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象旗幟無視聶棋聖:爭國棋無意義 象圍有千秋

2020-12-05 搜狐網

  聶衛平以大嘴敢言著稱。

  相比聶棋聖,許銀川行事低調得多。

  信息時報訊 前段時間和央視大吵數架且難分勝負的「棋聖」聶衛平,最近竟離奇地和「同胞兄弟」象棋鉚上了。這一個月來,他連續在博客、微博發表「抬高圍棋、貶低象棋」的言論,這讓中國象棋界的棋手、棋迷都憤怒不已。

  近日,老聶在博客中撰文《圍棋更適宜叫「國棋」》,直言「支持將圍棋稱作『國棋",標題的「更」字含有明顯的相比較的含義,從而引發了圍棋與象棋界包括棋迷、棋手參與的一場討論。象棋女國手金海英針鋒相對地發表博文《象棋魅力無限好》,認為「象棋從古到今一直都不比圍棋遜色,甚至在好幾個時期還超越了圍棋。古代的琴棋書畫中也沒有特指圍棋」。這成為圍象兩棋隔空過招的開始。

  之後,老聶又發文稱「圍棋的子越下越多,象棋越下越少,圍棋越下會越複雜,象棋越來越簡明,圍棋比象棋複雜得多」。在老聶連續「擠兌」象棋後,象棋界的棋手們也咽不下這口氣。中國象棋特級大師蔣川即在微博中回復老聶:「象棋圍棋應該和睦啊,聶老對圍棋的貢獻歷史會記住,但貶我們象棋過了。」年輕大師黨斐很不解地質疑老聶:「聶老您為何非要擠兌中國象棋呢?同是國粹,互相支持、共同進步不是更好嗎?」

  有意思的是,儘管聶衛平是圍棋界的「棋聖」,但他的象棋水平確實不咋樣。在一次跨界的象棋對決中,許銀川曾讓老聶雙仕雙相五個兵共九子,結果老聶仍不敵對手。據說這場比賽被「棋聖」引為恥辱,從此再也不肯參與此類越界的棋戰。鍾和

  許銀川:國棋之爭沒意義

  自聶棋聖挑起圍棋、象棋之間的爭端以來,蔣川、金海英等象棋國手紛紛在自己的微博中對老聶予以「反擊」。倒是「中象第一人」許銀川對此事看得很淡,在許銀川看來,圍棋、象棋都有複雜的變化,兩者是不同的運動沒有直接的可比性,「如果非要對比,我只能說,圍棋的市場化程度要比象棋更好一些。」

  與蔣川等新生代棋手相比,許銀川從來都不是一個「潮人」,別說微博,許銀川平常連網都不常上。昨日,記者電聯許銀川,他還不知道聶棋聖炮轟象棋一事。聽完記者的轉述後,許大師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圍棋與象棋都是一項複雜的腦力運動,要下好都不容易」,對於一些圍棋比象棋複雜的說法,許大師並不贊同,「完全就是兩種不同下法的棋,都需要大量的計算,很難說清楚誰的變化更多一些。」

  對於聶棋聖挑起的圍棋應該比象棋更有資格成為中國國棋的話題,許銀川表示,國棋之爭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圍棋也好,象棋也罷,都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在中國也有著相當多的愛好者,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嘛,沒必要非得分出個高低」,許銀川說,如果非要對比,他只能說圍棋的市場化程度要比象棋更好一些,「圍棋在亞洲的中、日、韓三國都很受歡迎,比賽非常多,市場化程度也很好,但象棋除了中國,就只有越南等經濟不發達的東南亞國家在玩,所以象棋的關注度自然沒有圍棋高。」

  信息時報記者 魏必凡

(責任編輯:翟赫)

