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巴數字: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世界

2021-01-20 Psyche Arrow

人類有許多無法超越的極限。比如人體溫度降至零度以下時,組織會結冰,細胞會被摧毀;噪聲超過175分貝時,人類的大腦皮層、內臟器官嚴重受損,無法生存;人類堅持不睡覺的極限是264小時;嚴格斷水的極限是3天 …

 

這些數字都像是一個個的極限邊際,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超越

在社交上人類也有一個極限,這就是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150定律(Rule of 150),也叫做鄧巴數字。

 

1,什麼是鄧巴數字?

大腦皮層決定人的認知能力,而社交需要認知能力,人類的大腦皮層大小有限,所以社交能力有限。鄧巴首次指出靈長類腦容量與平均社群規模存在相關性。而人類的腦容量(CR)代入公式



估算出人類能夠維持的社交網絡大小N為148人,四捨五入後就是150.

其實「鄧巴數字」是一系列數字範疇

而在之後的諸多研究中,表明不論是何種文化及語言,是否使用諸如網際網路等現代工具,人類會有一個

5-7人的最核心的親密交往圈,

15-21人的深入交往的親朋好友圈(這些人的離世能夠給你帶來身心上的重創)

35-50人的交際圈,

但人類大腦皮層窮盡極限能提供的認知極限,只能維持其擁有大約150個有私人關係聯繫的朋友數量。(注意這裡定義的朋友是一年中至少聯繫一次的人)

而且人類學家在研究至今尚存的狩獵採集型社會時發現,一個宗族通常有150名成員。縱觀西方軍事史,最小作戰單位「連」通常約有150人。以Gore-Tex等創新產品著稱的材料生產企業戈爾公司(W.L.Gore&Associates)也擁有類似的辦公架構。當一個分支機構的員工超過150名時,戈爾公司就會將他們一分為二,再建一家新的辦公室。


2,Why 150?

一,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

儘管再增加一百多的朋友看起來不是很大的數字,但兩兩關係的數量卻可以非常龐大,而且隨著人數增長,關係數量將指數式的膨脹,所以儘管我們的大腦已經比黑猩猩大了三四倍,也很難處理更龐大的關係網絡和交往歷史了;況且,社會關係只是我們面臨的諸多認知任務之一,雖然對人類來說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類。


社交網絡中的信息交流效率

如果一個人經營的社交網絡人數超過了150人,那麼就會阻礙信息的順暢傳達。

例如每天平均花5分鐘和一個人交流,如果想和150人維持日常交際互動,那就需要花12.5小時,而若是想與更多人交往,則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在交流過程中心不在焉,從而使得溝通變得低效。

 


3,鄧巴數字VS網絡時代

一篇發表於2011年的論文顯示,Twitter用戶經常進行互動的好友人數平均在100到200人之間。雖然Facebook允許用戶擁有多達5000名好友,但一般用戶的好友人數為190人。雖然這個數字高於150人,但這屬於誤差範圍之內。

研究還發現,女性更擅長在社交網站上「維持」好友,女性更擅長通過與他人交流來維持關係,女性用戶的平均好友人數多於男性用戶。

平均擁有120個好友的男性,一般只會與其中7位好友,通過在圖片、狀態信息或留言板上留言進行響應。女性用戶則明顯更善於交際,她們通常會給10位好友留言。男性用戶一般只與4位好友利用電子郵件或聊天來進行交流,而女性用戶進行此類交流的好友人數是6位。

對於擁有500個朋友的Facebook用戶來說,這些數字會相對較高,但也並非很多。擁有500個朋友的男性用戶只會給其中17位好友留言,女性用戶會給26位好友留言。男性用戶會與10個好友通過電子郵件或聊天進行交流,而女性進行此類交流的好友人數是16個。

因此,表面上看每個個體在社交網絡的好友量相差成百上千倍,但他們只與其中一小部人聯繫。人們可能更有效的宣傳自己,但一如既往,他們仍然只擁有同樣少量的親密朋友。

 


4,如何用鄧巴數字建立自己的安全世界

最外層:點頭之交(72+人)

他們可能是你的客戶、同事、快遞、餐廳的服務員、旅行團的隊員等等。

中間層:你們會彼此分享一些非常基本的信息(35-50人)

他們可能是你工作中有交接的同事,你的直屬領導,我們互動是因為他人職位或者我們職位的需要。他們讓你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他們完美的部分。你們從不或很少談論生活中的真正的挑戰或真正在意的東西。你們常聊的話題僅限於談論新聞、體育和天氣的範圍,並且我們永遠不會指望從他們那裡尋得幫助。

朋友層:你們有一定的感情連結 (15-21人)

