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應該怎麼辦?不要妥協退讓!學會有效處理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25 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或許你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日子,實際上消除對婦女的暴力關乎每個人的幸福。因為家是避風的港灣、心靈的歸宿,暴力對家庭造成傷害,尤其對女性及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大。省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曹冬梅表示,面對家庭暴力,每名女性都應該更加勇敢,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六年不理不睬 冷暴力讓婚姻破裂

小萍(化名)和趙剛(化名)是大學同學。兩人在校園相戀,畢業後結婚。原本這是一樁幸福的婚姻,可當孩子出生後,因家庭瑣事增加、彼此生活習慣不同、婆媳矛盾等問題,導致夫妻感情受到嚴重影響。

他們的生活從表面上看一切如常,同住屋簷下,同睡一張床,但兩個人下班回到家幾乎不說話,多年沒有夫妻生活,整個家庭瀰漫著冷漠的氣息。

趙剛並沒有對妻子動手,也不起訴離婚。在親朋好友眼裡,他依然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的形象。但是在小萍心裡,家裡的氣氛讓她感到冰冷,也對婚姻感到失望。她試圖改變這樣的情況,然而丈夫總是對她不理不睬,讓她感到壓抑。

小萍在陽臺上養了很多花,這能讓她心情感到放鬆。趙剛明明知道小萍喜歡花,卻故意把即將開放的花苞剪掉。小萍情緒崩潰,婚姻成了她的精神牢籠,身心受到巨大傷害。這樣的婚姻生活持續六年。最終,小萍在律師建議下起訴離婚,走出了這段陰暗的生活。

離婚後又復婚 她仍難逃家暴命運

曹婷(化名)與洪亮(化名)是蚌埠人,兩人都是70 後。1997 年,兩人經媒人介紹相識,後確立戀愛關係,並登記結婚,婚後育有一子。

生活中,曹婷發現洪亮性格較為暴戾,兩人經常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洪亮則經常對她大打出手。曹婷提出離婚,但洪亮不願意。直到2014年,曹婷向當地法院起訴離婚,在法院調解下,雙方離了婚。

離婚後,家人又來勸解撮合,洪亮也向曹婷承諾,不再動手,照顧家庭。考慮到孩子的成長,曹婷與洪亮復婚了。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復婚後,洪亮並未改觀,再次對她實施家暴。迫不得已,2015 年,曹婷獨自外出打工,與丈夫過了兩三年的分居生活。務工期間,曹婷患病,洪亮沒有及時關愛,這讓她心灰意冷,認為復婚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想再次解除這段失敗的婚姻。

曹婷向當地法院起訴離婚,但被家人勸了回來,最終撤訴。而洪亮仍我行我素,沒有悔改。無法感受家庭溫暖,2018 年,曹婷第三次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她願淨身出戶 只求儘快解除婚姻

陳航(化名)與劉梅(化名)是銅陵老鄉,雖然相差8歲,但經人介紹相識後,兩人覺得合得來,便登記結婚,還生了一個兒子。

讓劉梅想不到的是,陳航有酗酒的毛病,且常在酗酒後,對她實施家暴。酒醒之後,陳航又向劉梅哭訴懺悔,並承諾痛改前非,還寫過幾次保證書。顧慮到家庭,劉梅一次一次原諒了陳航。

2018 年初,陳航又一次在酒後動起了手,將劉梅頭打破。在婆家的勸解和擔保下,劉梅勉強維持著兩人的婚姻。不過,2018 年10 月一個凌晨,讓劉梅心驚不已。陳航酗酒後,對劉梅進行辱罵,並兩次持菜刀和水果刀揮舞恐嚇,讓劉梅嚇得不輕。

劉梅要求離婚,但陳航不肯,她只得一紙訴狀告上法庭。劉梅稱,陳航性格極端偏激,她只求儘快解除婚姻關係,因為她認為唯有解除婚姻關係才能結束這種永無寧日的爭吵及毆打,也讓孩子能有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訴狀中,劉梅為了離婚,甚至寫明願意不要任何財產,淨身出戶。

