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末為何既可以當炸藥又容易起火燃燒?

2021-01-09 匈奴狼山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最近多次談到,鋁合金製造的軍艦容易被海水腐蝕導致不堪大用。而鋁合金的艦體一旦被擊中很容易起火燃燒而且不容易撲滅。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和鋁這種金屬的天然性質分不開的。鋁是一種比較輕的金屬,原子量只有13。鋁雖然不能歸類為鹼金屬,但是和鈉、鋰和鉀等典型的鹼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距離並不遠。因此性質有類似的地方。金屬元素本來就有較多的游離態電子,因此容易和周邊物質交換電子而發生化學反應;鈉、鋰和鉀等鹼金屬的原子量都不大,原子核對外圍電子的吸引很弱。因此這三種金屬在常溫常壓下在空氣中就可以自動發生化學反應而釋放出大量的反應能量。其實鋁的本性和也這3種金屬差不多。只不過純鋁容易和周圍空氣反應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保護膜,暫時掩蓋了金屬鋁的活潑性。

而一旦在高溫和強腐蝕環境中,鋁表面的金屬保護膜不再起作用,鋁容易反應的本性就直接暴露。由於鋁原子的大量集中反應會釋放出極大的熱量,如果這種熱量傳遞不夠快速,那麼鋁就會劇烈燃燒,以至於爆燃和猛烈爆炸。由於把鋁磨成特別細的粉末的爆炸威力巨大。因此鋁粉末更容易爆燃。特別細的鋁粉末可以直接作為洲際飛彈的燃料添加劑和高能炸藥的組成成分,因此全球各主要強國對特別超細的鋁粉的出口都是有嚴格管控的。鋁粉在空氣中加熱能猛烈燃燒,並發出眩目的白色火焰。純鋁相對密度2.70,熔點660℃,沸點2327℃。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矽,居第3位,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高達8.3%。主要以鋁矽酸鹽礦石存在,還有鋁土礦和冰晶石。鋁和鐵在地殼中的含量都相對很高,因此是當今人類利用最廣泛的2種金屬材料。

鋁材在航空、建築、車輛工業中的應用極其廣泛,因為其材質比鐵輕,相對加工也比較容易,不論作為門窗材料還是車輛的表面材料,平整度高外形美觀,是鋁材強於鋼鐵的重要方面。那麼一旦鋁材燃燒,如何撲救呢?鋁材燃燒其實屬於金屬火災的一種。容易引發火災的金屬除了鋁,還有鈦、鉀、鈉、鎂、鋁鎂合金、液態金屬等。金屬火災的發生概率低,日常比較罕見。但也正是這種罕見。導致平時對金屬火災比較麻木,一旦發生則因為撲救方法不對而造成更大的麻煩。日常鋁材中最容易發生爆燃的多是鋁粉。工業鋁粉被廣泛地用於顏料、油漆及煙花爆竹的生產。鋁粉一旦燃燒,表面溫度將高達3000℃,且火光耀眼,輻射熱較強。飛揚在空氣中的鋁金屬粉末易與空氣混合發生粉塵爆炸,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對大量鋁材進行工業加工的場所。一般要求金屬鋁加工的碎屑需要立即與水混合併且用專用設備吸走集中處理。

而大面積的鋁材燃燒一般發生在鋁製飛機和艦船的外殼被擊中以後。用普通的水很難立即撲滅。多需要採用專業的滅火劑。或者徹底隔絕空氣才能制止燃燒。但是戰爭中專業滅火劑會儲存不足或者因為戰損而無法使用,因此在裝備中使用鋁材的比例要適可而止。

