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看慈利:「硒有慈利」演繹農特產品逆襲之路

2020-12-05 湖南在線

城鄉電商應用人員正在參加電商培訓班。

「硒有慈利」品牌形象旗艦店展示了慈利本土10多個品類百餘種產品。

莫洪軍(右二)向採訪團記者介紹慈利農特產品的電商銷售情況。

茶坤緣公司研製的杜仲黑茶以及以杜仲為原料的牙膏、洗髮露等日用品。

華聲在線12月6日張家界慈利訊(記者 龍騰 鄧拓平)室外冬雨淅瀝,而慈利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二樓的教室裡暖意融融,20多位農村電商應用人員正在這裡參加免費的電商創業培訓班。從基本的圖片處理到網店的註冊、裝修、商品上架等,他們的學習勁頭十足。

據悉,自去年5月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慈利縣委、縣政府從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目前,該縣已有電子商務企業超過100家,僅去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8億元,農特產品線上交易額突破1.5億元,增加就業3215人,帶動2608個貧困戶7953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一個公用品牌 演繹生態農特產品逆襲之路

杜仲雄花、土蜂蜜、紅薯粉絲……12月5日,「電商扶貧在張家界」媒體採訪團走進「硒有慈利」品牌形象旗艦店,包裝精美且均產自慈利本土的10餘個品類農特產品引來大家齊點讚。仔細一看,雖然這些產品來自不同廠家,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品牌——「硒有慈利」。

「『硒有慈利』有兩層含義,一是體現慈利有天然的富硒資源農特產品,二是諧音『稀有』,代表珍貴。」張家界「硒有慈利」眾創協會理事長卓亞軍介紹說,去年11月「硒有慈利」公用品牌正式發布,也成為湖南首個全品類縣域公用品牌。

據了解,慈利資源、人才豐富,但農副產品企業長期集中在初加工階段,產品叫不響,市場打不開,產品附加值不高。基於此此,慈利縣委、縣政府整合多而散的品類,全力打造公用品牌——「硒有慈利」,演繹了一條生態農特產品的逆襲之路。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慈利已有80餘家「硒」字牌農企,16個富硒產業園區,富硒產業基地150多萬畝,富硒農產品100多個,研發出擁有全國特色富硒農產品稱號的「康添牌」富硒大米、「富硒紅酒」、「富硒鳳頭土雞」等一系列「硒有慈利」知名品牌。

張家界茶坤緣杜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製、生產和銷售杜仲茶系列產品和以杜仲、中草藥為原料的純植物原萃保健養生產品的公司。得益於授權使用「硒有慈利」公用品牌,公司負責人朱玉梅對未來的銷路充滿信心,「雖然目前公司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前景廣闊。」

三級服務站點 全面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慈利有很多優質的農特產品,我的工作就是做好它們的『推銷員』。」在慈利縣「張家界特產館」線下體驗店內,中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莫洪軍告訴記者,成立於2014年的中景公司,目前擁有「勁拍商城」「慈利縣電子商務公用平臺」「京東中國特產·張家界館」等多個電商平臺,年銷售額達5000多萬元。

據了解,中景公司正是慈利全力打造的縣鄉村三級服務站點體系的一部分。近年來,該縣堅持把健全體系作為電商扶貧發展基礎,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全面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已建成村級服務站點(農家店、農資店)710家,實現了鄉鎮服務中心點和主要交通幹道站點「全覆蓋」,農村淘寶村級站點覆蓋率達16.9 %。

此外,投資300萬元建成集運營管理、產品展示、電商培訓、營銷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今年10月正式啟用,首批入駐企業18家,搭建大型電子商務平臺3個,培育省級電子商務企業9家,建成各類配送企業(基地中心)34家,實現了「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電商扶貧,人才支撐是關鍵。近年來,該縣堅持把人才培育作為電商扶貧發展基石,積極引進電商人才,激發發展後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QQ群和微信群等網絡平臺以及開展各類線下活動,先後培訓城鄉電商人員1.2萬人次,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227人。

今年以來,該縣已實現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額8億多元,其中農產品上行超過2億元,直接帶動貧困群眾人均增收1000多元,增加就業3528人,帶動2808個貧困戶8424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相關焦點