女性遭遇家暴,要學會收集證據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世界上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在一生中曾遭遇過身體暴力或性暴力,施暴者多為親密伴侶。省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曹冬梅說,在很多女性受害人眼裡,家暴是「家醜」不可外揚,實際上家暴並不是家務事。家暴對婚姻殺傷力極大

曹冬梅說,家暴在現實生活並不僅是毆打等顯性暴力,還包括冷暴力、性暴力。從每年梳理的離婚案件來看,因家暴導致離婚的情況並不在少數,家暴對婚姻的殺傷力極大。

「在家暴案件裡,大部分都是女性受到傷害,甚至有的家庭因日積月累家暴升級,最終發生嚴重的惡性案件。」曹冬梅說,面對家庭暴力,每一名女性都應該更勇敢,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曹冬梅認為,在家庭生活中,當意識到家庭暴力來臨時,女性要學會避免受到傷害,「不要和對方糾纏,如果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談何情感。」

曹冬梅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她發現很多遭受家暴的女性經濟不獨立,精神上也受到男方控制,「有的當全職媽媽,一旦起訴離婚,擔心沒有房產和經濟條件,無法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保障,所以就默默忍受家暴。還有的女性認為被打是恥辱,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敢講,怕父母擔心和為難。」

一味妥協只會縱容家暴

「女性要正視自己的社會價值和獨立意識,保持經濟和人格的獨立。如果長期在生活和精神上依賴男方,會漸漸失去應對事務的獨立處理能力。」曹冬梅說,還有一些家庭暴力案例裡,有的女性是有自己的工作,甚至工作很好,但不知道如何處理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學會兼顧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能夠避免發生家庭矛盾或引發家庭暴力。」

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女性該怎麼辦?曹冬梅說,一旦發生家庭暴力,女性沉默、妥協只會助長暴力蔓延,有效處理才是終結家暴的唯一途徑。

「要學會保護自己,報警並取證。」曹冬梅特別提醒,女性遭遇家暴後,要學會正確取證,比如注意保留家暴後施暴者寫下的悔過書、向婦聯等機構投訴的證據、居委會等部門進行調解的證據、遭受家庭暴力後的報警記錄及公安機關出具的傷檢介紹信、到醫院就診的診斷證明書及鑑定書、留存被打後的照片、錄影等資料等。如果有目擊證人,還可以勸說證人出庭作證或提取證人證言。

「如果男方在接受法律懲罰後,女性擔心他再次施暴,不敢回家,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曹冬梅說,當人身保護令下達後,如果受害人認為婚姻破裂,或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可以起訴離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孫召軍 記者 朱慶玲 鍾虹

