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9年12月31日那一晚,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一邊泡著咖啡,一邊聽著窗戶外面的煙花炮竹聲,才猛地意識到,原來今晚要跨年了。朋友圈正值立各種Flag的情緒高漲期,看電視裡各種跨年晚會,對2020這個帶有整數數字的年份,忽然莫名充斥著些許不凡的期許。
而也在這一天,許多人也看到社交平臺上一則「武漢8人謠言」的闢謠公告,就像對每一條快餐資訊一樣,許多人也是選擇用手指快速划過表示已讀即焚,這種訊息甚至不足以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20一開年,就以超乎所有人想像的方式和速度證明了它的不凡。龍捲風一樣的各類突發事件席捲全球,而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就是疫情的發生。沒有人能想到,2020的過年,成為了史上最長的一次足不出戶的春節假期。從前拼了命想要在忙碌的學習工作中抽取出來的假期,為此有人研究了全網傳播的拼假攻略, 也有人直接就許在了新年願望裡,但萬萬沒沒想到,多出來的假期竟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來「滿足」大家。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是看疫情數據和最新消息,疫情期間感受到的無力感,來自於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來自於對應急醫療物品的儲藏不足,來自於普通人的無能為力和幫不上忙,這種無力感,也還來自於被動式的各種等待,等待覆工,等待春暖花開,等待能重新看到路人的笑臉。作為普通人能做的,也許真的就是把自己關在家裡不給社會添堵了。
這段期間,有人增長了廚藝,有人看光了壓箱底電影片單,但想必更多的日常,是在瑣碎的發呆時光中,或回憶過去,或想像疫情結束後的未來,或多或少地,都在用力地思考著人生。我也在碎片化的不同時間裡,不斷感悟出一些東西,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能力。
一、 保持頭腦清醒的能力
在這次疫情期間,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那條也許看都沒看過的「謠言」,變成了後期全民皆痛心疾首的弔唁,不經過考證就作為新聞報導播出的消息,終於在這個特殊時期引發全民的意識覺醒。但在這信息魚龍混雜的時代,還是有很多謠言在不斷被傳播,很多輿論被強大的操盤手引領著。就像疫情數字報導下的最大篇幅之一,是對各種謠言的闢謠,而對某些事實的的全面披露,卻變成點開後無法閱讀的空白頁面。
保持頭腦清醒,是一直以來我都在要求自己做到的。
最深刻的感悟,莫過於在國外生活的那段期間,由於接觸到很多來自不同地區對同一件充滿對立面的新聞報導或評論,面對都聲稱是新聞事實的各類評論,甚至是衝擊和顛覆了長久以來認知的一些信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出現了信息混亂的狀態。
回國後,面對比較有爭議性的新聞話題,我會看把中文報導和外文報導,甚至通過FACEBOOK ,YOUTUBE去看更多消息,進行批判性思考後形成自己的立場和見解。雖然這樣不如一鍵式快餐消息來得便捷,但我能在儘可能地了解多方面多角度的消息後,避免片面汲取信息而人云亦云。這樣做不是為了在與朋友討論時能夠爭論贏對方,而是保持自我的頭腦清醒和心態平和,才能遇到什麼事情都不容易被動搖,不容易被說服,不容易被牽著走,也不容易感到混亂和無力。
思想和言論的自由,是建立在不相信和傳播謠言的基礎上的。
二.相處和獨處的能力
記得很多朋友都和我吐槽過住在家裡的待遇變化:第一天回家被當作寶,第十天在家被當做草,那時的我們都覺得好像喪失了和父母相處的能力,互相吐槽說親媽和後媽的區別就取決於你待在家的時間有沒有超過一周。但在疫情期間,很多在家和家人一起相處了一個多月後發現,其實根本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甚至要離家前還有那麼些不舍。這或許是因為大多數時候,和父母相處的能力都會隨著年紀的增長有所進步。
而另一方面,會相處的人不一定會獨處。
這段時間,很多人或正在經歷著感情上的異地,或為了生活遠赴他鄉但被要求自我隔離中.....或許曾經都不習慣獨處的你,不習慣宅著這麼久的你,不喜歡在安靜的房間裡自己一個人的你,這段時間也是硬生生做到了。
其實獨處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和舒適,有趣的靈魂獨處時依然有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卻是煎熬和折磨。在此之前,可能曾幻想過假期一到可以各種聚會各種派對,可以滿世界亂跑停不住自己激動的雙腳,但事實是要強迫自己獨處。不會獨處的人,一旦自己一個人在私人空間久了,空虛感像定時炸彈隨時爆炸,隨之而來感到壓抑,暴躁甚至莫名地悲傷。
雖然有句話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其實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孤島。長大後會發現,從前形影不離的朋友,幸運的話還能偶爾同城相約,大部分剛開始一周好幾個電話往來,後來,各自有了忙碌的事情,就變成了偶爾的寒暄,再後來,就變成只有在過年才能見一面的「敘舊」了。而離家在外打拼的我們,如不是已經成家,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需要獨處的,所以獨處成為了當代人急需養成的生存能力之一。
人身的自由,可以是身體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三.駕馭時間的能力
無力感,其實常常來源於過於被動的姿態。
就像這次疫情時期的被動等待,或者像找工作等通知的被動等待等,有人用行動把「被動的等待」解釋成「被困住了」,這種被困住的感覺,好像就是因為等待,而無法做其他任何事情,只能惶惶度日倍感無聊。也有因為一直關注著疫情嚴重性的部分,慢慢導致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產生了「生死一瞬間,努力無意義」的結論。而這種無力感, 甚至會讓本來可以獨處的人,也有了焦慮不安的心情。
2月3日的一次疫情通報發布會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這次發布會上特地為了緩解大家的閒賦在家無聊的不適感,特地官宣了幾條建議,其中就有建議大家要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天的時間,以及嘗試去專研一件事情。相比睡飽吃吃飽睡,其餘時間也荒廢的日子來說,那些在這段期間練就了廚神技能的,挖掘出不為人知的新愛好的,或者把自己鍛鍊成短視頻製作高手的,也有暗地裡在學習新技能的,好像不僅在駕馭時間的基礎上提升了自己,也鼓舞了別人。其實既然知道「生死一瞬間」這個縱然很無力的事實,但不就是要為了把握住先有的生命,要盡最大努力去散發出光彩嗎?
人間走一趟,千萬要值得。
而當擁有了駕馭時間的能力後,學到一技傍身,變成多才多藝或是領域內很厲害的人時,也就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職業選擇的自由和生活的自由。而那些被動等待的無力感,也猛地變成了擁有把控自己人生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