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今已經是中國最強大的一個城市,儘管發展的歷史比較短,底子比較薄弱,但是在很多外國人看來,深圳的強度已經是可以跟香港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提並論,深圳是如今中國發展最迅速的一個大都市,繁榮程度不許多說,但是深圳這邊在旅遊業做得似乎並不是這麼好。
對任何一個擁有足夠多資本的城市來說,除了工業與經濟發展之外,肯定要更多的注重旅遊業發展,深圳雖然有在城內建設很多的大型花園以及大型的娛樂場所,並且深圳的世界之窗同樣在全國範圍是非常出名的,乍一看深圳旅遊業打造的有聲有色,但是有一小問題就是深圳忽略了海洋旅遊業。
海洋旅遊業所能夠帶來的商機以及蘊含的潛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深圳擁有260公裡的海岸線,其中100公裡在西,160公裡在東,這兩條海岸線就是深圳最重要的海洋旅遊業發展的資本,只不過在這麼多年裡經濟一直是深圳的中心,而深圳對海岸線並不是這麼的看重,也忽略了關於海洋旅遊。
來到深圳這邊工作的人,其實大多都只聽說過深圳的大梅沙與小梅沙海灘帶,其中有一個是免費的,又有一個是收費的,但就算是深圳最著名的這兩個海灘,其實平日裡來遊玩的也是少之又少,除了真正炎熱的夏季會在海灘上擠滿了人,其他時節,深圳的梅沙海灘同樣是行人寥寥,深圳畢竟不是位於赤道地區的熱帶島嶼,所以在溫度方面確實是沒有這麼適合海洋開發,或許這也是一開始深圳放鬆的原因。
不過畢竟梅沙只是深圳海灘資源的一小部分,要知道深圳的海岸線總長是達到260公裡的,如果能夠把所有的海岸線資源利用起來,不論是用作水上遊樂園這樣的商業建築,還是開發更多的旅遊項目與商業項目都是很不錯的,當然要具體區分深圳的東西海岸線不同,然後因地制宜。
在深圳的海岸線當中,其中位於西部的海岸線是都市類型的,東部海岸線是自然旅遊類型的,所以用法肯定會大有不同,對開發海洋旅遊業這件事情來說,中國始終沒有一個足夠拿得出手的城市,海南三亞這邊確實是目前中國的海洋旅遊排面,但是相比國外的那些大型度假勝地來說由有不足。
而且三亞這邊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最近這些年也是越來越嚴重了,中國這麼大擁有14億人,但是海洋旅遊資源卻只有這麼三亞一個小小的城市,所以去海島上旅遊的人越多三亞就會越來越擁擠,這涉及到的不僅僅是物價的提高,更嚴重的是讓遊客的旅遊體驗下降,大家好不容易來度個假髮現到處都擠滿了人,實在是玩不起來。
所以深圳與其他有機會開發海洋旅遊資源的城市都應該抓緊機會,深圳這邊本身就是改革開放的一個前哨站,再加上沿海的面積比較多,並且深圳是一個較為溫暖的南方城市,種種的因素都讓深圳在未來的海洋城市競爭當中會擁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這或許也可以幫助深圳在國際上揚名。
在中國的排行榜上,深圳已經跟北上廣是排在了第一梯隊,被人們視為是最能找工作,最能找到好工作,並且還是最發達的城市,然而在大量的外國人看來,他們的心目當中依舊只有中國的三個城市,分別是中國的北京、上海以及香港,他們總認為這三個城市才是中國最繁華的地方,對深圳確實沒什麼印象。
畢竟深圳的發展日期不夠長,是一個新興城市,確實在海外沒有辦法造成太大的影響力,由於新政府籤訂喪權辱國條約的原因,我國的香港曾經被英國治理了半個世紀,所以外國人對這個城市比較熟悉,北京是我國首都,他們肯定是很耳熟的,而上海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是雄居天下最強大的東方城市,今天的聲望自然是猶有勝之。
如今深圳在工業與經濟發展其實已經差不多是達到了天花板,GDP是中國最強大的幾個城市之一,所以其實在實力上深圳已經是具備了,如果能夠在旅遊業方面在打響名頭,那麼深圳自然就會成為中國在國際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不再至於像以前這麼的默默無聞,不知道大家覺得深圳的海洋資源是不是還有很大開發空間呢?