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奧地利科學家創造了物質和光之間量子糾纏傳輸距離的新紀錄——首次用光纜將量子糾纏傳輸了50公裡,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可用於構建實用的城際量子網際網路。 量子網際網路有望提供絕對防竊聽的通信和強大的分布式傳感器網絡。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9-03 09:24:46
-
創造出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能讓光與物質,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微觀腔體創造了一種有效的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巴塞爾大學和波鴻魯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期研究發現,這為量子技術開闢了新的前景。量子物理學將光子描述為光粒子,由於原子的微小尺寸,實現單個光子和單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巨大挑戰。然而,通過鏡面多次發送光子經過原子會顯著增加相互作用的概率。為了產生光子,研究人員使用被稱為量子點的人造原子。
-
空腔導致光與物質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已成功地使用微觀腔創建了有效的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在該腔體內,單個光子被人造原子發射並吸收多達10次。巴塞爾大學和波鴻魯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這為量子技術開闢了新的前景。由於原子的尺寸很小,因此實現單個光子和單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通過反射鏡將光子多次發送通過原子會顯著增加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為了產生光子,研究人員使用了人造原子,稱為量子點。這些半導體結構由成千上萬個原子的累積組成,但行為卻非常像單個原子:當它們被光激發時,它們的能態發生變化,並發出光子。
-
光為25G DWDM SFP28在客戶系統中成功實現80公裡傳輸
導讀:光為技術人員與客戶一起攜手,成功調試80公裡DWDM OTN系統。該系統使用光為DWDM SFP28光模塊,一根光纖最多可以傳輸80個波長。首先SFP28光模塊發射光通過80公裡的光纖,然後被光纖放大器放大,再經過色散補償模塊和可調衰減器,最後進入到SFP28 光模塊接收端。
-
固體系統中首次實現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
OFweek通信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5日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科學家首次在一個類似計算機晶片的電子電路中,將信息從其一角「隱形傳輸」到了另一角。研究人員指出,這是首次在一個固體系統中成功實現了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從發送方到接收方不用傳輸信息載體,這種電路是未來構建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環。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基於拉曼過程的光子混合糾纏態的量子存儲
光量子糾纏是實現可擴展的線性量子計算和構建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量子資源,而光量子糾纏的存儲則是實現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實現寬帶、高速的信息傳輸和處理是所有通信系統追求的目標,量子通信也不例外,因而寬帶光子糾纏態的存儲自然成為構建高速量子網絡的基礎,也是量子信息技術走向實用化和普及化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之一。
-
首個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 有效減少光傳輸散射
科技日報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以色列和德國科學家攜手合作,成功研製出首個光學拓撲絕緣體,這種新設備通過一種獨特的「波導」網格,為光的傳輸護航,可減少傳輸過程中的散射。科學家們表示,最新研究對光學工業的發展大有裨益。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
我國首次實現Pb/s級光傳輸,一根光纖近300億人同時通話
記者日前從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獲悉,科研人員在國內首次實現1.06Pbit/s超大容量波分復用及空分復用的光傳輸系統實驗,可以實現一根光纖上近300億人同時通話,標誌著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領域邁向了新的臺階。
-
成功實現物質與光相耦合,或將能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和控制物質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成功將一種新物質材料與單光子水平的光相耦合。這一成果為更好地控制和理解量子關聯繫統的性質開闢了新前景,在這些系統中,理論計算是困難的。有一大類材料被物理學家稱為「強相關」,包括絕緣體和具有不同尋常電磁性質的電子材料,甚至包括中子星中的中子。
-
美國物理學家證實: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
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通過利用量子糾纏,美國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可以讓信息在電子之間遠距離傳輸的方法。在光子之間傳送信息已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以實現。最新的研究實現的電子對之間的量子遠距離傳輸,這可能有助於將量子計算與更傳統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
-
美國物理學家證實: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
信息可以在電子之間實現量子遠距離傳輸通過利用量子糾纏,美國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可以讓信息在電子之間遠距離傳輸的方法。在光子之間傳送信息已經在之前的研究中得以實現。最新的研究實現的電子對之間的量子遠距離傳輸,這可能有助於將量子計算與更傳統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
-
科學家完成神奇實驗 不傳輸粒子也能實現量子通信
研究團隊成功傳輸了一張100×100像素的中國結圖片,傳輸正確率達到了87%。理論物理學家提出的「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的原始方案要求有無窮多個幹涉儀,這在現實科學實驗中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實驗物理學家開始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原因。潘建偉團隊通過對原始方案的仔細分析和改進,使得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得以實現。一方面,通過使用單光子源,在較少的幹涉儀數目下也可以得到完全的反事實性;另一方面,用被動篩選光子到達時間的策略替代原方案中的高速主動光開關等。
-
研究:用納米光學腔實現量子網絡傳輸
加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在量子電腦網路的研究有了一些新進展,利用位於由光組成的微觀尺寸空穴——光學腔內的原子搭建量子電腦網路。量子網絡需要在網絡的兩個節點之間準確地傳播量子信息。科學家在研究的模型之一是,利用單個原子或離子作為量子比特,通過它們的某個量子特性,比如角動量存儲信息。為了讀取這種信息並傳播到另一個節點,科學家利用光脈衝激活原子,導致它發出與原子形成量子糾纏對的光子。光子通過光纖,把糾纏的信息傳輸到遠方節點。
-
人類首次實現單原子量子信息存儲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格哈德·瑞普領導的科研小組近日首次成功地實現了用單原子存儲量子信息——將單個光子的量子狀態寫入一個銣原子中,經過180微秒後將其讀出。這項新突破有望助力科學家設計出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並讓其遠距離聯網構建「量子網絡」。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Pbit/s級光傳輸,或將助力5G時代幹線升級
據科技日報報導,記者12日從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獲悉,我國光通信技術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實現1.06Pbit/s超大容量單模多芯光纖光傳輸系統實驗,傳輸容量是目前商用單模光纖傳輸系統最大容量的10倍,可以在1秒之內傳輸約130塊1TB硬碟所存儲的數據。
-
中國物理學家成功實現相距50公裡光纖的存儲器間的量子糾纏
為了進行反擊,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薛定'的貓的幫助下,那隻著名的假死貓科動物試圖揭露亞原子粒子的怪異本質。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個由怪異的量子力學世界統治的新網際網路。這樣的網際網路有一天可能成為安全發送,接收和存儲數據的標準。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本報訊(記者王磊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
-
瞬間傳輸更近一步?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