相關焦點

  • 有象鼻的海豹叫什麼?海豹象?象海豹?
    象海豹的身份證近親:南象海豹 The Southern Elephant Seal(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不是同一種動物。此文介紹的是北象海豹,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省略為象海豹。)媽媽去哪了?經過數分鐘的觀察和志願者的講解,我對這些醜萌醜萌的生物有了更近進一步的了解。原來這次我們看到的全都是雄性象海豹。雄象海豹比雌性提前數周登上沙灘,在沙灘上爭奪地盤。身型碩大的雄性會把體型較小的趕到沙灘邊緣,以鞏固自己在沙灘的領導地位,為求偶爭取更有利的地形。
  • 海水中的巨獸,象海豹
    象海豹屬於哺乳綱,海豹科。是鰭足目中最大的種類。象海豹形似海象,區別在於無牙。個頭最大的象海豹是公象海豹,公的象海豹體長4~6米,體重2~3.6噸,雌性的小於雄性,體重約是雄海豹的一半。象海豹有兩種:(1)北象海豹,雄的鼻長似象,分布於南美洲溫熱如:美國和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區;(2)南象海豹,雄的鼻上部皮膚長成囊狀構造,能膨起,分布於南半球海洋中。雄性象海豹體長5~6米,重約3000多公斤;雌的體長3米左右,重約900公斤。象海豹是一種行動緩慢,反應遲鈍的動物。
  • 恐象
    恐象是象形長鼻目中已經絕種的一類,生存於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估計體重超過15.6噸。上顎沒有獠牙,下顎有一對很大向下彎的獠牙。和其他長鼻類一樣,恐象也有一段史料空白期。中新世它一開始出現便已相當特化,而且自此以後直至更新世期間它完全消失,形態上除體軀增高增大外,幾乎沒有變化。恐象是恐象科的模式屬,是由更細小及中新世的古恐象演化而來。這兩種長鼻類與其他象的演化分支是完全不同的,有可能是在更早的時期分支開來。除了恐象外,過往嵌齒象科及乳齒象都被包含在同一大分類中。只有象生存至今。
  • 當非洲象愛上了亞洲象,結果會是什麼?
    今天世界上一共有三種象: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其中後兩者因都歸類於非洲象屬,而統稱為非洲象。科學家推測在演化史上,亞洲象和非洲象可能已分離了上千萬年,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生殖隔離。所以過去人們都認為,非洲象和亞洲象雖然都是「大象」,但兩者不可能繁殖產生後代。
  • 這六種「象」並不是象,你了解麼?
    大象化石發現40多種,但現存僅僅有2屬3種: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而一些名字帶象的,也有部分象的特徵,卻不是象。這裡就介紹六種不是象的「象」。第一種,椿象。椿象,又名蝽象、臭蟲、屎屁蟲、臭大姐、椿大姐、放屁蟲等。椿象是昆蟲,會飛,大象是哺乳動物,風牛馬不相及。
  • 六爻中六神的取象
    臨父母爻: 測文書,玄武臨父克世,主文書有假,有不實之象或證件有偽。測官司,父母臨玄武,主證據有假,有做偽證之象;測購車等事,主車的手續、來歷等有做假,或隱瞞事實現象,或車有病,翻新的謊稱是新的,也可能是盜來之車。測長輩,主長輩有難言之隱,受到一些不能公開之事困擾。
  • 非洲森林象,又稱非洲毛象,與非洲草原象之間的特徵有不少差異
    非洲森林象,又稱非洲毛象,與非洲草原象之間的特徵有不少差異。雄性非洲森林象身高一般只有2.5米,比亞洲象還要稍矮,最高的非洲森林象也只有2.8米。而普通成年雄性非洲草原象身高通常超過3米,最大可以達到4米高。森林象體重平均只有3500千克,最大也只有5000千克。
  • 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森林象主要分布於西非茂密的森林中,相對於非洲草原象而言,森林象的象牙更長、更直,耳朵圓形而不直立。草原象則主要分布於南部和東部非洲,草原象比森林象高一米,體重是森林象的兩倍。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它們鑑定為一個物種。但最近的一項遺傳學研究發現,森林象和草原象之間的差異就像現代非洲象與古代猛獁長毛象之間的差異那麼大。
  • 非洲公象戰鬥力有多恐怖?
    非洲公象的戰鬥力有多恐怖?其實非洲是有兩種象的,一種是非洲森林象,一種是非洲草原象。這兩種象有什麼差別嗎?哪一種象的實力更強呢?非洲森林象非洲森林象一般的高度在2.5米左右,體重3噸。主要是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水汽充足的熱帶雨林地區,比如剛果盆地附近。
  • 雄性非洲象的戰鬥力有多恐怖?
    那麼,真正的非洲公象的戰鬥力有多恐怖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非洲公象的數據和習性非洲象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非洲的大象,不過,在非洲生活的大象可不止一種。在整個的象科下,一共有兩個屬:亞洲象屬和非洲象屬。在亞洲象屬下有兩種大象:亞洲象和婆羅洲侏儒象,而在非洲象屬下同樣也有兩種大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也就是說非洲公象也有兩種。