相關焦點

  • 鋁末為何既可以當炸藥又容易起火燃燒?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最近多次談到,鋁合金製造的軍艦容易被海水腐蝕導致不堪大用。而鋁合金的艦體一旦被擊中很容易起火燃燒而且不容易撲滅。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和鋁這種金屬的天然性質分不開的。鋁是一種比較輕的金屬,原子量只有13。
  • TNT炸藥有了「接班人」
    有人推測說,事故原因是TNT炸藥的「交感反應」造成的,藏於彈藥庫、儲藏室、戰機、車輛內的TNT尤其容易發生此類險情。正是這種不必要的傷亡,促使五角大樓加快尋找TNT的替代品。    普通人可能沒怎麼聽說過IMX-101,實際上,它是近年來軍用化工業領域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曾入選2010年《時代》周刊軍事類最佳發明。
  • 又是特斯拉撞後起火,為何「火」的總是電動車
    該新聞是不是為了黑而黑小鹿不作任何解讀,但是,對於網友所說的純電動車容易在碰撞後起火,小鹿覺得這個鍋並不只應甩給特斯拉。但毫無疑問,特斯拉是銷量最高的純電動車之一,2017年特斯拉兩款純電動車的銷量佔全球所有新能源車型銷量的8.27%,如果事故機率所有車都相同,那麼銷量高的特斯拉事故率自然就水漲船高。而這些在售的新能源車型中,特斯拉又以性能見長,故此電磁組體積佔比就大。
  • 起火爆炸、涉水漏電、氣體劇毒,電動車自燃的危險超過你的想像!
    根據紅外熱成像儀測試,三元鋰電池的最高燃燒溫度一般可達800~1000 °C,而常規汽油燃燒時火焰溫度僅在400 °C左右。因此,與炸藥爆炸相似,進入熱失控狀態的電池同樣存在一定的爆炸機率。當然,由於電池材料含有的能量和反應速度均遠低於炸藥,所以電池包爆炸的危害程度遠不如炸藥。
  • 炸藥運輸車出車禍到底有多危險?會引爆炸藥嗎?
    央視報導6月16日16時左右,陝西榆林神木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滿載炸藥的運輸車和一輛空載的卡車追尾,造成了炸藥運輸車側翻,裝載了超過9.3噸炸藥運輸車橫躺在了路面上!所幸的是炸藥運輸車沒有起火爆炸,現場專業人員及時將事故處理完畢後恢復通行。
  • 人體毫無徵兆起火燃燒,化為灰燼,為何周圍物體卻完好無損
    在神話傳說中,人的身體會突然起火的說法由來已久。在17世紀的歐洲,一些醫生已經把人體自燃列為正式診斷。他們認為,導致這種突如其來的致命燃燒的罪魁禍首,就是酒精!當時有很多人相信,酗酒和人體自燃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有意思的是,禁酒運動就曾經用人體自燃來恐嚇人們遠離酒精。
  • 鋰電池為什麼會起火?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由鋰電池引起的安全事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鋰電池產生的爆炸、起火。一臺帶有50度電的電動車如果完全失控起火,釋放出的能量高達1.8億焦耳,相當於43公斤TNT炸藥釋放的能量。鋰電池為什麼會動不動就起火自燃?
  • 遼寧一貨車載32噸石蠟高速起火 石蠟燃燒成"火龍"
    (原標題:遼寧一大貨車載32噸石蠟在高速上起火,司機逃離及時未受傷)
  • 它是化肥還是炸藥,為何不禁用?
    比如著名的硝酸甘油炸藥,在諾貝爾加硅藻土等穩定處理之前,這種爆炸物穩定性極差,晃動或者跌落都可以引爆它,相對TNT就安全很多,比如火燒鞭炮炸都不能將其引爆,必須要用符合TNT引爆要求的雷管才可以!但它仍然是一種危險的爆炸物,因此在各國都逐漸將這種化肥淘汰,畢竟它在某些條件下仍然可以變成一種劇烈爆炸物,而且它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
  • 釋新聞|數千噸硝酸銨引發大爆炸,為何威力堪比「小型核彈」
    為何其爆炸威力會如此之大?可做化肥,也可做炸藥英國《衛報》4日刊文指出,硝酸銨化學式為NH4NO3,因含氮(N)量高,硝酸銨常被用來製造高氮肥料。資料顯示,鑑於硝酸銨遇熱會分解,且溫度越高反應越迅速,在溫度達400攝氏度時反應會極為猛烈,因而硝酸銨也常被作為採礦、採石和土木建築中使用的爆炸混合物的成分之一,這種混合物常被稱作ANFO,即肥料炸藥,在北美每年使用的爆炸物中80%是肥料炸藥。
  • 科普丨數千噸硝酸銨引發大爆炸,為何威力堪比「小型核彈」
    為何其爆炸威力會如此之大? 可做化肥,也可做炸藥 英國《衛報》4日刊文指出,硝酸銨化學式為NH4NO3,因含氮(N)量高,硝酸銨常被用來製造高氮肥料。 資料顯示,鑑於硝酸銨遇熱會分解,且溫度越高反應越迅速,在溫度達400攝氏度時反應會極為猛烈,因而硝酸銨也常被作為採礦、採石和土木建築中使用的爆炸混合物的成分之一,這種混合物常被稱作ANFO,即肥料炸藥,在北美每年使用的爆炸物中80%是肥料炸藥。
  • 消防安全實務第一部分燃燒與火災第一章燃燒
