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全國27個省級行政區,單月GMV近7億元,累計註冊認證門店12萬家,渠道供應商突破7200家,月動銷率在30%以上。」
這是甲乙丙丁給到羅超頻道的一組核心數據,數據統計的截止時間是2019年6月,這組數據足以讓甲乙丙丁成為汽車後市場最大的全產業鏈綜合網際網路平臺。在網際網路從消費端向產業端轉移的窗口期,行業是十分缺乏像甲乙丙丁這樣的真正的具備產業網際網路基因,並在垂直行業紮根多年的案例的。
正因如此,羅超頻道專程到甲乙丙丁北京中關村總部,對CEO阮成瑜進行了專訪。
「產業+網際網路」特質
阮成瑜認為,產業網際網路的基本特質是行業內跨業態的B和b之間橫向及縱向的集成,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的區別不單純是2B、2C的區別,而是業務邏輯的區別。產業網際網路的底層切入點是供應鏈管理,而不單純是C端網際網路效應。產業網際網路從本質上說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資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在線化和數位化,是產業+網際網路+金融的結合,實現產業經營的數位化、在線化、智能化。
作為平臺生態型網際網路企業,甲乙丙丁網具有同時覆蓋商用車+乘用車業務群體的平臺服務能力;甲乙丙丁四類項目全產業鏈服務,多點切入行業痛點,產業網際網路特質強;同時運營2B&2C的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徹底融合;擁有線下渠道整合能力和眾多一流品牌供應商群體。
基於上述特質,甲乙丙丁網促進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用大數據改造存量業務,優化供應鏈體系,降低成本,提升產業效率,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人流在一個平臺全產業鏈打通,全景呈現汽車後市場各環節交易場景,形成各角色共同參與的大生態體系,成為汽車後市場電商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平臺。
甲乙丙丁分別代表著汽車後市場的四大關鍵角色,它們的痛點都十分明顯:
甲(工廠):產能待釋放,品牌良莠不齊,渠道建設與管理成本高,串貨行為普遍,價格體系混亂;乙(渠道商/經銷商):渠道擴展難,線下成本高,資金鍊緊張,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難以為繼;丙(門店):供給過剩,獲客難、採購難,惡性競爭難盈利;丁(車主):在4S店外難以找到高性價比的優質服務。
這些痛點制約著汽車後市場的發展。2018年,車後市場的產值已飆升至1.2萬億,但沒有任何一家車後網際網路企業及傳統車後汽配貿易企業年產值超過整個市場份額的1%,規模小、結構散、行業亂,成為車後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中國有80萬家汽修廠門店,2.4億車主,然而數據顯示,中國車均擁有的車後服務門店數超過美國十倍以上,且現階段國內平均車齡為 4.8年,美國為 9年,中國汽車維護保養需求尚待釋放。這意味著門店供過於求,日子不好過:獲客難、賺錢難、愛扎堆,價格戰等惡性競爭問題明顯;在採購端,一方面難以得到優質一線車後零部件品牌的優質供應鏈資源,另一方面在長尾類目的零部件上依賴串貨商導致貨源不穩且成本較高。
這一切對於甲乙丙丁來說正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好機會。
甲乙丙丁抓住產業網際網路的大好機遇,推進車後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化轉型,並力爭成為車後產業路由器,有效連接甲(工廠)、乙(渠道商)、丙(門店)、丁(車主)各環節,實現海量的需求和供應之間的高效匹配。
甲乙丙丁讓工廠渠道不再難建,通過平臺完成全國招商布局,降本提效;促進傳統渠道商的轉型升級,利用網際網路和平臺數據拓展海量客戶,降低線下成本;讓門店生意不再難做,通過數據賦能提升客戶體驗和規模化經營能力;讓車主服務不再難找,通過市場化、透明化的競爭,尋找高性價比的維修保養正品備件和優質的門店服務,建立評價體系和服務標準,提升客戶滿意度,維護車主權益。
