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碰撞,計算難/不難

2021-01-20 高中物理每日一題

學過動量守恆碰撞類的題目就變的多了起來,然後就開始懷疑物理和數學是否戀愛了。一個彈性碰撞,兩個公式,無限的計算······

彈性碰撞我不是沒思路,而是列好了等式不會計算。如果把彈性碰撞的計算放在數學題目中,也不是個事,但放在物理中就變的那麼難,為什麼呢?


物理講究的是思路、是模型、是分析過程······而不是計算。既然有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爭取把彈性碰撞的計算變得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再再簡單一點。


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1、m2的兩球發生對心彈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別為V1和V2,求兩球碰撞後各自的速度?

假設碰撞後兩小球的速度為V1′和V2′,則由動量守恆和機械能守恆可得:

m1V1+m2V2=m1V1′+m2V2′

m1V12/2+m2V22/2=m1V1′2/2+m2V2′2/2

聯立解得:

V1′=〔(m1-m2)V1+2m2V2〕/(m1+m2)

V2′=〔(m2-m1)V2+2m1V1〕/(m1+m2)

解題過程如下:

這個一般規律我們已經推導出來,接下來看特殊的碰撞:

一動一靜:

如上題假設m2為靜止的,將V2=0代入推導出結論可得: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兩小球質量相同:

如果兩小球質量相同,將m1-m2帶入推導出結論可得:

V1′=〔(m1-m2)V1+2m2V2〕/(m1+m2)

    =2m2V2/(m1+m2)

    =V2

V2′=V1

即兩者速度互換。

以上是結論的推導,下面是關於結論的記憶。

質量相同的小球發生彈性碰撞速度互換;

一動一靜模型(用到的比較多),則靜止物c體彈性碰撞後速度為:2倍初動量除以兩者質量和。運動物體彈性碰撞後速度為:初速度動量差除以兩者質量和。(動量差為動減靜)

一般規律公式記憶:兩者動,去分解;你撞我,我撞你;算速度,兩者加。(其中的含義是把兩者都動的物體碰撞分解成兩次一動一靜模型,分別算出物體兩次碰撞的速度,加起來即為最終速度)。

一般規律的公式記憶在一動一靜模型公式掌握的基礎上,如果一動一靜記不住怎麼辦?只能現場推導。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兩個靜止的木塊A和B,兩者相距為d。現給A一初速度,使A與B發生彈性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當兩木塊都停止運動後,相距仍然為d.已知兩木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 B的質量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首先我們分析運動過程,A以初速度V0運動距離d後以速度V1與B發生彈性碰撞,碰撞後A、B各獲的一速度V2、V3,停止後兩者距離為d。由B質量是A的兩倍且為一動一靜的彈性碰撞模型可知,碰撞後A反向運動。由題意得:

mV1=mV2+2mV3

mV12/2=mV22/2+2mV32/2

聯立解得:

V2=(m-2m)V1/(m+2m)=-V1/3

V3=2mV1/(m+2m)=2V1/3

直接用公式,列方程式是為了得步驟分

由運動分析可知:

a=-ug

0-V22=2as2

0-V32=2as3

s2+s3=d

對於A從V0到V1有:

V12-V02=2ad

聯立解得:

