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嘉偉
本文主角是鋰電池行業的成長股,現在市值230億,根據我們在上篇文章的分析,他在行業下遊的二個主要應用領域,動力電池和消費電池都增長強勁,我們要搞清楚公司過去的業績增長情況,看看是否是一個優秀的好學生,以及未來的增長動力來自哪裡,這是成長股的核心,因為在頭條分析個股有廣告嫌疑,幾篇文章都發不出來,所以在免費閱讀部分我要隱去公司名字。
一 公司業務增長情況
1 過去5年的營業收入
2014年的營業收入是42.7億,到2018年增長到203億,增長近四倍,
再看淨利潤,2014年淨利潤為1.68億,到2018年增長到7億,增長了3.16倍,
應該說公司過去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穩定而且高速的增長,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2 中報業績
2.1 手機數碼類
主要是手機電池業務,中報營收61.4億,佔比56.5%,這是最大的業務,這個業務在2017年佔比為74%,這說明公司其他的業務在不斷的增長,手機數碼類的營收佔比才不斷下降。
那這個業務營收下降了嗎?2017年營收是103.9億,今年全年如果在中報基礎上乘以2等於122.8億,並沒有萎縮,只是增長速度不快,中報增長22.2%,也是很不錯的表現,要知道手機市場整體是負增長。
2.2 智能硬體類
主要是為無人機,VR,掃地機,可穿戴設備等提供鋰電池,中報15.5億營收,佔比為14.2%,而這個業務在2017年還沒有,這對於公司來說完全是新業務,新的增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00.83%,非常強勁。
2.3 筆記本電腦類
中報營收13.5億,佔營收比為12.44%,而在2017年全年的營收為10.86億,佔比7.7%,這說明公司的筆記本電腦業務增長很快,今年全年如果是中報的二倍,那麼是27億營收,一年半時間增長1.48倍,今年中報的營收增長也達到100.8%。
2.4 汽車及動力電池
中報營收9.74億,而這個業務在2017年為7.59億,今年全年估計會達到18億以上,那麼一年半增長1.37倍。
從今年的業務結構分析看,公司每一個業務板塊都在增長,其中智能穿戴完全是新業務,筆記本電腦和汽車電池增長強勁,增長最慢的是公司最主要的手機業務。
如果從2013年開始算起,公司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27.8%,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19.2%,業績好到爆,而且是連續多年表現優異。
公司三季報營收總額是177.4億,整體增長35%,依然非常強勁。
接下來我們要搞清楚,公司未來的增長動力來自哪裡
二 公司業務增長驅動力
1 手機電池業務
公司手機電池業務在過去一年半增長並不快,一年半時間增長了18%,但要知道在過去一年多全球手機的實際出貨量是下降的,在這個背景下實現了18%的增長,成績已經非常優秀了,為什麼可以實現增長,因為公司是華為,小米,OPPO的供應商,而手機品牌集中度提高了,市場份額大了,所以利好於電池供應商。
手機電池未來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1.1 5G手機的電池容量會更大,帶動電池廠家量價齊升
1.2 目前公司的大客戶三星、中興、OPPO、華為、小米等全球頂級智 能手機品牌商,未來市場份額有希望進一步增長,這會提升公司的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