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業費像筆糊塗帳 收費普遍存在但無標準

2020-12-01 騰訊網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一年之中的空調銷售旺季將隨之來臨。對許多西安消費者來說,安裝空調過程中,對一項名為「高空作業費」的收費項目還比較陌生。據了解,今年多數空調廠商及賣場都將收取這一費用。那麼這個「高空作業費」究竟啥意思?多少樓層以上要收?定價有沒有統一標準?收了「高空作業費」,假如出現安裝工或空調墜落傷人等意外,責任又該由誰來承擔呢?

「高空作業費」像筆糊塗帳

今年「五一」假期,因為價格實惠,家住東郊的孫女士在輕工市場一家銷售空調的店面購買了一臺掛式空調。然而安裝工作開始後,她卻感覺煩惱來了。

「購買空調時,銷售人員說是包安裝,不會收其他費用,如果管線長度不夠,最多也就花費一些耗材費。可是前幾天安裝工人上門時,卻稱每臺需收取80元高空作業費。」孫女士說,為此她撥打了客服電話諮詢,被告知5樓以上需交80元的高空作業費,隨著樓層的增高,收費也會有所不同。

高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煩惱。他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趁著商家搞促銷,兒子就在網上購買了兩臺空調,籤收空調後,很快就有人來安裝,安裝工人進門時很有禮貌,直到安裝到一半時,一個領頭的工人告知他,10樓以上,每安裝一臺空調就要加收100元的高空作業費。兒子心裡不舒服就和安裝工人理論了幾句。後來,兒子在銷售空調網站仔細看了幾遍,才發現在收費項目裡確實有這個項目。

給高先生安裝空調的安裝工人稱,大部分安裝工人並非空調商家或廠家的員工,而是外包公司聘用的勞務人員。「現在高層越來越多,每天裝10臺空調,就有7臺以上屬於高層作業,費時費力不說,風險也大。」安裝工人稱,並非每臺空調都必須收高空作業費,以前可以跟消費者協商,從今年開始,公司才規定必須收取高空作業費。

「高空作業費」屬市場定價收費合理嗎

據了解,裝空調收取高空作業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確實沒有統一的行業收費標準,都是由賣家與消費者自由議價。

記者昨聯繫到12358價格監督舉報熱線,據工作人員介紹,高空作業費並不在政府目錄當中,屬於市場行為。根據空調安裝的位置和施工的難度,雙方自行協商來收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相互對比進行了解。

蘇寧電器一家門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空作業費近幾年在國內空調安裝行業悄然興起,由於樓房設計、安裝環境、安裝的危險係數等不盡相同,收費標準很難量化,還沒有統一標準。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第30號令,將小型空調高空作業定為特種作業,這種高空作業具有危險性(如身體在沒有「受力點」的情況下工作,身體室外懸空作業等),安裝人員必須同時持有國家安監總局頒發的「高空作業證」和由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技能證才可上崗。因此,高空作業收費有一定合理性。

2016年9月1日,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發布的關於《空調拆裝和維修高處作業價格信息》文件中,要求行業企業按照《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並提出2016年度空調拆裝和維修服務高處作業價格信息參考,樓層在2—10層,收費120元/臺次;11—20層,收費180元/臺次;21層以上,收費240元/臺次。文件還註明,收取高空作業費需提前向用戶出示蓋有企業公章的收費價目表;如需租用吊板、吊籃、搭建腳手架等特殊輔助設施、設備的,另行收費。

收了「高空作業費」工人安全誰買單

採訪中,在眾多討論聲音中,也有部分人對於收取高空作業費持開放態度,認為高空作業屬於危險工種,工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收取額外費用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這部分錢究竟應該消費者承擔還是廠家和賣場承擔?工人的高空安全到底該由誰來負責呢?

市民李先生覺得,為此而買單的主體不是廣大消費者,而應是與安裝人員存在僱用關係的安裝維修公司,其應在安裝人員上門服務初期和服務過程中充分考慮並自覺、主動地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和措施,避免此類傷人事件的發生,有力地保障安裝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這是商家的法定義務和法定責任。

對此,陝西萊頓律師事務所何睿律師表示,首先要看這個空調安裝工是誰請的,或者誰派的。如果是業主自己出錢,自己請空調安裝工,出了問題當然由業主來承擔。但如果是商場或者廠商派來的,空調安裝工有可能是商家或者廠家的員工,一旦出了意外,就屬於工傷,這與收取不收取高空作業費無關,無論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都應當由公司來負責。

何律師稱,商家在出售空調時應當對安裝費、高空作業費的收費標準向消費者做出明確提示。如商家明確聲稱免費安裝而未提及收取高空作業費,這說明在雙方的買賣合同中,商家提供安裝服務的費用已經包含在購買空調的費用中,商家應按約定履行附隨義務,收取高空作業費顯然是違反了約定,構成了違約,消費者有權拒交。相反,如商家事先說清楚收費標準,而消費者同意,這部分費用就應由消費者自行交付。

空調支架斷裂傷人誰該負責

近年來,關於空調支架斷裂導致人員傷亡的報導屢見不鮮,老化的支架就像是懸在頭頂的「炸彈」。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支付了高空作業費後,因為空調支架斷裂造成意外,該由誰買單呢?