這段友情可能始於分享意見和感受。彼此之間就算是交換完全相左的觀點也感到自在安全,而不再僅僅討論一些例行公事。開始了解同事、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專業合作夥伴,開始了解他們的為人,即使不一定同意他們的所有意見。也會分享關於自己的個人信息—想法和感受,這個時候你們不再僅在工作或正式場合見面,開始有了私人生活方面的交集。

核心層:彼此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信念和理想(5-7人)

你們可能彼此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信念和理想。還學會了在衝突中一起進步,相比較於利益,對你來說這段關係本身的價值更高更重要,當然也更具脆弱性和開放性。你們可以傾訴諸多私密,或和這種關係的朋友討論私人的敏感的事情。你們已經超越了決定是否喜歡對方、是否將對方作為朋友的階段,你們在尋求途徑發展更長遠的關係,或是很期待維繫更密切的聯繫

如果在這一層中,能有一位能給予你無條件積極關懷,那麼你人生的幸福感會極大地提高,他/她可以是你的朋友,家人或愛人。它是基於一種共享的換位思考的關係——對對方需求的直觀認識,即使是那些沒有明示的需求。我們會「感覺」另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一,

150定律還告訴我們,每一個人身後,大致有150名親朋好友。如果贏得了一個人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1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個人,也就意味著得罪了150個人。

 

