影響大,遷改量更加巨大。據統計,二環路西段及兩射小三線遷改總量達66公裡,其中僅通訊遷改就涉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10餘家權屬單位,在組織協調上難度極大。

  四、成溫立交橋節點的拆舊建新是西二環的重大難點

  成溫立交節點拆舊建新建是二環路改造項目中工期最緊、交互幹擾因素最多、實施難度最大的節點。

  舊橋移除:一是該節點是重要交通要道,移除施工期間必須保障正常通行;二是必須保障路上行人、行車的安全,採取了多種安全措施,如搭設貝雷架鋼便橋和防護欄杆、防護網等;三是該施工節點周邊居民小區較多,採取了分段切割吊裝的新工藝,避免了爆破施工的危險和對環境的破壞。

  新橋建設:新建的成溫立交高架橋最高處為32米,是二環路中最高的互通式橋梁,橋梁墩柱蓋梁形狀各異且高度高。橋面分為三層,既有鋼箱梁又有小箱梁,梁體不僅有直線型還有很多曲線型,吊裝施工難度極大,安全危險性極高;同時在施工中必須確保給大件運輸留下足夠的通行空間,這些因素都給施工組織帶來了巨大困難。

  五、清水河底層加寬橋、南府河橋必須在水下施工作業,是二環路西半環最困難的節點工程之一

  清水河底層加寬橋建在清水河原有立交橋下,施工場地狹窄、施工空間受原橋高度限制,大型吊車等設備無法進入場地,只能採取在河面上搭設鋼棧橋的方法進行施工。因老清水河橋樁基和河底細沙層的影響,新建橋樁基施工極為困難,只能採取鋼套筒配合衝擊鑽機成樁。該橋由於施工空間受原橋高度限制無法吊裝小箱梁,只能採用平移頂推的方法從側面頂推小箱梁就位落梁。

  南府河橋建成後為3層的「橋上橋」的獨特結構,底層為地面輔道,中央一層為快速公交車道,頂層為快速路,技術性和複雜性較大。新建橋梁的樁基、墩柱均建在河道中,必須要在水下進行施工,且要將原有的橋體切開後才能將新橋的梁體「伸到」水道上。最高達20多米的支架是在原老橋的基礎上「借雞生蛋」的,必須確保新老之間的銜接和配合緊密,才能確保安全。

  六、蘇坡立交橋移除新建呈現許多難點及創新

  難點:施工現場位於三環路通過蘇坡立交進入市區的咽喉幹道,交通組織和管理難度大;改造工程本身危險性高,橋的正上方有兩組高壓線並且離橋面最小間距約7至8米,在高壓線不停電的狀況下,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技術難度較高。

  創新:施工中重點從吊拆方案和施工措施上想辦法,採用增大梁體切割量,雙機抬吊作業,三班倒24小時作業等一系列辦法,提前安全完成了立交橋的改造。為解決在青羊大道形成的交通瓶頸並保證金沙車站進出車輛在該路段的交通通行,選定梁體外搭設鋼桁架懸掛施工。

  七、首次使用配重混凝土,使彎道鋼箱梁高架橋更「穩重」

  仰望改造後的雙楠互通立交匝道橋以及永豐立交橋上新建的轉向匝道,其壯觀令人驚嘆,鋼箱梁匝道橋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這些匝道橋高達20多米,均為曲線,橋面有傾斜角度,如何確保投入運行的質量安全呢?

  根據設計,施工單位成都建工路橋在成都市市政施工領域首次引進配重混凝土這一新型工藝,在新建的永豐立交及雙楠立交轉向匝道中,將彎道鋼箱梁空心梁體用重型混凝土澆築滿,為其配重。自3月中旬開始至3月底全部完成,共澆築了2000多立方米配重混凝土,更好地增加鋼箱梁轉彎匝道的穩定性。

  八、節能減噪,建設綠色新二環

  二環路上的路燈全部採用高壓鈉燈,以實現節能環保和方便維護等作用。所有路燈的燈具仰角都進行了專門設計,設計方通過燈具反光鏡控制配光曲線,在保證路面亮度的同時,避免二環路的燈光對沿線居民造成影響。為達到節能效果,二環路所有燈具都採用了變功率鎮流器。在晚間車流量大的時段,路燈的功率是250瓦,在車流量小的時段,可以把功率降到150瓦,此項舉措可節電約30%。

  二環路高架橋分為兩個半幅,中央設置3米鏤空帶,不僅可以把橋下的縱向聲波釋放掉,減小噪音,而且將帶來開敞的橋下空間和最佳採光效果。同時,高架橋全線的防撞牆不僅全部採用了最高等級的材質,而且高度比一般的立交橋防撞牆高出30釐米,達到了120釐米,對於噪音帶聲音的消除很有幫助。