何律師表示,收取高空作業費與支架斷裂發生意外屬於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國《侵權責任法》第85條已有明確規定,就空調外機墜落致害而言,屬於典型的「高空墜物」侵權行為。物件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需要對此承擔過錯推定的侵權責任。如果支架在保質期內,因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或安裝存在問題而導致傷人,業主可以向支架的廠商或銷售商等責任人追償。

支架斷裂傷人,商家是否能以免費贈送為由拒絕擔責?何律師認為,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發布了《空調器室外機安裝用支架規範》,這是我國首個聚焦空調支架安全的行業規範。該《規範》規定,支架使用的材料必須為3毫米以上的角鋼或鍍鋁鋅鋼板,空調支架的承載能力不能低於空調器機組自重的4倍,使用壽命不得低於空調本身的使用壽命10-12年等等。

「支架」作為安裝空調外機必須的輔助物件,消費者無論是從銷售商處購買或者由銷售商贈送,廠商和銷售者都必須保證支架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承擔與購買商品一樣的質量瑕疵擔保責任,不能因贈送而免責。

對於很多市民關心的「三包」期限內空調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是否還需要再次收取高空作業費的問題,何律師說,根據國家「新三包」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凡是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產生的各項維修費用,都無需消費者承擔。

本報記者謝斌

相關焦點

  • 咋收費?漲多少?算筆帳!
    網絡配圖變動如下: 等待費和回空費基本運價不變;將原6公裡以上加收50%基本租價的回空收費,調整為按階梯計費的方式收費;營運速度低於12公裡/小時開始計時收費,前5分鐘每分鐘加收0.4元,5分鐘後每分鐘加收0.5元。算筆帳:濟南某出租公司的哥張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等待費一分鐘2毛錢,早晚高峰都得堵至少半小時。
  • 雷軍代言小米11,我們給他算了3筆經濟帳
    今天,我們就來給雷軍代言小米算一算經濟帳。第一筆帳:雷軍代言小米,能夠省多少廣告費?在手機圈,為某款手機請代言人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一提起手機廣告和代言,印象最深的肯定當屬OPPO、VIVO,這家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廣告打得真好。OV曾請過的代言人包括李易峰、王俊凱、迪麗熱巴、陳偉霆、楊冪、楊洋等,起碼不下十個頂流明星。
  • 在網上買風管機的需擦亮眼睛了,0元安裝卻額外收費的套路你要懂
    目前國產品牌中,包括格力,美的,海爾,志高,TCL,奧克斯等等,網上套餐幾乎無二,都說自家風管機包安裝,0收費。但我們要是認真辨認,其實有貓膩。常見的有,銅管超了多少米要收費,混泥土牆打孔收費,4樓以上收高空作業費,不鏽鋼支架額外收費。機器到家安裝後,傻眼了!收費項目眼花繚亂。
  • 民間「反傳銷」亂象多:收費無標準 高低可差9倍
    起初的一片公益熱情在遇到經費困難的現實後,他們無奈選擇收費運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反傳銷的人越來越多,這項本身難度大、對從業者素質要求頗高的工作,逐漸成為一些人的「生意」。  由於自發性且至今沒有相關政府部門能對其進行專門監管,民間反傳銷界已是亂象叢叢。收費隨意、人員魚龍混雜、解救中用手機定位、暴力逼問等涉嫌違法手段,讓一些求助者失去信心。
  • 進擊的手帳!你的2021手帳體系搭建好了嗎?
    ,繁瑣的剪貼讓不少手帳新人選擇了棄坑,而另一批人則發現了手帳的新大陸——電子手帳。 部分手帳APP 但是,電子手帳也有缺點。平板和電容筆的價格較高,不少APP也是收費制,投入幾千塊、棄坑兩小時。此外,凡是電子設備就會存在沒電的情況,剛好想記錄的時候沒電了,等充完電又沒空就十分尷尬。而且新人還要適應和學習軟體的使用,也一定程度提高了入門難度。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對聽書軟體收費情況進行監督普遍存在侵犯消費...
    透過來自市場的反饋,我們不難發現,聽書軟體市場「欺客」行為已不是個案,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需要儘快加以整頓和規範。據深圳市消委會介紹,今年8月至9月,消委會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聽書軟體下載量,集中挑選了喜馬拉雅、懶人聽書、氧氣聽書、荔枝微課、得到5家聽書軟體收費情況進行監督,調查後發現全部5家聽書軟體在收費後都不能退費。
  • 廣州華南快速幹線一期收費今起普遍降低50%
    一直被指責收費標準過高的華南快速幹線一期終於要降價了!隨著廣東省高速公路從今天零時起統一收費標準,廣州華快一期也將執行相對低的收費費率,收費普遍降低50%,一些短區間的收費甚至降低60%,如不少小車主常走的黃埔大道到土華段,收費從原來的10元降到了4元。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第一筆帳,是關於雜交水稻的產量優勢。