二,

由於我們的認知限制,如果我們認識了新的好友,那麼原來的好友中,有一位便會離開原來的位置。相反的,如果由於某些原因,某個圈層的朋友減少,那麼就需要相應的補充。

三,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不需要經營150外的社交,150外的人是我們的弱聯接,代表了我們的影響力,但真正影響我們對世界的安全感和生活的幸福感的人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多,在某些情況下,更談不上與世界為敵或改變世界。無論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理念有多麼地特別,以世界人口的大基數,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同類,想要讓自己過得幸福及安全,我們要做的便是找到能堅定地支持我們的5-7人,能與我們分享生活的15-21人,能友好相處的35-50人。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鄧巴數字150 紅知乎
    鄧巴與人類學家拉塞爾·希爾(Russell Hill)研究發現,人們約四分之一的卡片寄給了親人,近三分之二給朋友,8%給同事。不過,最主要的研究發現是這樣一個數字:以一個人寄出的全部卡片為例,所有收到賀卡的家庭的人口總和平均為153.5人,也就是150人左右。這一數字與鄧巴的預測十分吻合。
  • 神秘的鄧巴數字:你到底有多少朋友?
    當一個分支機構的員工超過150名時,戈爾公司就會將他們一分為二,再建一家新的辦公室。在鄧巴看來,原因很簡單:就像人類無法在水下呼吸、兩秒半內跑不完百米、用肉眼看不到微波那樣,大多數人最多只能與150人建立起實質關係,不可能比這個數字多出太多。從認知角度來講,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 鄧巴數字,從社會學看公司管理,「人數」才是決定管理的核心
    從鄧巴的研究對象猿猴來說,這的確是與我們人類在基因序列上最為相像的生物。基於此,鄧巴數字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產品經理圈幾乎是人人知曉;但另一點是,絕大部分人對鄧巴數字的理解還依然十分狹隘。在很多人看來,鄧巴數字的一百五十人的範圍應當是如何界定呢?
  • 神奇的鄧巴數字:告訴你朋友圈的秘密
    神奇的鄧巴數字:告訴你朋友圈的秘密 文/季龍妹
  • 你這輩子能交幾個朋友——科普鄧巴數字是什麼
    無論是在遠古時期的狩獵社會,還是在當今的職場或者校園,150這個數字在鄧巴的實驗都是一個有效的範圍值。當然了,150所代表的關係親密度上限僅是有意義的網絡社交關係,換言之就相當於微信列表可能許久不見,但還會偶爾戳一戳或者朋友圈不忘時而互動一下的朋友關係。
  • 利用鄧巴數字原理,擴展認識男人的渠道,為脫單指定一個好戰略
    由這個定理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人的好友上限為150人來自不同的渠道,那麼我們如何運用這個鄧巴數字認識很多單身男人呢?第二,根據鄧巴數字的極限150人,設定為自己結交異性的人數標準,每周約會相親的人數定位硬性指標給大家一個公式,你先設想一下,你想在多長時間裡脫單,比如說一年,那麼也就用150÷12,然後得出12這個數字,然後意思就是你必須一周安排三次和單身男性約會的機會。
  • 商論|組織數量與鄧巴數字
    人類學家鄧巴通過研究,提出了一組數字,比如一個人可能有5個親密好友,有15個左右較好的朋友,有50個左右普通的朋友,有150個左右的交際網絡。在對應的某個關係程度,如果超過了那麼多數量,就很難有效地維持這種關係網。就可以說關係的親密程度與連接數量是呈反比例的。通過對鄧巴數字和人類組織的研究,可以來指導人類組織的打造。
  • 六度空間理論與鄧巴數字
    瓦茲隨機選定18名目標,要求志願者選擇其中的一名作為自己的目標,並發送電子郵件給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發送郵件給目標的親友。研究表明,郵件要達到目標,平均也只要經歷5~7個人左右。數字時代,六度空間理論也得到了驗證。
  • 《人類簡史》6:認知革命,突破鄧巴數字的智人!
    如同是歌曲《智人》的rap結語,大約七萬年前,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正式徵服了世界。在大約到3萬年期間,船隻,油燈,弓箭,針線,相繼被發明出來,也有了確切的證據表明出現了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大多數學者相信,這些前所未有的重要成就,是來自於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
  • 朋友圈,不但需要沉澱,還需要學習鄧巴數字理論
    每個人的社交網絡中,最核心的圈子有3-5人最為親密;然後是12-15人,失去他們會給你帶來重創;繼而是30-40人,這是你經常保持聯繫的一群;然後是150人,而這150人是人類智力允許其擁有的穩定網絡的人數上限(也被稱為鄧巴數字
  • 如何建立有效的網絡安全防禦體系
    踏實實驗室推出萬字長篇文章,踏實君結合十年團隊經驗和二十年從業經驗深度整理和剖析了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如何有效建立,推薦閱讀預計20分鐘。世界走向數位化,現在的世界空間已經完全可以按照物理(Physical)和非物理的(cyber)來劃分了,6月20日美國對伊朗部分目標明確發動網絡戰,這是第一次公開作為攻擊主力投入戰場,網絡攻擊成為重要軍事工具直接服務於美國的對外政策。也讓波斯灣成為首次數字世界衝突的舞臺,網絡超限實戰正在成為整體政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紀念MARK 一下。
  • 拆書悅讀|了解了這個算法,你才知道如何去平衡社交和精進!
    不過我並非贊同這種觀點,這並不是說我有多麼的與眾不同,而是覺得這種投入到社群或者學員身上的精時力完全是自己可以調控的。那麼如何來調控呢?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社群社交上保險,避免大量時間用於社群社交導致個人成本過高,這樣才能留出更多的時間用來精進自己!
  • 如何給貓咪建立一個安全,時尚的空間,這幾點需要注意!
    如何給貓咪建立一個安全,時尚的空間,這幾點需要注意!這是每個貓主人的兩難選擇:如何讓Kitty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享受戶外活動。對於貓來說,外面的世界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有掠食者,汽車,毒藥和疾病的威脅。更不用說野生鳥類的危險,戶外貓以巨大的數字殺死。Cat patios是安全封閉的貓科動物遊戲屋,提供新鮮空氣,精神刺激和鍛鍊。
  • 我的世界伺服器如何建立?Minecraft伺服器教程
    我的世界伺服器如何建立本文給大家帶來Minecraft伺服器架設教程,讓大家對我的世界伺服器建立有一個不錯的認識,從怎麼建立,到怎麼維護做一個系統的歸納,大家遊戲愉快!   我的世界伺服器建立並不難,只要運行伺服器端軟體就可以,但是如何能讓一臺伺服器長期運行下去就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了。這裡給大家帶來玩家開服遇到的問題以及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新開的伺服器有所幫助。 巴士單機遊戲
  • 鄧巴數:團隊發展遇到瓶頸,如何應對生存危機?
    這個定律指出,由於人類大腦皮層的大小有限,其所能提供的認知能力只能使一個人維持與大約148個人的穩定關係, 這一數字是人們擁有的、與自己有私人關係的朋友數量。148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因此鄧巴數也被叫做150定律。
  • 數字時代的信息安全困境何解?
    然而,突如其來的勒索病毒威脅、DDoS攻擊、Web API惡意利用以及共享技術存在的漏洞讓信息安全面臨巨大風險。「雲」時代的到來,逐漸消弭了企業的安全邊際,「網絡黑手」也不期而至,數字資產安全現狀堪憂。生產力的關鍵在雲端,數據安全的關鍵就是雲安全隨著傳統生產力瓶頸的出現,雲端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引擎。
  • 5G安全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近日,2020年世界5G大會召開,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表了題為《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5G賦能未來共享數位化新生活共贏數字經濟新機遇》的演講中提到:5G的高質量發展非常關鍵,要特別關注安全,比如在網絡安全、雲網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應統籌謀劃、不斷推進。
  • 網際網路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隨著諸如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這樣的社交網絡不斷佔據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心理學專家瑪麗博士在她的新書《網絡效應》中探討了網際網路如何塑造我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建立新關係的能力,以及我們願意和這個世界分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