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鼓樓區建前科消滅制度 永久封存未成年犯檔案不留汙點

2020-11-30 網易新聞

本報訊 記者丁國鋒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綜治辦、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11家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實施意見》近日公布,這意味著,今後鼓樓區將永久封存獲得前科消滅證明書的未成年人犯的檔案,不在對社會公開的任何檔案中載明,當事人可以聲稱自己無犯罪記錄。

按照規定,可以前科消滅的未成犯,須不是危害國家安全、毒品犯罪以及嚴重暴力犯罪的首要分子、主犯及累犯,並經過區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刑罰執行期間及完畢後若干年表現進行考察。

實施意見同時要求,教育、人事、民政、勞動等部門在解決復學、升學、安置就業時,給予配合協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未成年人曾經犯罪為由進行歧視、設置障礙。但前科消滅後重新犯罪構成累犯的則除外。

據悉,目前鼓樓區法院已經著手對8名未成年人進行前科消滅考察。鼓樓法院少年庭庭長杜秀蘭認為,前科消滅制度有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本文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 構建前科消除制度
    記者27日了解到,轄區內高校雲集的北京海澱法院,探索推出了「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使他們步入社會時不再背負犯罪標籤。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實踐證明,作為犯罪記錄,前科的永久存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前科者人性和人格的否定,會極大影響他們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嚴重威脅到其個人與他人、集體乃至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一部分前科者一次犯罪,終生處於刑罰後遺效果之下,肯定是不利於犯罪分子重返社會,也不利於打擊犯罪一般預防目的的實現,而後遺效果的影響,對於那些情緒犯罪、過失犯罪的年輕人尤為強烈。
  • 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莫如構建前科消除制度
    原標題: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莫如構建前科消除制度  記者27日了解到,轄區內高校雲集的北京海澱法院,探索推出了「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使他們步入社會時不再背負犯罪標籤。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
  • 輕罪犯罪檔案限制公開 粵擬封存未成年人「前科」
    沒有學歷、身存汙點,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社會圈,多次惡劣違法,幾個月前又一次入獄。像小李這樣的青少年不少,他們的經歷讓檢察官們惋惜。為了讓曾輕微犯罪、真心改過的未成年人重新回歸社會,廣東省將探索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和檔案封存保密制度。據了解,佛山市檢察院日前已申報試點,全省將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推廣。
  • 上海「有條件封存」四涉搶少年嫌犯「汙點」檔案
    ,同時啟動了「相對不起訴有條件封存」儀式,對4人進行考察。據悉,如果這4名少年在為期三個月的考察期間內表現良好,《不起訴決定書》將永久封存於檢察機關檔案庫,不送達相關學校和單位,以確保被不起訴人的「汙點消除」和檔案清白。
  • 法院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 5年以內刑罰不入檔案
    「我17歲因犯傷害罪被判8個月有期徒刑,出來後想找工作,不知道企業能不能查到我的犯罪記錄?」「房東會查到我有前科麼?」近日,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出臺《未成年犯罪檔案封存實施細則》,刑期5年內的未成年犯罪前科檔案將封存——升學、就業不受影響。
  • 北京海澱法院探索犯罪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圖)
    昨天記者了解到,轄區內高校雲集的海澱法院,探索推出了「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使他們步入社會時不再背負犯罪標籤。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  封存犯罪檔案去除前科標籤  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確定了未成年人檔案封存制度。
  • 未成年人犯罪不入檔案!浙江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不影響入學就業
    近些年我們在微博上可以看到,有很多未成年犯罪的案件,其中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便是前段時間發生的大連男孩殺人案,在犯下了如此惡劣的案件後,大連男孩僅僅被收容教養3年,而這也是未成年犯罪最嚴厲的措施了。那麼,這些未成年犯罪者所犯下的罪行會被寫進檔案裡嗎,長大後可以和平常人一樣上學,工作嗎?
  • 廣州法院試點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封存
    新華社廣州5月14日電(記者 毛一竹)14日上午11時,曾因犯搶劫罪被判刑,如今已從技校畢業並就業的小劉和小陳(化名),在廣州市黃埔區法院聆聽法官宣讀《犯罪前科檔案封存決定書》。對他們來說,這個決定書意味著回歸社會後的人生。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封存制度,是當前我國少年刑事審判制度的探索。
  • 廣州試點封存失足少年汙點檔案 禁止任何人查閱
    據新華社電(記者 毛一竹)14日上午11時,曾因犯搶劫罪被判刑,如今已從技校畢業並就業的小劉和小陳(化名),在廣州市黃埔區法院聆聽法官宣讀《犯罪前科檔案封存決定書》。對他們來說,這個決定書意味著回歸社會後的人生。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封存制度,是當前我國少年刑事審判制度的探索。