    燃燒的特點有:(1)燃燒過程中,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2)火焰(即發光的氣相燃燒區)--燃燒過程中最明顯的標誌。(3)煙。姻描述的是因為燃燒不完全等因素,導致燃燒產物中混有一些小顆粒。燃燒的種類包括:(1)有焰燃燒。通常看到的明火都屬於此類。(2)無焰燃燒。有些固體發生表面燃燒時,有發光發熱的現象,但是沒有火焰產生,這就是無焰燃燒。
  • 湛江一動物園售票處起火 燃燒物系冰箱冰淇淋機等電器及頂棚
    起火位置為該動物園入口售票處,燃燒物質為冰箱、冰淇淋機等電器以及木架、頂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 諾貝爾的炸藥研究之路
    他認為,如果能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內控制並觸發硝化甘油的爆炸,就可以使用硝化甘油。1863年,他發明了一種遙控雷管,後來演變成了雷管。雷管由一個裝滿了雷酸汞的小錫罐組成,後面拖著一根長長的引信。一旦引信燒斷,雷酸汞就會噴出火焰,引發更大的爆炸。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諾貝爾公司在14個國家建立了16家炸藥工廠。
  • 一公斤化學炸藥爆炸和一公斤煤燃燒,哪個釋放的能量高?
    大多數朋友可能會認為一公斤炸能量更高一些,畢竟黑乎乎的煤看上去人畜無害,甚至你隨身帶一塊也不算什麼違禁品,比如煤精,還是相當貴重的玉石哦......但帶一塊炸藥,即使沒被當成恐怖分子大家也要對你退避三尺了,這玩意兒大家都知道是危險爆炸物.....
  • 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原因及處理對策
    隨著鋰電池爆炸起火的事件不斷發生,你們是否談鋰變色,恐而遠之?今天我來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鋰電池爆炸起火的根本原因!解決你們的憂慮!一、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因素分析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組成,主要依靠Li+在兩個電極之間的充放電往返嵌入和脫嵌工作。電池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正極材料,但有些材料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較差,在過充、撞擊、短路過程中很容易引發火災及爆炸事故。
  • 在炸藥中穿梭自如!拍爆破戲時的演員為啥「金剛不壞」?
    化工人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1846年,硝化甘油被發現,這是一種爆炸力很強的液體炸藥,但極不安全。然而,18世紀中葉正是戰爭頻繁的時期,各國都對殺傷性武器有著極大的需求。因此,在對硝化甘油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並認為可以用「溫熱法」降低硝化甘油的危險性之後,諾貝爾及其家人於1862年建廠生產硝化甘油。但炸藥投產不久,工廠發便生了爆炸,父親受重傷,弟弟不幸去世。雖然後來諾貝爾發現了更安全的硝化甘油與硅藻土混合物,也發明了更可靠的引爆手段。但是,炸藥本身仍舊是危險的,容易造成傷害的。
  • 炸藥是怎麼來的 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歷程
    再後來,諾貝爾在硅藻土達納炸藥中添加了硝化纖維,製成了最早的雙基炸藥「膠質達納炸藥」,也有人稱之為「明膠炸彈」。這東西其實可以理解為現在的雙基發射藥,不過它在當時主要是作為爆炸藥使用。然而,三硝基甲苯與硝化甘油、黃色炸藥顯然不是一個東西,雖然容易頭痛,但還是趁早扭過來為好。
  • 尋找威力更猛的炸藥
    它內含8噸多的炸藥,可以摧毀非常堅固的目標或者大範圍消滅地面部隊和裝甲武裝。2017年,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曾經用它來對付聖戰分子。它們與空氣發生摩擦之後,會迅速燃燒,從而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氣體急劇膨脹,形成第二次爆炸(這一次是化學能的釋放)。這種爆炸產生的當量,遠高於目前火箭燃料——氫氧混合劑燃燒時產生的當量,所以從理論上說,納米鑽石是未來做火箭燃料的理想材料。
  • 《生理科學史話》諾貝爾和諾貝爾獎系列之三 諾貝爾和他發明的炸藥
    這就是諾貝爾將一定質量的膠狀硝化纖維素(火棉)溶液混合進硝化甘油裡創造出的「爆炸膠」,這種膠質炸藥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科學家和工程師對此興趣很大,因為它被證明是一種在各方面都理想的新型炸藥:它不僅比純硝化甘油的爆炸力要大,而且耐衝擊,具有強大的抗溼抗火性能,尤其適合於水下爆破。它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它的生產成本也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