  • 先來算筆帳
    先來算筆帳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們的樓頂,可以申請光伏發電嗎?」「自己發電投入大不大,划算嗎?」不少居民或企事業單位經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此,業內專家說,並不是所有居民都適合。想要個人發電,可以先算一筆帳。哪些地方適合個人發電?
  • 消協成原告 無錫消協為一次性餐具收費訴火鍋店
    本報記者 路若愚  消協3調查員在火鍋店 每人被收1元餐具費  談到這個案件的訴由,原告無錫消協的委託代理律師虞仕俊告訴記者,近年來無錫市消協接到了很多消費者關於餐飲企業強制消費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投訴,而經過市場走訪調查發現,一次性餐具的強制消費在無錫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普遍存在。
  • 算筆帳你就明白了
    今天我們來算筆帳你就明白了。首先按照我們早在初中便已經學習過的物理公式來看,已知體積求算質量的時候,還需要再有一個先決條件:密度,我們首先查詢一下各類汽油的密度。得知適用範圍最廣的92號汽油,密度為0.725克每毫升,質量更好一些的95號汽油則密度更大,為0.737克每毫升,98號自然是更加密度大,為0.753克每毫升。
  • 別急,我們來算筆帳.....
    收費越高,用戶就越少,用戶越少,則收費越高,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雙重打擊下,銥星計劃的運營之路磕磕絆絆。 到了1999年4月,銥星用戶也不過才1萬,4個月後,上升到2萬,與貸款合同要求的用戶數還有很大距離。接著,在拖欠15億美元貸款的兩天之後,銥星公司提出了破產保護的申請。 銥星在商業上失敗後並沒有破產,而是被美國軍方看上了。
  • 汙水處理費怎麼收,需要算大帳
    定價之前,各個城市是否算清楚了成本帳?王洪臣有些疑慮,直言:「對一些環保要求高、汙水處理成本高的地方而言,現行汙水處理費標準,可能剛剛夠汙水處理廠的直接運行和設備大修理。」考慮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各地汙水處理排放標準紛紛提高,收費機制應與之相協調,《意見》對此也作出了明確要求。
  • "一年360天",不能成筆糊塗帳!
    這兩年,銀行先後推出了銀行卡跨行查詢費、銀行卡年費、網銀U盤費、甚至連數個「鋼鏰」也要收費。一波接一波的「收費潮」也引發了各種質疑,但在「與國際接軌」的高調下,最終都逐一變為既定事實。    市場經濟講究的就是效益,要說也沒理由要求銀行「無私奉獻」。但公眾付出了銀子,感受是否「價有所值」呢?拿最普通的櫃檯服務來說,存取款、代繳費、領工資,如今在各大銀行基本都是場「馬拉松」。
  • 醫療機構賺黑心錢 重複收費 過度檢查 過度治療超標準收費
    一、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違規收費行為1、分解收費寧德市醫院、福鼎市醫院、壽寧縣醫院、周寧縣醫院、霞浦縣中醫院等單位違規行為: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同時收取非正常晶體手術、單胎順產術同時收取宮頸內口探查術、運動療法同時收取肢體綜合訓練
  • 真正一流的聰明人,看起來像個「糊塗蟲」,都有3個處世智慧
    古往今來,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給人感覺往往是有點木訥與糊塗。絕大部分時間裡唯唯諾諾、迷迷糊糊。他們儘量不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他們寵辱不驚,遇亂不躁,看透而不說透,知根卻不亮底。
  • 濟南一小區坐電梯按次收費!回家像住酒店,還得精打細算……
    有居民算了一筆帳如果單人每天乘坐6次電梯,一個月大約需要花費9塊錢,如果是一家三口,合計每天乘坐10次電梯,一個月大約需要花費15元,12個月就是180元。看起來價格倒是不高,但也讓不少居民心裡很不舒服,畢竟回趟家也要精打細算,每次刷卡回家,有種住在酒店裡的感覺,忘了帶卡只能爬樓梯。晚報菌一搜索,坐電梯按次收費這事兒,也不是個例了。
  • 敢收費的輸入法才是英雄好漢?
    現在所有的輸入法只有個別是收費的。搜狗輸入法不收費,可是它老是搞一些小動作,廣告啊塞私貨啊搞得你不厭其煩,百度大勢創新趁機而上超越搜狗,也沒敢收費。訊飛語音有免費的也有收費版的,但是不敢全部收費。還有微軟、QQ、谷歌等等沒有一個是收費的。
  • 高速收費即將恢復,首個高速收費計算器幫你的ETC「對帳」
    高速收費恢復在即,4月30日,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路網中心)和高德地圖達成合作,共同推出國內首個高速收費計算器——「ETC對帳助手」。過高速收費多少,司機心中更有譜了。從5月6日高速正式恢復收費起,用戶使用高德「ETC對帳助手」功能,在行前即可預估全程收費金額,通過高速時可及時查看本段高速的預估金額,行程結束後還可以查詢全程多段高速的預估收費帳單,自動計算全程預估費用,讓過路費有本明白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