【來源:安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無數案例表明,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是因為施暴者一旦開始施暴行為,便很可能會有下一次。而受害者在首次被施暴後往往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被施暴者的事後追悔及補償所感動,進而縱容其下一次的施暴。宇芽的遭遇也與此相似,事後她最悔恨的也是每一次家暴後都選擇原諒@沱沱的風魔教,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報警驗傷保留證據。
  • 家裡做了防水防潮處理的牆布依然發黴怎麼辦?學會這幾點有效控制
    家裡做了防水防潮處理的牆布依然發黴怎麼辦?學會這幾點有效控制很多人的家裡裝修的時候都是用牆布裝飾的,牆布價格適宜,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裝飾價值,很多的牆布都非常漂亮。夏天雨水多,經常會有連續的降雨,小編這個地方已經下了一個星期的雨了,不只影響了日常的出行,還影響了我們的家居舒適度,很多人家裡的牆布都已經發黴了,那麼牆布發黴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需要知道發黴的原因,才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需要學會幾點有效控制。
  • 《我們都不應該討論愛情》:愛情於家暴,如墨滴入水
    昨天,是第20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美妝博主宇芽在網絡上控訴前男友的家暴行為的同一天。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反應家庭暴力的短片——《我們都不應該討論愛情》,豆瓣評分7.4 。該片很有趣的一點是有意刪除「奇觀」視覺,關注兩人相愛相處情感變化(相愛、退縮、恐懼、敏感)的細節本身。
  • 被家暴的女性:逃離比想像中難太多 離婚他會變本加厲打我
    被打三四年後的某一天,情緒低落、很想發洩的何娜找到北京百恩律師事務律師於琦,向她傾訴了自己近些年來的遭遇。「我這輩子可能註定是要在被家暴中生活了。」何娜告訴於琦,丈夫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會成為丈夫打她的理由。
  • 孩子不愛妥協怎麼辦?可能是自我意識覺醒,三招或能讓孩子妥協
    但是說了很多利弊,孩子就是不為所動,而且還希望媽媽不要再管束。毛毛從小就很有主見,他喜歡的事情,媽媽基本上都不會過多參與。誰能想到,正是這種「放縱式」的教育,讓孩子養成了固執的思想。孩子為何那麼固執不願妥協呢?想要改正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自然得要先知道這種習慣的來源,這樣才便於接下來的糾正。
  • 重慶女子燒死家暴丈夫獲無期徒刑:出軌尋求心理安慰,飲鴆止渴!
    一、案例:李女士自2000年與秦某結婚以來,一直遭遇家庭暴力侵害。秦某喜歡喝酒,酒後就發酒瘋,經常把李女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長期以來,李女士都在默默忍受秦某的酒後暴力。李某想外出打工,秦某不準,李某提出過想要離婚,秦某也沒有同意,還曾威脅李某如果離婚,就把李某的父母都殺了。
  • 遠離家暴,我們要做一個最明智的女人!
    女性在身體上天生就弱勢,但是在心理上你千萬不要弱勢,如果另一半有暴力傾向,一定要在他初犯的時候就要用你行動警告他。家暴就好比出軌一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N次。小軒是我的同事,他的性格比較內向,遇事總是畏畏縮縮感覺很怕事,就這麼一個文靜的人,某次吃飯的時候給我講了她家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 Papi醬旗下知名博主宇芽被家暴:家暴男是怎樣造就的?
    電梯監控拍到具荷拉下跪請求不要把視頻發給媒體,然而他卻對前來協調的人說,「發出對我影響不大,反正我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在接受採訪時他竟然說,本想以具荷拉認錯為前提與她和解。是什麼造就了這些超乎常人想像的家暴男?
  • 再深愛一個人,也要學會「拒絕」三件事,感情才能長久
    所以,再深愛一個人,也要學會「拒絕」三件事,感情才能長久。所以,無論多麼愛一個人,也要拒絕以對方為中心,一段美好的愛情應該是從愛自己開始。英國詩人王爾德曾經也說過:「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只有當你學會愛自己,你才不會在一段感情中迷失自己,你也才會在感情中收穫幸福。