在甲乙丙丁入場前,汽車後市場已經存在一些電商平臺,不過都是在跟非合同供應鏈競爭,搶的是串貨商的市場蛋糕,長尾SKU對配送速度要求很高,缺乏合同約束價格低,配送時效要求設置密集的前置倉,每一個前置倉備滿長尾SKU導致資金成本很高,雖然看上去應用了電商,但效率、成本和時效反而不如網狀的串貨模式。車後市場流通環節已成為高庫存、低周轉、封閉的信息孤島,保守估計有7000億庫存,導致傳統車後供應鏈企業很難賺錢,而且線上採購整體佔比不到5%。產業網際網路的本質在於服務集成升級優化存量市場、破除信息孤島,故而激活車後市場95%的存量市場才是重中之重。
「接地氣」的商業模式
如何撬動線下95%的存量市場?甲乙丙丁對此有著「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甲乙丙丁網整合行業渠道,以「產業+網際網路」實現線下供應鏈資源的網際網路化轉型;用大數據分析推動各環節降本增效去庫存,建立標準,加快行業信息化改造;通過供應鏈金融等服務釋放商業勢能,建立全網聚合多渠道融合的大生態平臺。
甲乙丙丁首先要成為車後市場的流量入口,結合滿幫流量及門店資源,同時構建乘用車及商用車流量池;其次,基於2B交易平臺,通過自營商品實現變現;再次,進行合資公司併購+倉配供應鏈服務,通過行業經銷商整合,提升行業與合資公司線下倉配一體化能力,幫助經銷商向服務商逐步轉化;同時發展供應鏈金融,基於倉儲物流,進一步通過供應鏈金融變現;最終為C端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汽配商品及服務。
在甲乙丙丁S2b2C的商業模式中,b是門店,S是基於在甲乙丙丁平臺的代理商/渠道商,其將門店作為B2B的終點、也是B2C的起點,門店成為線上的供應鏈/信息鏈與線下交付服務能力的融合點,門店與渠道商/代理商實現了庫存共享、渠道共享、業務共享和交易平臺共享。
產業網際網路一個特徵就是要做「重」,只靠一個網站或者App是不可能成事的。甲乙丙丁網不只是提供一個讓供應鏈與門店交易的電商平臺,與此同時也在物流倉儲、數據整合、標準輸出和SaaS上縱深,基於這些汽車後市場的基礎服務能力,甲乙丙丁在連接「乙」和「丙」後,一邊向上遊「甲」即工廠端深入,另一邊則向末端「丁」即司機端滲透。
去年甲乙丙丁拿到「貨車界滴滴」滿幫集團的3億A輪投資,可謂是其在「C」端戰略的裡程碑。甲乙丙丁和滿幫集團戰略合作,後者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其擁有認證司機用戶650萬,這自然成為甲乙丙丁的戰略級資源,這些司機是「丁」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甲乙丙」的共同服務對象,當大量的商用車司機使用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對門店、對渠道商/代理商、對工廠自然會有更強的吸引力。
當甲乙丙丁手握大量的門店和司機後,工廠品牌對甲乙丙丁變得愈發重視,他們希望通過甲乙丙丁強化渠道管理能力、提高渠道拓展效率,快速打開市場銷路,進而釋放產能。
甲乙丙丁的「車後新零售」
甲、乙、丙、丁,每一個角色在平臺都能找到所求,馬雲提出的新零售的奧義是幫助零售商重構「人貨場」、幫助流通商家降低庫存、幫助工廠C2B智能製造,這三點在甲乙丙丁上都已成為現實:
首先,甲乙丙丁幫助門店更好地獲客、幫助其提高經營效率的做法,跟阿里「零售通」有幾分神似:都是通過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等技術來提高零售效率。
其次,甲乙丙丁幫助代理商/渠道商和頭部維修廠提高銷售效率,提高物流倉配效率,降低庫存成本。
最後,甲乙丙丁向上遊延伸到工廠端,基於對門店的採購/消費數據洞察,助力工廠更好地研發司機端需要的零部件商品,比如根據司機反饋數據來改進輪胎產品實現個性化定製,這背後是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輪胎的銷售模式被改變了,產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聯繫在一起。
汽車後市場,每一個環節的效率都在提高,體驗都在提升,問題都在解決。理論上來說,甲乙丙丁就是汽車後市場的新零售,汽車後市場的人貨場結構都被產業網際網路改變了。