V0=√28ugd/5

此題的切入點在彈性碰撞,彈性碰撞後分別研究碰撞前後的運動過程。

相關焦點

  • 一維完全非彈性碰撞
    一維完全非彈性碰撞作者:李建海質量為m1、初速度為v0的物體與質量為m2、初始靜止的物體碰撞後粘合在一起以速度v共運動
  • 【正說物理】 完全非彈性碰撞
    接下來我們來證明一下為什麼碰撞後共速,系統動能損失的最大!        說明一個科學事物,有三種描述方法,分別是    語言邏輯推理    數學解析推導    幾何圖像證明    今天我們就分別用這三個方法來證明一下完全非彈性碰撞系統損失動能最大!
  • 一維彈性碰撞
    感謝感謝感謝:麻省理工學院Walter lewin教授分享的課程一維彈性碰撞作者:李建海Walter lewin教授的實驗直接證明:不管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mv是守恆的,定義mv為動量,稱為動量守恆;在彈性碰撞中,mv2亦守恆,定義mv2 /2為動能,稱為動能守恆;而非彈性碰撞中動能並不守恆
  •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我們知道,在兩個物體的碰撞時,由於碰撞時間極短,加上碰撞時內力遠大於外力,我們可以認為兩個物體碰撞時,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是滿足動量守恆定律的
  • 彈性碰撞
    進一步研究表明,能夠完全恢復的碰撞,除總動量保持不變之外,碰前的總動能與碰後的總動能相等,這種碰撞我們稱為彈性碰撞,也叫做完全彈性碰撞。另外兩種碰撞情況則有動能損失,即碰後的總動能小於碰前的總動能,稱為非彈性碰撞,其中損失最多的情景,就是完全沒有恢復階段,碰後粘連在一起的碰撞,我們將此類碰撞稱為完全非彈性碰撞。
  • 彈性碰撞後的速度公式
    而兩球從球心相距最近到分開過程中,球m2繼續受到向前的彈力作用,因此速度會更大,根據對稱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一倍即,而這恰好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輕鬆記住,⑥式也就不難寫出了。如果⑥式的分子容易寫成m2-m1,則可根據質量m1的桌球以速度v1去碰原來靜止的鉛球m2,碰撞後桌球被反彈回,因此v1'應當是負的(v1'<0),故分子寫成m1-m2才行。
  • 彈性碰撞的方程帶來的疑問及解答
    彈性碰撞e彈性碰撞指的是沒有機械能損失的碰撞。在很多情況下,碰撞的時間比較短,而內力又遠遠大於外力,此時我們認為整個過程是動量守恆的。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彈性碰撞的衝擊力
    02-09-11_碰撞衝擊力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再繼續研究一下動量定理的有關題目,本期主要通過動量定理試著計算出非彈性碰撞下的衝擊力的大小,由同學們的做題經驗不難知道,本題的解題思路必定要使用到動量定理的,通常在遇到瞬間作用力問題的時候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彈性碰撞的能量損失
    02-10-17_碰撞能量損失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非常簡單的非彈性碰撞的問題,並研究一下在完全非彈性碰撞的過程中,損失多少機械能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難度不大,但是題目中卻涉及到了運動學知識的考察,並且就本題目的分值和難度比來說
  • 一般彈性碰撞結論的驗證及巧妙推導
    發生彈性碰撞碰後,兩個小球各自的速度都是關於完全非彈性碰撞的共同速度對稱
  • 用非彈性碰撞之簡 化解彈性碰撞之繁
    微主近日講授「碰撞」問題,將學期初對「碰撞」問題的系列研究成果進行了歸納整理,編入授課講義,顛覆了以往的
  • 從彈性碰撞,說「引力彈弓效應「
    要理解這個內容也不難,可以從我們現在學習的「彈性碰撞」知識說起。彈性碰撞,是指沒有機械能損失的碰撞。所以彈性碰撞滿足機械能守恆與動量守恆。(1)動碰靜的彈性碰撞:(2)動碰動的彈性碰撞: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彈性碰撞的彈簧振子運動方程
    05-01-16_非彈性碰撞的彈簧振子運動方程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完全非彈性碰撞對於簡諧運動的影響,在前面幾期內容中,小編已經詳細說明了關於彈簧振子的相關參數的計算方法,由於彈簧振子運動的角頻率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因此在對於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
  • 高三正碰之彈性碰撞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盒內滑塊彈性碰撞次數
    04-07-08_盒內滑塊彈性碰撞次數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彈性碰撞過程與摩擦阻力作用下的運動相結合的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從這裡也就能夠明確,本期題目的主要考查重點在兩個位置,其一是摩擦阻力作用下的物體運動方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墊圈彈性碰撞後速度方向
    ,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控制方式優先考慮控制初始運動速度的方向和大小也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很多情況下由於機械設計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了在控制兩物體發生碰撞過程中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並不容易,因此還有很多情況下,確實也只有通過改變發射物體的質量的方式來控制兩個物體發生碰撞後的運動狀態,通過下面的計算同學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如果兩個物體發生完全彈性碰撞,其碰撞以後的運動狀態僅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也就是說對於發生碰撞的兩個物體而言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鍥形槽內部彈性碰撞次數
    04-07-17_鍥形槽內部彈性碰撞次數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一個光學常常見到的題目,由於光學問題中的光的反射問題,與物體的與固定斜面的間的彈性碰撞過程類似,因此這個光學題目經過簡單的等效變化後,就是今天小編與同學們分享的這個題目,一個物體與固定斜面發生多次完全彈性碰撞的過程
  • 彈性碰撞的公式推導
    動碰靜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1的小球,以速度v1與原來靜止的質量為m2的小球發生對心彈性碰撞,試求碰撞後它們各自的速度
  •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彈性碰撞模型及應用
    高三物理教學教案:彈性碰撞模型及應用 高考微信   彈性碰撞問題及其變形在是中學物理中常見問題
  • 科學家發現宏觀世界中超彈性碰撞現象
    STEREO衛星對日冕物質拋射碰撞事件的成像觀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汪毓明教授領導的日地物理研究組與在美科學家合作,利用美國宇航局的STEREO衛星數據,首次揭示了行星際空間中最大的等離子體團——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的碰撞可能是超彈性碰撞。該研究成果以該校申成龍副教授為第一作者,汪毓明教授為第二作者和通訊作者,10月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