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出發對哈勃定律的推導!

2021-01-13 水生
大神愛因斯坦

廣義相對論的出現引導著現代天文學飛速的發展,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出現,也成為了想要入門天文學的夢靨!要想完全的理解廣義相對論,不是我們這些平凡的科學工作者能夠做到的,我們能做到的僅僅是基於對廣義相對論的淺顯理解,嘗試著能否利用廣義相對論去解釋一些天文的觀測結果。如果能夠嘗試著基於廣義相對論去推測天文學中可能出現的觀測結果,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是大牛級別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了,已經是我輩仰望的存在!

儘管我們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還極其的淺顯,還僅僅停留在數學推導的層面,距離從哲學或者物理學層面去接受廣義相對論,還極其的遙遠。但這不妨礙我們通過廣義相對,去驗證或者去推算一些已經存在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天文觀測結果,比如今天要討論的哈勃定律。當然,據說天文學會給她改名了,現在應該稱為哈勃-勒梅特定律,但是從最新的文章中讀到的還都是hubble law,所以還是簡單的稱之為哈勃定律,至少能省下不少的文字空間。

著名天文學家Hubble

哈勃定律的內容: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正比於星系的距離,數學表達式為:v=HD,其中H是比例係數,即描述宇宙膨脹速率的哈勃常數。

速度距離關係

那麼讓我們嘗試著,看看能否從廣義相對論中推導出哈勃定律?非常有趣的一個話題!

大神愛因斯坦

先看看,位於距離r處的星系的移動速度V,按照物理的定義,應該有V = dr/dt (一個很簡單的關於速度的微分函數)。那麼怎麼將參數r和宇宙的膨脹聯繫到一起呢?需要簡單的論述一下廣義相對論中的黎曼空間幾何,或或者從最簡單的弗裡德曼度規方程開始說起,如下,

弗裡德曼度規方程

很簡單的由dt=0(不同兩處的時間一致,故dt=0),得到共動距離(comoving distance)rM如下:

共動距離rM和物理距離dp的關係

於是很簡單的,我們觀測的物理距離dp處的遙遠星系的速度如下,

速度的表達,點代表對時間的微分

此處,請記得,共動距離r並不依賴於時間,所以r在上等式中是常數。那麼還記得宇宙學中的哈勃參數的定義嗎?,如下,

哈勃參數的定義

之所以,稱之為哈勃參數,而不是哈勃常數,是因為這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嗯,將哈勃參數放入到上上等式中,於是得到:

哈勃定律

不錯,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哈勃定律的表達形式。於是,哈勃定律,從廣義相對論中明確的推導出來!

嗯,今天又完成了一次從廣義相對論向觀測結果的簡單推導!加油,希望可以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能更加的深刻一些!