新零售的本質是數據驅動的智能零售,在甲乙丙丁的模式中,數據也是核心驅動,甲乙丙丁基於交易和採購大數據對門店和供應商進行分層,逐步形成一套行業標準,對各個環節的角色均形成參考價值。
阮成瑜說:
「甲乙丙丁希望通過建立供應鏈集成平臺、行業數據匯集平臺、行業標準輸出平臺,使工廠及渠道商之間的交易透明化,進而提升各環節服務效率。」
數據驅動商業,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商業邏輯。再將「聯合天下門店,讓生意不再難做」的slogan與阿里巴巴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結合起來,我們很容易在甲乙丙丁身上發現阿里巴巴的影子,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是面向消費端零售的商業作業系統,甲乙丙丁則是紮根在汽車後市場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
甲乙丙丁-最懂車後產業的網際網路企業
網際網路巨頭在消費網際網路紅利消失後,都想進軍B端深耕產業網際網路,但產業網際網路究竟應該怎麼做?甲乙丙丁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
1、一定要下沉到產業,理解產業,用真正懂產業的人。甲乙丙丁能在汽車後市場成事兒,是因為創始人有多年車後供應鏈的產業經驗,同時吸納了大量產業人才加入。與此同時,19家原始股東提供了產業資源,如供應鏈資源和直接轉化為地推的業務員。
2、要圍繞產業的核心痛點,跟產業一起成長。不能想著去幹掉誰,革誰的命,而是要改良,共贏思維,就像甲乙丙丁和工廠/代理商+渠道商/串貨商/門店的關係一樣,每一個環節都被改變了,但每一個環節都能找到新的價值,整個產業的效率變高了。唯有敬畏產業、賦能產業和優化產業,才能真正讓產業升級換代,甲乙丙丁也由此獲得了自己的價值。
3、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大的蛋糕,但一定要找到切入點,否則有「西瓜太大、無處下牙」的感覺。甲乙丙丁面臨的汽車後市場很大,問題很多,參與角色很多,甲乙丙丁巧妙地選取了最容易突破的「門店」入手,再整合供應鏈,最終實現對工廠和司機兩端的滲透,成功將甲、乙、丙、丁貫穿起來。
4、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不賺錢的商家有了產業網際網路就賺錢了,不是這樣的,產業網際網路更多還是提供工具、資本、技術、流量和數據,真正的創造要靠產業玩家,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是「送水」的,不是「挖礦」的。
5、產業網際網路一定要有耐心。從事產業網際網路行業需要大量時間去學習理解產業,更重要的是,B端業務發展相對C端更為複雜,傳統C端營銷、炒作、價格戰等消費網際網路習慣的「催熟」玩法難以奏效。甲乙丙丁幹了20年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做產業網際網路沒有捷徑,很難一朝一夕成事兒,想要賺快錢就不要做產業網際網路。
對於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的區別,阮成瑜說得非常貼切:消費網際網路本質是流量思維,產業網際網路不是,產業網際網路特別注重B與b之間的協作,但「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的區別不能簡單概括成2B與2C的區別。產業網際網路最終也會to C,只是路徑和邏輯不一樣。」而甲乙丙丁走到今天的關鍵,就是「 按產業網際網路思維,深耕細作、夯實基礎,構建平臺生態化,促進甲乙丙丁各環節齊頭並進、快速發展。」
甲乙丙丁最後提到,2019年,公司將持續提效降本,發力上規模、提收入、穩成本,產業網際網路的核心是規模和效率。持續拓展大B供應商,全品類開拓業務,力爭年底大B供應商突破9,000家;此外,也將不遺餘力地開拓門店,提高門店粘性,力爭年底突破15萬家門店,成為門店採購的主流供應鏈;將持續打造平臺生態化,為甲乙丙丁各關節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