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放大效應的超氧自由基光發生器:超越光動力腫瘤治療的致命弱點

2021-02-23 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強的氧依賴性、較差的腫瘤靶向性以及有限的治療深度被認為是對於光動力治療臨床使用的致命缺點,不同於常規方法,作者提出了創新的策略同時克服了上述缺點,其通過使用光引發的二陽離子超氧自由基產生器(ENBOS)實現了「0+1>1」的放大效應。通過利用共振能量轉移理論,能量給體成功賦予ENBOS顯著的提高了近紅外吸收以及光子利用性,其反過來造成ENBOS在深層組織更加容易活化以及產生更多的超氧陰離子。因此顯著的增強類型I的光動力治療含氧量低的深部腫瘤。而且受益於雙陽離子特點,ENBOS實現優異的「結構固有靶向」能力,其在靜脈注射48 h的信噪比為25.2倍,提供了精確成像指導腫瘤治療的機遇。同時,瘤內的富集與保留能力顯著的提高(>120 h)。根據這些獨特的優點,ENBOS在低光劑量輻射條件下選擇性抑制深部乏氧腫瘤的增殖。因此,這個精巧的設計也許打開新的窗口並且造成對於癌症光動力腫瘤治療方式的變化。

示意圖1. 闡明光敏劑擁有低的吸收係數僅能夠實現表皮的腫瘤光毒性,然而光敏劑擁有高的光吸收係數可以實現深部的腫瘤消除。

圖1.(a)ENBOS,(b)ENBS,(c)ENBO的化學結構。(d)ENBO,ENBS,ENBOS的吸收譜。(e)ENBO,ENBS,ENBOS的螢光發射譜。(f)光物理數據。

圖2.(a)利用探針DHR123通過螢光光譜檢測O2−•。(b)不同條件處理後DHR123在526 nm處的螢光強度。(c)O2−•強度隨輻射時間的變化。(d)SOSG對1O2的檢測。(e)闡明對於ENBOS由於FRET效應實現O2−•增強的產生。(f)相對的細胞內O2−•水平隨光輻射的變化。(g)利用ROS-ID做為乏氧探針檢測細胞乏氧環境以及在常氧(21% O2)或乏氧(2% O2)條件下O2−•的產生。

圖3. ENBOS或者ENBS實現光動力治療(48 J/cm2)後O2−•在4T1細胞中的產生,(a)雷射沒有5mm組織阻隔。(b)雷射擁有5mm組織阻隔。

圖4. (a)光以及ENBOS劑量依賴的4T1細胞存活率。(b)ENBS與ENBOS在乏氧條件以及5mm組織阻隔條件下的細胞存活率。(c)利用鈣黃綠素與碘化丙啶雙染探針進行染色評價。

圖5. (a)靜脈注射ENBOS後4T1荷瘤鼠體內的實時螢光成像。(b)ENBOS在腫瘤部位以及鄰近肌肉組織中的螢光變化。(c)ENBOS與ENBS在荷瘤鼠中不同時間點的相對螢光強度。(d)腫瘤切片的免疫螢光成像。(e)示意圖闡明ENBOS介導的在乏氧腫瘤中的光動力治療。(e)相對的腫瘤體積。(g)平均腫瘤重量。(h)不同組的治療圖片。