  • 遠古巨獸-恐象
    恐象屬下已知有三個物種都是體型巨大的於1836年,在黑森-達姆施塔特的上新世地層發現了巨恐象的整個頭顱骨。頭顱骨長約1.2米,闊0.9米,比現今的象要大很多。印度恐象(D. indicum)是亞洲的物種,主要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發現。它的特徵是那巨大的齒列,及其谷內結節。印度恐象出現於中新世中期,在末期更為普遍。它於7百萬年前消失。
  • 恐象 [Deinotherium]
    雄性恐象一般肩高3-4.5米,最大的可達5米。估計體重超過12噸。上顎沒有獠牙,下顎有一對很大向下彎的獠牙。白齒的特徵是有2-3道簡單的橫向脊骨(齒脊),這是用來切割杆物的,而與這相對應的咬碎動作則是其它大多數更原始的長鼻目所共有的。
  • 嵌齒象 【Gomphotherium】
    嵌齒象【生存年代】:  中新世-上新世,【演化譜系】:哺乳綱-真獸下綱-長鼻目-嵌齒象科  嵌齒象屬,又名三稜齒象或四偏齒象,是一屬已滅絕的長鼻目,生存於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歐洲(包括法國、德國及奧地利)、北美洲(美國堪薩斯州)、亞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雅)。
  • 亞洲象vs非洲象
    亞洲象——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亞洲象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亞洲象有7個亞種,西亞象,印度象,婆羅洲侏儒象,中華象,蘇門答臘象,錫蘭象,馬來象。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耳朵很大,在炎熱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動兩隻大耳朵,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還能驅趕熱帶叢林中的蚊蠅和寄生蟲。象的皮膚有3釐米左右厚,但是由於毛少對陽光很敏感,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保護它們的皮膚。
  • 被奴役的亞洲象
    從象奴到奴象被人驅使著拉木頭的大象一般都是亞洲象,因為亞洲象性情溫順,容易馴養。在歷史上,很早就有人類奴役大象替自己勞作的記載,比如舊時坊間流傳的《二十四孝圖》中,首幅《舜耕歷山圖》裡役使的耕田牲畜,就是長鼻大耳的大象。
  • 中國首次發現柱鏟齒象――粗壯柱鏟齒象
    2015年,來自希臘的一個研究團隊將此前歐洲和西亞的巨齒乳齒象(Mastodon grandincisivus)和阿提卡四稜齒象(Tetralophodon atticus)都歸入到柱鏟齒象之中,這一類群在舊大陸的出現才得以證實。
  • 世界上最小的象有多小?
    大象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在非洲安哥拉有一頭成年雄性非洲草原象,它的體重重達13.5噸,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大象,這個體重相當於4-5頭成年白犀牛的總體重,可見現存最大動物不是浪得虛名的。不過,你可能不會想到,即使在大象的隊伍中也有「冒牌貨」,它們的體型很小,甚至不如一匹成年的馬大。
  • 亞洲象出沒」
    自古以來,在西雙版納傣族的象文化中,大象是很智慧的動物,也是吉祥的象徵。村民認為見到大象是要跪拜的,因為這是他們的信仰。研究亞洲象的李立立博士說過:「你要注意看的話其實每頭大象跟人真的是一模一樣,有的大象它很大膽,有的大象它很膽小,就各有不同。」當大象遇到困難的時候,它會進到人類的村莊,向人們尋求幫助,所以說大象是很有靈性的動物。
  •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但自21世紀開始通過DNA對比發現,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之間的親緣關係,可能像現代亞洲象和古代猛獁象那麼遠。DNA分析結果顯示,二者分化的時間在190至670萬年前,多數學者認為是在二百到三百萬年前。
  • 《易經》的核心就是象,必須依靠《繫辭》才能理解象的含義
    象,是《易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說是整部《易經》的核心,《易經》自秦漢以後之所以分成兩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輿、星相、醫藥共為十宗,乃至後世又有理、象、數之說,可全是《易經》的象所惹出來的事。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學者對於《易經》的象,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觀點,綜其內容真可謂浩如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