  二環路墩柱、蓋梁全部採用清水混凝土,這麼大規模的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不僅在成都市政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在國內也不多見。從外觀上講,清水混凝土不僅可以直接體現高品質混凝土如鏡面般光滑的、平整和細膩的質感;而且完全不用進行二次塗裝,節省了進行二次塗裝的費用;並且由於其耐腐性好、抗汙染能力強、自淨能力強,在建成之後,維護費用也非常低,可以大大節約綜合造價,是名符其實的「綠色混凝土」。

  九、高架橋橋墩側面凹槽落水管設計,「小設計」解決橋上排水「大問題」

  高架橋排水一直是市政工程的難題。而這次二環路橋面擁有一套完善的收水管道,每個橋墩側面都設計有凹槽,落水管都被嵌入橋墩側面的凹槽中,直通地下,這樣的設計在成都市尚屬首創。同時,為了完全貼合橋墩弧線,把本是直線的PVC落水管設計成了弧形,這對工藝提出了很高挑戰。

  十、充分利用二環路原有市政設施

  在二環路西半環及兩射工程建設中在不影響快速系統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儘量利用原有道路設施,避免造成浪費。

  一是在工程建設中結合人南立交、永豐立交、營門口立交的建設現狀,充分利用現有立交橋梁設施,在保留的基礎上提升功能,進行改造擴建。

  二是利用現有5座橋梁高架結構作為二環快速系統的組成部分,僅在引橋部位淨空不足處對現有結構進行提升,採用原地頂升的方式進行改造後,與新建的高架橋實現對接,從而實現其全部利用。

  三是在建設範圍內原有的15座過街人行天橋,其中有2座原橋原址利用;對拆除的13座天橋中,有4座天橋整體移除後將放到其他道路上進行再利用,另有9座鋼箱梁人行天橋被重新改建為BRT車站過街天橋實施利用。

  四是對原有道路範圍內的路燈進行拆除、保存。根據設計要求,統一調配,對拆除的原有高杆燈4套,中杆燈92套全部利用。

  五是回收移植,減少配套工程的廢棄。從項目建設開始就加強與各主管部門及各小三線產權單位的銜接,強化綠化景觀、道路附屬設施工等配套工程的移植、回收及再利用工作。其中,委託市園林局移栽二環路原有喬木近25000棵;全線共計回收井圈井蓋近4000個;對於建設過程中拆除的橋梁護欄、道路隔離欄等附屬設施進行回收處理。