  • 「硒有慈利」耀農博:能「吸睛」,更「吸金」
    (記者唐竟淳 長沙報導) 「去年此時,也是在這裡,慈利縣縣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作為湖南省首個縣域公用品牌發布亮相,開啟了慈利縣品牌化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致富之路、自強之路;如今,『硒有慈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硒有慈利」品牌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全目前已經有清水魚、杜仲雄花、紅茶、綠茶、山茶油、醜柑、蜂蜜、娃娃魚、葛根粉、紅薯粉絲等18種優質富硒農產品得到「硒有慈利」品牌的認證授權,首個「硒有慈利」年貨節線上線下交易額達1070萬元,以杜仲雄花為代表的杜仲系列產品溢價150%以上,「硒有慈利」逐漸成為整合縣域優質產品的閃亮招牌
  • 湖南首個縣域公共品牌――「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
    全省首個縣域公共品牌大放異彩「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華聲在線3月3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寧奎) 「種植『富硒醜柑』4120畝,帶動367戶1100人脫貧致富」「年出欄『富硒黑豬』5000頭,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種植『富硒辣椒』500多畝,帶動150戶貧困戶脫貧」……3月29日至31日,來自全國近50家主流媒體來到慈利,見證了在「硒有慈利」品牌影響下,慈利縣農業產業在春天裡呈現出來的勃勃生機。
  • 在「硒」望的田野上——慈利縣首個省級縣域公用品牌助推扶貧發展...
    回首「硒有慈利」的成長故事,一本本豐厚的紅利撲面而來:慈利「眾創空間」,謀篇布局「硒有慈利」運營;浙江精品農業聲名遠揚,創新耕耘「麗水山耕」區域公共品牌;慈利「眾創空間」實地取經後,集結一個個富硒產品,擁戴「硒有慈利」端坐「盟主」大位;「麗水山耕」邂逅湘西山區縣,創新紅利跨區域溢出。
  • 慈利:商會志願者為貧困戶清理淤泥
    6月30日,天氣有一絲悶熱,來自新疆的慈利青年創業商會會員志願者麥麥提一行10多人,來到甘堰土家族鄉桃坪村貧困戶張文華的家中,經過3個多小時的忙碌,就將他家屋後塌方的淤泥清理得乾乾淨淨。當天,在慈利從事新疆羊肉燒烤的新疆籍青年創業商會會員麥麥提和他的夥伴們在共青團慈利縣委、慈利青年創業商會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張文華家中,面對著兩米多高、摻雜著垃圾和樹枝的淤泥,志願者們揮揪、鏟泥、運倒,頭上、臉上、胳膊、衣服、褲子全部濺上汙泥,"泥人"們揮汗如雨,忙碌一片,經過3個多小時的"戰鬥",堆積的淤泥和樹木被清理的乾乾淨淨,而志願者們的身體也已是疲勞至極,但看著堆積的淤泥被清理完畢
  • 巴塘縣:「電商+扶貧」鋪就助農增收「致富路」
    堅持「規劃引領、統籌發展;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的原則,包含企業孵化辦公區、大數據中心及農特產品展銷區等功能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成16個鄉鎮電商物流服務站,48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點,其中貧困村站點31個。二是質量溯源優保障。以「五彩藏鄉.旅遊電商」為定位,結合農旅發展,創新「一戶一店一碼+貧困戶」電商模式,實現農特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監管。
  • 慈利通用機場項目已完成註冊
    湖南省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湖南地處我國中部地位,是聯接長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樞紐,便於建設輻射華中、華南地區的通航服務樞紐;湖南西部及毗鄰的貴州、廣西等地區多崇山峻岭,有發展通用航空的客觀需求。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湖南省內共有9座已頒證的通用機場,數量位列全國第九。
  • 大田:「硒望之田」助力鄉村振興
    3月5日,大田縣「硒望之田」品牌發布會暨精準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在縣電商扶貧產業館舉行,現場與福建自貿國際商會、歐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福建山瓜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泰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採購商籤署《消費扶貧採購協議》。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成立電商協會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建工作在電商助力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引導企業在物流快遞、攝影美工、代運營等管理配套方面提供優質服務,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為貧困戶送就業、送物資,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同時還參與漳州市「一戶一店一碼」電商扶貧試點,在有贊商城建設扶貧館,為貧困戶提供開店輔導、連結製作等服務。
  • 慈利行星齒輪減速機廠方直銷
    慈利行星齒輪減速機廠方直銷浙江國宇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歷經風雨數載,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營、管理經驗,遵循「專業、經典、獨特」的高標準要求,以卓越的服務深受客戶的認可和好評,同時培養出一批行業中的優秀人才,擁有一支專業的服務團隊
  • 特色農業奏響消費扶貧「四季歌」