  • 前科封存制度不能僅「特保」大學生
    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12月28日《京華時報》)  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是前科封存制度實踐設計之一。不過,前科封存制度針對的是未成年人,如新刑訴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雖然實踐中大學生犯罪的也有未成年人,但是,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封存其前科恐怕有法定依據不充分的嫌疑。
  • 檔案部門可介入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該制度的確立對新時期的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僅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中的作用提些看法。     在啟動模式上,刑事訴訟法採用的是自動啟動模式。
  • 未成年犯罪不再需要承擔後果?未成年犯罪記錄封存真的不合理麼?
    近日,浙江省檢察院聯合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省高級法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等11家單位,共同出臺了《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是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增設的新制度。
  • 北京海澱法院探索犯罪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
    原標題:北京海澱法院探索犯罪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圖)            昨天記者了解到,轄區內高校雲集的海澱法院,探索推出了「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使他們步入社會時不再背負犯罪標籤。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
  • 樂業法院:未成年人輕罪檔案封存顯關懷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廣西新聞網樂業9月20日訊(通訊員 黃啟永)近日,在小建(化名)等6名未成被告人的犯罪檔案卷宗的右上角,樂業縣人民法院刑庭法官莊重地敲上了「犯罪記錄封存」六個字。 近年來,樂業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貫徹落實刑訴法關於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 封存未成年人「前科」,不妨擴大適用範圍
    (12月8日《工人日報》)  對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實行「檔案封存」,如「公安機關應當出具無犯罪記錄書面證明,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也不得將有關法律文書歸入學生檔案、勞動人事檔案」等,顯然是一種司法制度改革,體現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一些涉案未成年人家屬,擔心違法記錄,會影響升學、畢業和就業,甚至影響孩子一輩子。
  • 封存大學生"前科"應於法有據
    (12月28日《京華時報》)  對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實行「檔案封存」,顯然是一種司法制度改革,體現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一些涉案大學生及其家屬,擔心違法記帳,會影響升學、畢業和就業,甚至影響孩子一輩子。可見,封存大學生「前科」,不讓這些孩子背上歷史的包袱,實現「無痕」回歸社會,體現了司法制度對大學生群體的人文關懷。
  •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封存 彰顯人性關懷
    永嘉法院少年庭副庭長谷曼青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進行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  溫州網9月11日訊(通訊員 周揚 葉聖義 記者 顏弘煒)隨著永嘉法院少年庭副庭長谷曼青手中的印章慢慢落下,該院首批6個案件的12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正式宣告封存。
  • 檢察院封存涉罪未成年人檔案意義何在?
    記者5月31日從鄭州市檢察院獲悉,近三年來,鄭州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檢察部門共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1022人,不起訴129人,並且對836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記錄予以了封存。封存目的是什麼?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會封存?封存之後哪些部門有權調閱?
  • 廣西靈山縣檢察院出臺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工作制度
    正義網欽州12月3日電(通訊員 覃傑 包城) 近日,為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關於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的規定,廣西靈山縣檢察院制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工作制度,對有關規定作了進一步的細化。
  • 北京海澱法院試水犯罪大學生檔案封存(圖)
    昨天記者了解到,轄區內高校雲集的海澱法院,探索推出了「大學生檔案封存」制度,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的大學生,使他們步入社會時不再背負犯罪標籤。目前,該法院已封存大學生犯罪檔案百餘份。   封存犯罪檔案去除前科標籤   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確定了未成年人檔案封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