  • 少女遭家暴致殘,被長期家暴長大的女孩或將性格扭曲並影響下一代
    朵朵被家暴並非個例,每年都會有報導稱孩子被家暴入院:2020年5月20日黑龍江一名4歲女童遭繼母家暴,被送入重症監護室搶救;2020年4月29日四川自貢12歲女孩遭繼母家暴致重傷;2019年8月,泉州5歲男童被後媽毆打致內臟破裂,搶救無效死亡
  • 家暴不只是「家事」,報警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作者:梁婷 本文經北青深一度(bqshenyidu)授權轉載 一通報警電話,往往讓公安機關成為最先介入家暴事件的公權力部門,在很多時候也成為了被詬病的對象。「家暴找警察,但是警察不受理,說了兩句就走人了,我該怎麼辦?」
  • 我經常被家暴,該怎麼辦?
    雖然現在女性的地位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女性被家暴的事情還是屢有發生,即使法治健全歐美社會,這類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特斯拉電動車CEO埃隆·馬斯克的母親就常常遭到他父親的毒打,最後3個孩子的的她毅然決定離開這個家暴男,帶著3個孩子遠走他鄉。
  • 《聽見她說》:老公葬禮上,妻子笑出了聲,「家暴」只有0次和N次
    全國離婚糾紛涉及家暴的一審審結案件中,有91.43%的案件是男性對女性實施家暴,家暴方式主要以毆打、打罵和辱罵為主。 從前,只覺得家暴這兩個字離我們生活很遙遠,卻不想,它無時無刻不再上演。還記得童年陰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到家暴這個詞,提起這個詞,人們最常感嘆一句:「家暴只有0和N次之分」。
  • 漲知識 | 遭遇運動應力性骨折,我應該怎麼辦
    這也就意味著,它不是因為身體突然遭遇某種劇烈撞擊而造成骨頭斷裂,而是因為肌肉過度疲勞後,不能及時吸收反覆碰撞所產生的震動,最終將應力傳到至骨骼,而引起特定部位的骨裂或骨折。光是這樣的解釋,就相當符合跑步的狀態。跑者每天重複做著相同的動作,身體受力的部位都幾乎不變,長此以往,對某些部位造成了傷害。
  • 被丈夫家暴砍殺女子姐姐發聲:僅面部就有19個傷,男方家暴後總是...
    1月8日,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女子小芳遭遇了最後一次家暴:丈夫餘虎持鐵斧將她砍倒在家門口附近。這次家暴奪走了她的生命。1月11日,她因傷勢過重在醫院離世。小芳對自己的死亡是有預見的。闞女士姐姐稱,妹妹遭到家暴起訴離婚後雙方關係愈發緊張,妹妹甚至提前寫了遺書。案發前1周,闞女士在家中發現一把斧頭,沒想到,自己最終正是倒在丈夫的斧頭之下。
  • 飛行員用空姐不雅照威脅其陪睡,遇到類似問題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也讓人不禁感到緊張,如果類似的不幸事件落到我們頭上,該怎麼辦才能保護自己? 如何看待飛行員散發空姐前女友不雅照,吉祥航空回應稱涉事飛行員已被停飛處理,面對相似情形該如何處理?直到8月17日下午,吉祥航空才發布了對該飛行員停飛的處理決定。
  • 拒絕順從型人格,教育女兒遠離家暴
    所以小梅從小就決定未來絕對不要嫁給她爸爸那樣的一個人,可是沒想到她生命中後來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學家解釋說:「你現在的問題就是原生家庭的問題在重複,如果你不能發現這一點並解決掉,那麼還會繼續遺傳給下一代。」小梅的問題是什麼?其實從她媽媽身上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過於順從。
  • 李玫瑾教授: 不要讓孩子學會用哭鬧解決問題, 教會孩子溝通很重要
    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利用哭聲解決問題,無可厚非。 可是當孩子擁有了溝通能力之後,還是依舊用哭聲來吸引父母,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話,這就說明父母的教育沒有做到位,應該進行自我反思。
  • 被家暴女性自述:鼻子被前夫咬掉 孩子目睹全過程
    電梯拖行、踩踏面部,在第20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這天,知名仿妝博主宇芽公開了自己遭遇家暴的經歷。僅是電梯中的監控錄像畫面就讓人觸目驚心,我們無法想像在這背後,宇芽經歷了什麼……宇芽的事大家還沒有消化完,之前就有家暴史的明星蔣勁夫又爆出了家暴。
  • 鹽城奪命狂風 行車遭遇龍捲風怎麼辦?
    原標題:鹽城奪命狂風 行車遭遇龍捲風怎麼辦?   寫在開頭!在駕車過程中遇到龍捲風時,不要試圖用車輛自救!在面對龍捲風時汽車沒有任何保護作用!不要躲在車裡,更不要試圖開車躲避龍捲風,應立即離開汽車,到低洼地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