    本網訊(記者 蔣一田)近年來,江永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促農增收,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化運營模式,走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江永縣名特優新農產品富集,一年四季瓜果飄香,香柚、香芋、夏橙等農產品久負盛名。
  • 東北黑蜂上京東:烏蘇里江畔電商扶貧路
    目前,北純公司在饒河當地採取了包括「合作社+分紅」、「務工費+產量分紅」、「返租倒包」、「保底收購」等多種合作模式,針對貧困戶的不同情況進行精準扶貧支持。網絡「連結」天南地北楊少武很早就看到了電商的機會。
  • 電商扶貧創建中國式扶貧新範本 顯示電商經濟強大輻射力
    劉垓子鎮黨委書記於紅麗介紹說,2019年,劉垓子鎮扶貧大棚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果蔬15000餘斤,銷售額近20萬元,其中5萬元扶貧收益惠及當地9個扶貧重點村的貧困戶。「未來我們將加大線上線下推廣力度,預計今年收益將有大幅增長。」
  • [喜迎十九大]世界硒都的「硒引力」
    2016年,全州硒產業總產值達到385億元,湧現出「恩施玉露」硒茶等一大批知名富硒農特產品,全州硒產業相關企業超過320家,富硒茶產業集群、富硒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入選湖北省年度99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在網際網路上,還有一個「富硒產業帶」。恩施潤邦茶業、思樂集團、聖峰藥業等一批傳統涉農企業,先後在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網店或網上商城,網上年成交量破億元。
  • 佳縣:發展「五好」電商扶貧模式 《東方紅》故鄉唱響了致富歌
    「多虧了電商平臺,現在一年下來我純收入有三萬多呢」。2018年,依託佳縣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契機,劉建貴創辦佳縣首個殘疾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實現增收,主動申請退出了貧困戶行列。佳縣是革命老區,是歌曲《東方紅》的故鄉、國家呂梁片區貧困縣。近年來,佳縣不斷深化「五好」電商扶貧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以電商示範縣為支撐,以貧困戶依靠電商實現增收」的電商扶貧路徑。
  • 平安:加強營銷 助富硒產品「拓市場」
    本報海東訊 (記者 羅珺 通訊員 祝美甲) 平安區結合國家消費扶貧政策支持,精選並制定產品目錄,企業積極申報註冊,嚴把產品源頭關、加工關、檢測關、質量關,藉助「832」、供銷e家和淘寶、國家稅務總局等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全面推進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 湖南江永:香型農產品消費扶貧唱響「四季歌」
    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家果蔬採購商和電商企業聚集在這裡參加消費扶貧江永行第四季「柚芋季」系列活動。擺放在道路兩旁的香柚、香芋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吸引了上千遊客前來品嘗香芋美食,搶購優質香柚。江永縣「優質柚園」授牌現場。「縣委、縣政府把這些榮譽稱號給予我們,這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
  • 「福硒詔安」登陸第七屆A20新農展,不僅顏值能打還靠實力「出圈」!
    11月21日—2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政府指導下,詔安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詔安縣電子商務工作發展領導小組攜詔安當地多家企業參加2020第七屆A20新農展暨三農網紅盛典(以下簡稱A20),並召開品牌戰略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福建詔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福硒詔安」。
  • 雲陽:走質量興農之路 夯產業發展之基
    近年來,消費扶貧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大陽鎮民富村二組村民任善青在消費扶貧的帶動下,他家種植的木耳不僅找到了銷路,還賣上了好價錢。今年國慶,任善青的萬段桑枝木耳棒喜迎豐收,他採摘的一批木耳經過分揀、稱重後,運往鎮裡的村村旺扶貧展示中心,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 國美精準扶貧之路: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 打造產業鏈新道路
    作為扶貧重要參與者,在跨年直播現場主持人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國美精準扶貧的成果。包括水果類的奉節臍橙、廣元獼猴桃、融安金桔、延安蘋果;茶葉類的遵義紅茶、壽寧高山茶、雲陽陽菊;茶點類的麻江藍莓幹、南疆紅棗、安遠百香果派、安遠百香果乾,以及石柱蜂蜜。每一種產品都是對國美發揮零售流通優勢,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產業特色,打造的一條電商扶貧、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的產業鏈新道路的詮釋。
  • 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閉幕「一江津彩」「硒」引全城 富硒好貨走向...
    江津,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生態硒城」。2012年,經中科院地化所普查,全區中硒及高硒土壤佔比為90.2%,區內63.3%的農產品達到富硒水平,是全國唯一大城市城郊型天然富硒區。在重慶國博中心S1館扶貧助農直播間,「一江善品」電商扶貧公益平臺負責人董雪梅直播帶貨,推介江津花椒、羊肚菌、柚子等扶貧農產品,並給出優惠,收穫眾多網友點讚、支持。不僅如此,我區還聯動抖音百萬級美食領域優質達人「山城少奶奶」,推介江津富硒特產,讓全國網友「雲遊」富硒江津,了解江津富硒文化,足不出戶購得富硒好貨。一場展會,諸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