圖6. (a)瘤內注射後光動力治療的示意圖。(b)不同組的相對腫瘤體積。(c)不同組的平均腫瘤重量。(d)15天後的T2磁共振成像。(e)不同組的H&E染色。

DOI: 10.1021/jacs.8b13141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雙光子光動力療法治療深度腫瘤獲進展—新聞...
  • 四川大學錢志勇Biomaterials:具有深度滲透能力的雙載系統用於協同腫瘤光動力免疫療法
    光動力療法(PDT)是治療原發性腫瘤,特別是表皮癌的一種相對安全、有臨床應用前景的治療方法,但對遠處轉移的影響微乎其微。有鑑於此,四川大學錢志勇等人報導了一種多功能納米系統(HPR@CCP),結合光動力學和免疫治療,以增強對原發性腫瘤和遠處轉移的治療效果。
  • 為深部腫瘤診療提供新方案 上海光機所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獲進展
    東方網記者解敏3月29日報導:光動力療法是一項用光敏藥物和雷射活化治療腫瘤疾病的一種全新方法。近期,上海光機所團隊在雙光子光動力治療技術的實驗研究中取得新成果,有望應用於深部腫瘤治療。這一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Nanoscale[Nanoscale, 2019, 11, 3386]上。
  • 南大團隊展望光催化腫瘤治療前景
    相比之下,光催化治療是一種相對溫和的方法,可以將光照射到特定的病灶區域,對健康組織的損害很小。光催化治療也更容易針對病人的特定需求進行設計,從而符合精準醫療的要求。基於光催化材料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的新趨勢,一些光敏藥物已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
  • 蘭大二院突破腫瘤治療方式 運用光動力手術
    【解說】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腫瘤中心自2019年11月18日開始將光動力治療運用於晚期腫瘤患者,截至12月9日下午,該院聯合內鏡中心、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先後為10位食管癌、胃癌、膽管癌、十二指腸癌、結腸癌等患者進行手術,為患者帶來福音。
  • Nat Commun:科學家發現特殊的腫瘤抑制子或是乳腺癌細胞的致命弱點
    2018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由於腫瘤抑制子和癌基因之間的失調,正常的乳腺細胞或能阻止乳腺癌的成功放療效應。
  • 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致癌基因作為癌症「催化劑」,會導致腫瘤生長;而抑癌基因作為癌症「制動器」,則會抑制腫瘤生長。 致癌基因的功能獲得性突變、額外的基因拷貝數(即擴增),或表觀遺傳激活,均可引發腫瘤;而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比如功能性突變的喪失、基因本身的缺失或表觀遺傳沉默,也可藉助激活信號通路,引起癌症。 致癌基因對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
  • 南大團隊展望光催化腫瘤治療前景—新聞—科學網
    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如放療和化療)在低劑量下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高劑量下則對健康組織造成很大的損害。相比之下,光催化治療是一種相對溫和的方法,可以將光照射到特定的病灶區域,對健康組織的損害很小。光催化治療也更容易針對病人的特定需求進行設計,從而符合精準醫療的要求。基於光催化材料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的新趨勢,一些光敏藥物已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提出光熱和光動力協同治療腫瘤新策略降低腫瘤...
    目前納米載體介導的腫瘤光治療,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光熱治療(PTT)和光動力治療(PDT)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光熱治療腫瘤短期效果好,光動力治療持續時間較長。但無論是PTT或者PDT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單模式治療難以徹底根除腫瘤。PTT和PDT協同治療既繼承了光治療毒性低、副作用小的優點,又能使兩種治療方式取長補短,是提高療效和減少毒副作用的有效策略。
  • 腫瘤治療新利器——光動力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一說到光動力,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面部痤瘡的治療。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幾年來光動力療法在腫瘤治療方面越來越值得關注。 什麼是光動力療法?
  • 原創 | 遠端效應:腫瘤治療的聖誕老人?
    遠端效應是5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指局部放療有時會有全身療效、即照射一個病灶其它病灶也縮小。其理論基礎是局部腫瘤細胞死亡釋放腫瘤抗原和DNA、激活了世界警察T細胞。雖然很多人相信遠端效應的存在,但這個假說只在最近才在對照臨床試驗中驗證過。除了今年這個HNC試驗,去年還有一個肺癌的對照試驗(JAMA Oncol. 2019;5:1276)、也是沒有顯著效果。
  • m78星雲,u40行星,o50的奧特曼,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不管是m78星雲,u40行星,還是o50上的奧特曼,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奧特曼其實是生活在不同的部落的,在這些不同的部落行星中的奧特曼,其實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故事,有著各自的樂趣,但是他們也有一個相同點,甚至說這個相同點就是他們致命的弱點。今天我們來說說m78星雲u40行星,o50上的奧特曼,他們都有什麼樣的致命的弱點。
  • Cell Stem Cell:脂質代謝是癌幹細胞的潛在致命弱點
    2017年1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普渡大學、西北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代謝特徵對啟動腫瘤形成的「癌幹細胞」的正常運轉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也證實如何幹擾卵巢癌中的這種代謝機制,從而抑制腫瘤生長。
  • 高載藥量的超分子自組裝體用於腫瘤PDX模型的化療/光動力治療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動力反應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醫療技術,其具有微創低毒,時空可控的優點,被用於淺表性實體瘤和管腔瘤治療
  • 鋼鐵俠的致命弱點,反應堆是硬傷,近戰能力不足,性格也有缺陷
    鋼鐵俠和其他人一樣,他也有「弱點」,而且都非常致命,一旦戰鬥中被對手抓住,便可以輕鬆擊敗鋼鐵俠!」不單單是戰甲動力的來源,更是斯塔克的「心臟」。例如《美國隊長3》中,鋼鐵俠和冬兵便是抓住反應堆的弱點。當美隊將鋼鐵俠的反應堆砸碎以後,斯塔克瞬間喪失作戰能力,自己也被困到戰甲裡,無法移動。由此可見,「反應堆」對鋼鐵俠而言非常重要,一旦反應堆受損,將會成為他「致命的硬傷」!
  • 江西省腫瘤醫院:碘-125粒子植入治療具有獨特優勢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鄭志鵬報導:碘-125粒子能持續釋放具有治療效果的γ射線,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的生命之源DNA,造成其永久性的損傷,使其無法傳宗接代,迅速死亡;另外γ射線還可直接使腫瘤內的水分子電離,產生自由基,協同殺傷腫瘤細胞,最終達到與手術刀切除一樣的效果,所以又稱之為「粒子刀」或「立體伽瑪刀
  • 科普丨環保新材料「石墨烯光催化網膜」,是什麼來頭?
    可見光響應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網膜  可見光響應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網膜(以下簡稱石墨烯基光催化網膜)是以天然材料為基材,通過獨特塗覆工藝負載多層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而成,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即可產生優良的光催化效果。
  • 文獻分享 | ACS Nano | 雜化納米球通過克服腫瘤缺氧和固有氧化耐受增強光動力治療
    本文報導了一種配位驅動的聚集誘導發光(AIE)光敏劑和Bcl-2抑制劑自組裝納米平臺,用於緩解腫瘤缺氧和克服光動力治療耐受性。本文的通訊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研究興趣為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 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然而,在不同的腫瘤中,對中心體的擴增起源和頻率的鑑定對臨床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評估不同癌症類型中單個細胞水平的中心體異常的頻率, Monica Bettencourt Dias領導的研究小組篩選了NCI-60(NCI規定的60種作為抗癌新藥開發時必須篩查的癌細胞)人類癌細胞系,系統地分析了中心粒的數量和結構。
  • 空氣光放大!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