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的酸鹼性判斷。
一.判斷原理
純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相等,所以純水顯中性。水溶液是給純水中加入了某溶質,溶質在水中會發生電離,電離出的離子可能會影響由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使得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離子濃度不相等,那麼溶液就呈現酸性或者鹼性了。
二.具體解析
先來看看水的電離過程,水是弱電解質,電離過程為可逆過程,存在電離平衡:
水的電離既然是可逆過程,存在平衡,那麼他就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即:
2.加鹽。鹽有三種,分別為強酸弱鹼鹽,強鹼弱酸鹽,強酸強鹼鹽。前兩種鹽都能電離出來弱離子,弱離子在溶液中會發生水解,弱酸酸根離子水解會消耗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弱鹼陽離子水解會消耗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所以平衡會右移,那麼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就會大於10的負7次方。強酸強鹼鹽電離出來的離子不水解,所以對水電離出的離子濃度無影響。
三.總結
常溫下,如果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小於10的負7次方,那麼說明水的電離被抑制了,原因可能是加酸了,也可能是加鹼了。所以這時候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鹼性。常溫下,如果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大於10的負7次方,那麼說明水的電離被促進了,原因可能是加強鹼弱酸鹽了,也可能是加強酸弱鹼鹽了。所以這時候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鹼性。
說了這麼多,看一道例題吧:
解析:
告訴了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判斷出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鹼性。那麼判斷離子共存時,把酸性和鹼性溶液都要考慮進去。
A項 酸性條件下硝酸根會氧化二價鐵離子
B項 可以共存
C項 鹼性條件下,銨根離子不能存在。酸性條件下,硫代硫酸根離子不能存在
D項 鹼性條件下,鎂離子不能存在。酸性條件下,偏鋁酸根離子不能存在。
敲鍵盤手敲的好累,給點個讚吧。
學生對這些知識總是容易混淆,掌握不了,專門整理出來,方便學生記憶,使用。希望更多的同學能用上,大家覺得有問題的地方,請及時評論指出,覺得不錯的,也請評論,點讚,轉發,收藏,留下您的足跡。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曉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