相關焦點

  • 科普: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導出
    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當然也是近代大尺度物理學/宇宙學最偉大的成就。而愛因斯坦場方程則是廣義相對論的最凝練的核心數學表達式,愛因斯坦場方程對很對人來說是非常神聖和神秘的。今天,我們準備寫一篇簡單的科普文章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場方程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 5分鐘看懂,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是這樣來的
    當然有,我們只要看看愛因斯坦的方程就知道了。這裡,我指的是「真正的」愛因斯坦方程,而不是眾所周知的E=mc²(這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非常簡單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基礎關係式)。所謂的真正的愛因斯坦方程,是你在任何一本好的廣義相對論教材的索引中尋找「愛因斯坦方程」時,都會找到的那個。
  • 想深刻了解廣義相對論的推導和相關解,請讀這篇文章
    本章內容旨在解釋廣義相對論的思路,所以只要耐心讀完的,肯定能有收穫。本來原標題想寫為《愛因斯坦場方程中沒有光》,可後來改變了主意。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說「愛因斯坦的場方程中沒有光?」其實我要表達的是我們看時間,看宇宙的方式問題。就好比我在問:「假如愛因斯坦是盲人,他還能建立相對論嗎?他還能寫出場方程公式嗎?」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的推導——從簡單的論證中得到愛因斯坦方程
    ——保羅·狄拉克偉大的蘇聯物理學家列夫·蘭道和葉夫根尼·李夫希茨在他們的書《場的經典理論》中寫道:建立在相對論基礎上的引力場理論被稱為廣義相對論。它是由愛因斯坦建立的,代表了現存所有物理理論中最美麗的理論。
  • 廣義相對論與弗裡德曼方程有什麼關係?如何理解弗裡德曼方程?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發表於1915年,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廣義相對論可以被應用於整個宇宙,而僅僅是基於一條簡化的假設,即:在宇宙大尺度結構上物質與能量的分布是等價的。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則可以簡化為宇宙學中最有用的一條——弗裡德曼方程,它的具體形式為:H^2=(8πG/3)ρ-K(c^2/α^2·R^2)。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繩子的張力的大小恰好足以引起物體的加速度。決定繩子的張力的大小的是物體的慣性質量,」我們從這個例子看到,我們對相對性原理的推廣隱含著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這一定律的必然性。這樣我們就得到了這個定律的一個物理解釋。  根據我們對作加速運動的箱子的討論,我們看到,一個廣義的相對論必然會對引力諸定律產生重要的結果。事實上。對廣義相對性觀念的系統研究已經補充了好些定律為引力場所滿足。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相對論是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發展的,相對論沒有完全否定牛頓力學,只是對牛頓力學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是在相對論基礎上建立的,統一場論沒有完全否定相對論,只是對相對論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升級。
  • 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
  • 【科技日報】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國科學院
    此前量子場論的建立,使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功統一。但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統一至今仍是理論物理界的研究熱點。  「廣義相對論基於彎曲時空動力學,因此存在時空平移對稱性和能量動量守恆定律不再成立,無法很好地定義和度量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等問題。」吳嶽良說,引力量子場論假定自然界基本規律與時空坐標和標度選取無關,並且遵循局域規範不變原理。
  • 科普:引力場中太陽光線的偏折,牛頓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開始碰撞
    今天,我們寫一篇科普性質的小短文來討論一下引力場種太陽光線的偏折現象。可以使用θ=v/c=2*G*Ms/c^2/r (因為v相對於光速c非常的小,使用了近似公式:sin(a)=a),這就是通過經典的牛頓力學得到的結果,但是應該注意到這個結果的推導過程中有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在牛頓力學中,是沒有光速不變定律的,所以嚴格上光線運動方向上的速度也有增量,因為也存在計算中的加速度!但是這個結果,就是愛因斯坦在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前計算得到的結果!
  • 段一士先生的講義:《廣義相對論與引力規範理論》
    提出了任意自旋場的廣義協變方程;提出了廣義協變能量動量守恆定律,克服了愛因斯坦、朗道等的守恆定律只適應於準伽利略坐標系的嚴重缺點;提出了規範勢可分解和具有內部結構的理論,嚴格證明了ϕ場的零點決定拓撲不變量的內部結構。他建立的ϕ-映射拓撲流理論被稱為段氏拓撲流理論。
  • 5分鐘時間,簡短語言講述《廣義相對論》及其周邊
    廣義相對論是牛頓運動定律的終極版本。也可以反過來說,牛頓運動定律是廣義相對論的最簡化版本。那麼有人要問,終極版本和簡化版本,中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於,它們適用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最簡化版本,只能在平直坐標(歐幾裡得時空)裡,以及在低速情況下用。
  • 最美麗的理論: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推導
    全文共2948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偉大的前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和葉夫根尼·利夫希茨在他們的著作《經典場論》中寫道:「建立在相對論基礎上的引力場理論被稱為廣義相對論,它是由愛因斯坦建立的,並且可能是現存的物理理論中最美麗的一個。」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他們嘗試寫出了一些形式的方程,但都有重大缺陷。愛因斯坦到德國後,又與希爾伯特探討。希爾伯特不愧是一位數學大師,愛因斯坦與他作了短時間的探討,幾個月後愛因斯坦就給出了場方程(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的正確形式,建立起他的新理論——廣義相對論。新理論克服了舊理論的兩個基本困難,用廣義相對性原理代替了狹義相對性原理,並且包容了萬有引力。
  •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導語:2015年11月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百年紀念。本文介紹了廣義相對論的起源,從牛頓物理學與電磁學的矛盾到洛倫茲變換,從只適用於慣性系的狹義相對論到可適用於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
  • 哈勃定律的提出,究竟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
    按照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宇宙必然是在擴張。自1929年之後,我們便捨棄了這一觀點。圖為擴張的宇宙中物質(頂部),輻射(中部)以及宇宙學常數(下部)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注意!右邊是擴展率是如何變化的。儘管哈勃在1929年發表了一篇卓越的論文,詳細說明紅移—距離關係的比例常數,但是兩年前比利時的科學家喬治·萊默特(GeorgesLematre)對哈勃的部分數據做出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於是,天文學家稱這種關係為哈勃—萊默特定律。但是,究竟是誰發現了宇宙擴張的故事更加撲朔迷離。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十分複雜,且廣義相對論本身也為其等式提供了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
  • 黑洞源於廣義相對論,但愛因斯坦曾經卻否認黑洞的存在,為什麼?
    另一種是直接通過理論推導出某種事物的存在,然後再去尋找和發現它。黑洞無疑屬於後者。對於今人而言,黑洞已經沒有過往那麼神秘,我們不僅通過觀測發現了黑洞的存在,更是取得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但在人類真正觀測並取得黑洞照片之前,黑洞便已經從理論中誕生,而孕育黑洞的理論就是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通俗易懂,了解牛頓到底錯在哪裡了
    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廣義相對論主要論點是質量本身會導致時空彎曲。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周圍的空間就越扭曲。它的場方程描述了質量與空間曲率和時間膨脹之間的關係。它是基於由黎曼幾何和非歐幾裡得幾何等一系列計算,去確定物體的運動方程,這是一個動力學轉化為運動學的方程,最後的描述還是由運動學方程所決定的。
  • 廣義相對論能證明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嗎?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當然是沒有錯的,不然我們現在也就不會學這個理論。只是這個理論不能完全反映深刻的宇宙規律,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在17世紀,牛頓從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中推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物體被吸引在地球上以及宇宙中的天體運動都是受到引力的支配。當年海王星的發現就是通過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的,而且現在的火箭發射也都是利用這個理論,所以這個牛頓的引力理論是非常成功的。不過,萬有引力定律只能適用於弱引力場,而在強引力場中會失效。
  • 偉大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卻讓愛因斯坦說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堅持日心說面臨火刑的布魯諾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讓萬有引力定律變成了相對論在低質量低速情況下的近似,宇宙的新圖像需要靠相對論中的場方程來得出。在相對論的一般理論中,相對論場方程將時空的幾何形狀與物質在其中的分布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