  鍾文/文 圖片由相關企業提供

相關焦點

  • 青蘭高速萊蕪段改擴建工程12月18日通車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8日訊 (記者 張敏敏) 12月18日,青蘭高速萊蕪段改擴建工程正式通車,這也是今年濟南市建成通車的第五條高速公路。項目在濟南市境內全長約24公裡,全部為新建段,起點位於鋼城區顏莊街道辦西港村南的G2京滬高速公路,向西途經鋼城區顏莊街道辦、萊蕪區高莊街道辦、萊蕪區牛泉鎮,西連泰安,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公裡/時,新建鋼城西、高莊2處收費站,萊蕪西1處服務區。項目通車後,將結束青蘭高速公路省內共用交通走廊的歷史,青蘭高速公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東西互聯互通。
  • 三水多地可在15分鐘內進入一環西拓北環段
    11月24日,記者從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獲悉,一環西拓北環段舊路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工程進度87.4%,整體工程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前完工,屆時三水將真正駛上一環西拓北環段這條「快車道」,開啟一環西拓帶來的真正發展
  • 仿動物脊柱「撐」起這個難點工程
    9.9公裡的茂縣隧道,裡程還不到平均數,但卻是全線重難點工程。為什麼?「茂縣隧道建設面臨兩個最大困難:穿越龍門山後山活動斷裂帶、軟巖,這是世界鐵路建設尚未完全攻克的難題。」中鐵二院成蘭鐵路項目部副經理姜波說。龍門山是活動斷裂帶的密集區,由3條大斷裂構成,汶川特大地震就發生在這裡。軟巖又是怎麼回事?
  • 成都二環路內有130餘處鳥兒「夜棲樹」
    「嘰嘰喳喳……」每到晚上6點,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路13號門口的兩棵大樹上,站滿了麻雀。它們有的立在枝頭,有的排成行站在屋頂,有的歇在電線桿上。附近居民說,這些麻雀定居此處約有10年之久,每到秋季數量就特別多。 據鳥類專家介紹,每年4月至7月是麻雀繁殖季,種群壯大;加之果樹、穀子等成熟,為它們提供食物,因此秋季聚集尤為明顯。
  • 中國「最瘋狂」的十大工程!
    「中國製造」已成為最亮的中國名片,中國智慧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奇蹟,中國的建築、橋梁等工程建設速度快,質量高。這不,有網友就總結出了外國人眼中「最瘋狂」的中國十大工程: 看看都有哪些工程令外國人「瘋狂」吧。
  • 峨米段「卡脖子」工程成功合龍
    此次合龍的瀘沽安寧河雙線特大橋為峨米段重難點工程,大橋全長791.2米,跨京昆高速連續梁長137.3米,梁高5.3米,總設計混凝土方量1864因其梁體較長,又在京昆高速公路上方作業,具有施工工藝難度高、安全防護難度大、車流量大的特點,是架梁關鍵通道上一道「卡脖子」工程。
  • 解析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的封浜車輛段上蓋工程:與封浜站不在一起
    2018年11月,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封浜車輛段的上蓋項目正在招標,很多上海市民表示找不到這個車輛段的位置。實質上,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封浜車輛段與終點站封浜站並不在一個地方,而且預留量了西延伸的條件。
  • 濱州西外環G220至南外環段今日通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婧雨 記者 邊浩玥9月20日,隨著施工圍擋的拆除,濱州西外環G220至南外環段恢復了往日的繁忙,順利通車。副市長郝吉虎參加通車觀摩活動。西外環路面大中修工程北起國道220,南接南外環,路線全長15.635公裡,技術等級為二級,設計速度60km/h,是濱州城區西部的交通大動脈,承擔著魏橋電廠用煤等重載交通運輸任務。長期以來,由於重載車輛多,北段路面破損嚴重,南段出現較為嚴重的車轍病害,安全、環保形勢嚴峻,進行大中修十分迫切。
  • 模擬電子技術的重點及難點簡析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此課程在專業培養計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的地位,少年子弟江湖老,如今,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在工作中也許會接觸到這些知識,下面就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重難點做一些說明。
  • 【高中生物知識點】光合作用難點剖析
    【高中生物知識點】光合作用難點剖析 2011-09-22 16:05 來源:搜狐教育社區 作者:
  • 中國工程院院士考察調研滇中引水工程
    調研考察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多位專家跨越兩州三縣市,先後赴滇中引水石鼓鎮取水點調研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考察金沙江第一灣水資源情況,赴鶴慶縣松桂鎮香爐山調研中國中鐵大理Ⅰ段3標香爐山隧洞正洞礦山法施工和TBM掘進情況,赴大理鄧川鎮調研大理Ⅰ段6標長育村隧洞工程,並分別召開了工程施工技術重點難點專題研究會和工程推進研討會。
  • 秦淮河航道重要節點工程交工 未來將恢復全線航運功能
    航道整治工程洪藍船閘工程、毛家村橋等六座橋梁工程順利完成交工驗收。此次重要節點工程的順利交工驗收,為加快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寧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剩餘工程量建設,確保全線建成交工積累了寶貴經驗。秦淮河航道是江蘇省「兩縱四橫」幹線航道網的組成部分,是溝通長江黃金水道和蕪申線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的重要聯絡線。記者了解到,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於2017年4月開工建設。
  • 吳忠至慶陽段進行靜態驗收 銀西高鐵全線開通進入倒計時
    這兩天,蘭州鐵路局銀川工務段軌道檢查組人員兵分兩路,以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的洪德火車站為中心,分別對吳忠、慶陽方向軌道工程鋼軌、道床等設備狀態進行摸排檢查。這不僅意味著西銀客專(銀西高鐵)吳忠至慶陽段進入靜態驗收階段,也表明該線路即將進行聯調聯試,全線通車也將進入倒計時。
  • C919大型客機中央翼部段樣件、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樣件下線
    2010年12月28日,C919大型客機中央翼部段樣件、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樣件下線儀式在中航工業西飛國際公司舉行。   中央翼部段、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是今年C919大型客機項目七大部段研製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工程設計、工藝應用等方面都屬於重大技術難點。
  • 北京今年將完成11號線西段、首都機場線西延等新線建設
    記者同時從會上獲悉,京瀋高鐵計劃近期通車,11號線西段、首都機場線西延等計劃今年建成。今年在建軌道新線將達15條2020年12月31日,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亦莊有軌電車T1線三條新線路投入運營,給城鄉百姓送來「壓軸大禮」,也使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到727公裡。
  • 高考生物難點剖析:《種群數量的變化》之「J」型曲線「s」型曲線
    小編發現:《種群數量的變化》是高三生物學習的難點,也是高考常考知識的要點。該節內容包含了許多抽象生物概念,如「J」型曲線和「s」型曲線、種群、增長率、增長速率、K值等。這無疑給廣大考生造成了較大困難。基於此,小編進行了深入剖析,並總結了以下知識要點。
  • 「辱罵驅趕群眾」事件入選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會上,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出爐。 《2020年河南社會藍皮書》圍繞「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這一主題,對全省的民生建設、共享發展、脫貧攻堅、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公共安全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讀,系統概括了2019年河南社會建設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全面梳理了當前河南社會形勢發展的特點,剖析了河南面臨的熱點、難點及焦點問題,並對河南2020年社會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 高中物理十大難點之一:受力分析專題,高分突破必備!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十大難點之一,也是考試中的必考知識點,力這一塊的知識,在物理這門學科中一直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到了高中,力的知識更加複雜以及變化多樣。高中的受力分析題,會讓你去分析各種各樣的力,像什麼重力、電場力、磁場力等等都是很輕鬆就能判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