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投入3.1億元保護西藏溼地生態系統

2020-11-30 搜狐網

中國將投入3.1億元保護西藏溼地生態系統

來源:

新華網

2010年02月03日15:08

  新華網拉薩2月3日電 (記者邊巴次仁)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局獲悉,作為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項目中的一項,中國將投入3.1億元對西藏溼地生態系統進行保護。

  西藏擁有中國面積最大、類型繁多的獨特溼地生態系統。為保護西藏脆弱的生態系統,恢復生態區域功能,2009年2月18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提出用近5個五年規劃期,投入資金155億元,實施3大類10項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態安全屏障。

  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作用及高原獨特氣候影響,西藏形成了面積大、分布廣、特徵獨特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西藏第一次溼地調查數據顯示,西藏溼地面積為600.4萬公頃,佔西藏國土面積的4.9%,約佔全國溼地面積的10%。

  林業局提供的材料顯示,西藏溼地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湖泊溼地、沼澤溼地、河流溼地和人工溼地。其面積分別為253.9萬公頃、320萬公頃、26.4萬公頃和0.1萬公頃。

  目前,西藏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41.26萬平方公裡,已經佔到西藏國土面積的34.3%,西藏超過三分之一國土都被納入了自然保護區範圍並得到了較嚴格的保護。

  近年來,西藏已建立拉魯國家級溼地自然保護區,8處自治區級溼地自然保護區。2009年西藏還建立了3處國家溼地公園。西藏自治區環保廳提供的數字顯示,截至2009年底,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已完成投資17.5億元。

  據悉,為確切掌握西藏溼地生態系統的面積、分布和生態狀況,西藏正在進行第二次溼地調查,調查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溼地分類的方式有許多種,按照分布區域,一般可將溼地分為海岸帶溼地生態系統和內陸溼地生態系統,其中前者又可細分為潮汐鹽沼、潮汐淡水沼澤和紅樹林溼地三類,後者可細分為內陸淡水沼澤、北方泥炭溼地、南方深水沼澤、河岸溼地四大類(Cowardin,1978)。我國溼地生態系統資源非常豐富,其類型多樣,分布廣泛,面積廣大,區域差異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
  • 2018年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2018年,繼麥地卡溼地和瑪旁雍錯溼地後,色林錯也被列為國際重要溼地。色林錯溼地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的高寒溼地生態系統中都具有代表性、稀有性和獨特性,是世界研究高寒湖泊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生物多樣性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館。   2018年9月6日至7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與服務西藏高質量發展」專題諮詢會在拉薩召開。
  • 黨外政協委員參觀考察拉魯溼地自然保護區_生態_中國西藏網
    工作人員從拉魯溼地自然保護區一、二、三期保護工程開展以來,溼地核心區面積增加、越冬候鳥數量和種類增加、吸收二氧化碳量和釋放氧氣量增加等方面的數據變化入手,向委員們介紹了「拉薩之肺」近年來生態持續向好、顏值不斷提升的過程。  在聽取拉魯溼地保護情況匯報後,委員們沿著新修建的巡護步道,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聊、一邊嘆。
  • 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娟:滋潤生命——溼地的力量(二)多樣的溼地生態系統服務
    2020年,溼地公約發布的全球溼地每年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332.1萬億人民幣,比森林、草原或沙漠都要多。溼地,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能為人類提供哪些服務呢?讓我們跟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研究中心主任崔麗娟走進溼地,認識溼地。 今天推出第二講:滋潤生命——溼地的力量(二)多樣的溼地生態系統服務。
  • 關於中國溼地保護的思考
    3.1盲目的溼地開墾和改造使溼地面積萎縮、水資源生態調蓄功能減弱  盲目的進行農用地開墾、改變天然溼地用途和城市開發佔用天然溼地直接造成了中國天然溼地面積消減、功能下降。溼地面積減少使溼地調節徑流的功能大大下降,水旱災害頻繁。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的中國經驗
    通過工程的實施,改善和恢復了重點區域野生動植物生境條件,生態聯通性顯著增強,促進了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有效控制生態退化、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保護與恢復。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
  • 吉林省溼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2750億元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自然生態系統。吉林省溼地資源豐富,共有4大類16型,包括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和人工溼地。長期以來,人們對溼地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其提供的可作為商品的部分,而對其改善環境和非商品功能認識不足。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委託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開展對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評價項目,將溼地的功能和巨大價值用數據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 《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2008-2014年)建設成效評估...
    2009年2月18日,國務院第5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200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將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工程確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工程。《規劃》是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總綱,包括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支撐保障3大類10項工程,建設期限為23年。
  • 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同時,參加這次評估成果評審的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林科院等國內知名專家,他們都是目前國內從事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方面的權威。  二是體現了完整性。一方面,與以往開展的評估工作相比,這次評估不僅考慮了森林生態系統,而且還增加了對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的評估。大家知道,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此次「1+4」規劃,在完善七裏海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同時,主動提升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划水平,按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準開展建設管理和保護修復工作,打造全市溼地規劃建設和保護修復「升級版」。  天津市4個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75.35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4%,保護區物種資源豐富,其中鳥類有416種。
  • 江西森林和溼地生態價值1.49萬億元
    被譽為中國「最綠省份之一」的江西,綠水青山價值幾何?記者5月30日從省政府新聞辦、省林業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歷時2年完成了全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總體評估,算出一本詳盡的「生態帳」——2016年,全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其中森林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3510.22億元,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41.12億元。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
  • 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溼地資源及保護狀況  根據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最新結果,中國的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溼地生態系統
    溼地生態系統具有如下特徵: (1)獨特的自然環境:溼地表面長期或季節性處於過溼或積水狀態,發育有水成或半水成土壤,生長著溼生植物,同時分布著以這些植物為生的動物和微生物群落。
  • 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等級好
    &nbsp&nbsp&nbsp&nbsp湖北日報訊(記者龍稱、通訊員趙輝)昨悉,經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評估,大九湖溼地面積比2010年淨增276.81公頃,生態系統健康指數達到7.53,健康等級好,功能等級高,生態系統價值每年高達3.853億元。
  • 安慶:保護溼地自然環境 讓河湖生態系統更健康
    然而,在10年前,因為生態條件和保護措施等原因,當地每年觀測到的候鳥不到2000隻。近年來,安慶市和宜秀區將菜子湖溼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湖長制目標任務進行考核,成立安慶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保護中心,並將保護管理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 程磊磊 盧琦 等:中國荒漠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服務增效
    卻曉娥1 楊 柳1姚雪玲1 盧 琦1,2* 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2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 荒漠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_生態_中國西藏網
    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形成了根本的區別,現代農業的特點是:(1)高投入高產出,農業單產水平較高,農業總產值的增長較快;(2)農業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生產規模大型化,農業生產技術日趨先進,農業專業化和社會集約程度高;(3)廣泛地利用生物技術,如雜交技術、轉基因技術等;(4)大量使用以石油為原料的化肥、農藥和以石油為能源的農業機械。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十五」(2001-2005年)以來,西藏自治區獲得國家下達的森林、草原、溼地、重點生態功能區等各類生態補償資金累計達316億元。其中,「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國家累計下達西藏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108.8億元。2015年以來,自治區探索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投入8500萬元幫助牧民減輕因野生動物肇事帶來的損失。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
    8月1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年。    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其中,「綠色水庫」總價值量為1646.94億元/年,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分別為1341.32億元/年和302.62億元/年,佔比81.44%和18.56%;「綠色碳庫」總價值量為1071.75億元/年,森林與溼地分別為1015.59億元/年和56.16億元/年,佔比為94.76%和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